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邯鄲市 > 武安市旅游

武安市旅游景點介紹

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位于武安市西南的磁山鎮,該館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展出出土文物1100多件,遺址保護大棚面積2800多平方米,再現了出土挖掘之初的磁山文化歷史場景。館體采用古今結合之建筑特點,大門為古建格局,展廳、保護棚及辦公用房為磚、木、水泥混合結構仿古建筑,碑廊均為水泥仿木結構長廊,頂為雙坡灰瓦卷棚頂。保護棚建筑為鋼結構礦架。博物館由中部序廳和兩側主展廳組成,并配有聲、光、電現代高科技手段,再現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生活、生產情景,展廳兩端為“磁山先民”漁獵、采集景觀。展廳設有通壁貫通式展櫥,其內依次陳列石器、陶器、骨器、農業、易文化、祭祀等內容。院內西側建有55米×30米的大型展棚,包括房址、窖穴、灰坑及“組合物”等遺跡現象的模擬場景。東大廳陳列骨器、箭頭、魚標、骨針、骨鏟及貝殼,家雞……[詳細]
武安青煙寺
  青煙寺又名法華洞石窟,位于河北武安石洞鄉青煙寺村東一公里的山黝里。這里山靜林郁車馬不塵,“宜其為群仙之洞府,宜其為諸佛之勝地”。拾級而登,抵寺。寺前有一小柏林,樹林內偶有鐘聲回蕩。在鐘聲環繞中,登山的體乏和意煩早于被洗徹一空。鐘聲落處,又忽地感到大山古寺的寂靜許或為一種沉寂!村因寺而名,鄉以石洞而稱。寺依山而建,山叫法華山,石窟也就被別稱為法華洞了。寺內原有的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廢。院內還殘存有石窟、石象、石供桌、石碑、石柱等遺物。石窟開鑿在青煙寺院內東側崖壁上,座東向西。洞前有近代新建的木構窟檐一間,窟門略有坍塌,窟門上方有一個較大的明窗。洞內為一略顯不規矩的長方形構制,因巖石風化酥裂,洞內各壁及頂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毀壞移位,各壁面均不平整。弟子像兩側靠左右壁處各置兩身坐菩薩像。左側菩薩半跏趺……[詳細]
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位于武安市冶陶鎮,該館占地10余畝,總投資3000多萬元,展館面積近2000平方米。紀念館陳展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邊區創立、邊區的鞏固發展、邊區的光輝。在1000多件展出文物中,除了1948年在武安趙莊村編輯出版的《毛澤東選集》、晉冀魯豫版《人民日報》創刊號外,還包括眾多鮮為人知的邊區鈔票、股票、郵票、結婚證書、地契證等珍貴資料。晉冀魯豫邊區成立于1941年7月份,轄區面積最大時達到2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3600余萬,系當時全國最大的革命根據地。其中政府機關最早設在涉縣索堡鎮彈音村,下設秘書處、財政廳、交通廳、稅務總局、高等法院等部門。1945年11月至1948年5月,邊區政府先后兩次進駐武安午汲、伯延、龍泉、冶陶一帶。董必武、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薄一波等老一輩革……[詳細]
冶陶古鎮
  冶陶鎮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距城區26公里,總面積74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22526口人。東半部屬丘陵地帶,西半部群山環繞,海拔700多米,有耕地30491畝,全部為旱地,人均占地1.35畝。冶陶鎮有明顯的交通優勢,邯長鐵路從境內穿過,有新固鎮火車站一處,309國道東西貫穿,市級公路磁陽線從鎮東部南北通過,運輸十分暢通。鎮政府所在地冶陶村解放戰爭時期為晉冀魯豫黨政軍機關駐地,董必武、劉伯承、鄧小平、陳毅、徐向前、薄一波、滕代遠、楊秀峰、李達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冶陶這片土地記錄了先輩們戰斗的崢嶸歲月,留下了先輩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正在申報全國國防教育基地。是河北省三十個重點紅色……[詳細]
伯延徐家莊園
  武安伯延老街的西南角,有一座城堡式的古建筑群,布局獨特,規模宏大,號稱“九門相照”的徐家大院。該莊園形成于乾隆年間的中后期,大規模擴建是在晚清至民國初年。整座莊園有大小院落13座,房舍398間。提起伯延徐氏大宅門和徐氏經營的商號買賣與藥店,可以說在晚清至民國年間大半個中國都知曉,在冀南大地當時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北至奉天(今沈陽)哈爾濱,西至銀川蘭州城,商號買賣藥店多,武安伯延八先生。”(徐家當時的當家人徐安良人稱八先生),由此可見徐家在商界的名望與富足。徐家大院,座北朝南,整座莊園南北長80余米,東西寬40余米,占地3200平方米。莊園有兩部分組成,以徐家的正門(正南門)所對應的東西3米寬、南北長60米的徐家過道為界,東側是莊園的老宅區,老宅區共有大小院落六座;西側則是有“九門相照”之稱的……[詳細]
武安東山文化公園
  東山文化公園位于河北省武安市三零九國道北側,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總占地500多畝,是一所集文化旅游、度假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高品位的文化園。公園占地面積500畝,設有八大園區:文化園區、地質園區、植物園區、游樂園區、風情文化娛樂園區、水上樂園區、動物園區和配套服務區。東山文化公園以文化科技為主線,是您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啟迪,感悟到武安久遠的歷史文化現代文化之精髓,是一座集武安市古文化、現代文化、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文化、戲劇文化、紅色文化等為一體的文化公園。區內高達15.6米的牌坊和長達30米的影壁式碑廊凸現了全園的文化主題,建園宗旨牌坊正面上 書兩幅對聯。區內人文歷史碑廊由70塊高2米,寬0.7米的青石雕砌而成,上 書《武安史事紀略》,記載了發生在武安歷史上較重大的歷史……[詳細]
127、武安十六溝 AA
武安十六溝
  十六溝景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活水鄉活水村北二公里處,距市區三十公里。景區面積約十五平方公里,該景區從2004年開始,準備投資二點六億元。整個景區從服務、觀光、度假、休閑、培訓及吃、住、游、購、娛等各個功能環節都已初具規模。十六溝景區五大景區包括八十六個可觀景點。一是山泉人家景區。該景區蓋起八座石樓石屋約五千平方米,利用一股山泉水,打造成了吃、住、娛、釣、浴、游、購為一體的多功能的服務景區。目前有二百多個床位,能容納上千人餐飲。二是仙姑廟景區。有藏書洞、山神巖、蓮花峰、雙壽山、龜靈湖、雙佛山、呂仙巖、不老泉、仙池等景點包括在內,形成湖、池、泉、洞、巖、峰為一體的自然風光游。三是南梯坡景區。傳說這里過去住著一戶叫老憨的人家,有只神鹿下凡找水源解救當地百姓蒙受的干旱疾苦,巧遇老憨的兒子,他們在共同尋……[詳細]
武安洺湖
  洺湖原名大洺遠水庫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城區南部,洺湖生態園區09年5月1日前夕正式向市民開放,“洺湖”的開放給市民又提供了一處休閑娛樂、旅游觀光平臺,也將改善武安市城區生態環境,豐富城區自然景觀。大洺遠水庫幾十年前興修水利時建造、原供居民飲水、抗洪使用。2005年,武安市政府把該水庫列為重點旅游項目,并招商投資開發,后更名為洺湖。經幾年的投資建設已成為全市人民游玩避暑的亮點,每逢周末節日都有不少游客到此游玩,特別到炎夏盛暑, 更是市民戲水乘涼好去處。洺湖生態園區地理位置優越,水生態景觀豐富,園區規劃面積450公頃,其中水面面積330公頃。洺湖園區規劃的主要項目有:環湖公路、會議服務中心、南湖賓館、湖濱度假村、林海山莊、農家樂、水利廣場、水上世界、游樂園、游泳池、荷花苑、老龍溝、湖心島、湖濱浴場、……[詳細]
武安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武安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武安市活水鄉和管陶鄉,西靠山西省左權縣,北鄰河北省邢臺縣、沙河市,南接武安市賀進鎮、陽邑鎮。總面積412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75.45平方公里。在地質公園內,共有地質遺跡保護點86處。是邯鄲市唯一的國家地質公園和全國國土資源科普教育基地之一。2008年3月,博物館正式通過選址,并開始建設,選址位于門道川與常社川交叉口、座落在風景秀麗的京娘湖畔。在博物館區,主體建筑與北部半島、東西部崖壁、南部入口,相互呼應,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一處風格獨具、主體明確、意蘊悠遠的景點。地質博物館作為地質公園的核心建筑,突出了公園峽谷峰林、赤壁丹崖的地質特征,彰顯了武安悠久厚重、神奇美麗的人文風貌,展示了礦產種類繁多,資源豐富的利用歷程,描繪了未來前程遠大、令人神往的發展遠景。2009年1……[詳細]
磁山遺址
  磁山遺址分布在河北省武安縣縣城西南洛河北岸的臺地上。該遺址是中國華北地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現于1973年,遺址的年代早于仰韶文化,約為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5100年。遺址的文化堆積極為豐富,又頗具地方特色,對于探討仰韶文化的淵源和追溯更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具有關鍵性意義。由于該遺址的典型性,故將在這里發現的文化類型命名為“磁山文化”。目前在河北的中南部,從武安到容城一帶已發現十余處屬于磁山文化的遺址。農業是當時的主要生產方式,在遺址中發現了兩座房基,均為半地穴式建筑。在房基的四周出土有窯穴460余個,在其中80個窖穴中發現有已經炭化的粟,有的堆積厚達2米以上。石斧、石刀、石鐮、石鏟、加工糧食的石磨盤等生產工具的使用在遺址里非常普遍。當時人們已經學會馴養雞、豬、狗等家禽家畜。……[詳細]
131、武安長壽村 AAAA
武安長壽村
  長壽村即武安市西北56公里處摩天嶺腳下的艾蒿坪村,因自建村以來,村民少病絕癌,世代長壽,壽命均在85歲以上,故稱長壽村。長壽村乃洺河源國家級森林公園、河北武安國家地質公園、青崖寨省級自然保護區“兩園一區”的重心區域。這里以山稱奇,山中居民世代長壽,男女長壽,且少病絕癌。究其原因,一曰泉水甘,二曰空氣鮮,三曰民風古。長壽村海拔1100米,四周山體高大,乾象卓著;古木成林,蒼翠可愛;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負氧離子密集。來此者可吐故納新、洗心滌肺,賞美景而健身心。沿深褐色石板路進村,在村邊山崖旁,一股清冽甘純的泉水從山巖之中噴涌而出,匯成小溪,汩汩流淌,因泉水富含礦物質和中草藥成分,村民們常年飲用,少病益壽,故稱長壽泉。摩天嶺最高峰海拔1747.5米。這里層巒疊嶂,峽谷深幽。山上物產豐富,遮天蔽日的……[詳細]
王順莊園
  王順莊園王順莊園位于武安市伯延鎮南文章村,建于1932~1935年,建筑面積2780余平方米,共有6座院落,樓房、平房80余間,中間有一條寬3.83米的東西大路間隔。主要建筑位于大路北側,坐北朝南,為4座院落,均為磚石、木結構的平房建筑,是王順及其子女的居室,為其建筑及雕刻裝飾珍品精華之所在。路南兩院為下人、長工、護院住房及磨房和喂養牲口的場所。除北房的三間樓房,余下均為平房,磚木結構的民式建筑。整個莊園保存較為完整,整個建筑布局整齊,用料精細,取材優良,每塊磚要經過磨平,精工細做。石、磚、木等各種雕刻、各式彩繪等工藝精美。另外,在村南,還有王家果園一處,占地面積近1萬余平方米,現井蓋等設施尚存。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順,號建堂(1867—1937年),前半生務農,后出外做生意發跡,……[詳細]
法華洞石窟
  法華洞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青煙寺村東約1公里的華山上。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開鑿于北宋太平興國七年(西元982年)至雍熙二年(西元985年),歷時3年完成。現存洞窟3個,皆坐東朝西。除中間洞窟外,左右兩個洞窟均已毀壞,造像不存。中間洞窟寬5、進深7米。主尊像距東壁約1米,為一半跏趺坐佛,通高2.2米,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體態豐滿,衣紋厚重,左右兩側各有一弟子立像。北、東、南三壁上雕鑿千佛、羅漢、供養人像等,其中南壁正中還雕有一尊千手觀音像,高1.2米,造型優美,雕刻精湛,為法華洞石窟中的精品。現佛像多殘,但仍不掩其刻工精細和造型生動。足見當年佛教之興盛,雕刻工藝之高妙。交通指南景區地址:河北省武安市石洞鄉青煙寺村東北乘車線路:武安乘開往石洞鄉的班車中……[詳細]
白家莊摩崖造像
  白家莊摩崖造像白家莊摩崖造像位于武安市馬家莊村東500米,海拔高度500米。造像雕于山腳石崖壁上,坐東面西,造像面積30余平方米,有佛龕21個,龕內雕刻佛、菩薩、羅漢等石造像38尊。佛龕大小不一,10-90厘米不等。造像大小不等,多為坐像,神態各異,雕刻精細。通過調查確認,該處石刻造像為宋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雕造。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安城隍廟
  城隍廟城隍廟位于武安市內,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現存建筑有拜殿、中殿、后殿。拜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布瓦卷棚頂;后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懸山布瓦頂,為清代重建;中殿為廟中主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懸山琉璃瓦頂,前后檐施一斗三升交麻葉斗拱。墻壁有明代胡祥所繪壁畫,東壁繪“城隍出巡”,四壁為“山精水怪”,其山水花卉,龍虎竹石,鬼怪神物,各極其妙,為明代壁畫之珍品。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青寺大殿
  天青寺大殿天青寺大殿位于武安市崔爐村,建于明天順三年(1459年),現僅存的大殿為寺內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布瓦頂綠琉璃剪邊。柱全為石質,截面為小八角形,柱下分別為圓形、方形、八角形須彌座式柱礎。金柱采用移柱和減柱的做法。檐下施七踩三下昂斗拱,昂頭呈如意式,耍頭后尾通過吊柱挑于下金檁下。梁架結構用雙層大額枋,額上托五架梁,前后出雙步廊,檁、梁、穿構件布置也不拘常規,繁復有序,俗稱“亂梁殿”,這種在明代建筑中罕見的梁架結構形式,是研究明代建筑的極好實例。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天青寺大殿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安禪房寺
  禪房寺禪房寺位于武安市西北館陶鄉禪房村戲,海拔高度1090米。據調查,該寺坐北朝南,南北長54米,東西寬20米,占地面積1080平方米,現存有鐘樓、鼓樓、中殿、后殿等建筑,原前殿合東西配殿于20世紀40年代失修坍塌。鐘、鼓樓于中軸線左右兩側,為樓閣式硬山卷棚頂建筑,南北長3.83米,東西寬3.53米,高5米,底層前置青石臺階,青石券門,無外檐,頂為檀板木材,二層硬山卷棚頂,布瓦花脊四架梁,前后各開一窗,內側各開一長方形門。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殿位于中軸線,為寺內主體建筑,單檐琉璃瓦剪邊懸山頂建筑,面寬三間11.79米,進深二間8.53米,建筑面積100平方米,高8米,青石臺階,寶蓮柱礎,明間前后板門,次間坎墻直欞窗,后金柱為通天柱,五踩斗拱,后廊為雙步廊,殿內柱和瓜柱均用隔架斗拱,……[詳細]
賀進十字閣
  賀進十字閣賀進十字閣位于武安市賀進村南街,為單體建筑,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層為十字形磚石結構臺基,門洞貫穿南北與東西;上層建筑平面為方形,重檐琉璃瓦簡便歇山頂,磚木結構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長8098米,南北寬8.92米,通高11.7米,建筑面積80平方米。該閣始建于明代,現存建筑仍保留明代的建筑風格,清代曾進行過重修。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賀進南街始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傳統商業街區,該閣位于街的中央,地理位置突出。建筑本身結構嚴謹,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建筑風格在冀南地區較為罕見,有一定的觀賞和研究價值。……[詳細]
139、凈明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凈明寺
  凈明寺凈明寺位于武安市管陶鄉小店村東北,為四合院式建筑布局,寺內建筑大部已毀,現存建筑有正殿、東西配殿、山門等。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門進深三間,面闊一間,磚木結構,硬山布瓦頂。正殿面闊三間,為磚木結構,單檐硬山布瓦頂,殿前有月臺。殿內有石造像四尊,石獅一個,石象一個,兩山墻上繪有壁畫。東西配殿均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磚木結構,硬山布瓦頂建筑。院內立有明、清時期的石碑、香臺,明代供桌五個,菩薩殿遺址上有石造像一尊。院外有石造像一尊。距寺前西南50米處存有一個石塔,為“圓音大師壽塔”。凈明寺始建年代無考,據現存建筑合附屬文物分析,建筑為明代遺存,清代曾有修繕。……[詳細]
九江圣母廟
  九江圣母廟位于河北省武安縣城區西北33.5公里管陶鄉管陶村東北200米,是一處保存較好、年代較早的古建筑群,建于元代。該廟坐北面南,為回字形建筑布局,共有殿宇14座45間,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建筑,據碑文記載和多次考證,是專為祭河神鎮水患而建,屬于元代早期建筑。九江圣母廟為主體建筑,坐落于中心部位,木結構,單檐懸山琉璃剪邊頂,面闊3間(東西長9.81米)進深2間(南北寬9.35米),平面基本上呈方形,建筑面積91.7平方米,建筑高度8.6米。前檐下施青石臺明,高0.2米,方磚鋪面。柱網形式為前檐柱4根,后檐柱4根,共用柱12根,均為自然材(未加工)。墻體形式:前檐柱裝修情況不詳,墻為坎墻直楞窗,東西山墻為磚石混砌結構,五花墻,外墻上包砌青磚。鋪作:(斗栱)前檐共用鋪作8朵……[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网爆门 | 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а∨天堂久久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