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遼寧省旅游

遼寧省景點介紹

  在遼陽古城東四道街,有一處三進一廳四合院古建筑群,它就是彭家公館,是目前東北地區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代四合院建筑之一。1988年12月,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遼陽博物館館址。彭家公館始建于1921年,是當時東北三省官銀號總辦彭賢的邸宅。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舍五十余間,分東西兩個院落,東院有住宅,,院有觀花廳、花園和果園。建筑非常考究,布局合理、疏密適度,主體全部坐落在南北一條……[詳細]
  《創建大奠堡記》碑位于寬甸縣永甸鄉坦甸村,年代為明。該碑座高0.40米,寬0.83米,厚0.54身高1.6米,上寬0.83米,下寬0.80米,厚0.13四周雕刻云卷紋圖案,碑文為陰刻703字,記載了建大奠堡始末。1988年12月20日,《創建大奠堡記》碑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玄真宮祖碑位于阜新縣新民鄉上排山樓村。是一通道教石碑,由碑首、碑身及龜趺三部分組成。碑首兩側分別雕雙龍戲珠圖案,正面下為天宮,背面天宮在上,下為云氣。碑首鐫有盤龍,雕工精細,中刻“大玄真宮祖碑”六個大字,字體蒼勁。碑身正反兩面鐫刻碑文五千余字,均以寸楷刻成,字體工整,一絲不茍。碑文撰于元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碑石立于元至順三年(1332年),從撰文到刻石立碑間七十一年,殊屬奇事。碑文記述了著名道教大師楊志谷在云游中選中此地建觀傳……[詳細]
  阜新千佛山,摩崖造像群,屬于藏傳佛教即黃教教派。清光緒26年建造,現存173座。造型各異,形態生動,經百年仍新鮮。在今遼寧彰武縣東北四大家子鄉扎蘭村西南五里。傳清代晚期關內和尚朱溫久率弟子來此雕造佛像,本欲雕千尊,但至宣統元年(1909)僅雕成一百九十八尊而終止,因名千佛山。現存雕像一百九十七尊,有武士、羅漢,分別乘馬、龍、虎、象、麒麟等,造像一般高1米左右,最高達20.2米,最低僅0.3米。雕工精細,是研究清代造像藝術的重要資料。……[詳細]
  務歡池遺址位于阜新縣職業高中所在地周圍。遺址地勢北高南低,北依阜新彰武公路,南臨務歡池河,東西兩側為小支流河,務歡池河水向東北流約15公里匯入阜新縣境內繞陽河。覆蓋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面積較大。保護范圍:以水源工程管道走向與電線桿正西20米處交叉點為中心標樁,東20米,南150米,西50米,北5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沈陽奉天驛舊址(今沈陽站),位于沈陽市和平區勝利南大街2號,遼寧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5年,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后,以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作為賠償。但俄國為其遠東利益,聯合德、法脅迫日本退出遼東,而俄國獲得了在我東北建造中東鐵路的好處。1905年,俄國在日俄戰爭中失敗,后又將中東鐵路南段割讓給了日本。由此日本獲得了鐵路和鐵路所占有的廣大的鐵路附屬地。日本獲得中東鐵路南段后,將其改稱為南滿鐵路。1909年10月,日本開始建設奉天驛,……[詳細]
  九頂鐵剎山的摩崖石刻之多,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增續九頂鐵剎山志》記載,總計有54處。大都集中于中峰元始頂下,由上而下分別為天橋洞、云光洞、乾坤洞、日光洞、風月洞。每個洞口,都題有名字。最為著名的當屬“九頂鐵剎山八寶云光洞”“鐵剎三千年”“與天同壽”摩崖和“乾坤正氣”幾處石刻。保護范圍:山下“龍頭”、“鳳尾”石刻所處等高線以上,包括各個山峰。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以下25米以內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沈陽東、南、北塔(1)東塔保護范圍:塔基外南、西各30米,東至東塔街西側道路紅線,北至東塔園圍墻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南至長安路北側道路紅線,西至南運河東側河岸線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2)南塔保護范圍:塔基外東、北各30米,南15米,西至規劃道路東側道路紅線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22米,南20米,西至規劃道路西側紅線、與西至南塔街東側道路紅線、塔基外南、北兩側各3米,北至南塔公園北側圍墻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3……[詳細]
  鵝房壁畫墓墓址在文圣區鵝房村南。工字形石板墓,槨室用淡青頁巖大石板支筑,前后長4.80米,左右寬3.48米,室內高1.48米,墓門東南向。石板外封,槨內前后廊左右小室,兩個棺室,上下石板鋪蓋,石灰勾縫。隨葬遺物有方灶、瓢、勺、耬、博山爐陶明器以及壺、缽、盆、杯、案、瓶、豆、奩泥質灰陶器,銅器有環首刀、鏡、銀器指環等60余件。石壁上彩畫有文吏像,畫一排六男站像,身穿綠袍,白緣領袖,頭戴進賢冠,各持帛書卷;宴飲圖,畫三男一女拱手對坐,男主人……[詳細]
  北園三號墓位于遼寧省遼陽市北郊,與北園一號、二號墓相距不到百米。墓室為淡青色頁巖大石板支柱而成,石板中間用自灰勾縫。墓門朝向東南,墓室平面呈“土”字形,東西民6.05米,南北寬約4.3米。墓室前廊和后廊左右兩端各有一個耳室,墓門中間由三塊石板封堵。墓葬保存完好,共出土了151件文物,這些文物分布在前后廊及棺室內,質地為鐵、銅、陶、石、玉等。出土主要器具有鐵刀、銅指環、銅鏡、銀鐲、五銖錢。左右及中間棺室內還發現了一些肋骨、頭骨和髖骨。北園……[詳細]
  柳家畫像石墓位于柳家村西北約0.5公里左右的山坡下,1983年,與北園三號墓等56處文物遺址一起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葬封土堆中心為基點,半徑1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2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清柳條邊遺址的所在地為遼寧省沈陽市新民市,類型為古遺址,批號為21010007,具體地址位于新民市立新鄉、周坨子鄉、于家窩棚鄉。清柳條邊始建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陸續完成,是清王朝為了保障陪都盛京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利益而修筑的一道“邊墻”。柳條邊橫跨遼、吉兩省,全長1320公里,設邊門20座。柳條邊以開原威遠堡為交匯點,分為西、東、南三段,其中沈陽二段,撫順、錦州各一段。通過沈陽境內的柳條邊即位于西段,……[詳細]
  琉璃寺西山遺址保護范圍:建筑遺址墻外墻基外1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50米,南20米,西90米,北30米以內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遼一井是遼河油田第一口探井。20世紀60年代,下遼河平原溝汊縱橫,灘涂蘆葦遍布,人煙稀少,一片荒涼,有“南大荒”之稱。1964年2月,國家地質部第二普查大隊的勘探炮聲打破這片荒原寧靜。他們在遼河平原、今天的盤錦市東風農場西黃金帶屯踏勘井位,確定遼一井位置。當年,這里沒有路,交通不便,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地礦部3207鉆井隊百余名鉆井隊員人拉肩扛,運來一批批生產物資,豎立起荒原上第一個鉆塔,并于同年7月8日23時48分正式開鉆。從盛夏到寒冬……[詳細]
  南郊路壁畫墓群保護范圍:以墓群中,東數第一座墓中心(東經123°12′72″,北緯41°15′02″)為基點,東8米,南30米,西103米,北37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40米,南140米,西70米,北23米以內為Ⅰ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亚州精品私密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