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旅游

廣東省旅游景點介紹

解放內伶仃紀念碑
  “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是原“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與“征糧紀念碑”兩碑合建而來,原“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是1950年5月20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309團為紀念解放內伶仃島犧牲的16名烈士,在南頭校場建立的。原“征糧紀念碑”是1950年4月由原寶安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在西鄉甲岸村犧牲的6位征糧隊烈士,在南頭圩門建立的。1980年8月21日,由于建設的需要,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深圳市人民政府將這兩碑搬遷重建于南頭校場,并統一命名為“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原位于南頭校場的紀念碑不適宜瞻仰和懷念先烈,且在拆遷范圍內,經深圳市政府和省文物主管部門批準,由南山區人民政府于1995年重建于此地。現碑位于南山區南山大道中山公園內,通高12米,外貼花崗巖石,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2400平……[詳細]
  1900年10月6日,孫中山先生在鹽田區三洲田地區發動武裝起義,打響了推翻滿清王朝封建--統治的第一槍,史稱為“庚子首義”。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2001年鹽田區開始籌建“孫中山庚子首義雕塑園”項目,2011年完成項目建設。園區總占地面積69195.4平方米,安放雕塑作品18座,雕塑作品包括起義紀念碑和五大主題群雕,雕塑主要以鑄銅為主,少量采用了石雕和鋼材焊接制作而成 。其中,紀念雕像梅沙捐軀、“第二健將”史堅如是為紀念烈士何松、史堅如而立。一、梅沙捐軀革命軍首領何松返回三洲田后,為籌糧餉,率兵襲擊了駐守梅沙的清軍,不幸在戰斗中犧牲。二、“第二健將”史堅如史堅如,廣東番禺人,當他得知起義失敗后,變賣家產買來0-,欲炸兩廣總督德壽而被捕。他被捕后英勇不屈,被清廷處以斬刑。孫中山稱他是“……[詳細]
  大沙楊氏大宗祠位于禪城區張槎大沙東西村。大沙楊氏大宗祠,清代祠堂建筑,祀明崇禎年間進士楊邦瀚,現僅存頭進。該建筑頭進采用五開間形式,門前一對石獅高大威猛。……[詳細]
  大--氏宗祠位于禪城區張槎大江村。大--氏宗祠,始建于明,清代重建。該建筑裝飾十分精美,保留大量清代風格的灰批壁畫,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是研究清代祠堂建筑的發展演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詳細]
  張槎東岳廟位于禪城區張槎張槎村。張槎東岳廟,清代建筑,是祀東岳大帝的道教廟宇。該建筑的香亭保留有我市現存唯一木雕團龍圖案裝飾的藻井,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詳細]
  張槎仙槎書院建筑群位于禪城區張槎張槎村。該組建筑群由水月宮、仙槎書院、財神廟組成,清代建筑。水月宮,又名觀音廟,供奉水月觀音;仙槎書院,又名寶硯堂,祀北宋吏部尚書陳世卿;財神廟,供奉財神的廟宇。該組古建筑群為佛、儒、道三教并立,體現了當地人包融、開放的社會觀念,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含水月宮、仙槎書院、財神廟。……[詳細]
  永新社學位于禪城區張槎弼唐鄉。永新社學位于張槎弼唐鄉,清代建筑。該建筑原為祠廟,明嘉靖元年(1522年),廣東提學副使魏校推行“毀淫祠,建社學”時改建為社學。(社學是官立的用于啟蒙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始創于元代,至清末而止)明代大理學家龐嵩在此處接受教育而步入仕途。現該建筑內仍保留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重修碑記二通和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時的石匾額。是研究我市教育發展的重要物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詳細]
  石梁梁氏家廟位于禪城區瀾石石梁村。石梁梁氏家廟,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403—1415年),面積約936平方米。該建筑裝飾精美,保存較好,是研究明、清祠堂建筑的發展演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含榕莊梁公祠、梅-塾。……[詳細]
  平蘭陳公祠位于禪城區瀾石灣華。平蘭陳公祠,清末祠堂建筑,保留有大量的民國時期的壁畫等建筑裝飾,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是研究清末民初祠堂建筑的發展演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詳細]
  康寧聶公祠位于禪城區瀾石深村。康寧聶公祠,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清代重建,現仍保留有部分明代建筑風格和材料,是研究明、清祠堂建筑的發展演變的實物例證。……[詳細]
  三華羅氏大宗祠位于禪城區南莊紫洞三華村。三華羅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末,清代重建。原為四進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兩側還有由青云巷相間的四進廂房,左右對稱,整齊劃一,美觀大方,占地約2000平方米,現僅存東側廂房及第四進建筑,但仍保留原有高大氣派的建筑風格。是研究清代祠堂建筑的發展演變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詳細]
  隆慶陳氏宗祠及古官道位于禪城區南莊羅南隆慶村。隆慶陳氏宗祠,又名“聚德堂”,始建于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為三進四合院式平面布局,保存較好。隆慶古官道為隆慶村通往外地的一條主要通道,全長252米,以花崗巖石條鋪砌而成,一般寬1.6~1.8米,最窄處約一米,石條一般寬0.35米~0.39米。該古道因村前北江隆慶村支流河道的分叉口,是廣西梧州至廣州、順德勒流、中山等地的水上必經之路,故上下行船只多聚于此“寄水”以候潮汛,而且是官員百姓出行的水陸交通連接之樞紐,故當地人稱官道。……[詳細]
153、廖家圍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廖家圍位于禪城區石灣建國二巷。廖家圍于清乾隆年間廖氏家族所建的大型莊宅,現僅余建國二巷2—4號保存完好,每座大小院統一,格式一致,屋宇高大寬敞,青磚石腳,均硬山頂配鍋耳式封火山墻,“三間兩廊”式平面布局。作為清代時期石灣莊宅式建筑的代表,廖家圍是研究石灣民居聚族而居的居住習俗、建筑史;以及經濟發展史等都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詳細]
  集賢坊古民居群位于禪城區升平紅風大街。集賢坊古民居群為清末民初大型莊宅式建筑,前有閘門樓,保留“集賢坊”石刻街額。內部為走馬樓式,通風采光極好,室內裝飾中外合壁、十分考究精美,具有典型清末民初建筑風格。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含紅風大街3、5、7、9、21號,勤儉街21、23、25、27號。……[詳細]
  梁鶴鳴墓位于三水區白坭龍池村。梁鶴鳴墓在白坭鎮龍池村東面,建于明代萬歷十六年(1588年)。墓主梁鶴鳴、字體誠,白坭鎮龍池村人。明萬歷元年(1573年)舉人,歷官潯州知府、直錄常州通判。墓地完好,墓前石牛、石馬、石羊俱存,并有墓碑。原三水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何維柏墓位于三水區金本芹坑村羅盤崗西北坡。何維柏墓在金本芹坑村鎮崗左側,何維柏(1510—1587年),生于南海縣登云堡沙滘村,以長期寄藉三水縣南岸堡生活,故自稱三水縣人。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進士,歷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吏部侍郎、南京禮部尚書。曾在三水縣金本昆都山讀書。深愛金本景物,遺囑死后葬于金本。墓前為半月形祭壇,長5米、寬4米,墓碑高80厘米,上刻“禮部尚書何公之墓”。墓穴上面有一黑石碑亭,鐫刻“何維柏”三字及其生平事跡。墓道兩旁長30米,正面筑有石碑坊,兩旁有石人、石馬、石虎、石羊。現只有石人、石馬尚存。原三水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鄭紹忠墓位于三水區樂平大旗頭村老虎崗。鄭紹忠墓葬位于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老虎崗”(當地土名)腳下,清光緒二十二年(即公元1896年)建。墓園保存較為完好,墓葬座南向北,背依“老虎崗”,墓園面積約200平方米,整個墓園是以花崗巖麻石構件砌筑,造工精巧。墳墓形制為靠椅式,墓園共分梯級式三層。第一層為進入墓園的墓地平臺,第二、三層墓園的造型為“Ω”形。墓園三層之外,右上方還有一方石碑刻,上刻有“圣旨御賜祭葬”。鄭紹忠(1834年—1896年),原名金星,別字心泉,花名大口金,參加陳金缸起義時改單名金,后投降清朝,再改名叫紹忠。1854年6月參加陳金缸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先后被封為大洪國運糧官、先鋒、元帥、掌握兵權,部眾稱其為二大王。1863年10月鄭殺了陳金缸向清政府投降,即以五品軍功銜率……[詳細]
  把門崗貝丘遺址位于三水區白坭周村村委會莘村。把門崗貝丘遣址位于白坭鎮周村村委會莘村,距銀洲貝丘遺址約500多米,山高約10米,面積約一萬平方米。文化層較厚,尤其是有貝殼和幾何印紋陶片和夾砂陶片,在南面梯地斷層出土凹底罐、陶石、陶紡輪等,在山的表面還采集到少量石器及陶器。據專家分析,把門崗遺址和銀洲遺址同屬新石器晚期、距今約4000年原始社會晚期古人類活動遺址,對研究嶺南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和三水先民的古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原三水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鄧群崗遺址位于禪城區南莊吉利鄧群崗。遺址文化層厚約1-1.5米,遺物主要是蜆殼;灰、紅陶片;石錛、石片等,石質與西樵山遺址出土的相同。這是我市保存較好的貝丘遺址之一。原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屬禪城區管轄。……[詳細]
康家大屋
  康家大屋,又稱康少培大屋,當地人稱“大炮樓”,位于云浮市郁南縣河口鎮河口寨村民委員會河口寨自然村,是原廣東省立庚戌中學暨中共庚戌中學支部舊址。大屋始建于民國十八年(1929年),歷時三年于民國20年(1931年)建成,坐西向東,廣三路深三進,占地面積1435.7平方米,建筑面積2326.80平方米,共有廳房33個(含書廳4個)。大屋融合了中西式建筑元素,擁有豐富的紅色革命歷史文化背景,是郁南縣紅色革命遺址和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抗日戰爭爆發后(1939年9月),廣東省立庚戌中學搬遷至郁南縣三保鄉河口寨村康少培大屋復校,作為郁南最早成立中共黨組織的中學,培養了一大批青年革命干部,為革命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省立庚戌中學支部在此開展抗日宣傳和發展黨員,康少培大屋作為中國近代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 亚洲就去吻婷婷网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精品久久玖玖玖 |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