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旅游

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景點介紹

  遼松山州城位于赤峰郊區治所西30公里城子鄉城子村,筑于半支箭河上游北岸。城址建筑分東、西兩部分,平面呈“”字形。兩城大小相同,每面城墻長500米,周長合6華里。城墻殘存寬15米、高3—5米,夯筑。在城址西南角、西北角、東南角分別保存有直徑約15米的角樓遺存,城內布局遺跡較明顯。西城宮殿立體建筑位于城正中,方形臺基殘高1……[詳細]
  姜家營子山城位于赤峰郊區姜家營子鄉前平頂山,當地俗稱“摩天嶺”。山城獨峰突兀,遠望象一座圓形天臺。西、北、東北三面均有大山環抱。山頂地勢較平,西面有人工壘砌的石墻。城內有圓形石砌房址基40余座,最大的直徑8米,小的2—3米,一般為5—6米。西城內尚有古井一口,今已干枯。城內東南角似有一門址,寬6米,兩側均為自然立石。外……[詳細]
  石博園。由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施工,總面積24萬平方米。主要展示赤峰區域內的石文化,再現赤峰地區獨特的冰臼、冰石林、冰石臺、角峰等冰川遺跡的石自然博物園,還展示了赤峰地區從遠古到現代使用石頭的歷史文脈,使游人在欣賞過程中能走近歷史、走近文化,增強對本市文化的認識。……[詳細]
  遼高州城位于元寶山區豐水溝鎮興隆坡村,建筑于老哈河北岸沖積平原上,北為丘陵坡地。城內已辟為耕地,城垣遺跡周長約2500米。城內地表散見大量磚瓦、瓷片,包括遼、金、元時期的遺物。遼高州領三韓縣。據云,遼圣宗伐高麗、遷(辰韓)擄扶余、(弁韓)新羅、(馬韓)高麗之民置縣。……[詳細]
  遼懷州城是遼朝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的奉陵邑,城址在今巴林右旗崗根蘇木境內,筑于床金河、后樸河匯合的三角地帶。其東南可通上京,西北可達慶州,地處聯系北部草原的古代交通要道上。城為方形,正南北向,周長4華里。城墻夯筑,除西墻被河水沖刷外,其余保存較好,殘高2—4米。城設南北二門,四角建有角樓。城內西部尚存二組大型宮殿建筑遺址……[詳細]
  遼慶州城位于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查干木倫河北岸沖積平原上,是遼圣宗、興宗、道宗三代皇陵的奉陵邑,北距慶云山遼慶陵30華里,慶州為遼極盛時期的重要城市。慶州城由外城和內城組成,平面呈回字形。外城南北長1700米,東西寬1550米,城墻夯筑。內城在外城中心,保存較好。南北長1150米,東西寬950米,城墻殘高4—4.25米……[詳細]
  那斯臺聚落遺址位于巴林右旗巴彥漢蘇木那斯臺嘎查。該遺址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000米,周圍有壕溝遺跡。出土豐富的陶器、石器、玉雕和骨器。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還有不少彩陶。器形有罐、甕、杯、缽、紡輪、紡瓜等。器表多素面,有的飾以“之”字紋、指甲紋、網格紋、回字紋及器底的編織紋。彩陶花紋多為菱形、三角形、三角渦紋、平行……[詳細]
  遼上京博物館的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館,位于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部,占地面積達660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是自治區一流的遼代皇都博物館。博物館外形設計由赤峰市原市長高延青繪制草圖并親筆題寫館名、赤峰市建筑設計院設計。博物館的外形是以遼祖州石房子為原型,具有歷史的厚重感;正廳8根漢白玉柱子代表契丹八部;橫梁漢白玉浮雕……[詳細]
  罕山自然風光旅游區位于阿魯科爾沁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175公里。該區總面積146.8萬畝,屬大興安嶺嶺南山地與科爾沁沙地緣的交匯地帶,是天然次生林區,也是一個以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濕地等多樣生態系統的綜合性旅游區。這里自然環境優美,生物物種多樣而豐富,有山地、森林、裸巖、濕地、河流、草原等多種……[詳細]
  “華夏第一村”興隆洼原始聚落遺址旅游區。位于敖漢旗東南100公里處,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后進行7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清理房址153座,最大的房址總面積140平方米,是中國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這里還發現世界最早的玉器,出現世界最為奇特的葬俗——居室墓及人豬合葬,首次發現中國最早的服飾——蚌裙,并出土數千件珍貴的文……[詳細]
  美林谷滑雪場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鎮,距赤峰110公里,坐落于寧城縣、河北省隆化縣、圍場縣交匯之處。旅游項目分為滑雪場、度假酒店等,其中,一期項目于2009年12月25日開業并投入運營。滑雪場以打造“歐式滑雪小鎮”為開發理念,由著名的法國團隊操刀設計。整個雪道工程預計分三期開發完成,全部建成后雪道總長度達到70公里以上……[詳細]
  漢錢范作坊漢代新莽時期鑄錢范作坊遺址位于寧城縣甸子鄉黑城村南。1976年,由市文物工作站試掘清理出一批新莽時期“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的陶范母,范母大多數經過室內烘干,質地較堅硬,呈紅褐色,亦有少量制好后尚未烘干的,質地疏松易碎,呈紅土色。兩種范母均為規整的長方形,前端中央有圓形漏斗狀澆口,澆口兩側設有排氣溝槽。“大……[詳細]
  哈達英格窯址位于巴林左旗哈達英格蘇木境內,是遼上京附近重要窯址之一,長、寬各百米左右,窯室用耐火磚壘砌,地表散布稠密的瓷片,堆積厚達1米有余。發現的窯具有匣缽、三岔形支釘、墊、墊環等。此窯以燒造粗瓷為主,胎質粗厚,釉色多灰或褐色,質地堅硬。黑釉器以甕、罐為主,間有碗、注、盂、缽;茶末釉以牛腿瓶、缸、罐為多。此外還有馬、……[詳細]
  白音高洛窯址位于巴林左旗東白音高洛屯,為遼代上京地區著名的窯址之一。面積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500米。地表散布大量的瓷片,品類以黑釉、茶綠釉器為主。窯室平面多呈馬蹄形,窯壁為土坯所筑。窯址中除窯室外,尚發現有選料場,堆積有10公分厚的紫色碎石料。窯具中有匣缽、支、釘、墊等。……[詳細]
  猴頭溝窯址位于赤峰市西南45公里猴頭溝鄉缸瓦窯村。窯址地處丘陵起伏的山區,中間為一狹長緩平地帶,山下一條自西向東的季節河,窯址分布在河套的北岸至水泉溝屯的南坡。這里地下有煤礦資源和大量的優質瓷土,水位較高,為燒制瓷器提供了較好的自然條件。窯址在村東、南處分布密集。東西長約千米,南北寬約200—300米。文化層堆積厚達1……[詳細]
  大盛魁文化創意產業園是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第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2006年3月,玉泉區提出建設大盛魁文化產業園設想。隨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期投資立項。從2006年起,呼和浩特市政府每年投入2000萬至3000萬元支持大盛魁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截至現在,大盛魁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北區塊舊址復原及影視基地建設……[詳細]
  深藏于鬧市中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始建于明萬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條具有明清建筑風格的古街。門前西側有一條橫街,立了牌樓,名為塞上老街,全長380米,全部建筑充分體現明清時期特點,被譽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古街兩側排滿了起脊的青磚青瓦建筑,寬檐翹角,別有古時氣韻;浮雕壁畫、穹……[詳細]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該寺俗稱“邁德爾格根廟”,又稱“那順之都吉勒呼里特”,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始建于1920年。壽因寺現存大殿為漢藏結合風格建筑,二層三頂式。正面前出3間抱廈,4根石雕明柱支擎第一、二層建筑。前檐斗拱作木雕虎頭、象頭。屋頂前部為卷柵式,中部、后部為單檐歇山式。大殿內有彩繪,并且供……[詳細]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清真北大寺建于1739年,歷經200余年不衰,保留了原有的古樸風格,這里是穆斯林聚禮朝拜之處。寺院的建筑由正殿、配殿、望月亭、沐浴室等組成。正殿又分為寶剎、大殿、瑤殿3部分。其中寶剎是教徒禮拜時整衣、脫鞋處;大殿是禮拜場所;瑤殿則直通望月亭。望月亭高30米,頂部為銅質,俗稱金寶頂。……[詳細]
  時代:清地址:內蒙古中部陰山北麓烏蘭察布高原這是唯一幸存的清代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扎薩克郡王府。辛亥革命以后,四子王旗扎薩克被袁世凱政府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分別封為親王,隨后被稱為“四子部落扎薩克多羅達爾汗卓力克圖雙親王旗”,名聲傳遍漠南漠北大草原。該王府座落在四子王旗所在地烏蘭花鎮東北24公里處的查干寶力格蘇木,緊靠通……[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a一片免费久久 | 思思久久96热视频主播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