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舊址群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在民國鄉村建設運動史上歷時最久、成效最著。它在現代文化啟蒙中,以實業促教育,以“現代集團生活”取代以“家”為中心的農耕生活和人生理想,以教育社會化、日常化打破學校界限,并以施教者與受教者的本土化與現實目標的一體化體現了雙方的平等性與洽和性,打破了自五四以來中國現代文化啟蒙……[詳細] |
![]() | 國民政府-、-及蒙藏委員會舊址這里是中山醫院,曾經是1935年成立的民營義林醫院。義林醫院的創始人李義銘,華西大學醫科部首屆外科畢業生。義林醫院大樓是李義銘仿造華西大學的一幢大樓而建,為當年重慶三幢最高建筑之一。中式的飛檐屋頂、西式的弧形門窗,中西合壁的風格成為那時重慶的標志性建筑。1937年抗戰爆發,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詳細] |
![]() | 重慶黃山抗戰舊址群的歷史沿革經歷了四個階段,是重慶市重要的抗戰歷史文化保護地。第一階段:20世紀初,重慶白禮洋行買辦黃云階的私產,命名為黃山。第二階段:“七·七”事變后,1937年10月,蔣介石召集國防最高會議,確定四川為抗戰大后方,重慶為國民政府駐地。為避日機轟炸,蔣介石侍從室將黃山購來為蔣宋修建官邸。在太平洋戰爭爆……[詳細] |
![]() | 據史料記載,早在國民政府1937年11月20日正式發布遷都重慶辦公宣言之前,一些國家的駐華大使館即相繼派出參贊、代辦及秘書等赴重慶尋覓館址。1938年1月19日,蘇聯新任駐華大使奧萊斯基等由漢口乘機抵渝,并于1月23日向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呈遞國書,此乃抗戰時期第一個抵達重慶并呈遞國書的外國駐華大使。之后,美國、英國、法國……[詳細] |
![]() | 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是抗戰時期以重慶為中心的兵工生產基地,這些重慶兵器工業舊址支撐了長期抗戰,為西南大后方的經濟建設與兵工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此次申報的“重慶抗戰兵器工業舊址群”是重慶市現存抗戰遺址文物保護點中兵器工業舊址的代表,兵器工業依托其他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又在工業發展和科技……[詳細] |
![]() | “保盟”舊址是1936年德國留學回國的工程師楊能深所建,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760平方米。舊址由三部分組成,主樓為宋慶齡及“保盟”總部用房,后樓附屬建筑為工作人員用房,房后有一個躲避日本飛機轟炸的防空洞。1939年該房曾被外交部租用,一度用作接待外國客人。1940年3月31日,宋慶齡第一次來到戰時首都重慶……[詳細] |
![]() | 瞿塘峽摩崖石刻在瞿塘南岸白巖山西側榜江處,有一片面積達千余米的大青石,上下數十米,布滿了自宋至近代的碑刻共十二幅。這些石刻均為陰刻,字體有楷、隸、草、篆等。內容涉及面很廣,既有對統治者的-,也有對夔門勝景的贊美,更有抗日救國的豪邁宣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其中最為有名的,要數位于瞿塘峽鳳凰泉邊的《皇宋中興圣德頌》,該石……[詳細] |
![]() | 官渡峽位于重慶市黔江區馮家鎮,距黔江城區18公里,因古驛道從這里船渡過江而得名,峽谷全長15公里。官渡峽沿峽兩岸懸崖峭壁,江水蔚藍清澈,清幽雅致,景致迷人。峽口石鐘乳奇形怪狀,泉水飛流直下,加上峽中白水泉、神女蜂等景點,使官渡峽被譽為“小盆景”。地理區位深溪河發源于黔江五里鄉,流經蓬東抵官渡峽一線天匯入阿蓬江。深溪河一……[詳細] |
![]() | 愛莉絲莊園AAAA 愛莉絲莊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重慶市黔江區馮家街道,地處阿蓬江沿江帶、芭拉胡4A景區、濯水5A景區“0一線”旅游環線內,是阿蓬江流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帶的重點工程。該項目占地800余畝,由重慶鴻業集團投資打造,集團旗下的重慶愛莉絲莊園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引進金夫人管理團隊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模式進行經營管理,旨在將愛……[詳細] |
![]() | 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官邸舊址(又名重慶史迪威博物館),位于渝中區嘉陵新路63號,博物館成立于1991年,原占地面積不足500平方米。早期為宋子文行館,1942年到1944年間,為史迪威將軍故居。美博物館是重慶重要的陪都遺跡。平均每年接待美國來客超過3萬人。是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戰、友好往來的象征和中國對外民間交往的……[詳細] |
![]() | 在中華路174號有一座二樓一底的西式磚木結構建筑,它便是國民參政會舊址。國民參政會是抗日戰爭時期由國民黨、共產黨及其他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組成的全國最高咨詢機關。1938年7月6日,國民參政會一屆一次會議在武漢召開,隨后遷往重慶。1946年四屆二次會議后,參政會隨國民政府遷回南京,1948年3月宣告結束。前后歷時十年,……[詳細] |
![]() | 重慶萬盛位于重慶市東南部,是重慶市唯一的旅游經濟試驗區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區。轄區內包括萬盛石林和黑山谷兩個國家AAAA級風景區和奧陶紀地質奇觀等著名景區。萬盛石林是我國目前考證最為古老的石林,集“山、水、林、石、洞”為一體,景觀千姿百態,以“稀、奇、古、怪”小巧玲攏的盆景式組合為特色,地表石林、地下溶洞景色綜合性極強;黑……[詳細] |
![]() | 西南大學歷史博物館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為西南師范大學圖博科文物陳列室,1986年改室建館。1994年7月,館舍由第三教學樓遷薈文樓西側,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本館主要服務于歷史學、考古學和旅游學的教學與研究,同時接待外界人士和大、中、小學生考察參觀,每年中外貴賓、學者和學生參觀人數達千人,是中國博物館學會和高校博……[詳細] |
![]() | 西南政法大學法文化博物館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法文化教學科研基地基礎成果,籌建于2007年,2011年10月基本建成。主場館500平米,特藏展廳200平米,數字博物館編控室28平米,藏品加工工作室40平米。目前主要以場景雕塑、青銅仿制、大理石雕、浮雕、圖片噴塑 以及實物展柜等形式,陳列包括中外法律文化進化演變的各類法……[詳細] |
![]() | 重慶市民族博物館建立在渝東南土家族苗族聚居區——黔江,是2003年建成的,是重慶市市首家民族博物館。于2004年9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9265平方米,其外觀獨具土家建筑風格,博物館設有歷史廳、民居廳、服飾廳、禮儀廳、藝術廳、文物廳、書畫廳,共收藏國家級歷史文物52件,民族文物482件……[詳細] |
![]() | 豐都縣民政局革命烈士紀念館成立于2010年6月,系由原豐都縣烈士陵園因三峽工程建設搬遷復建并更名,屬財政全額撥款副科級事業單位,現有專兼職管理服務人員8名。該館占地1.4萬平方米,總投資980萬元,由烈士陵園、陳列館等組成,是一個集祭奠、瞻仰、紀念、參觀、休閑健身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褒揚烈士、教育群眾場所。主要承擔全縣烈士……[詳細] |
![]() | 重慶綦江通惠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綦江區中部,公園規劃范圍涉及3個街鎮,自北向南延伸至綦江城區,規劃總面積6810畝,其中:濕地面積3711畝,濕地率達54.50%。 公園內濕地資源豐富,以河流濕地(總長約35公里)和庫塘濕地為主體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在我國西南山地地區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詳細] |
![]() | 慶合川三江國家濕地公園已啟動建設,未來將成為集濕地文化展示、科普宣教、游憩休閑、體驗觀光、科學研究、生態文明教育等于一體的“濕地科普園”。三江國家濕地公園近期于2019年建成,全部建成的時間為2021年。也就是說,兩年后你就可以去濕地公園游玩了。一個公園三條江合川境內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匯流,這在全國也不多見。漫步合……[詳細] |
![]() | 石橋湖又名芙蓉湖,位于重慶市武隆區石橋鄉,系重慶武隆2003年在芙蓉江截流修建江口水電站形成的庫區,給原本“天生麗質”的石橋鄉平添了湖光山色的韻致。石橋湖不僅有良好的生態,其絕佳的景色也帶動當地百姓走上了綠色發展的道路。石橋鄉以發展環湖休閑旅游經濟為引擎,全面推進“休閑、運動,魅力民族水鄉”建設,發展旅游項目,在芙蓉湖……[詳細] |
![]() | 重慶銅梁安居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位于重慶市銅梁區,總面積475.28公頃。安居鎮黃家壩濕地公園位于涪江邊上,距瓊涪兩江交匯處300米,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幅員3000余畝,擁有2000余畝蘆葦蕩,1000余畝鵝卵石和草坪。擁有越野車賽道、航模跑道和真人CS賽區,曾在此舉辦過“首屆江畔文化旅游節”、“2012重慶銅梁……[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