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滿都拉景區AAA 滿都拉草原旅游休閑中心,坐落于張家口市康保縣滿德堂鄉秦家營東側,康保縣城西北榆樹山下一片平坦低洼的草原深處,與臥龍圖隔綠相望,緊鄰康七線(康保—七號)、馬拉松賽道,距康保縣城8公里。滿都拉是蒙古語,其含義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即興旺、興隆之意。就康保縣城周邊及其北部的山水草原景點,可圈可點有六七處,縣城之南有南海生態公園,是觀鳥戲水的勝地;縣城西北的臥龍圖、滿都拉均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壩上原始草原;從滿都拉沿康七線北行數里,便是一條至西向東的村村通滿屯線(滿德堂—屯墾),沿著滿屯線就會到達山勢險峻的正山灣、李生寶溝、南天門等旅游景點。滿都拉草原占地面積2380畝,其中草地2200畝。水澆地150畝,種……[詳細] |
![]() | 臥龍圖蒙古苑旅游景區AAA 臥龍圖位于縣城西北4公里處。這里是個一直令人神往的地方,察北民間傳說:腳下的草原古代曾是個旱魔肆虐之地。十年九旱,旱到最嚴重的時候,寸草不生,不能播種。玉皇大帝為了拯救這里的百姓,派了兩條龍常駐這里,以隨時調節雨水。其中一條青龍伏在東面,一條白龍伏臥在西面,兩條龍之間蓄一池湖水,做為二龍戲水之地,這池湖水即使到了最干旱的時候,也從不干涸。據說湖底有兩個自然泉眼,時刻不停地往出涌水。日久天長,二龍壽終正寢,東西的青龍溶化成一座青龍山,西面的白龍溶化成一座白龍山。這池湖水被當地蒙民稱為“康巴諾爾”意即藍色美麗的湖;漢民則稱之為“南海子”,意即湖水大豐。臥龍圖系蒙語,意即群山環繞中的一片綠洲,這片綠……[詳細] |
![]() | 金長城(康保段),距今約887年。相傳為秦始皇修筑長城外的第三道邊,當地俗稱“三道邊”,個別地圖上標有“成吉思汗長城”。根據出土文物考證,金長城始建于金代,因其形體規模較小,故又稱“金界壕”或“金源邊堡”。12世紀初期,由于封建-制度的衰敗,農民起義的沖擊,以宋徽宗為代表的北宋王朝岌岌可危。北方契丹貴族建立的大遼在經過200多年的統治后,也日趨沒落。此時,東北地區的女真人日益強盛起來,各部落不斷擴充地盤,逐漸結成強勁有力的部落聯盟。公元1101年,在遼天祚帝即位的同年,完顏昊33歲,他叔父盈歌任聰明長,盈歌去世后,其兄長烏雅束繼位,遼天慶三年(公元1113年)烏雅束去世,完顏昊繼位。公元111……[詳細] |
![]() | 康巴諾爾,蒙語意即美麗的湖泊,康保縣名即取其諧音而成。與康巴諾爾湖相呼應,在公路的西側便是康巴諾爾森林公園了。按照不同區域的地理特點及縣域文化特色,該濕地公園設計了“一山、三場、六園、二十四石、五十種花木”。……[詳細] |
![]() | 王子墳草原動植物保護區王子墳草原動植物保護區位于閆油坊鄉境內,是壩上生態旅游線上特具魅力的景點。一條省際柏油公路橫貫全境。保護區置壩上草原旅游各景點之中央,地理位置優越。西行20公里到達“和氏壁傳國璽”失落地——康保縣臥龍圖蒙古苑及草原雄關——南天門;東行可及內蒙古太仆寺旗炮臺營牧區,沽源的梳妝樓;偏東南行去張北中都草原度假村。金代古長城橫亙于保護區。保護區內有一20世紀40年代建制的小村,原叫舊廟灣,屬閆油坊鄉管轄,因村北1500米處有一座蒙古旗王爺墓于1949年改王子墳。據考證,公元1294年忽必烈之子真格爾到此狩獵,病死于此地,故稱王子墳狩獵區。現存王子墓地一處。墓地早年遭到破壞,后當地……[詳細] |
![]() | 南海生態濕地公園位于康保縣主城區南1.3公里處,是全省濕地公園中離縣城最近的一處濕地,具有獨特的區位特征。公園總占地面積368.1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83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49.7%;水面面積141.3公頃,占濕地面積的77.2%。湖水最深處3米左右。園內生態系統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野生植物159種,分別隸屬32科、105屬,代表植物以車前草、扁竹草、蘆葦等草本植物為主。有陸生脊椎動物168種,分別隸屬于4綱21目50科99屬,其中鳥類138種,分別隸屬于14目36科76屬,占全國鳥類總數(1186種)的11.6%。光鳥類就有黑鸛、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種,小天鵝、黃嘴白鷺、……[詳細] |
![]() | 阿不蓋廟 阿不蓋小姐是一個蒙古王爺的公主,在一次游牧戰爭中,阿不蓋小姐兵敗潰逃,將一只繡花鞋丟至現阿不蓋廟村附近,逃回王爺府后,將戰爭的事與王爺述說一番,王爺聽后不悅,下令率兵返回攻打敵人,取勝后到阿不蓋廟村附近尋找那只繡花鞋。那里有一座大山,峰巒疊嶂,怪石嶙峋,古木參天,是飛禽走獸極好的藏身之地。山腳下有一洞,即狐貍洞,繡花鞋就在洞口,取之后王爺很興致,徒步兩天視查這片風水寶地,回府后下令在半山腰修建寺廟,清康熙11年(1672年)建成,取名為普慈寺。寺長250米,寬1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建大都宮1座,正殿5間,東西廂房各3間,山門1間,旗桿2根,東南鼓樓1間,寺廟前打井1眼,常住僧……[詳細] |
![]() | 劉二溝景區,位于鄧油坊鎮東南10公里處,西連張化公路,北通鄧九線,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地域面積廣闊,林地及草場植被覆蓋率高,自然條件優越,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可開發面積達10700畝。其中,劉二溝水庫500畝,林地5000畝,“一退雙還”工程區2200畝,自然草場3000畝,且水域內有自然繁殖的鯽魚、鯉魚、泥鰍等多種魚類。去年,鄧油坊鎮與英國IBC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開發劉二溝景區,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分兩期完成。去年已投資200萬元,完成了景區公路兩條,水井一眼,用于接待和住宿的磚木結構平房五間,蒙古包五座。林間多處木質休息室、水上流動觀景臺、釣魚平臺、入水碼頭、跑馬場等其他設施也……[詳細] |
![]() | 小蘭城城址是遼金時期的古城址,位于康保縣丹清河鄉小蘭城子村西側,北5米處為東西向康保縣城至丹清河鄉的鄉間公路,東側是小蘭城子村,北1000米處為“金長城”。城址位于北山南側的山前坡地,地形較為平坦,沙土質,城址外為耕地,種植小麥、莜麥等農作物,城內東部現建有民房。城址呈南北正方形分布,該城址南北長約200、東西寬約200米,面積40000平方米。城墻由夯土筑成,夯土層厚10至15厘米,城垣底寬約5米,頂寬約0.5米,殘高0.5至1米。城址地表散落有陶片、瓷片,陶片為陶罐口沿、腹部和陶壺口沿等,胎質均為泥質灰陶;陶罐腹部紋飾為連續方格狀戳印紋。陶壺口沿為侈口,圓唇,束頸;瓷片為瓷碗口沿、腹、底部……[詳細] |
![]() | 西土城城址位于康保縣二號卜鄉西土城村周圍,遼、金、元時期。該城址呈馬蹄形。南北長1100米,東西寬500米,占地55萬多平方米。城墻夯土筑成,殘高1.5—5米,夯層厚10—14厘米。城墻基西北角“文革”塌毀470多米。南城墻正中端有豁口是城門位置。東城墻有一處缺口,為后人進村道路穿段8米。整個城墻有馬面30個,間距分別為70—90米,近十幾年,經各級考古工作者實地考察發現和采集大量的遺物標本,其中有石器、斧、陶瓷器皿,銅錢、青磚、瓦片等物。西土城城址其文化內涵豐富,是蒙漢文化與中原文化相融合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詳細] |
![]() | 南天門是位于康保縣北部草原上的一處獨特自然景觀,是成吉思汗南征金朝時開辟的一座必經石門。通往南天門之路綿延三四公里,道路崎嶇曲折。恰似“山-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峰”,一路之上,將軍賬、點將臺、伏虎石歷歷在目。主景區南天門由兩山天然成門,寬不過丈余,兩側山峰呈嶙峋之狀,山上遍布奇花異草、飛禽走獸,一股清泉從門中間向北潺潺流去。景區周圍林網交錯,還有“一退雙還”工程區十余萬畝,構成山、水、林、草,飛禽走獸相互映襯的自然景觀,也是狩獵、上香的好去處。南天門主景區位于康保縣城北20公里、屯墾鎮政府所在地西北15公里的屯墾鎮阿不蓋廟村轄區內,海拔1600米。南天門由兩座山勢迥異的石峰組成,山石壘嶂,東……[詳細] |
![]() | 康巴諾爾草原旅游景區的西、北、東三面與內蒙古化德、白旗、黃旗、太仆寺相鄰,是真正的漢蒙結合部落,旅游景區內30萬畝人工草場浩瀚無際,種有加拿大冰草、草木樨、紫花苜蓿等優質草種。人馬、車輛深入,難見蹤影,是華北最大的優質人工草場,屬于國家樣板草場。地址:張家口市康保縣城北約5公里外電話:0313-5512410……[詳細] |
![]() | 草原影視基地位于臥龍圖康巴諾爾假日莊園南側,是中國第一個縣級草原影視基地。2005年,中央電視臺、南京電影制片廠為攝制具有濃郁草原民族風情的30集歷史連續劇《王昭君》而建起該基地,康保縣政府投資加以完善、提高、保護,使得該基地成為獨具文化特色的草原旅游景點。……[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