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河北省
>
邯鄲市
>
武安市旅游
武安市旅游景點介紹
邯鄲市
武安市文物古跡
武安市紅色旅游
武安市名人故居
4A景區
武安市十大景點
全部
武安市特產
武安市美食
武安市地名網
武安市名人
[移動版]
161、
趙窯遺址
趙窯遺址趙窯遺址位于武安縣城東北20公里,東距京廣鐵路11公里。四周群山起伏,河流縱橫,中間為一盆地,趙窯村便位于盆地中央的臺地上。趙窯遺址位于趙窯村南,東南有洺河,北有馬惠河,面積約15萬平方米。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0年原河北文化學院和河北省文化局工作隊在此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探方28個,發現各個時代的灰坑、陶窯和墓葬,復原文物500余件。此次發掘主要集中在趙窯主要集中在趙窯遺址的東南部,從早至晚有仰韶、商代及西周的文化遺存。仰韶文化發現灰坑2個,出土有陶、石、骨、蚌器,陶器陶質以細泥紅陶最多,夾砂紅陶和細泥灰陶次之,夾砂灰陶最少,陶器以素面為主,細泥陶中紅頂缽最多,器類有缽、碗、盆、罐、尖底器、小口瓶、鼎等,石器有斧、鏟、杵、礪石等,從出土遺物分析,仰韶時代遺存應為后崗一期……
[詳細]
162、
西萬年遺址
西萬年遺址西萬年遺址位于武安市西萬年村,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面積約6萬平方米,保存較好,文化層最厚處約3米。從其斷崖可見灰坑等遺跡,1979年對遺址進行了試掘,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屬于磁山文化,遺物主要出土于第二層,有陶盂、石斧、礫石和獸骨等;南區屬于后崗一期文化,遺物主要出土于第三層,遺物有弦紋罐、盂、紅頂缽等。西萬年遺址遺存豐富,對研究磁山文化和后崗一期文化的關系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詳細]
163、
牛洼堡遺址
牛洼堡遺址位于武安市磁山鎮牛洼堡村東南,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磁山文化類型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面積3萬平方米,呈不規則長方形。文化層厚1.2-2米,主要遺跡有灰坑、糧食窖穴,遺物有陶器、石器等。陶質以夾砂灰褐陶和泥質紅褐陶為主,器形有口沿、陶盂、支腳。石器多為打制石器,主要采集器物有石斧、扁石球、磨棒等。遺址現為耕地。1982年7月,牛洼堡遺址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64、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軍區舊址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軍區舊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鎮。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撕毀停戰協議,占領張家口之后,全面發動內戰,揚言占領邯鄲,毀滅邊區。為使邊區主力部隊減輕保衛邯鄲的沉重負擔,邊區首腦機關迅速由邯鄲郊區返回武安,駐扎在冶陶鎮。1946年至1948年間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曾駐此地,劉伯承、鄧小平、李達、薄一波、董必武、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戰斗和生活,著名的“華北財經會議”、“大軍挺進大別山南征會議”、“土地會議”、“整黨整風會議”在此召開。中央局、軍區下屬各單位分別駐治陶和冶陶附近各村,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駐三王村。從1946年10月至1948年春,中共晉冀魯豫中央軍、晉冀魯豫軍區進駐冶陶一年零七個月時間,1948年春,邊區政府遷往平山縣西柏坡。當年冶陶村成為晉冀魯豫邊區……
[詳細]
165、
儒山
河北省武安市境東北洺河南岸,峭壁斧削,林木茂盛,幽深靜謐。歷代有儒士文人攻讀于此,因名儒山。相傳,三國時期,曹子建常來此賞景。遠望青山隱隱,俯瞰綠水悠悠,便文思泉涌,佳作迭出。曹子建七步成詩,才高八斗,定然是沾了儒山之靈氣,才留下《洛神賦》這樣的千古經典,而山冠以“儒”為名,則盡顯武安文化之博大精深。山上的廟中曾有鑄鐘一具,刻有“曹子建讀書處”字樣。山下有一泉,四季不涸,清冽透澈,為曹子建飲馬泉。……
[詳細]
166、
磁山博物館
武安市文化藝術機構。為加強磁山文化遺址的文物保護,1994年開始興建磁山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占地1公頃,展廳南北長44米,東西寬13米,分南北兩大部分,南廳主要有石磨盤、石磨棒、礪石、生產和生活用具、陶制計數丸球、陶器、石球、占蓍草器等;北廳主要有骨器、動植物骨器、小葉撲、胡桃、豬狗骨骸以及小陶器、灶盤、祖形器等。展廳內還利用現代聲光電技術制作了模擬新石器時代生活場景,再現了7500年前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狀況。……
[詳細]
167、
古武當山
AAAA
在東太行山武安有一座與湖北武當山齊名的道教名山。傳說真武大帝,原是玉皇大帝的三太子,因犯天戒,被貶人間,投胎隋煬帝愛妃為太子,長大后因不滿隋煬帝昏庸無道、云游四方,見這里山清水秀,遂棄國來此結廬修行,太子在此修行42年,得道飛升,到湖北武當山布道,故稱北方古武當山為兄,南方武當山為弟,有“北兄南弟”“北修南行”之說。湖北的武當山為唐、宋、元、明“官修”,武安古武當山從公元六世紀的隋朝始歷代重修為“民建”。現存石碑35通,均為歷史重修功德碑。可見古武當山之久遠,古武當山主峰海拔1437.7米,稱北頂老爺頂,在主峰南側0.5公里處,又有一峰海拔1420米稱為奶奶頂,兩峰遙相呼應直刺蒼穹。南側有龜山、蛇山,正東有香爐山,山頂古建眾多,主峰建有真武大帝廟,分上中下三級殿宇及配殿,南峰建有菩薩殿,碧霞……
[詳細]
168、
七步溝
AAAA
東太行山武安市七步溝,山蔭蒼瀟,林木蔥茸,絕壁飛巖,重巒疊嶂,花香鳥語,御璽湖、馬虎寨、南天門、石林峰等,自然景觀美不勝收。羅漢洞的和尚燒大腿煮清石、隱士塔的大明皇帝隱居-、七步溝的來歷等人文傳說不勝枚舉,其壑之幽靜,山水奇秀、水之媚現、洞之玄奧,實乃人間佳境,旅游勝地也。……
[詳細]
169、
太祖山
東太行山武安市太祖山,三面環山,一面傍水,風景秀麗,人文景觀奇特。在太祖峰海拔940米處,有一天然溶洞、溶洞下千畝造型各異的天然橡樹林,每到秋季,滿山啟蒙野的太祖紅葉。又有大五寨、玉柱峰、望日峰、太祖回音壁、明山寺、十二朝度假村、九龍潭,蹦極等多處游居場所。……
[詳細]
170、
武華山
武華山,也稱小華山,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西北52公里的活水鄉后柏坡村南。北與聞名遐邇的摩天嶺接壤,南與七步溝羅漢洞毗鄰。從京娘湖向西進山,走約5公里,就到武華山。這里山清水秀,萬木蔥蘢,山花爛漫,松濤陣陣。進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懸空陡壁上100多米高的瀑布,飛流直下,沖入日月潭。過仙游人橋,繞日月潭,沿山間崎嶇石階達山頂公園,頓覺視野開闊,旖旎風光盡收眼底。山頂綿延10多公里的松樹林,一望無際,松濤如歌。山上建有山神廟、玉皇頂、天王殿、涼亭和高山旅館,錯落有致,點綴林間,讓您流連忘返。武華山生態環境優越,是候鳥理想的棲息地,山上有珍禽異獸近百種,各種蘑菇、山果、花椒和中草藥遍布林中。春天百花爭艷,夏日草長鶯飛,深秋紅葉盡染,冬季銀樹雪山,景致一季一換,美不勝收。交通指南景區地址:河北省武……
[詳細]
171、
紅山寺
東太行山武安市紅山寺,位于武安市東北25公里紫金山麓,是華北慕名的佛教圣地,始建于唐朝中宗年間(公元707年)。公元1730年,康熙皇帝南巡路經該寺朝拜,曾留詩“山石朱砂紅,佳山代五行,真人進之仙境也”。主要建筑有萬佛殿、大雄寶殿、紅山圣母殿、黑龍殿、九龍圣母殿等大小72座殿宇,蠟燭山、紅山湖、青山綠水、川深谷幽真乃“世外桃源”也。……
[詳細]
172、
蓮花洞
東太行山武安市蓮花洞,位于武安市井峪村,已開發出長約300多米水旱二洞,旱洞有億萬年形成的石鐘乳、石柱、石筍、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瑯滿目,包羅萬象;水洞之內一汪甘泉清澈見底,汩汩不絕。奇特的容巖造型在國內罕見。……
[詳細]
173、
禪果寺遺址
禪果寺位于河北武安市西部活水鄉寺溝村的定晉巖下,距武安城35公里。始建于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致今已有1760多年歷史。定晉巖禪果寺初建時規模較小,直到唐莊宗同光元年(公元924年)才大興土木,后經多次擴建、重建,寺院規模逐漸擴大。禪院所處,山勢險峻,當時松柏青翠森蔚,梵王宮殿壯麗,高僧出沒,游人不絕,其勝景有碑刻記之。禪果寺的盛況一直延續到清末,到抗戰前夕,寺內尚有僧人20多名,1943年始散,寺隨之被毀。現僅存石碑碣19通,具有研究價值的有:五代后唐天成年間的重修定晉巖禪院千佛邑碑,俗稱“透影碑”;明代張鏡心草書碑二通,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還有石佛五尊,其中有三世佛,三頭六臂佛等。此巖中部有一座明代嘉靖五年建造的三級四角方形石塔,每級中空,內外有淺雕,高達14米。定晉巖下……
[詳細]
174、
定晉巖禪果寺碑刻
定晉巖禪果寺碑刻位于武安市口上村寺溝。據碑文記載:定晉巖禪果寺始建于東魏高歡渤海王時期,后唐同光至天成年間(923-930年)重修,明正德十年發生火災,寺院全焚。明正統、成化、嘉靖和清乾隆、道光、光緒、民國都有重修,寺院建筑約于1940年第二次毀壞。寺院建筑宏偉,氣勢磅礴,依山就勢,均建于定晉山巖之下,是東魏至清末近千年間的佛教圣地。現禪果寺已廢,僅有遺址和附屬文物。其中的碑刻有:五代后唐千佛邑碑1通、明代張鏡心草書碑2通、其他記事碑19通。還有明代三世佛3尊、三頭六臂菩薩1尊、龍池佛1尊。其中后唐沖修古定晉禪院千佛邑碑,又稱“透影碑”,立于北巖原禪果寺院內,青石質,石質堅硬,通高4.08、寬1.14、厚0.31米,碑首與碑身為一體。碑文正文為楷書,36行,每行72字,共有2664字,主要記……
[詳細]
175、
武安國家森林公園
武安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邯鄲市西部的太行山區,距離邯鄲市50公里,公園總面積61.8萬畝,橡樹園內樹種繁多,植被豐茂,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樹種約有67科、150屬、近400種,其中水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銀杏、核桃、杜仲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樹齡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柏、國槐、板栗及漆樹、橡樹等,在太行山區域更顯彌足珍貴。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構成了公園絢麗多姿的風貌,使這里成為遠近聞名的森林觀光、度假旅游的好地方。 武安國家級森林公園內溝壑縱橫交錯,山峰林立多姿,地勢起伏多變,地貌豐富多樣。南、北洺河發源于境內的摩天嶺,似兩條銀練宛延跌宕在崇山峻嶺之中,把京娘湖、朝陽湖、四里巖三座中型水庫串在一起。園內植被繁茂,物種豐富,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郁郁蔥蔥,野生動物種類多、數量大,被人們譽為“綠……
[詳細]
176、
磁山文化遺址
磁山遺址位于武安市磁山二街洺河北岸的臺地上,是中國華北地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遺址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1973年首次發現,遺址為早于仰韶時代的新石器文化,約為公元前5400—公元前5100年。農業是當時的主要生產方式,在遺址中發現的房基,都是半地穴式建筑。發現的窖穴,多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最深者可達7米之多。窖穴中發現大量炭化的粟灰。發現的組合物坑中,器物組合為:石斧、石刀、石鐮、石鏟和加工糧食的石磨盤、石磨棒,陶器有盂、支架等。發現的雞、豬、狗的骨骼,證明已經馴養。此外,發現較多的漁獵工具。以上發現,說明當時是以農業為主,漁獵兼營的社會經濟結構。磁山遺址的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火候較低,質地粗糙,器表多素面。陶器多采用泥條盤筑法,器形不規整。陶器表面紋飾有繩紋、編織紋、篦紋、乳釘紋等。……
[詳細]
177、
朝陽溝風景區
AAAA
武安朝陽溝風景區位于邯鄲市西部深山革命老區-----武安管陶鄉列江村,地處晉冀接壤處,距邯鄲市90公里,距武安市65公里。 這里是中國著名現代戲曲作家楊蘭春的出生地,也是名揚大江南北、家喻戶曉的現代戲曲《朝陽溝》創作及劇中主要人物銀環、栓保的原型地。楊蘭春作為著名的現代戲曲作家,在中國戲曲史上,特別是在對現代戲曲的創作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60年代創作的豫劇《朝陽溝》,公映了近半個世紀,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青睞,劇情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特別在華北、中原一帶,影響頗廣。 朝陽溝風景區呈東西走向,三面環山,峰巒疊嶂懸崖絕壁,巨石嶙峋,森林覆蓋率占景區總面積的90%以上。景區面積八平方公里,有南北對稱溝洼12道,各溝自有特色。景區陽春花木繁盛、百鳥爭鳴,盛夏泉水清澈,流水不斷。如登上頂峰遠眺,……
[詳細]
178、
京娘湖風景區
AAAA
京娘湖位于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60公里。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 京娘的故事發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娘湖原稱口上水庫,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借故其中山川水色開辟成為旅游風景區和避暑勝地。 京娘湖建于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畝,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湖面呈倒“人”字型,分東西兩支。東支為常社川的前段,西支為門道川的前段,各有3公里長。這里層巒疊嶂、群峰競秀、湖水蕩漾、林木茂盛,加上古跡名勝與神話傳說,形成了具有詩情畫意的京娘湖旅游區。 川谷景色各具特色。有的為人工造就,氣魄雄偉,巧奪天工;有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相交融,賦情于景,使人觸景生情。據史料記載趙匡胤的奇聞軼事。其中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發生在這里。 京……
[詳細]
179、
東山文化博藝園
AAAA
武安市東大門,有一處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的秀美園林 -- 東山文化公園。總占地500多畝,是一所集文化旅游、度假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高品位的文化園。一、文化園區: 高達15.6米的牌坊和長達30米的影壁式碑廊。凸現了全園的文化主題和建園宗旨。牌坊正面-兩幅對聯:“八百里太行立地頂天看西峙峻極東臥紫金北駕云嶺南矗鼓峰煤田鐵海灰石玄巖四圍林果九野糧棉凡物寶天華皆出山川懷抱里;七千年文史源遠流長想趙倡合縱隋講太學宋逐中原明建古城奇謀異策武勇文廉一時龍風百代典范數人杰地靈都在英雄畫圖中”。涵蓋了武安的山川物產和七千年的人文歷史。碑廊由70塊高2米,寬0.7米的青石雕砌而成,-《武安史事紀 略》,記載了發生在武安歷史上較重大的歷史事件。武安三君廣場,戰國時期蘇秦、李牧、白起三位赫赫有……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
武安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武安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武安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武安市A級景區名錄
·
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邯鄲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邯鄲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人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人人人人玩人爽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