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馮白駒故居位于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南約5公里的長泰村。村莊四周林木蒼翠,從平坦的大道進入村莊,在盤根錯節濃蔭如蓋的老榕樹旁,便是被-總理譽為“瓊岸人民的一面旗幟”的馮白駒將軍的故居。長泰村背依山丘,面俯綠野,馮白駒故居處于村莊最高處,屋后古木成林,屋前庭地寬闊,花圃艷麗,草地如錦。馮白駒故居始建……[詳細] |
![]() | 瓊臺福地位于海口市府城文莊路的一條南北小巷——關帝巷之內。巷口有一座造型精美的牌坊,該坊為全石質古欄式構成,單樓四柱,每柱前后各有一條紋邊風掌,石堆瓦楞頂蓋,鯉魚鴟尾頂飾,坊面寬三間,坊匾正背面都是陽刻的“瓊臺福地”隸體燙金大字。穿過牌坊,走進狹窄的關帝巷,就可看見幾十級臺階之上一組金碧輝煌的仿古建筑。這里是遐邇聞名的……[詳細] |
![]() | 多谷屯村:因谷豐糧多而得名,也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村莊位居小丘之上,空氣清新,房屋隱蔽在鮮花綠草之中,綠樹濃蔭,鄉野景色一覽無余,非常開闊。該村的種植業、養殖業都較發達,多種熱帶水果應有盡有。到此一游,散步、垂釣、采摘、娛樂、嘗鮮都能找到美妙的感覺。很向往嗎?海榆東線58公里,大坡鎮西邊1000米。 聯系人: 覃先……[詳細] |
![]() | 龍鱗村:離村莊二公里,就看到成片的荔枝、橡膠、檳榔等。到了村里,整齊的民居讓人耳目一新。富裕的農民把村莊打扮得象是個大莊園,村前有個湖,使此地成為名符其實的風水寶地。每到周末,總有許多城里人成群結對到此垂釣休閑,品嘗農農美味,無不自在。從海口啟程,沿海榆東線到44公里向東一會就到。與鳥互不干擾的生活。來吧,愛護鳥類,喜……[詳細] |
![]() | 南疇湖村:海口市文明生態村的一顆明珠,走進村里,就像進了鄉村公園,好大一個湖,村民圍湖而居,生活富裕,是當地有名的橡膠村。優美的環境吸引了“神七”航天英雄等大批參觀者。海口瓊山區南疇湖村莊內綠蔭成行,環境自然清新。全村僅用八個多月時間,就使全村生態環境和群眾精神風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改過去的“臟、亂、差”的現象,建成處……[詳細] |
![]() | 本立村:勾起回憶的地方。建國后海南最早最大的高級農業合作社——紅旗農業合作社就在于此。在村里較醒目的地方看到一塊刻有毛主席指示的石刻,定能勾起你對那個時代的許多回憶。同時,村里優美的環境,整潔的道路,步入這里就象進了鄉村公園,讓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想體驗一下嗎?從海口出發,沿海榆東線到31公里處即是。海口市瓊山區紅旗……[詳細] |
![]() | 位于府城鎮那央村委會,距市區僅9公里,海口繞城高速公里從該村縱穿而過,交通極為便利。該村歷史悠久,古稱潭謝村,民風淳樸,擁有有古屋、古井、古廟、古鐘等文物古跡,宋朝兵部侍郎王居正墓地和清代官府禁碑等也位于此,歷史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村莊在鎮委鎮政府的指導下,新潭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結合城郊地理位……[詳細] |
![]() | 學宮位于府城鎮文莊路側側,坐北朝南。另名圣公廟,原名孔廟。據清朱為潮篡《瓊山縣志》載:文廟始建于宋代,原設在海口浦,歷代多次遷移,后置于古城南門和護城河北邊300米處,廟頂九條脊,為重檐歇山式結構。原有后殿、大成殿、東廡、西廡、欞星門、丹墀等建筑,十分雄偉壯觀,為瓊山歷代儒學教育機構,占地面積最大時“直500尺,橫12……[詳細] |
![]() | 位于府城東南的那央潭謝湖風景區,距市區11公里,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現保存有古鐘、古庵堂、泰國佛像、古碑、古代火山民居等文物古跡,西側還有海南王氏始祖——宋代兵部侍郎、大學士王居正的墓園及祠堂,周邊還有150余畝的蓮塘,景致十分優美。 地址:瓊山區府城鎮那央村會委新潭村……[詳細] |
![]() | 府城鼓樓位于瓊山府城鎮文莊路南端的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結構、古樸大方的城樓。鼓樓,又名檐樓,亦叫文明樓。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是海南衛指揮使王友所建。據《瓊州府志》和《瓊山府志》載,府城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鼓樓坐落于城之正中偏南,是海南衛的所在地。樓上有重兵駐守,居高臨下,以窺城內外動靜,衛護治安,是古代的一項軍事設施。鼓……[詳細] |
![]() | 海口博物館位于三亞東線高速公路中段,距海口164公里,距三亞100公里處,亦稱五公祠陳列館,與“海南第一樓”遙相對應,是一座中等規模、格調高雅的三層仿古建筑,博物館整個建筑面積達4200平方米,館內椰樹成行,林木蔥蘢,風景宜人,共分八個展廳,中心的二、三樓展出海南歷代名人的生平事跡和一些藝術攝影作品等,為“流海人文”平……[詳細] |
![]() | 蘇公祠位于海南瓊山五公祠東側,是為紀念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而修建的,這里有蘇軾留下的雙泉、洞酌亭的遺跡,是一座園林式庭院,祠堂、綠樹、鮮錯落有致,溪澗曲徑,泉水呆咚,蘇公祠的左側是面積近10畝的瓊園,園內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等東坡遺跡,浮粟泉旁一堵粉墻嵌著一快石碑,石碑上刻著“浮粟泉”三個大字,碑前清涼的泉水注滿了上下……[詳細] |
![]() | 仙洋水莊位于海南省桂林洋開發區內,距海口市15公里,水莊占地5.5公頃,四面環水,綠草如茵,奇花異木林立,是一個獨具江南仿古風格的,集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園林式大型度假村,水莊裝修典雅、豪華,服務設施配套齊全,擁有豪華套房、國際標準房72間,設有大堂酒吧、高級游泳池、網球場、釣魚臺、水上娛樂、KTV歌舞廳、桑拿按摩……[詳細] |
![]() | 靈山游樂園位于瓊山區靈山鎮,在海榆東線16公里處,從海口市驅車15分鐘左右可達,亦可乘專線中巴車前往,這是海南第一所大型游樂園,園內除了水上碰碰船、荷花杯、射擊館等項目以外,還有勇敢者轉盤、瘋狂老鼠、滑行龍、自控飛碟等幾十套大型游樂設施,特別是“急流勇進”,其水滑道長600米,最高沖浪滑道離地面28米,據說為世界之最,……[詳細] |
![]() | 海南省博物館AAAA 海南省博物館是海南省一個綜合類現代化博物館。位于海口市國興大道68號,省文化公園東部。1984年前,海南省博物館曾經是中國省級博物館中唯一只有名字、沒有館舍的一個省級博物館,后于1984年開始籌建,于2008年11月15日開館。博物館總占地面積60余畝,第一期工程占地約1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陳列展廳、文物庫房、技術……[詳細] |
![]() | 鼓樓鼓樓又名文明樓。位于府城文莊路東南側,建于明洪武年間(1358-1398年),由海南衛指揮使王友創建,為三重檐樓閣。明成化十七年(1418年),衛指揮李泰增砌臺基,副使涂裴鑄置銅壺刻漏,后置更鼓與銅鐘,為戰時鳴鐘報警,平時擊鼓報更之地。明萬歷年以后,鼓樓因制統失火,以及地震、雷擊、臺風的破壞,曾經多次遷移重修。如今……[詳細] |
![]() | 丘浚故居及墓AA ![]() 丘浚故居及墓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鎮金花路和秀英區海秀鎮水頭村丘海大道南段東側。丘浚,字仲深,號深庵、玉峰、瓊山,別號海山老人,瓊山府城鎮下田村(又名“朱桔里”,今名“金花村”)人,是我國明代中葉的理學名臣、15世紀的杰出學者,他同海瑞被稱“海南雙壁”,是海南老少皆曉的著名歷史人物。他生于永樂十八年(1421年),……[詳細] |
![]() | 瓊崖“一大”舊址是海南人民革命的搖籃,是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策源地。位于海口市解放西路竹林里131號原邱氏祖宅,占地面積1839.09平方米,建筑面積994.26平方米。建筑為磚木結構,建于1920年。1926年6月,中國0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這里秘密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0瓊崖地方委員會領導機構。從此,瓊……[詳細] |
![]() | 李碩勛烈士紀念亭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10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資助修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項目,海南省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瓊山區勛亭路39號。管理單位是海口市博物館。李碩勛烈士紀念亭始建于1986年,總體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畝,由紀念亭、烈士雕像、題詞……[詳細] |
![]() | 海底村莊遺址位于海口市瓊山區東寨港至文昌市鋪前鎮一帶的海灣海底,是明萬歷年間(1605年)一次大地震造成的陸陷成海的災難所致。這次大地震導致陸地沉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整個沉陷板塊垂直下降,這種情況在國內外地震史上罕見。原先一條陸上的小河溝,瞬間變成今日的東寨港;原先陸地上的72個村莊,永遠陷落大海,成為舉世罕……[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