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梨園口戰場遺址位于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梨園村,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300米,占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由1處戰壕、5個單兵坑、戰場遺址紀念碑和烈士公墓組成。1936年冬至1937年春,紅西路軍進駐倪家營,與馬家軍在此血戰,1000多名戰士血灑戰場,譜寫了驚天動地的悲壯史詩。……[詳細] |
![]() | 西柳溝墓群 位于臨澤縣新華鄉黃家西莊西200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俗稱“清家墳園”。地表現存封土堆21座,呈梯形排列,底徑2--5米,高1.2--1.6米。地表散布大量碎磚及瓦片。墓葬保存較好,對甘肅漢-古和河西漢代史研究有重要價值。……[詳細] |
![]() | 紅沙渠遺址位于臨澤縣黑河右岸北山坡下,依坡勢而筑。是一處水利遺址。東南起于板橋鄉古城村,經板橋村、西灣大坡、東方紅村(濠洼村),西北止于平川鄉一工城村。全長17公里,現殘存9.5公里,保存較好的有西灣大坡段、東方紅段、五里墩段。渠口寬12米,底寬4米,深1--1.5米,渠底1米深處有淤泥沉積。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河西地……[詳細] |
![]() | 南沙窩墓群位于張掖市臨澤縣蓼泉鎮南沙窩,東至鴨暖鄉野溝灣村五社,西至蓼泉村南沙窩西部與蓮槽子和鮑家湖水庫一帶,北至鴨暖鄉野溝灣村,蓼泉鎮唐灣村、墩子村、灣子村、蓼泉村耕地南邊。東西長約13.5千米,南北平均寬約2.5千米,面積約33.75平方千米,分布范圍內有明顯封土堆的古墓葬約400多座。經張掖市文物研究所專家依據采……[詳細] |
![]() | 汪家墩紅軍戰斗舊址位于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汪家墩村,為紅西路軍與國民黨軍在臨澤倪家營子一帶作戰時最為北突的前沿陣地。1937年1月初至2月27日,紅西路軍曾三次進駐倪家營子,并在2月1日第二次進駐后,與國民黨軍在此進行了長達數十天的拼死激戰。作為紅西路軍血戰倪家營子的標志物,汪家墩坐北朝南,基本為正方形,夯土結構,寬1……[詳細] |
![]() | 臨澤縣博物館位于臨澤縣濱河南路,成立于2004年11月,隸屬縣文物局管理,副科級事業單位。內設綜合辦公室、藏品管理部、宣傳接待部、安全保衛部。現有工作人員6人。博物館占地面積8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433平方米,展廳面積950平方米。設置民俗文物展、歷史文物展、廉政教育展等展廳,館藏文物447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詳細] |
![]() | 平川水庫水利風景區地處臨澤縣城北,距縣城25公里。水庫庫容12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7.5萬平方米,占地面積1226.65畝,庫區每年有大量野鴨、大雁、天鵝和其它候鳥在此棲息、繁衍。景區自然風光秀麗,生態環境良好,現已建成濕地保護區面積5萬平方米,建成1000米綠蔭長廊,餐飲娛樂中心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2008年被水利部……[詳細] |
![]() | 仙估廟坐落在臨澤縣板橋鎮東柳村一隅的大漠綠洲中,始建于公元前約一世紀,修茸重建于二十世紀末。其規模、布局、建筑風格、雕塑彩繪、供奉神位,融道、佛、儒“三教合一”的基調,充分展示了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殊民族心態和河西走廊東西文化相交融的色。仙估廟由一門(山門)三院一偏殿組成。前院主建筑為“天王殿”。中院大雄寶殿為全廟主……[詳細] |
![]() | 西路軍烈士陵園坐落在臨澤縣東郊大少河南岸,總占地面積600畝。園內綠數成蔭,花香彌漫,主要建筑物有紀念碑,烈士陵墓、將軍亭、博物館、雙擁館、烈士紀念館等。園名由-題寫。其中最主要的建筑烈士紀念碑,正面是-元帥書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烈士永垂不朽”的題字,碑背面的碑文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部及所屬五軍、……[詳細] |
![]() | 金田生態園:地處縣城以西1公里312國道旁,地埋位置優越,生態環境幽雅,設施檔次高貴,服務質量一流,是集餐飲、茶藝、KTV娛樂為一體的大型餐飲娛樂會所。該園始終奉行“人以自然靚,花因生態美,味尚綠色真,休閑氛圍濃”的經營理念,現已建成營業面積達1500平方米舒適、綠色、健康、衛生的就餐、休閑娛樂環境,其中:有11間包廂……[詳細] |
![]() | 七彩丹霞度假村:四星級農家樂,地處縣城以南20公里倪家營鄉南臺村,是集餐飲、娛樂休閑、住宿于一體的度假村,環境幽雅,設施一流,獨具特色。營業面積3000平方米,設有5間豪華包箱,3間休息室,一次性可容納150人就餐、娛樂;另有4間標準間,可供8人住宿。……[詳細] |
![]() | 綠色家園“農家樂”:地處縣城以西小康路“農家樂”一條街,內設6間包箱雅座,可供60人餐飲、娛樂休閑。本著體驗農家生活、感受農家氛圍的理念,推出了紅燒驢肉、啤酒鴨、農家一鍋香、鱔段粉皮、辣子雞、鄉村魚、撥魚燒肥腸、爆炒野兔等特色菜肴供游客品嘗。……[詳細] |
![]() | “峽谷奇觀”是位于板橋鎮紅溝村以北五公里處的小口子山中的奇特景觀。小口子是進入合黎山的通道之一,因兩面環山,中間道口狹窄而取名。明代長城、烽燧及奇特的山石、艷麗的色彩構成了其獨特的峽谷景觀帶。景區內山峰矗立,曲徑通幽,山石奇特,高低起伏,色彩艷麗,奇特山石,造型似彌勒佛、孫悟空、黃河母親、駝群、恐龍、獅子、老虎或觀天或……[詳細] |
![]() | 地處鴨暖鄉昭武村的昭武故地是臨澤先民月氏人的發祥地,也是河西文明的發源地。周末至漢初,月氏人雄踞河西,在此筑城駐牧耕種,開辟了“玉石之路”,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使昭武城成為了當時河西的軍事重鎮和最大的商貿中心。“昭武城”地處黑河中游,四周三水環繞,一山背靠,古時以昭武為中心西通西域,東達中原,開始了最早的對外貿易,架……[詳細] |
![]() | 梨園口戰役紀念館AAA ![]() ![]() 臨澤曾經是紅西路軍征戰河西的主戰場和總指揮部所在地,是西征停留時間最長,戰斗規模最大,傷亡人數和戰斗遺址最多,最具紀念意義的地方。梨園口戰役紀念館(原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臨澤烈士陵園),座落在臨澤縣東郊大沙河南岸,總占地面積600畝,是西北地區占地面積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為緬懷英烈、慰籍忠魂、激勵在世、啟迪后代而建設的……[詳細] |
![]() | “沙河望春”是由臨澤古十二景“沙河春望”演變而來。以“望春”命名寓意臨澤人民按照“順應自然、以人為本、保護生態”的理念,依托大沙河水系和現有基礎設施,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切入點,結合城市建設,著力打造“水鄉澤國”美景,以此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創建“國家級園林縣城”,展示臨澤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詳細] |
![]() | 黑河煙林現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位于平川鎮集鎮附近,是以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為依托,形成的一個風景區,景區內水資源極為豐富,碧水清波,蘆葦蕩漾,晨煙暮靄,水天一色,造就了黑河兩岸一條獨特的風景線。平川舊時稱懷柔,懷城之地。早在周秦時期,這里的先民就以智慧和勤勞而著稱。相傳,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導弱水入合黎時,巧遇黑河大水……[詳細] |
![]() |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AAAAA ![]()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觀賞價值。2005年11月由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當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詳細] |
![]() | 香古寺AAA ![]() 香古寺,位于甘肅西部張掖市臨澤縣境內,距縣城36公里,是絲綢路上的古剎之一,北依明長城,南眺黑水河,占居了河西走廊最中間的理優勢。自古以來,歷代高僧大德都路經此地講經說法,留有鳩摩羅什牙舍利塔的神奇傳說和仙姑護佑霍去病將軍西征凱旋的傳奇故事,使香古寺從古至今成為一座歷史名剎。香古寺始建于西漢武帝元守年間,據碑文記載,明……[詳細] |
![]() | 雙泉湖AA ![]() 介 紹 雙泉湖是臨澤縣政府建設的國家2A級旅游景區,距臨澤縣城5公里,距北環路1.5公里,距蓼沙公路900米,是以垂釣為中心,集娛樂、避暑、餐飲、游泳為一體的娛樂景區,總面積5040畝,其中水面面積1290畝。 景區項目主要有水上公園、垂釣園、游泳區、餐飲娛樂區、千畝魚池等五個小區,其中水上公園設有兩層水上木船茶座,設……[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