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彩燈田園景區AAA 任丘彩燈田園旅游景區設立于2018年,位于河北省任丘市S328省道以北,畢莊渠兩側,總占地面積66100平方米,由任丘市田園小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運營管理。公司以彩燈展示區、田園親子互動區及綜合配套服務區為三大功能版塊,依托彩燈、民俗等資源打造“絢麗彩燈、魅力田園”特色項目。景區聘請張家口蔚縣打鐵花非遺傳承人,自貢燈會美術顧問參與特色項目落地任丘,制作大型花燈,打造兒童樂園、花海恐龍園等設施,供游客參觀游玩。……[詳細] |
![]() | 任丘城北十里處有個小村,名叫五龍潭。這個小村至今還流傳著一段有趣的故事。唐朝初期,三滸村有個王員外,五十多歲才得一兒一女。老來得子,自然是很高興的,一晃兒子娶了媳婦,閨女鳳仙也長成大姑娘。一天,姑嫂倆來到村邊的坑塘洗衣裳,風仙發現水中漂來一個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的東西,很象一個桃子,十分好看。姑嫂倆相互爭奪著看,愛不釋手,嫂子說是仙桃,吃后會長生不老,讓鳳仙吃,風仙不肯,倆人推讓了半天,最后還是風仙吃了。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姑嫂都當吃了一個熟蒂落在水中的野果,誰也沒有在意。可是過了不長時間,風仙只覺得身子不舒服,發覺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她很害怕。一個大家閨秀沒出嫁就有身孕,這成何體統?父……[詳細] |
![]() | 扁鵲祠藥王廟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區北15公里的莫州大廟,毗鄰白洋淀,現今的藥王廟建于1992年,南北長250米,東西寬80米占地約30余畝。主體由山門、奶奶殿、扁鵲祠三部分組成,東西配殿塑有歷代十大名醫神像;其建筑雄偉、規模宏大、重檐飛翹,彩椽迥廊、碧瓦宮墻,吸到了眾多中外游客。每逢廟會,香客如云,摩肩接踵,氣勢壯觀。現存墓冢高約1.67米,墓圍周長約50米。石碑1通,穹頂,通高1.32米,碑座高0.35米,鐫刻文字漫漶,可辨識“大觀元年三月□日楊□信□□重□收扁鵲墓”字樣。大觀元年(1107),為目前發現扁鵲墓最早者。墓旁有石羊1對。古槐1株,樹圍根部粗4.24米,高約20米,樹中空,據稱樹齡已……[詳細] |
![]() | 華北油田科技展覽館前身為華北油田地質陳列館,于1981年10月籌建,1983年7月1日開始預展。歷經1989年、1994年和1995年3次不同規模改造,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社會效果明顯、深受參觀者歡迎的石油地質科技陳列館。為慶祝華北油田勘探開發建設30周年,華北油田公司對原地質陳列館進行重建。從2005年3月立項到2006年10月竣工,有關部門和單位精心謀劃協調,科學設計施工,新展館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新的科技展覽館無論設計理念、展覽內容,還是展廳規模,均與原地質陳列館有很大不同。新館面積1424平方米,設序廳、科普、勘探、開發、煉化等5個專業展廳,融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詳細] |
![]() | 白洋淀千里堤地處淀東下游出口,位于滄州市西北的任丘市,距任丘市區最近處10公里。白洋淀素以“華北明珠”著稱,總面積366平方公里,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其秀美的自然風光,不同于水天一色的大型湖泊,也有異于山水相映的山區水庫。淀中有村、村中有淀、河淀相連,田水交錯,時開時閉,壕溝葦蕩把白洋淀串成巨大的水上迷宮。千里堤北距北京130公里,東北距天津120公里,水域面積64.8平方公里,垂柳成蔭,蘆飛荷香,魚潛鳥翔。景色四季多變,各有其絕:春來鳥飛魚躍,夏日紅蓮出水,秋天蘆葦織金,冬季冰船飛馳,是休閑度假的勝地。在千里堤景區有“長堤煙柳”、“棗林晚渡”、“十里荷香”、“白洋夜月”、“水月桃花”、……[詳細] |
![]() | 在任丘市呂公堡鎮南宋村和周村之間有三處古跡:“羅成帽子”、“羅成墳”和“白馬廟。”傳說唐將羅成作戰英勇無比,特別是那匹白龍馬,通曉人性,能跨溝越壑,使羅成如虎添翼,每次與隋軍交戰,總是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馬有失前蹄的時候,人有落鞍的時候。有一年夏天,羅成率兵與敵交戰,軍隊被打跨了,只剩幾十名軍卒。羅成和他的那些殘兵敗卒被困在周村,村的東南北三面,敵人重兵把守,西面是一條淤泥河,要想活命只能過河了。可是,偏偏馬夫是個怕死鬼,他見大勢已去,為保活命,偷偷在白龍馬的草料里摻上了毒藥。羅成騎馬突圍時,白龍馬藥性發作,拚命的掙扎,差點把羅成摔下去,結果羅成的頭盔掉了。羅成顧不上帽子,打馬向河里沖擊,但終……[詳細] |
![]() | 啞叭莊龍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年左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任丘城3.5公里處,當地俗稱“疙瘩頂”,遺址分布范圍約6萬平方米。啞叭莊遺址面積較大,地勢北高南低,文化層積厚0.2——5米。1989年和1990年春秋兩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滄州地區文管所聯合組隊,對遺址考古發掘,共發掘面積1300平方米,發現不同時期的灰坑130個,水井7眼,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玉器1300余件。……[詳細] |
![]() |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東周位于滄州市任丘城3.5公里處,當地俗稱“疙瘩頂”,遺址分布范圍約6萬平方米。啞叭莊遺址面積較大,地勢北高南低,文化層積厚0.2——5米。1989年和1990年春秋兩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滄州地區文管所聯合組隊,對遺址考古發掘,共發掘面積1300平方米,發現不同時期的灰坑130個,水井7眼,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玉器1300余件。啞叭莊遺址內涵豐富,層位清晰,尤其是第一、二期文化的發現,填補了滄州地區龍山至夏商時期考古學的空白,文化面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對探討環渤海地區古文化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詳細] |
![]() | 阿陵城位于任丘城東北12公里,現陵城村南。據《任丘縣志》記載:“阿陵縣建于西漢,新莽時改為阿陸,屬于涿郡管轄。東漢建武二年,為虎賁中郎將阿陵侯任光的封國。”清邑人龐雪崖有陵城吊古詩:水打周遭雉堞平,村名依舊號陵城。可憐漢主酬功地,蘆葦蕭蕭雁一聲。云名事往已千秋,衰草黏天憶故侯。唯有漢時明月在,夜來還照廢城頭。……[詳細] |
![]() | 鄚州大廟又名扁鵲祠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北15公里處,大廟座北朝南毗鄰白洋淀,現今大廟建于1992年。由正殿三皇殿,東配殿藥王廟(后稱扁鵲祠)和西配殿文昌廟組成。四周筑有紅色圍墻,高約2.5米。整座大廟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450米,總面積157000多平方米,占地近230畝,連同香火地共計400多畝。大廟圍墻的南面,建有三座高大的山門。每座山門又各有三個門洞,全部為磚石結構。門洞頂部無梁,呈覆釜形,俗稱“鍋底拱”,各山門前額嵌有長條石匾,上刻各廟名稱,并冠以“敕建”二字,山門高大宏偉,美觀大方,遠處望去,甚為壯觀。鄚州大廟,規模宏大,紅墻黃瓦,雕梁畫棟,彩檐回廊,交相輝映,結構嚴緊,渾然一體,……[詳細] |
![]() | 鄚州城位于任丘城北16.5公里,始建于東周時期,歷代修建。其城池雄偉寬闊,呈紗帽形,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1.2公里,城墻為土城,寬約30米,高5米。現存南城門,當地人稱“南閣”,重建于清嘉慶年間,城北部土城墻保存較好,氣勢雄偉,連綿險峻。……[詳細] |
![]() | 古州城,又名顓頊城,相傳為上古帝王顓頊所筑。據《一統志》記載:“顓頊城在鄚州東北三里,顓頊所造,今呼為古州,即古鄚縣城也。”距今有3000年左右,此城為圓形,直徑1.5公里,布局獨特。如今,顓頊城城墻以東南段保存較好,長約1.5公里。……[詳細] |
![]() | 三各莊遺址位于任丘市七間房鄉三各莊村,南距任丘市13千米,西約500米為白洋淀。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該遺址于1991年發現,1992年進行了調查。文化層厚約1~2米,內涵豐富。暴露出的遺跡有灰坑、水井。采集標本有彩陶片,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磨光黑、紅陶器物殘片以及石器、骨角器、蚌器等。器物紋飾以素面磨光為主,少量刮條紋、刺剔紋、籃紋和劃紋。彩陶以在磨光紅陶上繪褐色動植物花紋最為常見。器型有缽、盆、碗、罐、杯、小口瓶、高柄壺、鼎、盤等。遺址內涵年代包含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兩個時期,而以仰韶文化后崗類型為主。該遺址保存較好,尚未發掘。后崗類型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在……[詳細] |
![]() | 高郭城,又名裹角城,在任丘城西北十七里,今趙各莊村北。高郭城,漢置,屬涿郡。漢宣帝地節三年,封河間獻王之子劉瞌為侯國。如今,高郭城遺跡尚存。保護范圍:以城墻墻基外緣為基線,向東、南、西、北各外擴5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線為基線,向東、南、西、北各外擴50米。……[詳細] |
![]() | 【地址】滄州市任丘市北站西路17-2號【服務人口】80萬人(2020年常住人口)【聯系電話】0317-2239010【設施情況】任丘市博物館位于新市民廣場南側,建成于2014年,建筑面積5580平方米,總體布局一到二層共有五個展廳,一樓設有序廳、歷史文化陳列廳、互動體驗廳。二樓設有石刻展廳、臨展廳。2017年9月開館,為區域性綜合博物館。【人員情況】編制數22人,在編人員11人。【館藏情況】任丘市博物館展出文物189(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件/套),二級文物8(件/套),三級文物17(件/套)。總館藏文物408(件/套)。【特色陳列】任丘市博物館堅持深入挖掘歷史印跡,不斷提升和凝聚文化……[詳細] |
![]() | 華北油田任四井位于任丘市辛中驛鎮南馬村東第一采油廠任南作業區,年代為1975年。為滄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任四井圍墻外墻皮為基線,向東外擴10米至東面住戶,向南外擴10米至磚路,向西外擴10米至西面公路,向北外擴10米至北面住戶。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線為基線,向東、南、西、北各外擴30米。……[詳細] |
![]() | 【地址】滄州市任丘市青塔鄉邊各莊【服務人口】81萬人(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聯系電話】13903176518【設施情況】任丘市京南博物館是一家以收藏、展示、研究民俗民風文化為主旨的民辦非國有博物館,始建于2017年,并于2017年12月29日經河北省文物局正式批準掛牌。博物館展廳面積300余平方米,分瓷器、民俗、石器三個展區。【人員情況】工作人員5人。【館藏情況】任丘市京南博物館現有藏品總數為307件。【特色陳列】任丘市京南博物館共有3個常設陳列:1.《瓷器展廳》展示了明清時期的珍貴文物。2.《民俗展廳》展示了我國近代、現代富含著勞動人民智慧的生產、生活工具,以及部分勞作的場景再現,代表性……[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