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萬榮稷王廟萬榮稷王廟(第五批國保)時代:金地址:萬榮縣城西北7.5公里的稷王山麓太趙村北隅相傳上古時后稷始教民稼穡于此,因名稷神山,俗稱稷王山,為紀念后稷而建廟。始建年代不詳,現僅存中軸線上的正殿、戲臺。正殿是稷王廟的主殿,金元時期建筑,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建筑面積252平方米。單檐廡殿頂,殿頂筒板瓦覆蓋,脊……[詳細] |
![]() | 北辛舍利塔時代:明地址:萬榮縣榮河鎮北辛村塔原是崇圣禪院內附屬建筑,創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現寺已毀,唯塔尚存。塔為三級覆缽式磚塔,通稱-塔,高21米。平面為正方形,邊長7.8米。一、二層為正方形,三層為圓形覆缽,塔頂相輪已毀。2019年10月7日,北辛舍利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
![]() | 稷王山塔稷王山塔(第四批省保)時代:宋地址:萬榮縣三文鄉稷王山頂塔聳立在稷王山頂峰,據塔內銘碑記載,建造于宋元祐二年(1807年),塔為七級密檐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邊長2米,高23米。一層塔檐仿木構磚雕斗栱,其余各級皆疊澀出檐,塔頂殘損。遠觀其塔像一棒槌,俗稱“棒槌塔”。2013年5月,萬榮稷王山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詳細] |
![]() | 八龍寺塔八龍寺塔(第四批省保)時代:宋地址:萬榮縣榮河鎮中里莊村塔原為八龍寺附屬建筑物,現寺已毀,僅存塔一座。塔為七層樓閣式磚塔,高約23.9米。平面正方形,實心。底座高0.62米,邊長3.65米。一至五層辟有磚券拱門,一至六層塔檐下皆施仿木構斗栱,七層上筑寶頂。2013年5月,中里莊八龍寺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詳細] |
![]() | 薛瑄家廟及墓地時代:明地址:萬榮縣里望鄉平原村薛瑄(1389—1464年),明代學者。字德溫,號敬瑄,貞子。河津縣(現萬榮)里望鄉平原村人。官至禮部右侍郎,謚文清。學宗程朱,有“河東派”之稱。著作有《薛文清公全集》。村中有“薛夫子家廟”及故居。家廟原有前后兩院,現存前院,坐南朝北,南北長31.6米,東西寬13.4米。廟……[詳細] |
![]() | 汾陰古城址及墓地汾陰古城址及墓地(第二批省保)時代:春秋戰國地址:萬榮縣寶鼎鄉廟前村北500米位于30米高的丘南面,地勢北高南低。僅存東墻的北段(約0.75公里)和東北角兩處。城東北角不明顯,東墻殘存部分保存尚好。高1.5—4.2米,寬7—9米不等。夯層厚8厘米。夯窩直徑5.5厘米。城址約保留三至四千平方米。地面多溝洼……[詳細] |
![]() | 荊村遺址荊村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萬榮縣萬泉鄉荊村西北500米地處峨眉嶺北側,西南緊靠孤山,北望汾河,東北逐漸下降,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的平緩坡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性質為仰韶廟底溝類型和廟底溝二期文化并存的遺址。1931年進行過發掘。文化層厚約2米,復蓋層1米,暴露有窯址、灰坑。采集有紅陶、灰陶、彩……[詳細] |
![]() | 閻景李家大院AAAA ![]() 李家大院晉南獨一無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運城市以北38公里處的萬榮縣閻景村。西臨209國道,東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鹽湖,堪稱風水寶地。李家大院景區占地面積1000余畝,建筑面積10萬多平方米,由古建區、仿古區、新建區、服務區、農業生態園、笑話博覽園六大部分組成,是一個集吃、住、游、娛樂、購物、健……[詳細] |
![]() | 孤峰山風景區AAAA 孤峰山風景區孤峰山風景區位于萬榮縣城南8公里處,是一處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它既是一座風景名山,也是一座歷史名山。是由原長治鋼鐵公司總經理王創全先生投資上億元開發建設的,現在對外開放的是一期工程。孤峰山因拔地而起,孤傲不群而得名,因為此山不與它山相接,是唯一一座偉岸孤傲形山體,所以它也被稱為亞……[詳細] |
![]() | 西灘景區滾滾黃河,夾岸攜谷,傾壺口、劈龍門,一路狂奔,直瀉千里,在古老的萬榮大地與山西的母親河汾水交匯,在這廣袤而肥美的黃汾間,形成了黃河中段近百萬畝的一方灘涂,成為聞名中外的中國黃河濕地奇觀!傲ⅠR風陵望漢關,三峰高出白云間,西來一曲昆侖水,劃斷中條太華山”。這里河谷寬闊,地勢平坦,河漫灘地,分布著大片的沼澤和茂密的……[詳細] |
![]() | 萬榮笑話博覽園中國萬榮笑話博覽園與慈善世家——李家大院相鄰,共占地234畝,是中華大地上首家以笑文化為載體的娛樂園,是黃河金三角地區乃至全國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中國萬榮笑話博覽園由歡樂廣場、笑話王國、笑話產業園三大板塊組成。歡樂廣場占地4萬平方米,有笑話噴泉、萬笑墻、笑話大舞臺。笑話王國是笑博園的核心,有笑關、笑墻、笑……[詳細] |
![]() | 在山西萬榮縣城西古后土祠東隅。因樓上存放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形制結構為明代所筑。樓高30米,下部筑以高大的臺基,南北穿通,周圍磚砌花欄,東西兩向各雕橫匾,東曰:“瞻魯”,西名“望秦”。樓身三層,面闊五間,四周圍廊,十字歇山頂,一二兩層四面各凸出龜須座一間,上筑瓦頂,山花向前;二三層廊下置斗拱或平……[詳細] |
![]() | 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新建的孤峰山國際滑雪場冬季可滑雪,夏秋季可滑草。它新奇、刺激、時尚、浪漫,是黃河金三角地區一處參與性極強的運動、健身、休閑場所。西運城孤峰山滑雪場,占地面積100余畝,分三條滑雪道:高級滑雪道,長500米,寬80米,坡差平均9度;中級滑雪道,長300米,寬60米;老年兒童滑雪道,長160米,寬35米![詳細] |
![]() | 萬榮縣東岳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萬榮縣城,中軸線上有飛云樓、午門、獻殿、香亭、正殿、閻王殿等古建筑,占地面積10600平方米。飛云樓是東岳廟的主建筑,面闊進深各五間,平面呈方形,純木結構,明三暗五層,高23.19米,十字歇山頂,底層木柱林立,中央四根高15.45米的通天柱直達頂層,四周32根木柱構成棋盤狀,三層……[詳細] |
![]() | 萬榮東岳廟位于山西省萬榮解店鎮東南角。萬榮東岳廟的始建年代不詳,唐代貞觀時已經存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大德元年(1297年)重新修建。萬榮東岳廟坐北向南,現存主要建筑有飛云樓、午門、獻殿、享亭、東岳大帝殿、閻王殿等,按中國早期寺廟的布局規制,樓塔設置在中軸線前面。飛云樓是清代重建的,其余的大多是元代建造……[詳細] |
![]() | 后土祠景區AAAA ![]() 萬榮后土廟,俗稱后土祠,位于山西省萬榮縣城西南40公里黃河東畔。漢武帝時廟在汾陰,據碑刻記載,這里歷史上曾屬于著名的“汾陰睢地”,自漢武帝時,汾陰后土廟已成為歷代帝王祭祀地神,祈福育民的勝地。漢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63年)建汾陰廟,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6年)建后土祠。此后,東漢、唐、宋各代屢次興建,至北宋大中祥符……[詳細] |
![]() | 黃河農耕文明博覽園位于萬榮縣高村鄉閆景村,園區總占地面積230余畝,主要分三個區域,A區為廣場演藝區,通過三個廣場布局,展示天圓、地方、人和的農耕文明要素,揭示農耕文明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B區為主題展館區,展館由沿黃9省分別布展,通過對黃河文明和各自省份農耕歷史的梳理,搭建起黃河農耕文明的傳承平臺;C區為實景花海區,通……[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