![]() | 介紹 黑沙海灘是天然的海灘,是澳門著名的天然海浴場。海灣呈半月形,坡度平緩,灘面廣闊。附近有一片松林,蒼翠茂密;旁邊建有寬廣的停車場、公共汽車站及各式小食店。海灘入口附近有黑沙公園。 黑沙的特色在于黝黑、幼滑的細沙,海灘因而得名。據說,黑色的細沙是由于海洋特定環境形成的黑色次生礦海綠石所致。“海綠石”受海流影響,被……[詳細] |
![]() | 介紹 何東圖書館建于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以前,原主人為官也夫人(D. Carolina Cunha)。香港富商何東爵士于1918 年購入該大樓,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二次大戰日軍占據香港期間(1941-1945)何爵士曾在此定居。 1955年何東爵士逝世,其后人據他生前遺囑,將大樓及二萬五千圓港幣贈予澳門……[詳細] |
![]() | 望廈山市政公園(或稱望廈山公園;俗稱黑鬼山公園)(葡文:ParqueMunicipaldaColinadeMongHá),是位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望廈山的公園。望廈山市政公園原址為一片茂密的天然樹林,部分地方曾是防衛森嚴的軍事設施與軍營。因炮-營曾為駐守澳門的非裔葡兵營地,故俗稱黑鬼山公園。炮臺于1960年已停止使用,及至……[詳細] |
![]() | 介紹 觀音蓮花苑是澳門的特色建筑之一,位于新口岸孫逸仙大馬路對開的人工島上。是中葡友好紀念物系列的最后一件作品。 蓮花苑堪稱一個佛教文化中心,苑內的壁畫,是由澳門畫家郭桓和琥茹兩人共同創作的。為了較完整地反映東方的哲學文化思想,畫家在壁畫中把菩薩、孔子和老子“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都形象地表現出來。 交通 可乘座1A……[詳細] |
![]() | 介紹 關閘位于澳門最北面與中國大陸相通,也是澳門半島與陸地相連的唯一之處。 關閘是一座“凱旋門”式的拱形建筑門樓。從這里步行幾分鐘就可到達珠海拱北海關,兩地人車往來非常方便,向來是一繁忙的交通樞紐地帶。不久前被修茸一新的關閘門樓建于1870年,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已被作為旅游景點,想經此前往中國大陸的人士須經旁邊的海……[詳細] |
![]() | 港務局大樓(舊稱嚤啰兵營或摩爾兵營;俗稱水師廠)位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內媽閣山邊,現為政府部門之辦公大樓。2005年被列-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歷史建筑群之一。港務局大樓于1874年建成,初作為在澳門印度當警察之營地。1905年,改為澳門港務局和水警稽查隊的辦公地點,故被俗稱為水師廠。由于港務局大……[詳細] |
![]() | 介紹 崗頂前地古稱磨盤山,該地段雖然不大,但自然環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觀薈萃,著名的建筑物有:奧斯定教堂、耶穌會會址、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戲院)、圣若瑟修院、何東圖書館以及明愛中心等,再加上由石仔鋪成的海浪圖案路面,更散發著濃郁的歐陸情調。澳門澳門……[詳細] |
![]() | 介紹 崗頂劇院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Theatro Dom Pedro V),華人又稱馬蛟戲院或崗頂波樓。劇院1860 年由澳門葡人集資興建,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其后曾多次維修,并曾因白蟻蛀蝕關閉了將近20年,至1993年進行內部維修后重開。整幢劇院的主體建筑基本保存完整。 崗頂劇院大樓位于崗頂前地,建筑設計……[詳細] |
![]() | 二龍喉公園位于澳門繁市中,士多紐拜斯大馬路,松山之西麓,交通方便,是具有百多年歷史的一個公園,亦是澳門最大的公園之一。早期這公園坐落于二龍喉皇宮的范圍內,而這所皇宮是一位葡國貴族的住宅,于二十年代期間,因附近一所炮竹廠發生0而受到牽連,使整座住宅都被焚毀。之后成為澳督官邸,澳督遷出后,庭園便開放供大眾游賞,逐改建成今天……[詳細] |
![]() | 介紹 東望洋山又稱松山,海拔91米,位于澳門半島的東部,是澳門半島的最高山崗,也是澳門的地理坐標。東望洋山古稱琴山,以其橫臥似瑤琴得名。原為一座光禿禿的山崗,泥石裸露。清代同治年間,澳門時興植樹,山上遍種青松,數年后滿山皆是松林,從此山被稱為萬松嶺,簡稱松山,并成了澳門的一個風景名勝。松山山腰有一條環山公路,路邊建有……[詳細] |
![]() | 介紹 東望洋炮臺位于東望洋山(松山)之巔,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建于1637至1638年間,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東望洋炮臺原來主要用于防御外來入侵和作為觀察站。一直被列為軍事0,非經批準,外人不得擅進,只有每年的8月5日圣母誕及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予公眾進入。1976年,葡-隊撤出澳門,炮臺才被開為旅游點,至今……[詳細] |
![]() | 東方基金會會址,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建于1770年代,是澳門富商俾利喇的別墅。后來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作為該公司駐華商務監督、大班及英國駐中國高級-的住所。1885年該房屋成為澳葡政府的財產。二十世紀60年代后曾改作賈梅士博物院。現為東方基金會會址。原有兩層,頂層為臺風所毀。由于最早的屋主好養鴿子,故周圍稱“白鴿巢……[詳細] |
![]() | 看點游覽大三巴牌坊,除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含義。位于大三巴斜港,右邊鄰近大炮臺和澳門博物館的大三巴牌坊,已有350多年歷史,是澳門最為眾熟悉的標志,是圣保祿教堂前壁的遺跡。“三巴”是“圣保祿”的譯音,又因教堂前壁遺跡貌若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這間教堂與火結下不解之緣,……[詳細] |
![]() | 福隆新街是舊時的“男人玩樂一條街”,聚集了青樓、酒家、煙室,是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去處。如今,這里雖保留了舊時清朝街道風格,但是已經成為了澳門有名的美食手信一條街,尤其深受魚翅愛好者推崇。福隆新街早年分成上、下兩段。上半段是青樓、茶館等聚集地,最旺盛時期約有六十家,街道下半段則是煙室、酒家等聚集地,是名副其實的“男人玩樂……[詳細] |
![]() | 介 紹 座落在大三巴牌坊側的大炮臺又名圣保羅炮臺、中央炮臺、大三巴炮。建于1617 至 1626 年間,屬圣保祿學院和圣保祿教堂的一部分。大炮臺上的古炮在 1622 年抵御荷蘭人的入侵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炮臺曾是總督官邸。1835 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大炮臺上的所有建筑和圣保祿學院,圣保祿教堂被燒得只剩下前壁,即今……[詳細] |
![]() | 介紹澳門廟宇眾多,其中專祀真武大帝的,就只得氹仔北帝廟一間而已。北帝廟位于氹仔島地堡街嘉妹前地,又因其所在地,當地人多稱之為北帝廟前地。北帝廟全貌莊嚴肅穆。正門椽梁及檐拱處除繪有七彩壁畫外,更有雕刻裝飾,做工精細,造形生動,栩栩如生。兩邊門聯為:“北總天樞威鎮龍環三沙欽圣德,極居帝位恩周魚港四海頌裨功”。是歌頌北帝神績……[詳細] |
![]() | 澳門包公廟位于花王堂區福慶街,又稱為睡佛廟,建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傳說澳門大三巴牌坊有一位老太太,她是佛山人氏,一向崇拜包公,曾向佛山迎來包公神像回家供奉,凡遇疑難之事,無不卜問包公,竟然每求必應,每應必靈。此事漸漸傳開,到老太太家求包公的街坊也越來越多。后來在1889年,澳門疫癥流行,病者累累,死亡相繼,坊……[詳細] |
![]() | 介紹白鴿巢公園之得名甚有淵源。十八世紀中,此處原為葡籍富商馬葵士之寓。此人喜養白鴿,達數百只之多,翱翔天際,景甚壯觀;樓閣詹宇,遠觀若巢,逐得此名。由于相傳葡國著名詩人賈梅士(LuisdeCamoes)曾在這里隱居,并寫下不朽史詩《葡國魂》,葡人在公園中的石洞中豎立了賈梅士銅像,又稱此公園為賈梅士公園。這位生于四百多年……[詳細] |
![]() | 位于大堂前地,主教座堂又稱大堂或大廟,歷史悠久。始建于1567年,本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筑,經過多年的風雨剝蝕,殘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眾捐款,重新改建,今日的外型初具規模。1937年,大堂再次改建為三合土建筑,才構成了今日壯麗堂皇的外觀。此景點已于2005年7月列入世界遺產,成為中國第卅一處世界遺產。典型的地中海……[詳細] |
![]() | 介紹 民政總署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座落于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澳門文化中心,澳門文化中心組成部分之一。為澳門唯一以藝術及文物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澳門最大的視覺藝術展出空間。澳門藝術博物館于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開幕,總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展覽面積接近四千平方米,館內收藏中國書畫、印章、陶瓷、銅器、西洋繪畫、現代藝術及攝影作品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