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僑路26號第27幢民國建筑坐北朝南,西式風格,磚混結構,樓高兩層,帶閣樓,上有老虎窗,院內有巨樹數株,青色墻面,青色大瓦,房屋建有壁爐,二樓建有露天陽臺,后改為封閉式。 建筑面積316平方米。 該建筑的歷史概況查不詳,現為南京軍區聯勤部干部住宅。……[詳細] |
![]() | 蔡君錫舊居位于豆菜橋46號、46號-1,為兩幢各自獨立的建筑,同建于一處院內,兩樓風格、大小、面積一樣,外觀也基本相同,并稱為“姐妹樓”。該建筑為西式風格,磚混結構,均高兩層,坐北朝南,黃色拉毛外墻,坡頂,紅瓦,一樓成內廊式拱形門。此外,該建筑墻外還均建有壁爐、老虎窗。總建筑面積約420平方米。院內花木繁多,清香迷人,……[詳細] |
![]() | 鄭權柏舊居位于豆菜橋44號,為一獨立院落,院內植有各種花木,環境優美,清雅宜人。該建筑為西式風格別墅洋樓,樓高兩層,磚混結構,青墻紅瓦,坡頂,屋里還建有壁爐、老虎窗。建筑面積253.8平方米,該建筑是國民政府官員鄭權柏在南京的一棟別墅,現為南京軍區聯勤部干部住宅。 鄭權柏曾任國民政府水利部顧問、中央大學教授等職。……[詳細] |
![]() | 張紀泉舊居位于干河沿94號,該處為一處獨立的院落其主樓為西班牙風格建筑,磚混結構,坐北朝南,樓高兩層,米黃色外墻,靚紫色屋頂,一樓還置建有敝式走廊。總建筑面積約300平方米,整個建筑莊重大方,典雅迷人,遠遠望去,顯得十分美觀。院內遺有民國年間所植的巨松數株和法國梧桐等,現為部隊干部住宅,房屋保護很好。張紀泉,曾任國民政……[詳細] |
![]() | 挹華里7號建筑系兩幢西洋別墅小樓,又名姊妹樓,為東西兩幢。兩幢樓均為兩層建筑帶閣樓,西側一幢坐西朝東,東側一幢坐東朝西,兩樓相對,且建筑年代、面積、風格也頗為一致,均為紅磚,青瓦,坡頂。 據當地人講,該建筑原系國民黨中央委員呂云章所有。……[詳細] |
![]() | 該建筑坐北朝南,現開大門朝東,樓高兩層,帶閣樓老虎窗,法國風格建筑,青色墻面,青灰色瓦面。建筑面積約360平方米。經修繕后,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據了解,該建筑原系國民黨軍政大學校長楊杰的私宅,但有待查證。該房主逃到臺灣后,其房產由國家代管,現為鼓樓區房產經營有限公司所有。……[詳細] |
![]() | 奧地利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位于鼓樓區五條巷原 17號院內。該建筑始建于1945年,坐北朝南,西式風格建筑,假三層,上有老虎窗,青磚墻紅瓦頂,磚混結構,建筑的東北和東南兩角各有兩個城堡式的建筑樓,歐式南門廊有兩圓柱。為一獨立小院落。 1948年5月租給奧地利駐中華民國大使館作館址。該建筑原是國民政府重慶市市長張篤倫寓所……[詳細] |
![]() | 大方巷2號大院內民國建筑,坐北朝南,高二層,帶老虎窗,普通風格,磚木結構,坡頂,青瓦,青磚外墻,北面為木制外樓梯,建筑面積208平方米。該建筑的歷史概況查不詳,現為南京市供電局職工宿舍。……[詳細] |
![]() | 侯鏡如舊居建于1948年,建筑面積487.8平方米,坐北朝南,西式風格,假三層,帶老虎窗,米黃色外墻,四坡頂,青瓦、紅瓦相間交錯。此房原系國民黨高級將領侯鏡如的私產,解放后歸南京軍區使用,目前為離休老干部使用,保存狀況較好。侯鏡如(1902-1994年),原名心朗,河南永城人。曾任國民黨92軍軍長、第17兵團司令、北京……[詳細] |
![]() | 大方巷9號建筑系民國年間建筑,樓高兩層,另有地下室一層,西式風格,坐北朝南,院內建有防空洞,假山一座,原系現房主王漫云的丈夫唐鹿門(查身份不詳)的私產,解放后一直為王氏所居,目前保存狀況一般。……[詳細] |
![]() | 大方巷7號建筑群原系民國時期所建,均為西式風格建筑。該建筑共有8幢主樓,另有附屬平房若干,總建筑面積2180平方米。該建筑群均坐北朝南,高兩層,內為木地板,水泥磚墻面,有的為紅瓦面,有的為青色瓦面。 其中,詹天錫(鐵路任公務員,抗戰后開營造廠)居于7號之一、三、五、七; 李東昂(國民政府江蘇省銀行會計副理)居于大方巷7……[詳細] |
![]() | 該建筑坐北朝南,假三層,水泥外墻,人字頂,青瓦,帶老虎窗,木制門窗,南側一樓,東、西兩個突出門庭,2根水泥圓柱支撐二樓露天陽臺,建筑面積約220平方米。該建筑建筑年代,房主身份等資料暫未查實。現該處為江蘇省省級機關某干部住宅,房屋保護及院內環境均一般。……[詳細] |
![]() | 南秀村29號民國建筑是一幢獨立院落的民國建筑,該建筑坐北朝南,開門朝東,普通風格,磚混結構,樓高二層,紅色磚墻,間以白色拉毛外墻,青色瓦面,人字形屋架。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 該建筑原用途、歷史概況和產權人身份查不詳。目前,為南京大學著名學者兼博士生導師鄭集一家所居。……[詳細] |
![]() | 該建筑位于南秀村7號院內,原為南秀村9號之一,原大門向西,現置于南秀村7號大院內。該建筑始建于民國年間,坐北朝南,樓高兩層,帶閣樓,上有老虎窗,房屋兩端有壁爐。灰色墻面,青色瓦面,建筑面積約280平方米,院內松柏、雪松、銀杏等名木眾多,環境優雅。 據查,該建筑原系國民黨行政院會計處處長原鐵巖在南京時的公館。目前,該建筑……[詳細] |
![]() | 陶谷新村4號之三民國建筑原為一幢獨立院落的西式別墅,現已與前面的新式樓房為一所大院。該建筑坐北朝南,西式風格,磚混結構,樓高兩層,青色磚墻,青色瓦面,樓上建有小型閣樓,房頂建取暖壁爐。建筑面積約230平方米。 從外觀上看,該建筑的外形較為美觀,為典型的西式別墅,目前仍保持原建筑風貌,但因長年失于維修,外觀顯得較為破舊,……[詳細] |
![]() | 該建筑位于上海路陶谷新村4號-2,坐北朝南,西式風格,樓高兩層,樓上帶小閣樓,房屋兩端建有壁爐,門前有兩根立柱,石臺階突出門廊,上面建有陽臺,青磚外墻,坡頂,紅瓦,建筑藝術美觀,但長年失修,較為破舊。另有平房4間,總建筑面積約265平方米,院內有巨大楓楊樹1株,廣玉蘭樹1株。 據了解,該建筑原系國民政府交通部某官員住宅……[詳細] |
![]() | 李范一舊居位于陶谷新村4號,該建筑位于南秀村的南側,坐北朝南,為西洋花園式別墅風格建筑,樓高兩層,現開門向南,屋項為大坡架式,黃色外墻,紅色屋頂,遠遠望去,很是吸引人的眼球。李范一舊居建于民國時期,建筑面積255平方米。 據查,該建筑原系國民政府安徽省建設廳廳長李范一、李范五兄弟的私產。解放后,李范五曾任全國政協委員,……[詳細] |
![]() | 王崇植舊居位于陶谷新村2號。該建筑為民國時期建筑,坐北朝南,為庭院式洋樓,樓高兩層,原大門朝南,現大門朝西。水泥外墻,人字頂,青瓦屋面,附屬小樓為上下二層,連接主樓,占地面積為48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80平方米。 據查,該建筑原系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南京市社會局局長王崇植在南京時的私產,后一度為清華大學校長吳南軒一家所居……[詳細] |
![]() | 樓桐孫舊居位于上海路的西側高坡上,為一獨立的院落,始建于民國時期,坐北朝南,西式風格花園建筑,假三層,上有老虎窗,磚混結構,黃色外墻,四坡頂,青瓦屋面,院內面積1076平方米,建筑面積350平方米。 據查,該建筑原為民國時著名文人樓桐孫所有。樓桐孫,民國年間著名文,語言學家、國民政府立法委員。現在,該建筑仍保存完好,……[詳細] |
![]() | 該建筑位于南京市的中心地段,南鄰廣州路,為一獨立的院落,建于民國年間,西式風格,坐東朝西,樓高兩層,磚混結構,粉色外墻,四坡頂,青瓦屋面,另有平房3間。總建筑面積約320平方米,院內還有巨大的樟樹4株、廣玉蘭樹2株。 據查,該處為徐道麟舊居。……[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