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海南省旅游

海南省旅游景點介紹

  昌灑人民革命紀念堂位于文昌市昌灑鎮中心小學校園內。昌灑鎮是具有革命傳統的鄉鎮,昌灑人民革命紀念堂主要為紀念符克、陳業祝、韓風元等革命烈士而建的。符克,1915年出生,昌灑鎮東太山村人。1938年春,進入陜北公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參加海外工作團,被安排到越南從事革命工作。1939年春,組團回瓊島參加抗戰。1940年6月,任瓊僑回鄉服務團總團團長。1940年8月,被國民黨守備司令王毅、專員吳道南殺害。陳業祝,1905年出生,昌灑鎮抱才村人。1925年,考取黃埔軍校四期。192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回瓊在瓊崖討逆革命軍第五路(文昌)軍第一連工作,后任瓊崖特委警衛連黨代表。1928年當選瓊崖第一次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委員。1930年至1931年,曾當選第二、三屆工農兵代……[詳細]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不久,海南也發生了“四·二二”政變。此后,塔昌村多次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瘋狂“清剿”,共產黨員王會全、王時清、傅楫深、傅佑貴、陳有連先后被捕,在獄中英勇就義;中共黨員、交通站站長陳文會被敵人裝進“豬籠”游鄉示眾,然后被拋進白石溪(在該村附近)深潭,活活淹死。塔昌人沒有被反動派的屠刀嚇倒。他們隨之組織了農民赤衛隊,攻克了白石溪軍閥鄉團據點,殲滅了整個鄉團,接著又殲滅了相鄰的中稅鄉團。1928年2月,塔昌村赤衛隊主力與鄰近各村的數千名農民赤衛隊隊員,配合紅軍攻打擁有正規武裝的國民黨大坡民團,酣戰三天三夜。黨支部書記符志順帶著黨員和群眾配合赤衛隊作戰,黨員傅楫海、符志順、陳有寬等,手持鐵耙、雙筒、長矛、大刀,不怕犧牲,沖入了大坡民團老窩殺開了一條血路,國民……[詳細]
  美德當年地處文昌抗日根據地與日軍占領區的邊沿,日軍在此設立據點,駐防一個中隊。日軍美德據點與日軍潭牛、大致坡兩個據點相距七八千米,它們成為三角形互為呼應,對抗日部隊行動形成威脅。l941年7月4日,瓊崖獨立總隊第一、二支隊在支隊長吳克之等人率領下,決定以誘敵出援方法在運動戰中殲滅日軍。當日拂曉,第一、二支隊分別進入陣地,其中一支隊三大隊埋伏在日軍美德據點附近。上午,戰斗首先在潭牛方向打響,美德據點日軍乘兩輛軍車前來增援,第三大隊對增援日軍發動攻擊。吳克之聽到美德方向的槍聲后,除留下一些部隊擔任警戒外,率部隊主力向美德方向迂回,殲滅了前來增援的日軍,一共擊斃日軍60多人,繳獲重機槍l挺,輕機槍2挺,軍車2輛,擲彈筒l具,長-25支。第一支隊第三大隊隊長符乙權犧牲。經過此役,消除了日軍對瓊崖抗日……[詳細]
  大水戰斗烈士紀念園,位于三門坡墟東北約7公里處,即大水村附近。為紀念大水戰斗殉難的革命烈士,1957年縣人民委員會在此建立大水戰斗烈士紀念碑。碑建筑面積20平方米,紀念園占地面積3455平方米,碑高10米、寬兩米,方形,底有三層石階四周有圍墻,墻內建二座紀念亭。1942年1月,國民黨瓊崖守備副司令兼保安第七團團長李農春,率領該團第二營及營部特務連等,竄入瓊文抗日根據地斗門村與敵軍激烈對戰。此次戰斗從1月24日至28日,殲滅李部大部人馬,又阻擊增援之敵,斃傷大批敵人,繳獲武器彈藥不勝其數,勝利的保護了瓊文抗日革命根據地,我軍也傷亡數百人。特建此碑,對犧牲的革命戰士予以紀念,F列入區級管理,并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臨聘1名工作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工作,月工資600元。管理費用列入區財政年度預算。……[詳細]
  解放軍渡海登陸紀念碑位于文昌市昌灑鎮赤水港海灘邊,坐西朝東,高2.4米,寬1.3米,厚0.15米。碑正面鐫刻“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三軍渡海先鋒營登陸地點紀念碑”,落款為“中共文昌市昌灑鎮委員會、文昌市昌灑鎮人民政府,公元二零零一年五月一日立”;背面鐫刻老干部何如偉撰寫的碑文:“一九五零年三月十日十三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三軍先鋒營一千零七人,在一二八師三八三團團長徐春芳、政治部主任劉慶祥、營長孫有禮、教導員王恩榮的率領和瓊崖人民政府瓊山縣三區區長林棟為向導,乘二十一艘木帆船從湛江市東南的礦州島起渡,除三艘船迷航外,其他十八艘船于十一日在此一帶,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激戰,終于擊潰國民黨軍守敵,順利登陸。先鋒營登陸成功,揭開了解放大軍渡海作戰和瓊崖縱隊配合解放全海南的序幕。”……[詳細]
  何漢英烈士生平,從時任文昌縣民國政府縣長陳煒章撰寫的紀念碑碑文中抄錄如下:何烈士和傳,字漢英,廣東文昌深田鄉人也。天資穎異,少而好學,同儕翕稱之。前清末,業攻政治不綱,外患日亟,國勢阽危。烈士年方弱冠,已知非革命不足以圖存。乃赴廣州奔走革命,迭與同志楊虎謀起事,卒以事機泄露失敗,而□然不因一再挫折而灰其心。其堅忍卓絕迥異。常人謂為吾黨健者,誰曰不可?民國五年,袁逆族使龍濟光殘殺黨人,慘不天日,楊虎奉命任華僑指揮,從事討龍,烈士聞訊,馳從之,投充-隊隊員。三月十八日謀攻長州炮臺及圖劫肇和戰艦,因眾寡懸殊,失敗捐軀,其忠肝義膽,氣炳日星,功在--。烈士紀念亭:何漢英烈士紀念亭位于文昌市文城鎮紅莊村委深田村路口,由文昌市史志辦于2009年遷建何漢英烈士紀念碑時籌建。紀念亭坐東北朝西南,建筑面積18……[詳細]
  生平簡介:許俠夫(1901-1927),文昌市東閣鎮玉山村人。1921年,隨兄長許聲鴻到馬來西亞謀生。1923年春回國。1924年進入暨南大學讀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30日,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春,回到瓊崖參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任中共瓊崖地委委員兼宣傳部長。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后,面對反動派屠殺,在群眾的掩護下,許俠夫與羅文淹一道回到文昌領導黨的工作;氐轿牟螅S俠夫積極在文教、東閣一帶活動,發展當地黨組織,使黨的隊伍得到壯大,為統一領導全縣人民開展革命斗爭奠定良好的基礎。1927年6月,中共文昌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中共文昌縣委,許俠夫任縣委書記。在他的領導下,全縣農民協會、婦女協會、青年團和勞動童子軍等群眾團體得到恢復和建立。在農民自……[詳細]
  陳業祝烈士紀念碑位于文昌市文東中學校園東北角,于1958年3月建成,由紅色五角星、碑體、碑文、基座等構成。鋼筋水泥結構,坐西北朝東南,建筑面積18平方米。碑呈六角形,高1.6米,碑正面刻有“陳業祝烈士紀念碑”及陳業祝烈士簡介。紀念碑現保存較好![詳細]
  符乙乾烈士紀念碑位于文昌市三角庭農場場部西南面50米處的公路旁,立于1988年。紀念碑坐西北朝東南,占地面積36平方米,由碑圍、紀念碑組成。碑圍呈八角形,開八字門,邊長2.2米,置0.5米高的圍墻,圍墻中央立紀念碑。紀念碑分碑座、碑身兩部分,鋼筋水泥結構。碑座為正方形,分兩層,第一層邊長2米,第二層邊長0.6米。碑身呈六角梯形,為“向天推式”,高4.52米;碑身底層正面鑲嵌一張符乙乾當年的照片及“符乙乾生平簡介”碑刻,兩側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碑聯;上部浮雕紅五星和“符乙乾烈士紀念碑”八個大字。……[詳細]
  彭谷園烈士公墓位于陵水黎族自治縣提蒙初級中學左側。1928年3至4月間,國民黨蔡廷鍇部對瓊崖革命蘇區進行“圍剿”。6月14日,國民黨劉占雄團500余人及地方反動民團共1000余人進攻彭谷園根據地前沿據點馬村,駐馬村軍民英勇頑強地反擊,打死北區民團團長邱樹仁及團丁數十名,然后撤往彭谷園。16日晨,敵人趁我軍不備,突然包圍襲擊。農軍300余人在縣委書記許邦鴻的指揮下奮起反擊,同敵人進行英勇的血戰。最后因寡不敵眾,縣委書記許邦鴻等313名紅軍、農軍戰士壯烈犧牲。1963年6月13日,縣政府為紀念彭谷園戰斗中犧牲的革命烈士,修建了烈士公墓。此后,還先后在墓地左右兩側安葬海南解放后因公犧牲的蘇本利等6名革命烈士。1986年10月2日,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進行重修彭谷園烈士公墓,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詳細]
  南灣侵華日軍巡艇坑道,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1990年7月14日,南灣侵華日軍巡艇坑道入選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門嶺侵華日軍石刻,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1990年7月14日,南門嶺侵華日軍石刻入選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陵城侵華日軍營房,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1990年7月14日,陵城侵華日軍營房入選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54、城內龍王廟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內龍王廟,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1990年7月14日,城內龍王廟入選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英州古樓窯址
  英州古樓窯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1990年7月14日,英州古樓窯址入選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光坡香水灣九曲牛頭嶺古驛道,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1990年7月14日,光坡香水灣九曲牛頭嶺古驛道入選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才港演舊縣署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三才鎮港演村。1990年7月14日,三才港演舊縣署址入選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英州土福灣伊斯蘭教徒墓葬群,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1990年7月14日,英州土福灣伊斯蘭教徒墓葬群入選陵水黎族自治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陵水軍屯坡唐代珊瑚石槨墓七十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海南島陵水縣英州鎮軍屯坡沿海的沙丘上發現有一百余座珊瑚石墓葬,墓向以坐北朝南為主,大部分被當地村民挖石板修豬圈建房舍而人為毀壞。這些墓穴的石槨大小不一,歷年來文物工作者已搶救性發掘了二十多座,經探明了的墓葬形制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第一種珊瑚石槨中最大型的一類,墓室平面呈長方形,豎穴,內置珊瑚石板為槨,采用經鑿磨加工的若干塊珊瑚石砌合成長方形硬山頂式,墓槨四角、蓋板及石板之間均為鑿制的凹凸榫相套,并抹以灰沙砌合。墓室通長有280—420厘米不等,寬115—200厘米,高100—200厘米,石板厚度為10—15厘米。……[詳細]
三才大港村遺址
  大港村遺址是陵水黎族自治縣乃至海南省的一處范圍較大、文物較豐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進一步挖掘出了可以為研究海南省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特征、性質和年代等方面提供重要線索的寶貴資料。大港村周邊還有石貢遺址、橋山遺址、伊斯蘭墓葬群,是陵水黎族自治縣文化遺址帶的聚集區和核心區,也是全省文化遺址聚集地。一個沿海小村莊擁有眾多歷史文化遺址,這在全省是十分罕見的,1994年海南省政府將大港村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版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 日韩国产传媒一区二区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