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泊頭清真寺AA ![]() 泊頭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泊頭市清真街南端,始建于明永樂二年(1404),明嘉靖(1521年-1567年)、萬歷年間(1572年-1620年)重修,明崇禎年間(1627年-1644年)擴建。該寺座西朝東,建筑面積2919.78平方米。寺內院落基本上分為三重:前院、中院和殿庭。前院左右有南北義學堂,中間是望月樓;中院為南北配殿;殿庭有南北講堂,大殿前月臺東端有花殿閣。望月樓高24米,樓內下為閣,上為廳。大殿包括抱廈、前殿、中殿、后窯殿四部分,平面呈凸形。后窯殿是全寺最高點,站在這里,寺院周圍的風景一覽無余。河北滄州市……[詳細] |
![]() | 三井大運河酒文化產業園是國家2A級工業旅游景區和河北省工業旅游示范點,項目包括十里香文博大廈、濱水景觀公園等。十里香酒在釀造過程中,通過運用省級非遺三井十里香酒釀酒技藝,可以使釀出的白酒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綿長尾凈,豐滿協調。再經過百年木質酒海和特質宜興陶壇的長期恒溫儲藏。飲前香氣優雅怡人,飲中暢快甘潤,飲后余香不絕;正是憑借酵香典雅、甘柔凈爽、諸味協調、尾凈悠長的獨特品性,成為柔香白酒的典范。……[詳細] |
![]() | 泊頭河北省的鴨梨、金絲小棗之鄉;西靠古運河,北臨滄州,南依吳橋,(雜技之鄉)東屏京滬鐵路。泊蓮寺的興建,是為滿足本地區的廣大信眾的愿望,提供聽經聞法的良好修學環境。經宗教局及政府有關部門的審批,已于肖圈村興建。山門前一大碑樓,拾階而上入山門是中軸線上的天王殿。天王殿的兩側是五官堂,客堂,及大悲殿及地藏殿。天王殿后的中軸處為大雄寶殿及殿前的兩石經幢。中軸處的最后方為藏經樓,及兩側的僧寮,禪堂。2005年初,恒誠師父受原肖圈村孟慶良書記及廣大佛教信眾邀請,經泊頭市宗教局批準,在肖圈村擬建泊蓮禪寺,法師身負大眾期望,空拳建寺,白手安僧,其艱難險阻可想而知,在建寺資金最為困乏之時,恒誠師父悲心涌動,不……[詳細] |
![]() | 軍屯慘案紀念碑座落于泊頭市營子鎮東北3公里的軍屯村。為紀念日寇侵華期間制造的“軍屯慘案”中遇害的一百多名死難者,0營子鎮軍屯村支部、軍屯村委會于公元1999年建立。公元1945年5月,日本駐淮鎮的—4204部隊,為尋找一個掉隊的侵華日軍,一個星期內坑殺了軍屯村143口人,其中59戶被殺,6戶被殺絕,僅兒童就有58人,最小的還不到1周歲,這就是震驚全國的“軍屯慘案”。紀念碑周圍為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積為3330平方米(5畝),座南朝北,碑亭成六角轎頂式,座落在院內中央位置。亭總高8.15米(象征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其中亭基座高3.77米(象征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南北面分別為……[詳細] |
![]() | 南漢忱紀念堂座落于市內富鎮中學院內,占地300多平方米,建于1985年,是泊頭市教育局籌集資金為紀念泊頭市著名的教育先賢南漢忱而建。南漢忱是富鎮南莊人,清末秀才,早年就立志興教育人,最先創辦新式學校。在上個世紀之初,國家多舛,社會動蕩,南漢忱先生受新思想影響,決心啟迪民眾,振興中華,先是創辦南氏私塾,設帳收徒,后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捐獻家資,艱苦創業,幾經挫折,終于辦起了南氏初、高等小學校。后又在富鎮開設高等班,一校兩地稱為東、西校。南漢忱辛勤教育,不辭辛勞。在以后的歲月里曾辦益華書局和在學校開辦職教班,學生學習織毛巾、織襪子、養蜂等知識。1935年劉興沛任縣長,整頓教育,將學校更名為“交河縣……[詳細] |
![]() | 0華北局城工部舊址,位于泊頭市政府南1500米的勝利街北頭。舊址座西朝東,東西長46米,南北寬20米,總占地面積920平方米。建筑為山西民居式格局,四梁八柱式磚木結構,平頂,正房5間,進深6米,間寬3米;左右側房各3間,前房與側房之間有一夾道,寬2米。大門朝南開在南夾道內。北有一便門,可通向外院,建筑均高8米,四周各開屋門1個,每間屋都有券頂窗戶四個,自前屋步出,為前庭院,南北各有側房4間。院內有水井一口,青磚砌成,深約10米。據當地老人介紹,此建筑原系山西一家商人在清末時建造,初為當鋪,開過藥店,辦過夜校等。1948年2月至12月,0華北局城工部自滄縣搬遷至此,并在此為確保平津戰役的勝利做了……[詳細] |
![]() | 富鎮烈士紀念塔富鎮烈士紀念塔座落在距泊頭市西45公里的富鎮村南北大街西側,西距鎮政府約250米處。該塔被四面磚墻圍護,院南北長55米,東西寬30米。塔體為二層八面木質結構,座北朝南,通高10米。臺基為水泥磚結構,邊長4.2米,高1.35米,共八面。第一層塔高4米,邊長2.8米,南面是正門,東西兩側各設1個偏門。除北面外,其他各開一直徑為0.77米的圓窗,塔外由八根木柱支撐斜檐,回廊由木欄桿八面維護。正門兩側對聯:捐軀殉國英名記載功勞薄,流血犧牲精神永垂烈士塔。橫幅是:流芳千古。東門對聯:英名傳萬代,事業載千古。橫額:傳頌百世。西門對聯:堪稱是砥柱,不愧為干城。橫額:威震天下。塔內有八字排列的青……[詳細] |
![]() | 運河帶狀公園運河帶狀公園位于運河東岸,裕華橋兩側,呈規則形帶狀,全長1200米,面積為42000平方米。該處地勢平坦,土質較好,適宜植物生長。帶狀公園的建設,是為了治理運河,襯托裕華橋的雄偉,同時為附近居民開辟了一活動、游憩場所,因此建成開放性公園,既美化了市容市貌,又改善了人們的生存環境。該公園設計采取規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方法,力求以綠化為主,綠美結合。橋兩側為對稱式布局,而一側靈活布局,運用建筑小品和雕塑藝術形式,豐富了全園景趣。公園內有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廣場,疊形花壇,配以假山,雕塑等,再襯以彩色植物,效果十分醒目。園內有彎彎曲曲的小路,有小巧玲瓏的花架,在橋北側還建一三圓弧亭,給該……[詳細] |
![]() | 菜園石槽菜園石槽位于泊頭市齊橋鎮東菜園兒小學院內東北角處。石槽長2.8米,寬0.7米,厚0.5米,底厚0.21米,槽壁厚0.11米,重約2噸。在槽的底部一側,有一圓孔,是為排水設置的。石槽為整塊沉積巖石雕鑿而成,體積大,重量沉,在平原地區是比較少見的。至于石槽的用途與來歷,史書未見記載,以形狀看,是用來給牲畜飲水的,始制年代因無文字記載,故不能斷言,民間有“燕王掃北”留下的傳說,明代初年至今已有600年歷史,看石質的風化程度等外觀,把其定為明物,尚似可信。具體地址:泊頭市齊橋鎮東菜園兒小學院內東北角處……[詳細] |
![]() | 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工部泊頭舊址,是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市工作部(簡稱城工部)1948年2月至12月的駐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城工部開展工作8年,輾轉13處駐地,泊頭舊址是13處駐地中唯一保存下來的舊址,也是城工部的最后一處駐地。城工部作為聯結平津地下黨與黨中央的一條紅色紐帶,為平津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突出貢獻。城工部舊址館內珍藏文物30余件,已接待數以萬計的參觀者。……[詳細] |
![]() | 【地址】滄州市泊頭市裕華西路159號【聯系電話】0317-4584359【設施情況】泊頭市博物館建筑面積為100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宣傳為一體的綜合類博物館。【館藏情況】泊頭市博物館現有藏品總數301件/套,二級文物15件/套,三級文物15件/套。【特色陳列】泊頭市博物館坐落于河北省泊頭市裕華西路。建筑面積為100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宣傳為一體的綜合類博物館。展廳全部通過實物,配以場景再現、模型制作、等多種表現手段,充分展示了泊頭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歷史名人、文物遺跡、自然資源、非遺傳承、紅色記憶、發展成就等,讓泊頭人民更加了解泊頭、熱愛泊頭,讓各界人士記住泊……[詳細] |
![]() | 華北局城市工作部舊址位于泊頭市解放西路解放橋西南側,年代為清末。為滄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華北局城市工作部舊址圍墻外墻皮為基線,向南外擴10米,向西外擴5米,向北外擴1米,向東外擴1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線為基線,向南外擴20米,向西外擴10米,向北外擴2米,向東外擴2米。……[詳細] |
![]() | 杜劉將軍墓位于泊頭市營子鎮曹村,年代為宋金。為滄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杜劉將軍墓封土邊緣為基線,向南外擴10米,向東、向北外擴至土路,向西外擴1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線為基線,向東、南、西、北各外擴20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