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東山莊始建于清道光年間,位于今中央門外張王廟40號。為埋葬在軍界、商界等廣東籍人士的墓地。1939年原址被侵華日軍占領,廣東山莊由三牌樓遷至中央門外張王廟40號。1949年建國后,該墓園在宋慶齡先生以及江蘇省政府的關懷下得到有效保護 。墓園占地面積1萬9千多平方米,埋葬近2000余座墓冢,其中有孫中山先生北伐時期貼身……[詳細] |
![]() | 該建筑坐西面東,青磚外墻,四坡頂,青瓦帶老虎窗和壁爐,建筑面積約280平方米,其房主身份建筑年代等暫未查實。……[詳細] |
![]() | 該建筑坐北朝南,假三層,黃色粉飾外墻,人字頂,尖頂,青瓦,帶老虎窗和壁爐,建筑面積約290平方米,其房主身份,建筑年代等暫未查實。……[詳細] |
![]() | 該建筑位于中國藥科大學幼兒園內,年代為民國時期,建筑面積200平方米,西式風格,坐北朝南,現開大門朝北,樓高二層,二樓建有簡易晾臺,一樓門前有四根方形立柱支撐突出門廊,大坡頂式構架,磚混結構,木制門窗,米黃色拉毛外墻,青色瓦面。遠遠望去,十分引人注目。該建筑的具體年代和歷史沿革及房屋原產權人身份不詳,待進一步查閱。 ……[詳細] |
![]() | 民國時期南京市立二中校舍舊址位于現南京市鼓樓區長江新村8號(原籌市口38號)田家炳高級中學校園內東北側的山頂上。南京市立二中學創辦于1935年,初建時并無校舍,由校長黃俊昌在邀貴井租用民屋數間,始告成立。1937年春,繼任校長馮炳奎在籌市口主持籌建新校舍。始建之初即在校舍大門左側墻體內鑲有一塊奠基石,其中撰文:“南京市……[詳細] |
![]() | 中央路105號建筑位于中央路的西側,為一獨立的院落,內有3幢風格完全一樣的西式花園別墅洋樓,均坐北朝南,假三層,上有老虎窗,黃色外墻,青色大瓦。且每幢建筑的西南側面為一碉堡式半圓形狀尖頂建筑,第二層安裝有透光玻璃;二樓尚有露天陽臺。3幢建筑總建筑面積約663.3平方米。 據查,該三幢建筑始建于1946年初,產權原系民國……[詳細] |
![]() | 中央路37號-2建筑位于中央路的西側,與高云嶺一厚載巷交匯處。該建筑為西式風格建筑,樓高兩層,帶閣樓,另建有老虎窗,坐北朝南,磚混結構,木制門窗,拱形門,青磚墻面,房頂則為紅色大瓦。建筑面積289.6平方米。 該建筑原系國民政府中央大學附屬中學教員梁兆純舊居,現為市級機關住宅。……[詳細] |
![]() | 原國民政府中央銀行宿舍建筑群位于將軍廟40號,是一排南北排列的7幢民國建筑,始建于1948年,建筑總面積5901平方米。 該建筑群原為國民政府中央銀行職員宿舍樓,但建成后尚未進駐,南京已解放,由部隊接管。現為解放軍總參謀部南京第一干休所辦公和離退休干部用房。目前,該建筑仍保存完好。該建筑群其中的7幢民國老房子均為三層,……[詳細] |
![]() | 平家巷8號民國建筑群原是一處獨立院落,現3幢、4幢和5幢、6幢分別各為一獨立院落, 7幢則成為敝開式建筑。該建筑群始建于民國年間,建筑形狀、面積、風格基本相同,均坐北朝南,樓高二層,房屋為丁字形,磚木結構,人字坡架構建,紅色外墻(有的為青色外墻),青色瓦面(有的為紅色瓦面),木制地板和木制樓梯。7幢樓房形狀呈四方,高二……[詳細] |
![]() | 沈舉人巷6號之五民國建筑原是一處獨立院落,現已和6號之三同為一院。該建筑始建于民國年間,坐北朝南,假三層,磚木結構,大坡架屋頂,黃色外墻,紅色瓦面,木制地板和木制樓梯,建筑面積291平方米,尤引人注目的是,該建筑成一字形。 該建筑的歷史概況查不詳,現為南京建筑設計院職工住宅。……[詳細] |
![]() | 該建筑始建于民國年間,坐西朝東,樓高二層,建有壁爐老虎窗,磚木結構,大坡架屋頂,青磚外墻,青色瓦面,建筑面積275平方米,木制地板和木制樓梯。其外觀呈四方形。 該建筑的歷史概況查不詳,現為南京建筑設計院職工宿舍。……[詳細] |
![]() | 明華新村21-3號民國建筑原是一處獨立院落。該建筑始建于民國年間,坐北朝南,樓高二層,磚木結構,大坡架屋頂,紅色外墻,紅色瓦面,木制地板和木制樓梯,建筑面積292平方米,尤引人注目的是,該建筑的東南角為碉堡型建構。……[詳細] |
![]() | 明華新村19號民國建筑原是一處獨立的院落。該建筑始建于民國年間,坐北朝南,樓高三層,磚木結構,大坡架構屋頂,水泥外墻,青色瓦面,木制地板和木制樓梯,總建筑面積約320平方米。 據查,該建筑原系國民政府淮南礦務局駐京辦事處軍管處職工宿舍,現為淮南礦務局南京辦事處。……[詳細] |
![]() | 明華新村9-8號民國建筑原是一處獨立院落。該建筑始建于民國年間,坐北朝南,假三層,房頂為一字形一排通道式亮窗。磚木結構,大坡架屋頂,黃色外墻,紅色瓦面,建筑面積386平方米,木制地板和木制樓梯。尤引人注目的是,該建筑成一字形建構。 該建筑目前的歷史概況查不詳,基本上仍保持著原有建筑風格,現為居民住宅。……[詳細] |
![]() | 劉沁、朱勇舊居建于1946-1949年,其院落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建有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1幢,平房1幢,建筑面積為252.3平方米,其中樓房建筑面積為221.2平方米原產權人為劉沁、朱勇。劉沁:偽空軍配件廠廠長,其妻朱勇為陳果夫之妻妹,解放前夕,劉沁、朱勇夫婦均去臺灣,目前,該處現有主樓及平房各1幢,其主樓坐北朝南……[詳細] |
![]() | 慈悲社20號原系周偉的私產,始建于民國時期。該建筑系法國風格建筑,樓高兩層,上有老虎窗,磚混結構,黃色水泥拉毛外墻,紅色大瓦頂,二樓有寬大陽臺,一樓有寬大走廊。遠遠望去,十分宏偉壯觀。建筑原坐北朝南,現南門已經被封,開門向北,大門則向西。建筑面積320平方米,目前保存狀況較好。 據查,該建筑原系汪偽政府立法委員周偉在南……[詳細] |
![]() | 該建筑建于民國時期,建筑面積約23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高二層,加一層小閣樓,青磚外墻,人字形頂,青瓦,帶老虎窗、壁爐,四周拱券門窗,二樓帶露天陽臺,房屋保護一般。 據查,該建筑歷史概況不詳,聽說是夏光宇舊居,但無證據。現為五臺山房管所代管。……[詳細] |
![]() | 慈悲社16號位于慈悲社路的東側,南面墻即為沈舉人巷的張治中公館。該建筑原是民國著名學者夏光宇的私產。這是比較典型的一幢樓房,且保存狀況也較好。該建筑坐北朝南,其它三面均有小開門,樓高兩層,上有老虎窗。建筑外觀為黃色墻面,紅色大瓦,十分引人注目,建筑面積約280平方米。解放前,慈悲社16號的二樓一度曾作為德國駐中華民國大……[詳細] |
![]() | 蔡君錫舊居位于慈悲社5號。該建筑外觀呈四方形,青色磚面,青色魚鱗狀瓦面,四坡頂,樓高二層,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周圍原有若干附屬平房,后均改建。 據查,該建筑產權原為蔡君錫(查身份不詳)現為金陵協和神學院,為幾戶人家合租居住,外觀顯得十分破舊,有待于維修。……[詳細] |
![]() | 何雪廬舊居位于西橋2號-2。該建筑系西式風格建筑,其外觀呈“丁”字形,假三層。建筑原有兩個開門,一向南,一向東,房頂建有壁爐、老虎窗,青磚,紅瓦,坡頂,另有附設建筑3間。建筑面積約220平方米。 何雪廬曾任國民政府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教授。又據初步調查,該房產原系何雪廬所有,后歸其妹何玉蘭名下,現為一般居民合……[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