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忻州市 > 繁峙縣旅游

繁峙縣旅游景點介紹

山會洪福寺
  山會洪福寺位于忻州市繁峙縣東山鄉山會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山會洪福寺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文殊寺大雄寶殿
  東文殊寺大雄寶殿位于忻州市繁峙縣光裕堡鄉大李牛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東文殊寺大雄寶殿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莊寨寶藏寺
  中莊寨寶藏寺位于忻州市繁峙縣東山鄉中莊寨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中莊寨寶藏寺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繁峙南關故城位于忻州市繁峙縣杏園鄉南關村西,年代為唐至明,類別為古遺址。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繁峙南關故城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繁峙龍虎山景區
  繁峙龍虎山景區位于繁峙縣大營鎮南洪水村,距繁峙縣縣城西南50多公里,與北太鐵路、天黎高速公路、108國道直線距離都不到5公里,“長城一號”旅游公路及龍砂公路更是直接從景區中通過,交通十分便利。景區主要依托龍山、虎山、龍山湖等自然景觀進行創建,通過整合南洪水、北洪水、鹵城、北河會、郝家灣五個村的旅游資源,2021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景區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二龍戲珠”、北河會摩崖石刻、蓮花山觀音、漢王墓、顯靈寺等景觀,還有漢代鹵城遺址、龍山烽火臺、龍山湖(虎山水庫)、休閑游樂園、文化廣場、游客中心、特色農家樂、紅色講堂等景點和配套項目。依托龍山、虎山、虎山水庫以及南洪水龍溪旅游度假村,已建成游客接待中心1處、紅色講堂1處、雜糧銷售電商平臺1個、風情特色民宿2處、農家樂院落6處、40……[詳細]
韓莊長城景區
  韓莊長城景區位于山西省繁峙縣東南部神堂堡鄉韓莊村,緊靠108國道,交通便利,占地面積為20.59平方公里,景區所在的韓莊村為中國第四批歷史傳統村落,2021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韓莊長城,又稱竹帛口長城,戰國時趙國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長城外包砌磚石,加高加寬,筑成內長城,保存較完整。城墻隨蜿蜒起伏的山勢修筑,磚石結構,每隔一段有1臺,從韓莊到茨溝營20公里的地段上共有13個臺。每個臺都以“茨字”編號,臺上額鑲嵌著“茨字第xx號臺”的石刻。從韓莊村東“茨字二十二號”起,按從北到南的順序編號,直到茨溝營。2019年10月7日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繁峙韓莊長城景區目前共有特色景點12余處,有韓莊竹帛口明長城、老爺廟、日軍據點遺址、明代采石場、明代磚窯群遺址、好漢坡、望脈峰、落鐘壇……[詳細]
公主文化旅游景區
  公主村:位于繁峙縣繁城鎮,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古稱空如村。明嘉靖年間,因公主寺遷建于村東南,故更名為公主村。村域面積20平方千米,地形南高北低,多坡地。村內有公主寺1座,寺內有大雄寶殿,塑像、壁畫、古碑、古樹等文物古跡。村內有多處古宅院、照壁、拴馬樁、旗桿、護院地道等具有古典風格的遺存物。公主文化旅游景區位于公主村,距縣城10公里,景區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有公主寺、龍王廟、隱峰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等景點。2021年被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公主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杏園鄉公主村,處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北魏,為北魏城信公主逃避紅塵之苦出家修行而建。現存殿堂為明代建筑。該寺建筑完整,規模宏大,寺內壁畫技藝精湛,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永樂宮壁畫并稱“南北雙珠”。公主寺……[詳細]
28、橋兒溝景區 AAA
橋兒溝景區
  橋兒溝景區位于繁峙縣橫澗鄉東部的泰戲山間,海拔1297米,是滹沱河的源頭。據說,在溝谷兩邊的平坦處,曾住著幾戶人家,為了出行方便,人們在溝谷邊建了一座小石橋,“橋兒溝”的名稱由此而來。我國的地形是西高東低,河流大都由西往東流,而滹沱河在繁峙卻是自東而西橫貫縣境,故當地有“十山九無頭,滹沱水倒流”的民謠。滹沱河因其源頭一個挨著一個的泉眼,狀若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曾形象地得名“葡萄河”。何時因何更名為滹沱河難以考證。橋兒溝景區分為服務區和滹沱溯源區兩部分。溯源區東西長約兩公里,主要由“三潭”、“兩道”、“一寺”、“一泉”、“一池”、“一飛瀑”組成。東端起始于景區的最高點——青龍寺。青龍寺西側的溝里每當夏季雨水充足的時候,山水滾滾而來,從30米高的懸崖直瀉而下,形成“滹沱飛瀑”的壯麗景觀。青龍寺……[詳細]
憨山文化旅游景區
  憨山文化旅游景區位于五臺山北40公里,砂河鎮北部,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的后花園,距平型關景區30公里,雁門關景區70公里,京原鐵路、108一級公路、S40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憨山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可承接五臺山及周邊景區游客,發展夜間經濟為主。景區傳承、挖掘地域文化、歷史名人、地方文化藏品,宣傳、弘揚、展示寶貴的繁峙歷史文化遺產。憨山文化旅游景區占地13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86萬平方米。景區規劃為三條軸線(即東、中、西線),景點主要有:如意門、七步蓮、寶瓶、文昌閣、冶金廣場、胥府、守信園、縣政府舊址、驛站堡墻遺址、彩虹噴泉、蓮花廣場、民俗街、木雕藝術館、戲臺院、石雕藝術館、智慧門、荷花池、如意廣場、別有洞天、七子送福、收藏館、王墓、國寶藝術館、演藝廳、直升機起降點等二十多個,……[詳細]
奎峰寺遺址
  奎峰寺遺址,位于繁峙縣巖頭鄉安頭村北300米的山坡上。東西長200米,南北寬70米,分布面積1.4萬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原寺已毀,僅存遺址,現存建筑均為1988年重建。地面現存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碑1通,清重修及功德碑9通,墓塔1座,清鐵鐘1口。1985年4月15年,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孟良寨址
  孟良寨址,位于繁峙縣砂河鎮義興寨村東南100米處,相傳為宋代將領孟良駐兵處。現存有石砌墻體。墻體南北長350米,底寬4米,頂寬2米,殘高1~2米。中部設圓形寨子,直徑30米,東部另砌一道輔助石墻。總分布面積1.05萬平方米。時代不詳。……[詳細]
明內長城遺址(繁峙段)
  明內長城遺址,繁峙段由靈丘縣境北上進入繁峙縣,起點為神堂堡鄉神堂堡村東南3000米處,經過橫澗鄉平型關,止點為大營鎮團城口村西北2000米處,向北進入渾源縣境。海拔1100~1700米之間。墻體分黃土夯筑和石砌兩種。共存墻體17段,全長約3.8萬米,沿線存關2座,堡11座,敵臺79座,烽火臺33座,碑竭6通。據《明史》、清光緒《山西通志》等記載,此段長城修筑于明代成化至萬歷年間(1465-1620)。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歷代長城為山西省重點文物單位。……[詳細]
平型關堡
  平型關堡,位于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平面呈矩形,周長1050,米,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保存情況一般,此堡設有三門,即東門、南門、北門。東門已全部損毀。南門現存底部情況:寬2.5米,高3.4米,進深5.6米,現存城樓殘高5.1米,建筑情況不明。此堡南北門外均有翁城,南門甕城已毀,北門甕城保存較好,門板尚在,甕城開東門,為一進二券式。屬明代遺存。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鐵家會遺址
  鐵家會遺址,位于繁峙縣杏園鄉鐵家會村和南關村之間的滹沱河南岸臺地上。遺址所處地形南高北低,呈緩坡狀,東西橫跨2條季節河及3條小沖溝,南北跨砂高公路和京原鐵路。東西長2500米,南北寬400米,分布面積100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寬1.8米,深1.6米,圜底。采集有泥質素面紅陶片、夾砂繩紋灰陶片和泥質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有新石器時代韶文化時期的缽;夏代的鬲、罐;漢代的豆。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韶文化時期、夏代和漢代的遺址。……[詳細]
瓦磁地遺址
  瓦磁地遺址,位于繁峙縣下茹越鄉瓦磁地村東50米的滹沱河北岸臺地上。遺址所處地形北高南低,呈緩坡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200米,分布面積4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寬1.2米,深0.8米,圜底。采集有夾砂繩紋灰陶片泥質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的鬲和戰國時期的豆。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和戰國時期的遺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下雙井遺址
  下雙井遺址,位于繁峙縣集義莊鄉下雙井村東南500米處。遺址所處地形被雙井河分為東西兩部分,北高南低,呈階梯狀。河西岸遺址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分布面積6萬平方米;河東岸遺址南北長600米,東西寬300米,分布面積18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敞口灰坑,寬1.5米,深0.5米,圜底。采集有夾砂繩紋灰陶片。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遺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忻州文物薈萃》)……[詳細]
下永興遺址
  下永興遺址,位于繁峙縣集義莊鄉下永興村北20米的滹沱河北岸一級臺地上。遺址所處地形北高南底,呈緩坡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250米,分布面積10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文化層和灰坑,文化層厚0.5~1米;灰坑口寬1.2米,深0.6米,圜底。采集有夾砂、泥質繩紋灰陶片,可辨器形有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的鬲。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和戰國時期的遺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砂東南遺址
  小砂東南遺址,位于繁峙縣杏園鄉小砂村東南400米處。遺址所處地形為滹沱河南岸二級臺地,南高北底,呈緩坡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400米,分布面積20萬平方米。采集有泥質紅陶片以及少量泥質彩陶片,可辨器形有缽。依據采集物判斷,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遺址。……[詳細]
39、寶藏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藏寺
  寶藏寺,位于繁峙縣東山鄉中莊寨村中。坐北朝南。東西長27.6米,南北寬18米,占地面積496.8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碑記載,金大定六年(1166)、明萬歷十年(1582)曾重建寺廟,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重修,現存建筑為明代遺構。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現僅存圓覺殿,又稱千佛殿。中軸線東有側院,側院僅存觀音殿。圓覺殿磚石臺基,基高1.5米,前設長11.2米,寬5米的月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廊式構架,單檐歇山頂,柱頭斗栱五輔作單抄單下昂,補間斗栱兩朵,殿內兩山墻繪有壁畫6平方米。院內存明萬歷十年(1582)及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重修碑各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李牛東文殊寺
  大李牛東文殊寺,位于繁峙縣光裕堡鄉大李牛村中。坐北朝南,東西長31.5米,南北寬10.6米,占地面積504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元代遺構。中軸線上僅存正殿,東側有東殿。正殿石砌臺基,基高0.3米,面闊三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后廊式構架,單檐懸山頂。前檐斗栱四鋪作單抄單昂,補間斗栱兩朵。殿內東、西山墻及后墻彩繪佛到場壁畫113平方米。院內存清重修碑2通。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忻州文物薈萃》)……[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 | 日韩在线看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