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景點介紹

  陰德河村位于永和縣乾坤灣鄉西北部的黃河岸邊,距離乾坤灣景區僅15分鐘車程,是唯一可以在乾坤灣上俯瞰到全村景色的村子。以前叫鴨子河村,如今依然保存有匈奴式窯洞,整個村落布局也隱含了中國傳統的建筑布局。陰德河村是四方標志物——朱雀發祥地。陰德河村相傳是四方標志物朱雀的發祥地,這里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這里有博大精深的德孝文化,這里有光耀千秋的紅色文化。村內有躍進大魚池、同根老槐樹、德孝文化墻、民俗博物館等景點,目前,正在規劃村內旅游路線,新……[詳細]
  趙家溝主席路居地位于永和縣坡頭鄉趙家溝村,1936年3月29日,毛澤東、彭德懷在趙家溝發布《中國人民抗日紅軍西北軍事委員會為一致抗日告全國民眾書》,要求停止一切內戰,不分紅軍-,共同一致,聯合抗日。……[詳細]
  雙鎖山位于永和縣城東南15公里處,因兩山對峙而得名,民間俗稱石門山。海拔高度1520多米,因南唐巾幗名將劉金定在此安營扎寨抗遼保國而聞名天下。山上有劉金定廟、觀音石窟、打子屋、財神廟、招親樹、點將臺天橋、放哨臺、飲馬槽等名勝古跡。特別是觀音石窟是唐代所建,十羅漢像栩栩如生。……[詳細]
  位于望海寺鄉永和關附近黃河岸邊的石崖上。1936年6月,紅十五軍團81師241團6連掩護主力撤退后,剩余的12名勇士被數倍于己的敵軍圍困在高山上。經數天激戰,彈盡糧絕的12名紅軍戰士登上石崖,投河就義。……[詳細]
  20世紀70年代起,歷屆永和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矢志不渝,接續奮戰,探索運用PVC管輸土回填、索道運送苗木等技術,在60°以上的石質山地植樹造林76萬畝,把荒山荒溝變成綠水青山,是黃河乾坤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被稱為三北防護林生態“教科書”工程。……[詳細]
  馬家灣鰲頭位于乾坤灣鄉馬家灣村,是一條延伸到黃河古道的石頭山梁,山梁長約300米,寬約30米,遠遠望去,山梁的東半部分呈橢圓形,像是烏龜的龜殼,越往西,山梁越窄,就像是神龜長長的伸著脖子遠眺黃河。……[詳細]
  位于乾坤灣鄉于家咀村西,為紀念東征紅軍回師西渡而建。樓高14米,占地面積150㎡。碉樓風格,片石砌筑,簡潔雄偉。一至三層為展廳,四層為瞭望臺。登樓遠眺,--河山奔來眼底,歷史云煙盡入襟懷。……[詳細]
  棋盤山位于縣城西南12公里處,海拔1241.3米。唐置樓山縣于此,因與樓山相對,曾名北樓山;又因山頂有一大石,石上有一棋盤,故名棋盤山。該山峰遠觀拔地依天,高聳入云,峭巖壁立,氣勢雄偉。近看頂部地勢開闊平緩,建有石寨。……[詳細]
  永和是典型的黃土高原梁峁殘垣溝壑區,全縣國土面積1212平方公里,境內3大山系9座大山,大小2500多條溝道縱橫交錯;35萬畝耕地中,70%以上都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山多、溝壑多,水土流失嚴重。2010年起,歷屆縣委、縣政府在這309平方公里的芝河源頭,陸續投入1億8千余萬元,依山就勢,因地制宜,機修梯田6萬7千余畝,營林造林10萬8千畝,封禁治理11萬8千畝,壩灘聯治5千畝,貫通道路65公里左右,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大大改……[詳細]
  黃河流經永和68公里,自北向南形成英雄灣、永和關灣、郭家山灣、河澮里灣、白家山灣、仙人灣、于家咀灣7個大灣,統稱乾坤灣,是我國目前河流中規模最大、最密集、發育最完好的干流峽谷型蛇曲群,是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中華文明重要地標的核心區。黃河乾坤灣景區位于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的晉陜峽谷,由黃河一號旅游公路“0KM”標志文化驛站、閣山、東征村、于家咀村、仙人灣、于家咀灣、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博物館七部分組成。乾坤灣河山相依,巖壁聳峙,鬼斧神工……[詳細]
  望海寺創建年代不詳,據民國版《永和縣志》及碑刻記載,清乾隆元年(1736)、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4)曾予修繕。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065.7平方米,現僅存大殿西耳殿、魁星樓。大殿為石券枕頭窯1孔,殿內后檐墻及兩山墻繪佛教人物壁畫約44平方米,是我縣古建筑類文物壁畫保存最好的。……[詳細]
  嵐縣裕豐濕地公園位于縣城西南,建在上明河與普明河兩河交匯處,規劃占地面積169000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153452平方米,綠地率達90.8%。公園東西長863米,南北寬196米。公園由密林長廊游憩、松濤水榭、濱水活力、濕地生態展示、民俗浮雕和燈塔景觀六大景區組成。園內采用多種樹種搭配,將喬、灌、草、花有機融合,栽植適宜樹種油松、白皮松、國槐、云杉、櫻花、遼東櫟等花木近60余種,精心打造綠化美化景點。園內碧水環繞,松柏蔥郁,環境優美,風……[詳細]
  襄垣東湖坐落于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為全開放性公園,是一個適宜所有年齡段人群觀光瀏覽的一個地方。東湖主題文化公園位于襄垣縣城東部,是襄垣縣委、縣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文化旅游亮點的標志性工程。整個公園占地2400畝,總投資2億元,主要包括河道治理、水上公園、造林綠化、園林景觀、主題廣場五大部分。……[詳細]
  千佛塔,位于武鄉縣城中央,原為段村鎮東門外凈業庵遺留建筑。據舊縣志記載,為清初名和尚閻福江(字洪潤)主持修建,自清康熙38年(公元1698年)始,至康熙49年(公元1710年)建成,距今310余年。雖屢受地震、雷擊,仍完好無損。其塔體為磚石結構,十三級錐形空心體,八角攆尖頂,每級內有樓梯相通,并置放有佛像;外以圍檐作界,挑角上均均系有風鏍,每當清風拂過,鈴聲悅耳。塔的底層外部,北有“清康熙四十九年建”字樣;第二級的南門上方有“花開見佛”……[詳細]
  和順縣云龍山九龍柱乃天下第一柱。在太行山之巔有一山脈叫云龍山,和順縣城就在它的山腳下。遠望云龍山,青山、白云、藍天,龍在云中游,云中有龍游,藍天之下云龍繞;卻又數不清有多少條龍,也數不清有多少團云,展現在人們眼前是一幅大氣磅礴的群龍繞云騰天圖。九根柱子九條龍,一根大柱盤九龍,八根小柱刻浮云。此乃云龍山九龍柱。九龍柱平臺后面是一個文化墻,墻上是華夏五千年文化成果的浮雕。老子、孔子、孫子、屈原、司馬遷、祖沖之、張衡、秦始皇等等中華歷史名人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91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本韩国欧美mv |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