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旅游景點介紹

  干溝廠銅礦遺址干溝廠銅礦遺址位于思茅區龍潭鄉老魯寨村。據記載最初于清康熙3年(1664年),由英國人開采,后于清康熙23年(1684年)又開采了7年。為制止外國對我國資源的掠奪,至清乾隆14年(1749年)禁止開采。此礦銀銅共生,含銀、銅量高,鼎盛時期有上千人在此作業。1958年大煉鋼鐵時期開采過,現已經封洞禁采。……[詳細]
  六順觀音洞佛像六順觀音洞位于思茅區六順鄉官房村西南2公里的公路上方,洞深125米,寬16米,高20米,巖壁上雕有一尊大乘佛教報子觀音佛像,供有清光緒23年(公元1897年)的石香爐。觀音像蓮花座高0.23米,觀音像高1.2米,寬0.73米。1949年前,思茅、普洱、江城、普文、西雙版納的佛教信徒都會到此祭拜。1984年……[詳細]
  慢牛神廟遺址慢牛神廟遺址位于思茅區云仙鄉桃子樹村委會,據查始建于清代。現存石雕一塊,為浮雕,立于碑座上。石雕中央雕刻有三頭六臂的神像,左邊雕刻有手執元寶的財神,右邊雕刻有騎虎的神像。周圍雕刻有小的信徒的圖像,現存較好。……[詳細]
  團山古礦洞團山古礦洞位于思茅區云仙鄉團山村西南2.5公里,當地人稱“打場洞”,其所處的山就叫打場洞山,古礦洞位于打場洞山的懸崖上,洞口高1.5米,寬1.5米。有明顯的人工挖掘痕跡。根據調查,該礦洞應該是作為探礦而開。具體開鑿者和開鑿年代不詳。……[詳細]
  糯扎山神廟位于思茅區思茅港鎮哪瀾村境內,糯扎渡茶馬古道沿線南100米的山腰上。廟內供奉財神和山神,有石刻對聯:威鎮山林驅虎豹,德庇邊疆佑人民。橫批:神靈保佑。當年過往的客商必到此祭拜。糯扎渡茶馬古道是由思茅區西行經糯扎渡口過瀾滄江至瀾滄、勐海、孟連、緬甸等的主要通道,其橫貫思茅區,穿越小蘆山,在原始森林中穿行,途中豺狼……[詳細]
  罵木村上寨神廟遺址位于思茅區云仙鄉罵木村,始建于清代。現存三尊石像,呈一排陳列,左邊的神像手執元寶,中間的神像三頭六臂,右邊的神像騎虎,身上有鱗片。罵木上寨為傣族聚集的村寨,據神廟西100米道光年間的傣族古墓可以證實傣族在此居住已有200余年的歷史。……[詳細]
  南本緬寺遺址位于思茅區龍潭鄉龍潭村委會南本小組中心位置,占地900平方米,其東邊是著名的雙龍泉源頭,泉水從村子南邊流過,西邊是竜林,北邊背靠大山,是村民心中的風水寶地。 南本小組40多戶人家,均為傣族。他們保持了傣族的全部生活習俗和信仰,如:潑水節、關門節、祭竜等,全民信仰小乘佛教。雖然緬寺已經被拆除,遺址現僅存……[詳細]
  六順土司衙門遺址位于思茅區龍潭鄉龍潭村,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六順傣族土司,世襲印官(正四品),其勢力范圍東至勐茄戶,西至瀾滄江,南至整糯壩,以思茅署近郡城難以遙制,改移龍塘總權與之要樞。后清政府“改土歸流”政策的實施,土司勢力被打壓,逐漸勢微 其衙門也隨之損毀。……[詳細]
  酒坊緬寺遺址位于思茅區思茅港鎮蓮花塘村酒房小組,始建于清代。酒房村民小組29戶人家,全部是傣族,他們保持了傣族的全部習俗,村子的東北角是最好的位置,清朝時緬寺就建在那里,掃“四舊”時被拆除。雖然緬寺被拆除了,但是遺址卻被完整的保存下來,他們把所有的柱礎收集起來,重疊在一起擺放在遺址上,更多了幾分象征意味和神秘。每逢節日……[詳細]
  蠻蚌大緬寺遺址位于思茅區思茅港鎮茨竹林村委會蠻蚌小組,始建于清朝。現存一座佛塔,系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佛塔,塔基為須彌座式,塔身3層,呈疊式燈籠鼓形,由上下兩半佛缽狀石合成一層,層間有覆蓋之塔檐石。塔高4.5米,塔基高0.9米。塔剎為葫蘆頂,塔身下部稍大,上部微收,鼓形塔身呈6邊形構成,每邊寬0.6米。該遺址為當時六順土……[詳細]
  蠻畔佛跡(佛祖手足印)位于思茅區思茅港鎮蓮花塘村蠻畔小組附近一塊獨立的石頭上,石頭大48立方米,石頭的上面雕刻有一個手印和一個足印以及一個柱洞,相傳為佛祖所留,傣族信眾對此深信不疑,頂禮膜拜,每逢節日便前往祭祀,祭祀時,女人們只能在下面跪拜,男人則必須赤足才能上去,儀式神圣而莊嚴。蠻畔佛跡因為地震、雷電、腐蝕、等自然因……[詳細]
  石屏會館位于思茅區思茅鎮邊城東路,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當時在普洱經營普洱茶的富商集資建設,清道光年間不斷擴建,是清代石屏人士在全國建設的若干會館之一,現存花廳、廂房等。2014年12月2日普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干田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區倚象鎮菠蘿村委會小干田社,小干田茶馬古道所處為麻栗山,北可以至思茅、過永慶、可以直接通寧洱,南可以至西雙版納的勐旺、易武,直至國外,規模較官道小。現存該段茶馬古道保存較好,是思茅茶馬古道網絡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詳細]
  白馬山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區思茅港鎮彎手寨村西南4公里的瀾滄江東岸,人工直接在江邊巖石上鑿成近千級臺階,非常壯觀,現存狀況較好。沿途風光秀麗,行走在茶馬古道上,可以鳥瞰瀾滄江,周邊環境非常優良。白馬山茶馬古道是由思茅西行過瀾滄江的茶馬古道之一,其穿越傣族、布朗族、哈尼族聚居區,民族文化絢麗,該古道現在仍然為當地民眾的生產、……[詳細]
  糯扎渡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區思茅港鎮哪瀾村境內,是由思茅區西行經糯扎渡口過瀾滄江至瀾滄、勐海、孟連、緬甸等的茶馬古道之一。是由思茅西行至瀾滄的重要通道,歷史上馬幫不斷,解放邊境地區時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該茶馬古道位于瀾滄江東岸,由東向西,在密林之中延伸,沿途風光秀麗,地勢險要,現存狀況較好。……[詳細]
  竜竜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區倚象鎮竜竜村委會境內。古道由思茅出發,過竜竜村委會是南行至西雙版納勐旺、易武古茶山的官道,可以通往緬甸、老撾、越南等國家。過去六大古茶山所產的茶,多由此道路運往思茅和內地。與周邊國家的貿易也由此路往返,同時,也是民族遷徙的路徑,對于研究民族遷徙,以及茶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菜陽河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區倚象鎮漁塘村委會所屬菜陽河自然保護區內,北連竜竜茶馬古道,南至西雙版納州勐旺、易武古茶山,通往緬甸、老撾、越南等國家,是南來北往的通商官道,是民族遷徙,以及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的主要通道。……[詳細]
  坡腳茶馬古道位于思茅城北3公里,茶馬古道形成于唐朝時的茶馬互市,舖設青石路面則是在清,光緒17年。坡腳茶馬古道自臘梅坡至坡腳,全長12公里,茶馬古道在森林中穿行,其中有名的路段有土地壇,細腰子坡,山楂洞,櫻桃臺,炮臺丫口,斑鳩坡,二臺坡等,全部用石板舖設。沿途景色秀麗,空氣清新。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詳細]
  林街清真寺,位于無量山腳下,風光旖旎的瀾滄江東畔的林街鄉林街村回營組中央,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是由林街名人馬玉堂率回族群眾捐資,聘請大理劍川工匠建蓋,占地面積約一千一百八十一平方米,建筑面積約七百五十平方米,由禮拜大殿、喧拜樓、廂房組成。有大殿和教拜樓,兩幢建筑東西對向,大殿坐西朝東,教拜樓坐東朝西。……[詳細]
  芒島佛寺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茂密村芒島小組,建于清代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為南傳佛教傣族佛寺,該寺坐北朝南,由山門、大殿、僧房、戒堂、后門及側門等組成,全寺占地面積2436.3平方米。大殿為三檐歇山頂式圍欄建筑,面闊3間,長20米,進深5間,寬15米。圓柱、門窗、藻井上均有以花卉、鳥獸、人物為主題的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曰本久久免费精品 |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