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侵華日本關東軍護路守備隊舊址俗稱“小紅樓”,它坐落在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勝利街東段,遼河北岸。它始建于1932年4月,建筑面積198平方米,占地面積450平方米。當年,日本關東軍為了保障溝營鐵路軍需物資供應補給以及調轉兵力,在盤山火車站前設立關東軍護路守備隊分隊部,并同時修建碉堡式炮樓兼營房。“小紅樓”因全部用紅磚砌成而得名。房頂是搗制的平臺,上層有高高的瞭望樓,從樓頂望去,南北鐵路列車盡收眼底(在當年小紅樓是盤山縣最高的建筑)東北可見……[詳細] |
![]() | 北大營是中日兩軍沖突最初開戰地,北大營在奉天北郊大約3英里處的一個部落,是東北軍營所在地。現在奉天附近有大約三大隊的日軍駐屯。在滿洲,現有的我軍總兵力是相當于平時一個師團的三分之二。經常駐在駐屯師團和六個大隊的鐵道守備隊,在奉天的日本人,根據昭和五年七月末調查有2萬6千余人。正如號外中坦率地承認,事變之前,即1930年7月,在奉天的日本人就對北大營進行了深入調查。雖然是軍事0-,北大營卻因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日本駐奉天特務機關以各種方式,……[詳細] |
![]() | 鞍山鋼鐵廠工業遺產群是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鋼鐵資源、經濟侵略中國的重要實證,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保存最為完整的活態保存的工業遺產群,同時也是類型最為豐富的工業遺產群,是當代中國鋼鐵工業的經典,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此次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主要有昭和制鋼所本社事務所舊址、昭和制鋼所迎賓館舊址、井井寮舊址、滿洲人公學堂舊址、燒結總廠二燒車間舊址等多處建筑。昭和制鋼所本社事務所舊址于1933年建成,俗稱“大白樓……[詳細] |
![]() | 旅順沙俄陸防副司令官邸建筑,坐落在旅順白玉街31號。建于1900年,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是一座白色的俄羅斯風格的建筑。1900年,俄國關東州廳長官阿列克謝耶夫中將這座俄式別墅洋房,當作生日禮物送給侄子啟里爾親王。1904年4月13日,啟里爾親王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觸雷0-中僥幸逃生后,這座別墅成為俄陸防副司令烏羅科夫少將的私人官邸。1945年8月22日,蘇聯紅軍進駐旅順接管此建筑。1955年蘇軍撤離,這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旅順……[詳細] |
![]() | 開原大戲院開原大戲院是鐵嶺文化產業集團的母體公司,多年來始終堅持“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常年不間斷進行二人轉演出,以保護、傳承開原二人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宗旨,弘揚地域文化、服務百姓大眾、奉獻精品文藝、打造快樂舞臺的經營理念,艱苦創業,勇于探索,集團創作、管理一流,開啟了“鐵嶺二人轉,歡樂中國行”全國巡演,進軍全國演出市場,打造了開原“二人轉嘉年華”城市文化品牌,為豐富百姓文化娛樂-,助力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遼北地區文化產……[詳細] |
![]() | 馬賽馬拉主題樂園馬賽馬拉主題樂園位于濱水新城東部,樂園以非洲特色為主題,為無動力親子游樂園。分為一場三區,包括沙巴草原廣場、乞力馬扎羅拓展攀爬區、馬拉灣水上樂園區和塞倫蓋蒂休閑區,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的游客需求。通過攀爬、野外訓練、野營等方式鍛煉孩子體能與意志。園內還建有還原非洲草原動物大遷徙的壯觀景象,讓孩子們不出國門便可感受到非洲異域風情。……[詳細] |
![]() | 龍泉山城AAA 龍泉山城風景區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龍泉山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城保存有古城墻遺跡、古墓、古碑等,文物古跡眾多。龍泉寺坐落于山城中央,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初年、乾隆四十九年、道光四年曾重建、擴建三次,歷史悠久,盛名遠播,現已成為東北頗有地位的宗教文化旅游勝地。……[詳細] |
![]() | 龍潭山城風景區七鼎龍潭山城位于開原市威遠堡鎮北部,始建于高句麗中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山城內的龍潭寺是東北地區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清乾隆初葉(1736年),由山西五臺山演智大師開山創建,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也是改革開放后最早恢復開放的寺院之一。龍潭寺廟會具有兩百余年歷史,至今每年盛況空前,已被評為鐵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龍潭山城林木蔥郁、景色優美,七座山峰拱抱如環,圍護著城內龍潭寺和一眼神泉、兩潭泉水,因而寺名為七鼎龍潭寺……[詳細] |
![]() | 鐵嶺溶洞在白鷺洲景區東部,形成于奧陶紀時期,迄今約600-1200萬年,是遼北地區最大的石灰巖溶洞。溶洞全長近1000米,分上下兩層,游覽時間約80分鐘。古老的巖溶景觀晶瑩剔透、璀璨依然;洞體龐大,古洞幽深,碳酸鈣沉積物類型齊全,穹窿下鐘乳懸垂,奇石林立,形態各異,琳瑯滿目,美侖美奐,給東北區域旅游新添了一大亮點。……[詳細] |
![]() | 朝陽南塔位于遼寧省朝陽市慕容街(原雙塔街)南端,為遼代興中府城遺跡建筑。因市內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稱東塔、南塔、北塔。南塔為十三級密檐式磚筑佛塔,現高42.6米,由夯土臺基、磚臺座、須彌座、塔身、塔檐、剎頂組成。朝陽南塔為方形空心十三級密檐式磚筑,塔高四十五米,修復后塔高五十六米。塔基方形每邊寬二十米,高十米。須彌座有二層束腰,設壺門、鑲砌著磚雕蓮花,云龍圖案,至為精美。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門,上雕體蓋,內通塔心室,其他三面設……[詳細] |
![]() | 位于岫巖楊家堡的臥龍山山城遺址是隋唐時代為防止大唐進攻而在山上筑的石城。古城南端筑有點將臺,北城墻制高點上有烽火臺,設有四門,古城內有娘娘廟。2019年,臥龍山山城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三燕龍城遺址位于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其位置于現今市區重合,埋藏于市區地下,暴露在外的遺跡有峙“龍城宮城南門遺址”。2003年,遼寧省朝陽市政府對朝陽市老城內的北大街及周邊地區進行拆遷改造,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從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發掘11個地點,發掘面積1萬余平方米,揭露出多處十六國時期至清代的重要遺跡,出土了包括北燕紀年陶甕在內的大量重要遺物。其中3號地點即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的……[詳細] |
![]() | 張店古城遺址1972年就已被發現,分大、小兩個城。大城南北長約340米,東西長約240米,小城在大城南側,東西長約140米,南北寬約113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83年1月,當地農民在村邊意外發現了一塊馬蹄金。根據城內外出土文物斷定,張店漢城遺址始建于戰國,兩漢時期呈現出繁榮景象,遼金時期沿用。2009年,由遼寧省和大連市組成的考古隊對張店古城遺址周圍的漢墓進行發掘,清理發掘了兩漢墓葬212座,出土了20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玉覆面……[詳細] |
![]() | 滿鐵奉天公所舊址位于沈河區朝陽街131號,它是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在奉天設立的分支機構。1909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道教廟宇景佑宮的舊址上修建了滿鐵奉天公所。1923年,日本人又在原址重新建造了這座建筑,翌年竣工。該建筑平面采用了中式傳統四合院的形式,在現代建造技術中融入了中國傳統的構造手法與造型因素。滿鐵奉天公所對外是“滿鐵”在老城區的旅館兼辦公處,實則是一個擔負著政治、經濟、文化侵略三重任務的特殊機構。……[詳細] |
![]() | 東三省總督府,地處故宮和帥府之間,位于北通天街與盛京路的交會路口,當年在偌大的盛京城,它是僅次于故宮的名震東三省的建筑。這座建筑外部為青磚墻體,內部為人字架木結構,建筑用料選材考究,雕飾精良,為典型的歐式建筑。它是沈陽最具歷史意義的建筑物之一。整個建筑呈“凹”形,門前還有對獅和上下馬石。從清朝末年的官員到后來的東三省幾任總督,再到奉系軍閥張氏父子,都曾在這里辦理過公務。東三省總督府,建筑面積2600多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外部為青磚墻體,……[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