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乙亥古城遺址唐乙亥古城遺址位于巴溝鄉上才乃亥村東北部150米的唐乙改臺上。該古石頭城遺址四周有十幾米深的溝,西南為臺地,下臨懸崖,臺地呈不規則圓形,面積約3000平方米,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50米。按現存石頭基址看,有十幾座房屋建筑遺址。材料為石板,用石板砌成墻基![詳細] |
![]() | 斗后索古城遺址斗后索古城遺址位于縣政府東10公里左右的尕日干曲北岸,為唐汪文化遺址。1983年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兔兒灘遺址兔兒灘遺址位于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南側,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80米,是團結村農民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時發現的,1983年省文物考古隊試掘后,確證為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1986年7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時代:新石器時代宗日遺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宗日遺址初名免兒灘或托勒臺,是一處北高南低的大灘地。灘地東為巴溝河流入黃河口處,屬黃河第一臺地。團結村緊靠臺地邊緣。遺址面積約300×200米,北部被壓在村莊之下。因雨水沖刷臺地邊緣而形成的數條洪溝將遺址分割為東西兩區。東區為居住區,并有部分墓葬,西區未見居住遺跡,主要是葬地,又名宗日墓地。遺址地面散布有較細碎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及齊家文化陶器殘片。斷巖處暴……[詳細] |
![]() | 治黃工程了望臺紀念碑亭北山灣黃河北岸制高點上的虎臺崖治黃工程了望臺紀念碑亭。寧果公路橫穿而過,經黃河吊橋可直達縣城,距縣城2公里,遼望臺現已全部綠化,楊樹參天,彎柳拂地,松柏長青,梨花芬芳。春天,鳥語花香;秋季,杏果累累,怎不流連忘返?居高臨下,俯瞰黃河兩岸,把兩岸的景色,盡收在其中,使人賞心悅目![詳細] |
![]() | 梨花堆雪貴德三河地區土壤肥沃,雨水充足,不但是青海小麥高產區,而且盛產瓜果,僅桃、梨系列就達五十多種,享有“梨鄉”之美譽。登高遠眺,只見三河一片-,樓廈村落掩映在梨白梢紅的綠樹叢中,春天梨花開,柳絲拂面,游客紛至沓來。朋友,當你想著春天的時候,無論那幅景象闖入你的腦海,那景象你都有可能在貴德見到,貴德縣也許不是瀏覽青海的首選之地,但是,如果時間允許,它是絕對值得看一看的風景點![詳細] |
![]() | 黃河人工長堤瞰北山灣4公里的黃河人工長堤,宛如巨龍俯臥其間,被實施工程措施后,束窄的河床,似如彩帶滾滾東去,河堤北岸原為老河床的沙洲,如今條田縱橫,林網如織,魚塘如鏡,鳥語花香,麥浪襲人?晒┤藗兲で啻河,亦可到堤岸攜桿垂釣,領略高原“小江南”的山光水色,令人心曠神往。九曲黃河一路奔騰,百轉千回,浩浩蕩蕩,流經人工長堤奔向東方,黃河,正是有了這一段人工長堤,才增添了一分誘人坦蕩渾的風姿,體現出寬厚博大、剛強直率的黃河性格的貴德各族人民的……[詳細] |
![]() | 珍珠寺藏語稱“覺覺拉康”。位于縣城東之公里處,在今河東鄉政府所在地!栋捕嗾淌贰分休d,“覺覺”系漢語“珍珠”“的變音,薩班蠢噶堅貿應闊端之請來安多;)途經青海,曾去貴德朝拜包納塔,以闊端所贈珍珠一馱為資建寺,是為珍珠寺。按此,該寺當初建于南宋淳磁年間。歷史上,珍珠寺無僧侶、寺主,歷來由貢巴寺代管。寺內有正殿(二層6間)、觀音殿(12間)各1座,廂房32間。正殿殿脊復以琉璃瓦,飾以餾金寶塔,內供三世佛巨型塑像,用料金貴,造型優美。該寺于……[詳細] |
![]() | 阿什貢峽的風蝕山貌阿什貢峽的風蝕山貌位于阿什貢峽谷地處黃河北岸,距縣城34公里,狹長的山谷從羊圈灣山巖下開頭,為銀帶般蜿蜒的河流所縱貫,西側山巒夾峙,高聳入云,紅的火紅,青的靛青。山崖經億萬年風蝕,形狀各異,有的似耄耄老人久經風霜的面孔,又似蛟龍頭上須眉角鼻,各有奇姿妙色。加之峽風呼嘯,河水咆哮,氣勢壯觀,舉目眺望,別有情趣。車來車往,年復一年。貴德縣內交通便利,擁有農業、畜牧、水電、林業、旅游五大優勢資源。丹峽千拂,雙手合十,恭迎各方……[詳細] |
![]() | 松巴峽地處與世隔絕的松巴峽,這里風景奇麗,地勢險峻,少有人知其真面目。在峽口,近百米寬的黃河水面被鐵鉗般的石峽壓成不足十米的急流,突然跌下深淵,翻卷驚濤奔涌,浪花飛珠濺玉,濤聲如雷,勢如萬馬奔騰。石峽南岸,刀砍斧辟般的懸崖岸上,稀疏掛著幾十棵龍蛇盤卷似的怪松;峽谷北岸,堆集著無數巨石,大如樓房,小似方桌,參差錯落,危如累卵。1995年投資修通了阿什貢至松巴,千戶至松巴公路,游人可乘車直駛松巴,一覽石峽水瀑奇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