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柴灣公園(英語:Chai Wan Park)是香港的一個大型中央公園,位于香港島柴灣,占地7.13公頃(即約9.5個標準足球場),于1993年4月21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柴灣公園的前身是1925年建成的香港童軍營地。1980年代,香港政府將營地內的小山(童軍山)平整,并進行填海工程,以興建柴灣公園。公園內設有硬地小型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露天小劇場、兒童游樂場、模型船池、人工瀑布、噴水池、荷花池、臺階花園、山仔公園和小食亭……[詳細] |
![]() |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英語:Lei Yue Mun Park and Holiday Village)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宿營營地,位于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東部,望向鯉魚門,占地22.97公頃,為香港市區(香港島及九龍)內唯一一個度假村。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前身是鯉魚門軍營。軍營其后于1986年停用,其南部改建為公園及度假村,于1988年啟用,中間為東區走廊,其北部則一直丟空,直到2000年才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共……[詳細] |
![]() | 筲箕灣譚公廟,又稱譚公仙圣廟,是一所位于香港筲箕灣的廟宇,用來供奉譚公。廟宇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筑,其前身是一間小型的鄉村古廟。該廟曾于2002年重修,在2009年3月19日發表的1,444幢歷史建筑物建議評級被降級為三級歷史建筑。譚公廟的正門石額刻有“譚公仙圣”四字,是光緒乙巳年間倡建廟宇時所刻。廟內墻上刻有多塊碑記,記錄了譚公廟興建和重修的歷史,可說是筲箕灣歷史發展的印記。昔日,譚公廟不但是附近……[詳細] |
![]() | 筲箕灣天后廟,是香港一所天后廟,位于香港島筲箕灣東大街53號,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筑,并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現存的筲箕灣天后廟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原有廟宇約建于19世紀初期至中期,因為前一年遭臺風摧毀而于原址重建。香港日治時期,該廟因為阿公巖一次彈藥庫0而嚴重損毀,所以于1948年曾作大型重修。筲箕灣天后廟是一座兩進三間式廟宇,除了供奉媽祖(天后)外,也供奉呂祖及觀音,因此該廟也有“觀音借庫”的傳統習俗[1]。廟內存……[詳細] |
![]() | 愛秩序灣公園(英語:Aldrich Bay Park),是香港一個以舊式漁村為主題的公園,位于香港島西灣河愛秩序灣海旁,愛勤道與愛德街交界。占地約22,000平方米,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愛秩序灣公園于2011年4月11日正式啟用,從籌劃至興建完成,達10多年之久,斥資1億3千多萬元。公園以昔日漁港風情為設計主題,采用鋼鐵、玻璃、木材和竹為建材。在公園水景區擺放了一艘實物大小的漁船及兩艘舢舨,并有兩條木板長廊的“渡頭”供游人登上漁船參……[詳細] |
![]() | 怡和午炮(英語:The Jardine Noonday Gun)位于香港東區銅鑼灣避風塘的岸邊,屬于怡和洋行所有的一座炮臺,并于每日中午12時鳴放禮炮,故名為怡和午炮,鳴炮前須搖鈴8響,源自東角年代的怡和總寫字樓及倉庫,表示上午工作時段結束。除每日鳴放的午炮外,每年除夕最后一分鐘還要加放炮,名為“子夜鳴炮”迎接新年。這是其中一香港旅游景點。現時只須捐贈指定金額予“思健”(MINDSET),便可以獲安排鳴放禮炮,自1989年開始,已經籌得……[詳細] |
![]() | 杏花邨(Heng Fa Chuen),是香港的一個大型私人屋苑,位于香港島東區白沙灣。填海后,杏花邨于1986年至1989年分階段落成,發展商是前地鐵公司(現稱港鐵公司)杏花發展有限公司,由現在的嘉里建設承建。交通主要依賴港鐵港島線杏花邨站。結構整個屋苑共有48座(當中沒有14座和44座,不包括杏花園兩座),所以名義上有50座。興建時由于屬啟德機場飛機航道,所以樓高皆不過20層。第1至21座設在車廠上蓋,統稱“上杏花”,以500余至60……[詳細] |
![]() | 佐敦谷公園(英語:Jordan Valley Park)是香港九龍東部的一個公園,位于觀塘區四順佐敦谷新清水灣道71號,前身為佐敦谷堆填區,耗資1.8億港元興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于2010年9月8日正式啟用。該公園是觀塘區最大的公園,占地6.3公頃。公園內有不同康樂設施,如簕杜鵑園、四季花園、迷宮花園及占地1萬平方米的中央草坪等;園內亦設有緩跑徑、健身站、兒童游樂場、長者健體園地等。而公園最大的特色,是設有一個達國際級水平的遙控……[詳細] |
![]() | 曬草灣游樂場(英語:Sai Tso Wan Recreation Ground)位于香港觀塘區曬草灣,面積2.8公頃,于2004年4月啟用,是香港首個建于已經修復堆填區上的永久康樂設施;由環境保護署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共同管理。場地現時全面禁煙。游樂場設有多種環保設施并利用再生能源。場地的路燈是由風力發電機供電,接待處的部份燈光則太陽能發電板供電。兒童游樂場和緩跑徑的安全地墊是利用舊輪胎再造而成,灌溉植物的水源則來自收集回來的雨水。游樂場……[詳細] |
![]() | 觀塘海濱花園又稱觀塘海濱長廊(英語:Kwun Tong Promenade),位于香港九龍觀塘區觀塘海濱道183號,于2010年1月16日啟用第一期,觀塘海濱長廊目前長約200米,北至巧明街以南,南至駿業街(觀塘公眾碼頭之北),面積約7,340平方米。觀塘海濱花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觀塘海濱花園的前身是海事處觀塘公共貨物起卸區,該處于2000年代被納入《啟德發展計劃》,發展成為休憩用地。經過香港政府與觀塘區議會磋商后,有關部門于20……[詳細] |
![]() | 麗港公園(英語:Laguna Park)位于香港觀塘區曬草灣,與麗港城私人屋苑毗鄰,面積廣達30萬平方呎。與紅磡海逸豪園的和黃公園一樣,由長江實業于1991年興建,1992年落成后再交給市政局(現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由于公園毗鄰屋苑,故使用率高。每逢圣誕節與中秋節鄰近的議員辦事處、教會及社區團體均于公園中央舉辦應節活動。場地現時全面禁煙。公園設有多個出口,東北面出口通往茶果嶺道,東南面2個出口連接麗港城,西南面出口通往偉業街,西北面……[詳細] |
![]() | 九龍灣公園(Kowloon Bay Park)位于九龍灣啟禮道,占地4.1公頃,于2005年3月30日啟用。公園分為兩邊,一邊設有天然草地球場及人造草球場,另一邊則設有自行車場。設施包括:天然草地球場,此天然草地球場可用作進行足球及欖球活動,于2005年5月3日啟用。人造草球場,此人造草球場是一個七人人造草球場,于2005年4月1日啟用。自行車場,此自行車場位置鄰近麗晶花園,場內設有一條不銹鋼的自行車橋、初學者練習區及自行車租賃處,于2……[詳細] |
![]() | 摩士公園(Morse Park)位于香港九龍黃大仙區,于1967年10月全部建成,占地15.8公頃,為九龍最大的公園,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前身為1903年開辦的曬魚石華人墳場(新九龍四號墳場)。摩士公園由-捐款興建,并以當時剛逝世的匯豐銀行戰時主席兼總司理雅瑟.摩士爵士命名。公園前身為石鼓壟、打鼓嶺等鄉村,部分是英軍練靶場。棕櫚園是園內最惹人注目的設施,園內植約有20品種共80多棵棕櫚樹,多從東南亞地區例如南中國及臺灣運來,令園……[詳細] |
![]() | 志蓮凈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佛教志蓮小學、佛教志蓮中學、志蓮凈苑文化部、志蓮凈苑夜書院、志蓮凈苑圖書館。此外,志蓮凈苑亦定期舉行法會。志蓮凈苑的院址位于香港九龍鉆石山志蓮道五號,該院寺堂以仿唐代木結構建筑為特色,與周邊的斧山公園及南蓮園池結合為大型的仿唐建筑群,是香港的特色建筑及景點之一。志蓮凈苑亦是香港唯一的“女眾十方叢林”,為從各地而來的各方女高僧提供修道場所。歷史1934……[詳細] |
![]() | 牛池灣公園是香港一個公園,位于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豐盛街,占地4公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牛池灣公園前身為垃圾堆填區,于1977年停用,及后荒廢多年。至2000年代,經環境保護署進行修復工程后,該址于2008年移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興建公園,當時計劃名稱為牛池灣游樂場。公園耗資2億港元興建,于2009年8月落成啟用。牛池灣公園依山而建,構成四個不同高度的平臺。公園的設施包括天然草地射箭場、室外展覽場、長者健身角、草本植物園、兒童游樂場、……[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