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寧夏自治區旅游

寧夏自治區景點介紹

  靈武窯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東鎮回民巷村南3公里處的荒漠中。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地表散落各類瓷器殘片、窯具、窯磚等,數座窯爐殘跡隱約可見。在南北山坡間的河溝處,有1米多厚的瓷片堆積層。據勘探調查,在該遺址內埋藏窯爐數座,均為東北座向,有的爐門相對,爐膛內形置略有不同。窯爐平面均呈馬蹄形,分別由爐門、火膛、窯床、煙室等部分組成,長約3~4米。窯體以磚石錯縫砌護而成,窯門寬50厘米,火膛平面呈半圓形,因長期燒窯高溫,壁……[詳細]
  張家場城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城西北16公里張記場村西,為西漢昫衍縣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800米,面積0.96平方公里。城墻系黃土夯筑,基寬約為8米,殘高1~3米,東、西墻開門,門面向東,門東側原有一口水井,早年已毀。城內現為農田,從禾苗的生長情況分析,原有東西向街道。古城地面散布大量陶器殘片,有大板瓦、筒瓦、卷云紋瓦當、空心磚等漢代建筑材料。還出土游牧民族風格的扁平壺,西漢和新莽時的古錢幣“五銖”、……[詳細]
  鴿子山遺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蔣頂鄉蔣西村西,賀蘭山前鴿子山盆地東緣。該遺址文化面貌有兩個特點,一是大型打制石器與細石器共存,并在較短的時段實現了形態轉化;二是遺址內出土的各類石器均表現出較成熟的制作技藝。1990年,寧夏考古學者王惠民在賀蘭山一帶發現了鴿子山舊石器遺址,考古人員在進行調查時發現大量的石制器。1993年至1997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對鴿子山遺址又進行了幾次田野調查,獲得了上千件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專家們經過考古、地質、環……[詳細]
  寧夏秦長城遺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吉縣、固原縣、彭陽縣。寧夏自古就是中國北部邊防前線,素有“關中屏障,自隴咽喉”之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戰國時期開始,歷代封建王朝幾乎都在寧夏構筑過長城,令寧夏堪稱長城博物館。時至今日,秦長城、隋長城、宋壕塹、明長城等不同歷史時期、用黃土夯筑、砂石構筑、石塊壘砌的不同建筑材料修筑的古長城,在寧夏境內累計長度綿延3000多里,形成了一道絕妙的景觀。戰國秦長城,由甘肅靜寧縣入境,進入寧夏西吉縣,沿葫蘆河東……[詳細]
  “明城”建于弘治年間(公元1500年),是明代沿長城西北線所建的眾多軍事要塞之一,取名“鎮北堡”。1738年,鎮北堡兵營毀于地震。20世紀60年代初張賢亮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鎮北堡,殘墻的審美價值給張賢亮留下深刻印象。80年代初張賢亮重新執筆后把它寫進小說《綠化樹》,稱為“鎮南堡”,同時又積極向電影界推介,注定了古代兵營廢墟有繁華的今天。鎮北堡明城堡以荒涼、粗狂、原始、自然地面貌而著稱,主要展示影視文化:著名導演謝晉的《牧馬人》和《老人……[詳細]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位于寧夏銀川市靈武臨河鎮明長城腳下,距首府銀川市24公里,距河東機場11公里,建筑面積4308平方米。建筑形制以水洞溝舊石器時代文化材料中最具特色的西方莫斯特文化石葉為設計背景,以石器與遺址環境的主要色調——土黃色為基本色調,外形仿石器造型。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展示舊石器時代面貌的主題博物館。水洞溝是我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一處舉世聞名的文化遺址。水洞溝遺址的發現打破了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沒有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詳細]
  黃河樓位于黃河西岸、青銅峽濱河大道東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打造沿黃城市帶標志性建筑物。黃河樓總建筑面積23600平方米,高108米,由主樓、角樓、牌樓、十二生肖圖騰柱、鎮河鐵牛等附屬建筑和雕塑組成。黃河樓主樓由地下、城臺、樓閣三部分組成,建筑風格為明清仿古建筑,其主體建筑為混凝土框剪結構,外挑檐為鋼結構,斗拱全部采用鋁鎂合金制作并用“和璽彩繪”裝飾,頂部設計為地方風格的重檐十字屋脊,屋面鋪裝金黃色琉璃瓦,整體風格恢弘大氣。黃河樓共十一層,……[詳細]
  古鎮坐落于黃河青銅峽大峽谷旅游區入口處,占地面積600畝,分兩期建設2015年全部建成,概算投資為1.2億元。一期工程已完工。建設仿古商業用房2.1萬平方米。分為河源組團、渠城組團、水城組團三個組團設計,主要用于旅游紀念品展銷、休閑娛樂、民族特色餐飲、商務賓館等。此外,還將有記錄水利發展史的水利工程博物館。該項目依托青銅峽市秦漢古渠高品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優越的黃河水系生態環境資源,充分利用地處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入口區的地理區位優勢……[詳細]
  黃河壇景區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集文化觀光游、生態農業體驗游、黃河十里長峽攬勝自然游、生態休閑度假娛樂游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先后榮膺中國西北優質人氣旅游目的地獎、寧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夏十大最美景區等稱號。游客可以游覽黃河壇、船游黃河十里長峽,體驗航天果蔬采摘、內湖垂釣燒烤、家庭農場、金沙灣國際葡萄酒莊等休閑項目,景區還提供餐飲住宿、會議服務、拓展服務。咨詢電話:0953-3731888景區地址:寧夏青銅峽市青銅峽鎮廣武村一組7……[詳細]
  鎏金寒山銅造像,通高55厘米、正面寬26厘米、側面寬21.5厘米,凈重16.4千克,1986年寧夏銀川新華街出土,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造像取立姿,足踏雙層六邊形須彌臺。黑發披肩,細眉長目,滿臉笑容,身著寬袖緊身袈裟,系腰帶,衣衫襤褸,左肩斜挎結繩串聯的五個葫蘆,右腰胯下掛一錦囊,雙手各置左右,手中無物。其面容幽默而詼諧,神態自若,形象逼真。寒山,又名寒山子,是唐代的詩僧。其詩樸實自然,禪意深邃,風格獨特,《全唐詩》收有三百余首。《五……[詳細]
  嵌松石銀菊花飾,長4厘米、寬2.8厘米、重2.7克,1975年寧夏銀川西夏陵區6號陵出土,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這件銀質橢圓菊花形飾件,表面鎏金,中間花蕊處鑲嵌有一顆綠松石。花心周圍有連珠及卷草紋裝飾。該器物為西夏人的帽飾,做工精細,反映了西夏金銀器制造已經有鍛、壓、鑲嵌、鎏金、拋光等多方面的技術。……[詳細]
  琉璃四足獸,長44厘米、高32厘米;基座長21.8厘米、寬19厘米,2001年寧夏銀川西夏陵區3號陵出土,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該四足獸頭部高昂,前肢伸出,后肢騰起,如猛獸撲食狀。腹部柱狀空心柄與脊瓦相連,通體施綠釉,光亮潤澤。……[詳細]
  冰溝漢墓群位于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距市區約45公里,2004年元月前地屬石嘴山市陶樂縣,為石嘴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銀川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冰溝漢墓群分布在黃河東岸,其東北部為大片沙漠地帶,南側為一條深約40米的洪水溝(俗稱冰溝),地勢西南較高,東北稍低。經調查,墓葬群現有墓葬百余座,分布范圍約4平方公里,墓葬封土堆為圓錐形,大小不等,最大底徑16米,殘高3-4米,最小底徑5-6米,殘高2米。由于洪水沖擊,有的墓葬現已塌陷,棺木外……[詳細]
  石螭首,長64厘米、寬23厘米、高25厘米,1974年寧夏銀川西夏陵區6號陵出土,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藏。紅沙石質,通體呈長方形,分前后兩部分:前端為螭首,用螺旋紋飾表現上唇卷曲的形狀。螭口銜珠,眉骨突出,雙目圓睜,頸部有一圈鬃毛,兩角用浮雕手法刻出,神態威猛,氣勢非凡;后端為楔形榫頭,可套嵌在建筑物上。……[詳細]
  位于銀川市中山公園。是一座建在方形臺基上的三層樓閣式建筑。座西面東。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各層面東辟三個券式門窗。西墻外設有木梯可至各層。二、三層圍有木欄,供游人憑欄眺望。清代光緒十八年寧夏知府謝威鳳倡修,光緒二十八年建成。解放后多次重修,1984年進行了翻建。文昌閣是銀川城保存至今的古建筑之一,對于研究銀川建筑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1993年4月24日,由銀川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 三级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 亚洲日本电影五月天 | 日韩国产欧美制服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