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門書院位于合浦縣廉州中學校園內,建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5年),后經多次擴建。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科舉創學堂,改為廉州府中學堂,現存僅有奎文閣和講堂。2005年廉中校慶揭頂維修,修復原貌,并綠化周邊環境,成為北海市旅游景點,海門書院于1993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鎮明炮臺位于寧明縣明江鎮百泉村南觀音山上,炮臺南面約2公里是峙浪鄉長橋村可敬屯,當地人稱為觀音山炮臺。該炮臺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平面呈圓形,直徑22米,高5.9米,占地面積約380平方米,整座炮臺用紅砂巖料石壘砌而成。炮臺大門面朝向東北,門額居中青石匾陰刻“鎮明臺”三個楷體大字,兩邊刻款“光緒二十二年歲次……[詳細] |
![]() | 融城古城墻及望江樓位于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年代為宋至清。融城古城墻及望江樓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白龍橋及魯溪古道位于平樂縣張家鎮老埠村,年代為宋至清。白龍橋及魯溪古道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欽州宋城墻公園位于欽州市主城區一馬路與中山路交匯處,交匯處占地1586.29㎡,分為城墻保護區、文化廣場區、景觀休閑區和林蔭休閑區四大功能區。經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聯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內的墻體及灰坑進行清理勘探,推斷城墻始建為宋代,明代、清代、民國時期均有修繕。公園與平南古渡相鄰,處于欽州歷史文化街區中,……[詳細] |
![]() | 洲尾遺址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區王府街道沙港社區洲尾,年代為唐至明。洲尾遺址位于港口區王府街道沙港社區,是一處唐代至明代的古代貿易場遺址,地層堆積豐富。遺址所在半島的前半部均有遺物分布。其中,遺物分布核心區域為康熙嶺南北側相對開闊的低矮平地。遺址總體保存狀況良好,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尚未遭到破壞。洲尾遺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詳細] |
![]() | 廉州錢監遺址位于北海市合浦縣閘口鎮仙人橋村委,年代為宋。廉州錢監遺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龍虎將軍甘苗墓位于橫縣蓮塘鎮小湴村委小湴村甘屋嶺(又名石柱嶺)。民國版《橫縣志》記載:“宋龍虎將軍甘苗墓,在城西三十里,小湴村旁。”甘氏族譜記載:甘苗,字季實,生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祖籍山東青州府福壽巷,出生地為桂林,官宦世家。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交趾入海北海南,黎人借機叛亂。甘……[詳細] |
![]() | 楊村紅陶窯址位于橫縣巒城鎮楊江村委楊村的西面和南面,西面、南面臨郁江。包括3個窯區、7座窯址,其中2座窯址--那靈窯、長窯始建于清代。那靈窯區:包括那靈窯、長窯、新窯、缸窯、那削窯5處窯址,那靈窯(還在生產,其余4處窯址已廢棄不用)為階梯窯,其余為土龍窯。那靈窯主要包括6部分:階梯窯燒造區、產品制作車間、碎泥和煉泥車間……[詳細] |
![]() | 拉潭山古營盤位于南丹縣吾隘鎮納彎村,年代為明。拉潭山古營盤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建安司古城址位于全州縣鳳凰鎮和平村,年代為漢。建安司古城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楓樹坳古道位于鐘山縣兩安鄉竹梅村委大竹坪自然村,年代為秦至清。楓樹坳古道位于賀州市鐘山縣兩安鄉至富川縣柳家鄉之間,是一段由卵石和青石板鋪就的古道。古道寬在0.9-1.4米之間,現存長約5公里。下段為卵石道,上段為板石道。據考:該道經過多次修砌,現富(富川縣)鐘(鐘山縣)交界的涼亭遺址處還保存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詳細] |
![]() | 秦漢中留古城遺址位于武宣縣三里鎮古立村民委勒馬村東500米的黔江左岸臺地上,距今武宣縣城約15公里,勒馬古城是廣西保存較好、布局清晰的漢代城址。勒馬古城”的漢代城址上,還疊壓著唐代以后各時期的遺存。考古發現的漢代遺址,包括遺址東北部的一處“高臺”,以及壕溝、道路、建筑基址、水井、柱礎、灰溝、灰坑、柱洞等,遺物有磚、瓦、……[詳細] |
![]() | 象州縣軍田村古城址位于縣城東北部羅秀鎮東南約4.5千米的軍田村,距縣城約25公里。古城址地處馬鞍山西麓沖積平原,位于羅秀河與黃漢河之間,全城面積約15.5萬平方米,其中內城面積約6.4萬平方米,平面呈圓角三角形。有考古研究員表示,這種形狀在中國古城池考古史上極其罕見,是一個重大發現,一個奇觀,很值得研究。古城址有內外兩……[詳細] |
![]() | 柳州鎮南門古城墻位于柳州市城東區曙光中路,年代為明。柳州鎮南門古城墻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陳濟桓故居位于岑溪市筋竹鎮政府院內,年代為民國。陳濟桓故居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鐘山碧云巖石刻位于鐘山縣鐘山鎮大巖山,年代為宋-民國。鐘山碧云巖石刻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石龍戲臺位于鐘山縣石龍鎮石龍街,年代為清 。石龍戲臺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龍道村古建筑群位于鐘山縣回龍鎮龍道村,年代為清 。龍道村古建筑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中共廣西特委機關人員上爛泥住址,位于桂平市西山鎮白蘭村上爛泥屯內,是村民唐德光、唐三德(又名唐達南,原農協領導人之一)的故居(現為唐氏宗祠),清道光年間所建。住址東與中共廣西特委機關遺址相距約600米,北距中共廣西特委機關文印室白額舊址約5公里。該住址坐西北向東南,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積302平方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