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文化名村定海,古稱“亭角”,扼閩江口,地勢險要,距省會福州75公里,素有“閩江北喉”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就在這里開辟了我國最早的對外貿易港——甘棠港,與泉州的“刺桐港”齊名,同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琉球國的航海圖上,明確標明定海是古琉球國航行中國大陸的第一站。元設巡檢司,明立千戶所,為明代福建五大水寨之一,享有“會城重鎮”之稱譽。定海境內山巒逶迤,海岸曲折,島礁眾多,夾以綠樹紅花,浪飛鷗翔,桅檣林立,構成絢麗亮麗的濱海風景線。元代烽火臺、明代九龍禪寺、古城堡、抗倭五忠墓、抗倭記事碑、倭頭坡、古琉球商人墓、波斯摩尼教石刻、明清古宅、天后宮、城隍廟、真武殿、三官堂以及“戰備年代”遺留下來的掩體、坑道、炮臺等歷史古跡,無不勾勒出定海的古樸與悠遠。定海民風淳……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