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荊州市 > 石首市旅游

石首市旅游景點介紹

  陳家湖公園位于石首市南岳山社區,北臨南岳山,南接解放大道。總體結構為“一軸、四心、五區”,公園內景觀五光十色,妙趣橫生。園內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四季花香,蔥郁繁茂。……[詳細]
  湘鄂西赤色軍政干部學校舊址位于荊州市石首市東升鎮焦山河社區。1930年10月,紅2軍團南征,紅軍后勤機關交湘鄂西特委領導,洪湖軍校遷石首焦山河,更名為湘鄂西赤色軍政干部學校(簡稱焦山河軍校)。軍校由中央軍委派到湘鄂西蘇區工作的劉鳴先擔任,軍校配政委、教育長、軍需長等,教官處有政治、軍事教官30余人。焦山河軍校共選招學員……[詳細]
  石首市六虎山茶園成立于1999年12月8日,位于團山寺鎮腹地,洞庭湖北,湘鄂結合部,這里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內含多種人體所需礦物質,營養元素豐富其間。境內小山溪水湖泊林木相連,形成了茶葉、果樹生長得天獨厚的環境與氣候。……[詳細]
  在石首城區,有一座東西走向的山巒,其山峰依次為南岳山、 馬鞍山、文峰山(又名筆架山) ,在馬鞍山與文峰山之間,有一條界口,名界山口。……[詳細]
  調弦口是石首知音文化的代表。據史家考證,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駐襄陽鎮南大將軍杜預為漕運而下令在此開河,因河口位于相傳俞伯牙當年調弦撫琴遇知音之地,始名調弦河。清朝乾隆丙辰年編《石首縣志》云:俞伯牙從楚都東下,停舟鼓琴于此,弦漸而調之,因以得名。此處為荊江穴口之一,故又稱調弦口。咸豐乙卯年(公元1855年),官……[詳細]
  繡林山是石首三國文化的代表。在繡林山巔,至今仍玉立著一尊孫(尚香)夫人的塑像,塑像附近有一座繡林亭。相傳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劉備東吳招親迎娶孫夫人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繡林山亦因劉備看見招親時山上山下結繡如林,場面極為壯觀而得名。宋黃庭堅留有《詠繡林十景》詩。此山現已辟為繡林山公園,山頂有繡林亭和孫夫人望夫塑像,……[詳細]
  三菱湖濕地公園以三菱湖為中心,涉及李花山、漆家鋪、鹿角頭、吳家垱四個行政村,區內景點豐富,人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紅色旅游景點紅軍樹革命烈士紀念園、紅色大本營;佛教基地龍泉寺;生態旅游休閑地桃花山生態園、易龍灣民俗文化村;還有民間傳說范蠡墓和仙人洞,賞桃采摘基地桃花島。三菱湖濕地公園湖汊較多,形如一枚巨大的三角紅菱。此……[詳細]
  陳浩崗遺址位于石首市高陵鎮長港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群。由陳浩崗遺址、張家山遺址、徐家崗遺址、扈家崗遺址、王家崗遺址、桃子臺遺址、鄔家崗遺址、廣藤崗遺址、崔家臺遺址、劉家咀遺址、虎山頭遺址等11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組成,陳浩崗遺址居中心部位。各遺址遙遙相望,間距為500至3000米不等。從各遺址文化層位和采集陶片分析,11處遺……[詳細]
  城濠崗遺址位于石首市高基廟鎮喻家碑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呈南北略長、東西略窄的不規則橢圓形,面積5.8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0~2.30米。地表隨處可見紅燒土、石器、陶片等。采集有較為完整的石鉞、石斧及大量陶片,陶片以紅陶為主,夾沙黑陶和灰陶次之,可辨器形有鼎、罐、盆、碗等。該遺址面積較大,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詳細]
  紅軍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于石首市東升鎮焦山河移民建鎮街。1930年11月,洪湖紅軍軍事政治學校遷至此地,更名為湘鄂西赤色軍政班干部學校,劉鳴先任校長。為主力紅軍和各縣赤衛隊培訓900多名軍政干部。舊址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懸山布瓦頂,面闊15.5米,進深14.4米。該舊址是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史的重要的遺存。(第五批)……[詳細]
  肖家嶺墓群東周至明清時期墓群,位于石首市高基廟鎮肖家嶺村,面積約6萬平方米,約有上千座墓葬,保存狀況較好。曾經發掘戰國、南北朝、宋代及明代墓葬數十座,出土一大批青銅器、瓷器、陶器等精美文物,對于研究江漢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鐵劍崗墓群東周至宋代墓群,位于石首市南口鎮二郎廟村,面積約10萬平方米,保存狀況較好。曾經發掘戰國、南北朝及宋代墓葬近百座,出土一大批青銅器、玉器、漆木器和陶器等精美文物,對于研究江漢地區的歷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高陵崗墓群位于石首市茅草街鄉高陵崗村黃峰腰西300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地表現存多處封土堆。曾暴露出石灰糯米漿三合土墓,采集有明代墓志。楊溥及其家族墓地即位于此墓群。(第三批)……[詳細]
  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  寺院簡介  二圣寺前名天寧寺。東晉太和二年丁卯,公元三六七年,慧遠及勤二僧,于長江中沙洲處卓錫開基修建天寧寺。即今斗湖堤東一公里處。太和三年戊辰,公元三六八年,道安偕弟子慧遠,于斗湖堤下一公里江釁處,建安遠寺。東晉太元元年丙子,公安縣令周道,與沿江居民,夜同一夢二圣,安鎮治水,帶領居民果從長江中撈……[詳細]
  石首東岳寺歷史悠久,據史記載:紀元初期,佛教傳入石首,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東岳山山頂建東岳寺,至明清時期,佛教高僧倍出,香火更是鼎盛,建筑更加雄偉,成為兩湖平原結合區域的重要道場。后終因戰亂焚毀。東岳寺地帶山勢延綿,依山帶水,人文薈萃,曾有蜀主劉備在此舉行婚慶;晉朝藥仙葛洪在此種玉煉丹;唐朝詩圣杜甫在此早發泊舟;……[詳細]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湖北省石省市境內,面積2000公頃,1990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白鰭豚及其生態環境。天鵝洲為長江的一處故道,地處石首市下游約20公里的長江北岸,故道全長20.9公里,水面面積18~20平方公里,汛期與長江相通。故道內餌料豐富,水文條件……[詳細]
  石首南岳山,原名龍蓋山,乃道教名山,古繡林十景之一,現為省級森林公園。南岳山狀似龍蟠寶蓋,故名。今名南岳山,山底有一湖,即山底湖。東西向有岳陽經石首至公安二級省道,南北向有秦市經石首至黃石二級省道。距荊州古城(沙市)約118公里。是綜合型城市森林公園。南岳山森林公園總面積94.8公頃,由筆架山、馬鞍山、南岳山和山底湖組……[詳細]
  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位于石首市長江北部,江漢平原南緣。南與石首城區隔江相望,距荊州市約60公里,東距漢宜高速公路潛江后湖80余公里,距京廣鐵路岳陽站85公里,距長沙、武漢約230公里。天鵝洲生態旅游經濟開發區成立于1999年3月,同年5月被湖北省體改委批復為省管開發區,12月被荊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復為副縣級單位。天鵝……[詳細]
  走馬嶺遺址位子湖北省石首市焦山河鎮走馬嶺村與滑家當鎮屯子山村的交界處,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核心是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古城址,東西最大長度370米,南北最大寬度300米。城垣自上而下以黃、褐、灰白粘土夯筑。在東城垣中部和西城垣南北兩端分別筑有城門。在城內發現有面積達100平方米的大房子,面積在30~50平方米的多分間式……[詳細]
  傅家竹園,有荊楚第一竹鄉的美譽。園內怪石嶙峋,山勢嵯峨,峽谷深壑,曲徑通幽。數不盡的清泉小溪,聽不厭的鳥語歌喉。遒勁粗壯的楠竹,似玉柱林立,直指南天,玲瓏密集的枝葉,如碧頂翠蓋,華覆山野。冬作暖被,可橫山而臥,夏有蔭護,需擁被而眠。“沐雨經風誰有節,通天曉地此虛心”。這莽莽大山,茫茫竹海,囊括了大山的氣魄,竹鄉的風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在线看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