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龍口AAAA ![]() 九龍口位于建湖縣九龍口旅游度假區西南部,處于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2011年年初,依據《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由建湖縣商務局(旅游局)初評和推薦,經江蘇省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九龍口景區被批準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18年5月獲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九龍口風景區是國家濕地公園也是AAAA景區風光綺麗、迷人。九條河流從四面八方向蕩心島蜿蜒匯集而來,猶如九龍搶珠。萬頃蕩綠,滿目水清,飛禽戲嬉,魚蝦遨游,令人心曠神怡。這九條河分別是通往建湖、寶應、淮安、阜寧的蜆河、林上河……[詳細] |
![]() | 西塘河景區AAA免費 西塘河景區位于建湖縣城南新區。該景區總投資3.8億元,景區緊依建湖的母親河——西塘河,全長9.3公里,綠地總面積1500畝。景區按照打造城市慢-的理念,布設彩色瀝青自行車道,鋪裝人行道,與新區慢行系統相連接,園林、綠化、鋪裝、亮化、駁岸等項目精心設計,龍舟碼頭、櫻花水池、霧森景觀、曲水流觴、西塘彩虹、城市初陽臺、松香咖啡屋等重要景點精彩紛呈。西塘河景區自2013年9月正式啟動建設,全長9.3公里,綠地總面積1500畝。景區按照打造城市慢-的理念,布設彩色瀝青自行車道,鋪裝人行道,與新區慢行系統相連接,園林、綠化、鋪裝、亮化、駁岸等項目精心設計,龍舟碼頭、櫻花水池、霧森景觀、曲水流觴、西塘彩虹、……[詳細] |
![]() | 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殉難烈士紀念碑所在地是建湖縣慶豐鎮北秦莊。該碑高13米,頂端嵌有金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是一面紅旗,象征著在黨的指引下,革命文藝大旗千秋萬代永遠飄揚。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創建于1941年春,院址設在鹽城兜率寺和貧兒院,劉少奇兼任院長。全院分設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四個系,一個普通班和一個少年班,共有師生400余人。正當這株文藝新苗茁壯成長之時,日、偽軍集中了一萬七千余人,由東臺、興化、射陽湖、陳家洋等地,分數路向新四軍軍部駐地鹽城合擊,企圖一口吃掉重建不久的新軍部。陳毅代軍長根據中共中央華中局的決定,進行反掃蕩戰斗動員,號召駐鹽城的部隊、機關、學校全部分散轉移。魯藝華中分院……[詳細] |
![]() | 泰山寺在建陽鎮新陽村戛糧河西,有一個方圓約50余苗的小島,島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寺院,名叫“泰山寺”。泰山寺亦叫東岳廟。據《新陽村泰山寺年考》記載:該廟“唐時鴻基初奠,一世祖為永相公老和尚”。昔日該寺顯赫一時,譽稱“蘇北第一大寺”。這座大寺座北朝南,當初有瓦房360多間,天井28個,設有10個大殿。全寺分為左,中,右三大部分,中間部分三座大門一字排開,正中大門橫額上嵌有“泰山禪寺”四個金字。進入東門便是三元宮,內供雷公、閃帝、風婆、雨師等100多座神像。穿過天井便是岳王殿,岳王像端坐殿中,岳子侍立一側,0臣秦檜夫妻跪于像前。天井中間兀立兩只丈余高的大香爐,晝夜香火不熄,煙云繚繞。岳王殿后的大殿里……[詳細] |
![]() | 在建湖縣建陽鎮新陽村戛糧河西,有一座小島,面積約五十多畝。島上建了一座泰山寺,因這里緊靠古新陽浦(河),建寺后,即以浦名為寺名,稱新陽村泰山寺。古寺早已毀于戰火,因寺位于新陽村戛糧河西,故人們習慣上總稱西陽村。泰山寺亦稱東岳廟。據明萬歷《鹽城縣志》載:古鹽有東岳廟五處:一在西門外,一在伍佑場,一在上岡鎮,一在北龍港,一在新陽村。一九九零年,經建湖縣人民政府批準,在原址重建泰山寺,陸續建起了觀音大殿、誦經堂、地藏王殿、齋堂、僧舍,寺四周砌了圍墻,尊尊佛像陸續從外地請到寺內。后來緬甸國又送來三座玉佛,其中一座臥佛有兩噸多重,現正籌建玉佛樓。西陽村還有六個下院,分布大江南北,共有僧徒300余人。其規……[詳細] |
![]() | 喬冠華故居中外聞名的外交家喬冠華(1913--1983),本是江蘇省建湖縣東喬莊人。其父喬守恒繼承祖業,擅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教子嚴謹。喬冠華5歲入塾,開始熟讀詩書。16歲時,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為同級中年齡最小的學生。在清華大學期間,喬冠華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積極參加我地下黨領導的進步活動,為左派學生的代表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喬冠華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新聞局局長、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恩來兼主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外交部副部長、部長等職。喬冠華的一生為我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983年9月,因患重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0歲。喬冠華故居位于建湖縣慶豐鎮東喬村,1984年,……[詳細] |
![]() | 朦朧塔位于建湖縣寶塔鎮(原名辛莊鄉)寶塔村朦朧莊北。為密檐樓閣式磚塔,F僅存三層八面,高約16.7米,底邊長約2米。各層腰檐仍見疊澀磚數層和石制角梁。底層南向開門,其上二層各有四門,門位上下相閃。塔內2米高處磚砌穹窿頂,北部置有佛龕,中部有扶梯可盤旋而上,現已毀。1934年,省文管會來此勘探,在底層地坪問下42厘米處發現地宮。地宮為八角形,邊長55厘米,深l47厘米,南向開有羨道,長2l4厘米。地宮北面有彌座,高69厘米、長39厘米,其上置有一石函,高34.4厘米、長65.7厘米、寬35.2厘米。蓋頂端有陰刻正楷“葬舍利函”四字,函內葬有“太平通寶”銅錢百余枚和一黃絹裹著的銀棺。銀棺長9厘米、……[詳細] |
![]() | 國家AA級旅游景區,省四星級鄉村旅游景區,位于建湖縣建寶路南首沿河鎮,占地面積100公頃,西臨通海河黃沙港,北靠鹽淮高速建湖出口處,緊鄰著名風景名勝區——九龍口。上游是數千畝的蘆葦蕩區,交通便捷。園中景色宜人,四季如春,亭臺樓閣,宛如世外桃園。生態園內擁有陽光餐廳、會展中心、別墅會所、生態園、農博園、動物園、拓展訓練中心、游樂中心、垂釣中心和開心農場等場所景點。2012年被評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江蘇省放心消費先進單位。……[詳細] |
![]() | 省二星級鄉村旅游區(點),位于建湖縣蘆溝鎮淳化村,占地面積66.7公頃。園內有垂釣魚臺、苗木盆景、農家餐廳、生態采摘園和休閑小木屋,是集農業觀光、花卉種植、娛樂休閑一體的鄉村旅游點。2013年被評為省二星級鄉村旅游區(點)。……[詳細] |
![]() | 省二星級鄉村旅游區(點),位于建湖縣高作鎮,占地133.3公頃。園內植有高檔苗木、花卉80多種,天然有機水果30多種,公寓式休閑木屋50幢。2013年被評為省二星級鄉村旅游區(點)![詳細] |
![]() | 草堰口漢墓群,是目前鹽城市境內發現的一個最大的漢墓群體。它位于建湖縣草堰口鎮豐寧村和永寧村之間,南北約5公里,東西約1公里。共有9個土墩,每個土墩面積1000--3000平方米之間。1980年興修水利時,在豐寧村楊橋北高墩首次發現古漢墓,出土文物有玉壁、玉佩、銅鏡、漢五珠錢、鐵劍、木俑、釉陶壺、灰陶罐等。據考證,這些漢墓為西漢初期到東漢期間的墓葬群。出土文物制作精良,圖文并茂,栩栩如生,特別是彩釉的出現和使用,各種珍禽鳥獸圖案的設置,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漢代文化的豐富。2002年10月22日,草堰口墓群被公布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鹽城望夫臺在射陽湖東岸,今鹽城建湖縣建陽鎮新陽村戛糧河西,系明英宗女兒隆慶公主為遙祭已故的夫君游泰所建。臺高三丈六尺,上建飛檐琉瓦享堂,內供駙馬都尉游泰靈位。享堂側畔,還有一座殿堂,為隆慶公主住地。據《鹽城縣志》和《游氏家譜》記載,游泰的祖父游彥清,明初由原籍安徽省婺源縣(今屬江西省)遷居鹽城西北鄉交睦莊。游泰,字尚泰,身材魁梧奇偉,臀力過人,兼嫻騎射。明英宗時異族乜先入侵,宦官王振挾持英宗御駕親征,釀成土木之變,游泰時在軍中任伍長。以管運糧餉和保衛京師得功。其時,英宗長公主招選射馬,游泰飲宴得毬,開府京都,官封珊馬都尉。游泰祖父游彥清、父游思池均被追封為錦衣衛。后因宮廷變亂,游泰被貶回鄉,不……[詳細] |
![]() | 嘉靖三十八年(1559)朝廷派通政使唐順之巡視鹽城,在今范公堤一線增兵設烽堠(烽火墩)用于防倭寇登陸時報警,墩殘高0.7米,底徑9米。距此墩北約1000米,也有一烽火墩,殘高0.6米,底徑約8米![詳細] |
![]() | 此處為一高約1.3米的土墩,望湖臺原建于其上,有亭、閣等,四面環水,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現已毀,僅存瓦礫和臺基遺跡。該臺為明正統宗年間(1436-1449)駙馬都尉游泰(建陽鎮交睦莊人)為隆慶公主觀賞射陽湖風光而建![詳細] |
![]() | 占地面積約6000余畝。明代規定民間五丁合養一馬,有一丁專養,其余貼補草飼料,并分配一定份額的草場地,供其樵采。這些草場地被稱之為養馬廠。每二年,向管理兩淮馬政的滁州太仆寺繳納“解送京馬”若干匹。后廢,草地均墾為良田。此處即為原養馬廠之一,另三處為:長興廠在顏單鎮單鎮虹橋南。新興馬廠在上岡鎮石橋頭北。地表偶發現有殘馬鐙、青花瓷碗殘片等![詳細] |
![]() | 該墩位于戛糧河與建港河交匯處東岸,面積約13320平方米。明萬歷《鹽城縣志》載,南宋義軍領袖李全(山東濰坊人),占據楚州(淮安)后,曾率軍駐此扎營造艦,在射陽湖里訓練水師。該墩時有陶罐、盆等出土![詳細] |
![]() | 20世紀70年代,發現10多口宋井,排列在一條直線上,井為弧形卯磚砌成,每截高0.75米,徑約1米。地下用大磚鋪成,磚上刻鑄“槽溝司”三字,附近散見影青和白瓷碗等碎片。村前有東西向河,古名“漕河”,為明代鹽城縣運漕糧至淮安府的航道![詳細] |
![]() | 范公堤自亭湖區的新興鎮前營村入境,至大團村,途徑上岡鎮榆西村、南沙居委會、岡西居委會、岡北村,進入草堰口鎮的永豐村、草堰居委會出境,進入阜寧縣境內。在本縣長20公里,底寬10.15米,上寬4.15米,存高1.2米,黃土夯筑![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