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青海省旅游

青海省景點介紹

  龍山遺址 位于湟源縣申中鄉卡路嘴村北山上,當地將此山叫龍山或丹津嶺,因該地筑有俄博,又俗稱俄博臺,又因在卡路嘴村北申中河入湟水口處,所以叫卡路嘴子。遺址坐落在山嶺尾端,面積約40×150米,黑色土質,土層較薄并夾有碎石片、石塊,文化層裸露,地面到處可見灰層及圓形灰坑遺跡,陶片散布滿地,并有較多的雜骨與零星的石器,但陶片細碎看不出具體器形,從陶質上看有齊家文化泥質紅陶片及卡約文化加砂粗陶片。石器有石斧、石杵、礪石、研磨器等,遺址除文化……[詳細]
  中庫溝諸遺址 中庫溝諸遺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文都藏族自治鄉境內中庫溝河(文都河上游支流)西岸臺地上。臺地西依山地,東臨中庫溝河,長約2500米、寬400米,地勢平坦。臺地自北向南有當地稱多浪角木、阿雜日、哇讓、宗其昂、崗相等并排的五條沙溝,沙溝之間沿中庫溝第二臺地岸邊遍布有陶片、雜骨等古代遺物。調查時以溝為界,分別登記有文都林場、多浪角木(甲)、多浪角木(乙)、阿雜日(甲)、阿雜日(乙)、哇讓(甲)、哇塘(乙)、宗其昂(甲)、宗其……[詳細]
  本布臺遺址 位于湟中縣多巴鎮王家莊村。王家莊西原有一藏傳佛教所設的本布,現習慣上仍將這里稱本布臺。遺址面積約100×100米,文化堆積厚約70-100厘米。遺址南部有條大路,西、北、東三面皆為村莊院落,中部尚為耕地,地表散布有陶片,部分地表灰層裸露,南部大路斷崖暴露有灰層、灰坑及白灰居住面房屋遺跡。從陶片看都是齊家文化的泥質紅陶素面及飾有籃紋的雙耳罐、腹耳罐、加砂陶素面及飾有繩紋的罐、甕碎片。遺址因平整土地和建設村莊對上層略有破壞,……[詳細]
  東村遺址 位于平安縣三合鄉東村東北。遺址西南邊緣壓在村莊之下,現存面積約130×100米,文化堆積厚30-120厘米。耕地及水渠崖坎處暴露有灰層、灰坑遺跡,灰層、灰坑內夾 有較多的雜骨、陶片及零星石器,地面散布有灰土與陶片、雜骨等遺物。從陶器的殘留口沿與器底看,陶器器形存有泥質紅陶雙耳罐及加砂陶繩紋雙耳罐、鬲等。此遺址為齊家文化遺址。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旱臺遺址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土族自治鄉清泉村北。中川鄉位于寺溝峽與積石峽之間的小盆地的中部。盆地發育較好,分三個階梯臺地,比較寬闊平坦,旱臺處于第三臺地南緣,西臨清泉溝,東靠紅崖溝,北為臺地大緩坡,南對清泉村(俗稱祁家)。遺址面積約30O×120 米,西部緊靠清泉溝,南緣為中川中學校園,東部是一處漢代墓葬群。由于引水灌田,遺址被水沖刷分割成東西兩區,中部塌陷形成一個大坑,地面散布有雜骨、陶片,以陷坑內最多,周邊暴露有灰層、灰……[詳細]
  西家嘴遺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陰鎮西家嘴村一社南。遺址面積約300×200米,文化堆積厚5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斷崖處暴露有灰層,灰層內夾有較多的雜骨、陶片及河卵石。陶片有加砂陶雙耳罐、四耳罐、甕、鬲等殘片。從陶器觀察,屬卡約文化上孫類型與大華中莊類型。遺址中心有清代南海殿廢址,后又經過土地平整,對遺址有所破壞。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關清真寺建于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經馬步芳親自批準動工修建,當時寺院占地面積800平方米。據傳1934年南關地區人煙稀少,大約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是菜地,居住在附近的回族群眾有18戶人家,老人們每天做禮拜要前往東關清真大寺,困難較大,很不方便。為此當地回族群眾集資部分錢,從農民劉寡婦手中買來土地一塊,修建土木結構的西房三間,作為禮拜大殿,北房三間為學生房并請買成章阿訇任教。后來此地居住人家逐年增多,禮拜人數隨之增加,原大殿和學……[詳細]
  亦稱“宏覺寺”、“洪覺寺”。位于今西寧市南大街東側的宏覺寺街東南頭。《西寧府新志》載,“在城南門內,舊名 ‘妙華庵’,洪武二十三年(1390 )建,永樂十年敕賜額曰 ‘弘覺’”。該寺在明代前期頗受朝廷重視,寺僧札思巴鎖南曾受封為國師,多次進京朝貢。由于明王朝的支持,該寺曾在西寧地區冠蓋一方。明末,塔爾寺和佑寧寺等相繼建成,弘覺寺遂被取代,開始衰落。清時成為甘肅拉卜楞寺屬寺。該寺一進三院,人山門即護法殿,前院兩側分列鐘鼓樓,中院主殿塑有三……[詳細]
  金塔寺位于西寧市南大街東側宏覺寺街35號院內,約建于明代。清代為塔爾寺的屬塔。1958年時,該寺尚存古佛殿1座,僧舍9間,約占地1畝,寺內已無常住僧人。現古殿尚存,其余皆拆除。1985年該寺重歸塔爾寺,由占用單位和塔爾寺出資維修,塔爾寺派人管理。歷史上一直為塔爾寺駐西寧辦事處。金塔寺坐南朝北四合院,占地面積666平方米。南房系佛殿,殿堂內供奉三世佛祖、八大菩薩、十八羅漢及大威德金剛等佛像,主供釋迦牟尼佛。陰歷四月十六日上午大家一起在西寧……[詳細]
  西寧山陜會館建筑是青海省西寧地區頗具影響的一處中式建筑,山陜會館是山西、陜西兩省商賈聯鄉誼、祀財神的場所。明清時期,山陜商人遠離故土,在外經商,為了加強彼此聯系,互相關照,增進鄉誼,交流商情,協調商務糾紛,融洽與官府的關系,設立一個共同議事的場所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山陜會館應運而生。史料稱,青海在明末清初時還奉行“藏不入漢,漢不入藏”的貿易原則。到了乾隆年間,大膽追逐利潤的山陜商人,以冒險精神進入青海,并深入藏區貿易,賺了個盆缽皆滿。到……[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久热 | 亚洲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 | 久久国产这里有精品 | 日韩色老头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综合激情亚洲丁香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