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光遠舊居時代:1931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大理道48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陳光遠早年畢業于天津武備學堂,后追隨袁世凱、馮國璋,為北洋軍閥直系骨干。曾任江西督軍多年。1922年被廣東北伐軍打敗而去職,攜近千萬元財產住進天津英租界現煙臺道的一處別墅。后來投巨資又在此處建成第二座豪華別墅。并廣置房產、投資企業、……[詳細] |
![]() | 城關墓葬群年代:戰國、漢、唐、遼、金、元、明、清地址:薊縣城關鎮類別:古墓葬小毛莊墓群,城關鎮小毛莊,原有封土數座,最高者3余米,已平毀。地面暴露有較多繩紋磚碎塊和泥質灰陶片。1991年發掘60余座,面積約1000平方米,有豎穴土坑墓和磚室墓兩種,出土有陶罐、甕、盒、壺、耳杯和五株錢等。2002年第二次考古發掘,面積4……[詳細] |
![]() | 大港油田的發現井——港5井時代:1964年地址:大港石化公司南側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04年,大港油田40華誕。為了彰顯港5井和第一代大港石油人為油田發展做出的貢獻,大港油田集團公司、大港油田公司、大港石化公司共同建立了港5井紀念碑,并命名港5井為大港油田發現井。碑文寫到:大港油田的發現井——港5井196……[詳細] |
![]() | 大紅橋時代:民國地址:天津市紅橋區新河北大街北頭子牙河上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大紅橋位于子牙河下游,南銜新河北大街,北通紅橋北大街。該橋始建于1937年,是開啟式鐵橋,使紅橋區區名的由來,是紅橋區標志性建筑。大紅橋橫跨子牙河,為開啟式鐵橋。全長80.24米,橋寬12.66米,車行道寬5.5米,兩側非機動車道各……[詳細] |
![]() | 董家大院時代:清光緒地址:董家大院位于楊柳青鎮豬市大街。始建于光緒三年(1877年),由董兆榮修建,占地面積1200平米,建筑面積686平米。建筑采用軸線對稱制布局,五間兩進雙路四合院建筑。較好的保存了楊柳青地區民宅原貌。董家先世從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遷來,此后分為聚德、裕盛兩家。光緒初年裕盛號開始向天津城廂附近……[詳細] |
![]() | 段祺瑞舊居時代:1920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38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該樓原是段祺瑞妻弟吳光新出資興建的私人住宅,后讓于段居住,故被人稱為“段公館”。東沿蒙古路,南臨鞍山道,西臨河南路,北抵萬全道。建于1920年,占地面積2898平方米,建筑面積2016平方米,為一座三層磚木結構樓房。三層歐式古典風格……[詳細] |
![]() | 馮國璋故居時代:清末(1912年)地址:天津市河北區民主道50號及大昌興胡同8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馮國璋,(1857—1919)字華甫,河北省河間人。早年在保定蓮池書院讀書,后轉天津武備學堂,1890年畢業。因得到袁世凱的賞識,隨袁世凱在小站練新軍。辛亥革命時,率軍為袁攻下漢口,逼近武昌。袁任總統,馮任直……[詳細] |
![]() | 扶輪中學時代:1918年地址:天津市河北區呂緯路143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天津扶輪中學建校近九十年來,學校培養出一批批各條戰線上的專業人才和骨干力量,如天津早期的共產黨員江震寰烈士、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清華大學教授陶葆楷、山東大學校長吳富恒、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姜思毅、國家測繪總局副局長李青等社會公認的教育家、……[詳細] |
![]() | 關帝廟年代:明地址:薊縣武定街15號類別:古建筑關帝廟位于薊縣城內武定街北側,座北朝南,據《薊縣志》記載,在古薊州境內共有六處關帝廟,其中薊州城就有三座,分別在西北隅、東北隅(稱上官廟)、東南隅(稱下關廟)各一處。城北的府君山上、城東的別山鎮、城西的邦均鎮也建有關帝廟。由于歷史的原因,目前薊縣城內僅存此一處。關帝廟也屬……[詳細] |
![]() | 國民飯店時代:1923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58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國民飯店由美國美豐洋行買辦李正卿出資,瑞士樂利工程司設計,于1923年建造,是經營餐旅業的高級飯店,也是當時上流社會人員留宿和聚會的場所。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也曾以飯店為掩護在此開展革命工作。1926年2月9日,出席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詳細] |
![]() | 基督教青年會舊址時代:1914年落成地址:天津市南開區東馬路94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基督教青年會舊址(今天津少年宮)于1913年5月23日舉行奠基禮,1914年10月16日落成。建筑為四層大樓,外墻混磚結構,內部以木質結構為主,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按照當時國際青年會統一標準模……[詳細] |
![]() | 薊州文廟年代:清地址:薊縣城關鎮西北隅類別:古建筑文廟位于天津市薊縣境內,地理坐標北緯39°45′~40°15′,東經117°05′~117°47′之間,海拔高度18.5米。位于城關鎮西北隅,南面100米范圍內是縣政府、縣委所在地。西南500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獨樂寺,南300米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鼓樓,東50米是……[詳細] |
![]() | 芥園水廠時代:清地址:紅橋區芥園道30號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芥園水廠建于1898年,占地面積9.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1903年正式營業。1950年改稱今名。芥園水廠以運河為水源,供水范圍包括紅橋、南開、和平三個區及西青區、北辰區一部分。供水面積達130多平方公里。坐北朝南,北至南運河,西至中環線……[詳細] |
![]() | 青池遺址位于天津市薊縣五百戶鎮青池一村馬頭山,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商、西周。青池遺址位于于橋水庫南岸的山坡上,部分文化層被淹,面積不詳,文化層厚度1米--2.4米,出工遺物以新時器時代為主,石器有磨盤、磨棒、斧、錛砍砸器和少量細石器,陶器有夾砂紅褐陶之字紋筒腹罐、盆、豆、圈足碗、褐陶馬首狀支腳形器和夾蚌殼素面紅陶盆等,商……[詳細] |
![]() | 當城寨址位于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西800米,年代為宋代。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南塘遺址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小王莊鎮劉崗莊村東北側約3000米,年代為漢、唐、宋、元、明。南塘古建筑遺址,位于天津市大港大港區大港水庫中,靠近小王莊鎮劉崗莊村一側。整個遺址坐落在約有300平方米面積的高臺上,高臺高出地表約有1.5米左右,高臺呈西、南高東北底的不規則圓形。遺址四周為長滿蘆葦的荒地,遺址上雜草叢生。遺址……[詳細] |
![]() | 大沽海神廟遺址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大沽船塢路27號,年代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大沽海神廟遺址位于原北洋水師大沽船塢舊址,即今天的天津船廠內。中心對該遺址進行了初步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發現清代海神廟甬道、山門、西配殿、御制碑亭及圍墻建筑基址等遺存,出土文物包括清代御制海神廟漢白玉石碑1通、柱頂石5個,其它重要石……[詳細] |
![]() | 原法國公議局大樓位于天津市和平區承德道12號。1929至1931年建成,先由法國建筑師慕樂做方案設計,后由義品公司工程師門德爾森正式設計。二層混合結構帶半地下室,局部三層。建筑形式為羅馬古典復興。古典主義三段設計很明確,中央主體突出,左右兩翼呈對稱,比較簡潔,底層作為基座。檐部上有女兒墻,兩側尖處為斷山花加盾飾,是受巴……[詳細] |
![]() | 天津原匯豐銀行大樓是天津財力最雄厚的一家外資銀行。1926年在今解放北路88號建造一座大樓(另說:匯豐銀行1924年由同和工程司設計,1925年建成),分主樓和后樓,占地面積44O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539平方米,是希臘古典復興形式。……[詳細] |
![]() | 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中共天津市委舊址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在當時的天津公議大樓(現承德道12號),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中央任命黃克誠為軍管會主任,黃敬、譚政為副主任,并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中共天津市委在天津公議大樓辦公時間并不長,根據工作需要遷移到張園(現鞍山道59……[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