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曲阜市中國狀元文化博物館,陳列珍貴文物近千件,展覽面積一千余平方米,由四個展廳組成:“梅花香自苦寒來”廳展示了狀元們艱辛的科考之路;“一日看盡長安花”廳展示了狀元們豐富的文化生活;“孔圣千秋狀元師”廳展示了狀元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傳承;“飛入尋常百姓家”廳展示了狀元文化對民俗民風的影響。中國狀元文化博物館中有大量珍貴的文物……[詳細] |
![]() | 洙泗書院,原名先師講堂,位于曲阜城東北4公里處,洙泗書院是儒學的圣地,是儒家文化的源頭所在。洙泗書院位于山東曲阜城東北四公里處。因南臨洙水,北臨泗河,故名洙泗書院。傳為孔子修書講學的地方。后成為紀念和祭祀孔子的場所。孔子周游列國返魯后,在此刪詩書、定禮樂、系周易,并聚徒講學。漢代至宋金均名講堂,元代改稱洙泗書院。公元1……[詳細] |
![]() | 檐柱是曲阜建筑的一個特點,而大成殿的石檐柱最有代表性。殿周28根獨石雕成的擎檐柱高達6米,直徑0.8米,下飾蓮花柱礎。左、右、后檐下18根石柱,皆為八棱形水磨淺雕團龍,每柱雕龍72條。前檐10柱,為深浮雕雙龍戲珠,襯以波濤,綴以山石。10根龍柱兩兩相對,造型精美,雕刻剔透,為域內罕見,據說清乾隆帝來曲阜祭拜孔子時,石柱……[詳細] |
![]() | 圣府大門就是曲阜孔府的大門,為三間五檁懸山式建筑,匾書“圣府”二字。門兩邊有對聯一幅“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大門匾書“圣府”二字,為明朝嚴嵩所書。門邊對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少上面一點,寓“富貴無頭”,“章”字一豎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單從圣……[詳細] |
![]() | 三堂內景,也叫退廳,是是衍圣公接見四品以上-和處理家庭內部糾紛和事務的地方。堂內陳設公案,擺放印、簽、文具等,兩側擺放銅鏡等物,公案后設屏風門。東廂為“冊房”,掌管公府地畝冊契。后另有一院,北屋為“司房”,掌管公府總務、財務。西廂為“書房”,掌公府私人文書。屋內正中高懸著意為六代人和睦相處,生活美滿的“六代含貽”匾額,……[詳細] |
![]() | 梁公林,亦稱啟圣王林,位于曲阜城東13公里處,北靠327國道,南倚防山,北臨泗水,是孔子父親叔梁紇同母親顏征在的墓地。孔子3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葬于防山之陰,24歲時母親顏征在去世,將父母合葬。父以子貴,金代封叔梁紇為齊國公,元代封啟圣王,因此梁公林又稱“啟圣王林”。林園歷年增擴,周圍石徹林墻,古柏森森,享殿3間,殿后……[詳細] |
![]() | 九龍山漢墓位于曲阜城南9公里處的九龍山南麓,是西漢諸魯王的陵墓。陵墓依山開鑿,是中國最大的山崖墓群。陵墓五座,東西排列,均辟山鑿洞而成。五座墓形制與結構基本相同。1970年山東省博物館發掘了西邊4座,分別編為2號、3號、4號、5號墓。出土銀縷玉衣殘片、五株錢、宮中行樂錢、王未央銅印、駟馬安車等隨葬品1900余件。其中三……[詳細] |
![]() | 位于曲阜城東4公里的壽丘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棗黃帝的誕生地。宋真宗尊黃帝為始祖,于壽丘起建景靈宮祭祀。景靈宮共1320間,琢玉為像,祭祀用太廟禮儀,是當時禮制最高的廟宇,可惜毀于元末。現遺址辟為公園,是我國最大的石碑公園。園占地37畝,雙碑插云,一池倒映,之北即為少昊陵。交通從汽車站乘中巴前往,票價3元。……[詳細] |
![]() | 二堂也叫后廳,是衍圣公會見四品以上-,以及受皇帝委托替朝廷考試禮學、樂學童生的地方。二堂東邊為啟事廳,為正四品官,負責上傳下達,西邊為伴官廳,為正七品,據說,過去-赴京朝拜天子,一般只允許一主兩伴,而只有“衍圣公”可以一主四伴。室內正中上、下掛著“欽承圣緒”和“詩書禮樂”的大匾,兩旁立著幾塊石碑。其中慈喜太后手書的“壽……[詳細] |
![]() | 曲阜周公廟AAA ![]() 周公廟在曲阜城的東北隅,離孔廟約千米之遙,是為紀念西周政治家周公的廟宇,因古代帝王曾封周公為元圣,故亦稱元圣廟。周公廟歷經宋、元、明、清6次修建,方具今天之規模。占地為75畝,各類殿、亭、門、坊計有57間,三進院落。廟內古樹庇蔭,松柏掩映,一派寧靜肅穆氣氛。欞星門內左右兩側各立石牌坊一座。東坊額刻“經天緯地”,西坊匾書……[詳細] |
![]() | 十三碑亭位于孔廟第六進院落的東西兩門之間,奎文閣后,專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習稱“御碑亭”,亦即大成門前東西兩側院內。道南8座,道北5座,參差錯落,兩行排列。十三碑亭均為木構,呈正方形,重檐八角,彩繪斗拱。十三碑亭充分體現了孔子在封建社會的地位,其中金碑亭為孔廟中最早的古建筑。十三碑亭中,矗立著唐、宋、元、明、清……[詳細] |
![]() | 奎文閣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始名藏書樓。金章宗在明昌二年擴建時改名為“奎文閣”,清乾隆帝重新題匾額。自古有說法,奎星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后人即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故以此名之。三重飛檐、四層斗(木共)中夾暗層,層疊式構架,上層柱于下層的斗上。此結構合理,堅固異常。奎文閣為歷代帝王賜書、墨跡收藏之處,它獨特的建筑結構,又……[詳細] |
![]() | 十三碑亭之一,金碑亭為孔廟中最早的古建筑。位于奎文閣后,專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習稱“御碑亭”,南八北五,東西排列。形制大同小異,重檐歇山,黃琉璃瓦頂,平面呈方形,三間見方,明間開敞,稍間砌墻。十三碑亭之一,亭內存唐、宋、金、元、明、清、民國石碑55塊。其中金代碑亭2座,約建于金明昌二年至六年的大修工程中;元代碑……[詳細] |
![]() | 顏廟(復圣廟)AAA ![]() 顏廟,又稱復圣廟,為祭祀顏回的祠廟。現存為元代始建,明代重建。五進院落。現存元、明、清建筑25座。顏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城北門內,與孔府后花園隔街遙對,是祭祀顏回的祠廟。顏回字子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家境清貧,卻潛心好學,一直受到孔子稱贊,說他好學“不遷怒,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者回也……[詳細] |
![]() | 孔子六藝城AAAA ![]() 孔子六藝城位于城南春秋路東首。以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當年教授的“六藝”(禮、岳、射、御、書、數)為主線,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建造的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城,現為國家4A級景區。六藝城建于1992年,占地13公頃,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城內既有風景秀麗的……[詳細] |
![]() | 顏子林位于曲阜城東11公里的防山之南,是孔子弟子顏回及其后裔的墓地。天資聰穎的顏回,一生清貧,但求學之心甚堅,很受孔子喜愛。只可惜天妒英才,32歲即英年早逝,葬于防山之南,后其子孫皆歸葬于此,多代以下遂成現占地180余畝的家族墓地.山東濟寧市……[詳細] |
![]() | 介紹 孟子故里是孟子出生地,位于城南15公里的鳧村內,孟母林之西。元代曾加修復,現有孟子故里坊、孟子故宅、孟母泉、孟母井、孟母池等。山東濟寧市……[詳細] |
![]() | 曲阜尼山AAAA ![]() 介紹山位于曲阜城東南30公里處,本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禱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諱稱為尼山。尼山對于了解孔子也很重要,而且這里可游覽的地方也不少,有人說應當與三孔并列,改三孔為四孔,這說法不無道理。考究尼山所以名聲不如三孔之大,多半因為這里離城近50里,交通又不甚方便。尼山為孔子出生地,東臨沂河,……[詳細] |
![]() | 孟母林是孟子父母的合葬地。位于曲阜城南13公里的鳧村。后人以為孟子成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孟母三遷教子之功,故林地稱“孟母林”,孟子死后,其后世子孫亦結冢葬于此地。孟母林墓群位于曲阜市小雪鎮鳧村,系孟子母親及孟氏后裔的家族墓地。1985年修建林墻,享殿三間、大門三間。1996年,孟母林神道樹立兩根望天吼石柱;104國道旁建……[詳細] |
![]() | 曲阜孔子研究院AAA 介紹出曲阜孔廟正門南行500米,大成路西,一圍透孔花墻內高樓杰出,那就是1999年落成的孔子研究院。孔子研究院是經國務院專文批準建設的研究機構,具有文獻收藏、信息交流、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博物展覽五項功能,規劃建設成為世界研究孔子思想的中心。院門向東,門屋三間,屋檐下懸掛著“孔子研究院”貼金銅匾,匾上雖未署名,一望而知……[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