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樂陵市朱集鎮 百里棗鄉朱集鎮位于樂陵市東北部,是“樂陵金絲小棗”的主產區和國家林業部重要的紅棗出口基地。朱集鎮以盛產金絲小棗而聞名天下,素有“百里棗鄉”之美稱。據史料記載,該鎮小棗的栽培始于商周,興于魏晉,盛于明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棗樹總株數發展到2500萬株,年產干棗1億公斤,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自然環境……[詳細] |
![]() | 樂陵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AAA ![]() ![]() ![]() 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位于樂陵市朱集鎮棗林旅游路東側,主要建設有入口牌坊、革命紀念館、紀念廣場、廣場群雕、常大娘故居和體驗式地道、烈士碑林及同心亭、文化長廊、景觀噴泉等各種景觀。冀魯邊區革命紀念館面積約2800平方米,布展設計突出重大事件、重大活動和著名人物,以圖版、文字、實物及繪畫、模型、場景、展柜、多媒體等形式,全面反……[詳細] |
![]() | 大孫愛國主義教育展館分主體展館、“千人坑”遺址和死難烈士紀念碑三個部分,通過大量圖片、實物和雕塑,展示了樂陵大孫鄉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遭受的苦難,以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的黃夾起義、大桑樹突圍戰等重大歷史事件。大孫愛國主義教育展覽館的建成,是繼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之后的又一集愛國主義、黨史黨性教育、廉政教育、紅色旅游等……[詳細] |
![]() | 國強亞聯農莊坐落于樂陵市朱集鎮棗林中心地帶,占地300余畝。農莊內包含觀光大棚區、民俗民藝體驗區、特色養殖種植示范區、餐飲區、住宿區、農家院等活動、娛樂場所。農莊以生態農業為依托,以“綠色、環保、可持續”為經營理念,以“村、古”為特色,以觀光、餐飲、娛樂為載體,是集農耕農作、有機養殖種植、生態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詳細] |
![]() | 泰山體育博物館于2012年8月8日正式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展區總面積7488平方米,內設博物館、體驗館及愛動展館三大區域。其中5616平方米的體驗互動區,是目前世界體育、奧運博物館中最大的體驗互動區。 博物館展區設有序廳、歲月長河廳、奧運文化廳、科技研發成就廳及榮譽廳。泰山體育博物館不僅展示了泰山體育產業的發展,更是對……[詳細] |
![]() | 博物館建于2012年,于9月中旬對外開館,占地面積約16000平米,為目前中國最大、最全的弘揚紅棗文化的公益博物館,由序廳、歷史廳、近代廳、現代廳、企業廳、未來廳等六大部分組成,以棗神娘娘的一脈神韻,情系棗鄉貫穿始終,按照“時·空”概念,以歷史、現在、未來的時間順序,融入自然、科技、人文三大空間版塊,與文明同步,與健康……[詳細] |
![]() | 碧霞湖AAA 碧霞湖原名楊安鎮水庫,市委、市政府為發展當地旅游經濟增加文化底蘊而改名為碧霞湖。2008年按照“建設一處工程,形成一道風景,保護一片生態,美化一片環境”的要求,對庫區進行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在碧霞湖西壩外建設公園一處,占地600畝,投資4000萬元,形成集公共供水、生態保護、休閑娛樂、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大型基礎設施工程。……[詳細] |
![]() | 1938年秋,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的肖華司令,開辟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駐扎在樂陵。當時任國民政府樂陵縣縣長的牟宜之,身為地方官,極具愛國心,為取得肖華司令的幫助和支持,通過朱集鎮大常村村長與肖華取得聯系,于9月的一天晚上,他們三人來到這片棗林深處,對樹盟結同心,共商革命大計。當時肖華司令笑著說:“三國時有個劉、關、張……[詳細] |
![]() | 建于明崇禎二年(1629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嘉慶九年(1804年)再次修繕,“文革”中遭破壞。1981年4月20日復建。院長41米,寬22米,占地902平方米;大殿長16米,寬10米,兩大間六小間;南屋四間為沐浴室,北屋四間為講堂。大殿懸“清真寺”匾,為吳佩孚書。……[詳細] |
![]() | 奎臺,又名長魁臺,位于鄭店鎮奎臺村南。相傳此地為開天辟地之神盤古的出生地,大禹治水時又建起殿宇,供奉盤古。土臺形狀似龜,取黿鼉馱負盤古之意。現在的奎臺高出地面三、四米,周圍四百余米,臺上存有大殿一座,深井一口,古槐數棵。據傳,唐代在此臺建理元寺,臺上本有前、中、后三大主體建筑,前殿供有盤古,名盤古廟;中殿供有佛祖,名大……[詳細] |
![]() | 碧霞元君故居AAA ![]() 碧霞元君故居初建于北宋真宗時期,有近千年的歷史文化,位于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樂陵市花園鎮,距市區20公里。碧霞元君故居,因碧霞元君在此生活修筑王母殿濟世救民而得名。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競相謁拜。相傳,清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經此地,曾揮筆寫下“泰山奶奶之神地”的金牌匾立于祠旁,后經歷代沿革的戰火紛爭,真跡不存,僅剩……[詳細] |
![]() | 大孫鄉生態采摘園AAA 大孫鄉生態采摘園,位于樂陵市西北部大孫鄉。該鄉土質以沙土為主,是全省唯一一處無堿性土壤的地方,適合各種果品生長,所產水果營養價值高。2013年3月起,依托該鄉北部成片集中的果木林區規劃建設生態采摘園。園區占地240余畝,上有桑葚、蘋果、桃、梨、山楂、柿子、杏等果樹;下有西瓜、甜瓜、花生、地瓜、蔬菜等作物。種類繁多的果木……[詳細] |
![]() | 千年棗林游覽區AAAA 千年棗林游覽區為全國最大千年原始人工結果林,建有棗都碑、母子樹、名人園、結義園、百棗園、金絲小棗文化博物館等景點,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省級森林公園”、首批“山東省自駕游示范點”、“山東省旅游攝影創作基地”、“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森林覆蓋率達95%,被譽為“天然氧吧”。2014年被評為國家4A……[詳細] |
![]() | 樂陵梁錐希森新村旅游區AAA ![]() 梁錐希森新村旅游區位于樂陵市西北黃夾鎮,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梁錐新村通過“村企互動”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現代農業”的產業開發規模效益,帶動農民增收,進而促進農業、農村的發展,充分展示了現代化的農村新風貌。推出了三條線路:休閑觀光旅游線路(梁錐新村)、生態觀光旅游線路(魯西農牧業循環經濟產業鏈)、養殖旅游線路。其中……[詳細] |
![]() | 三十萬畝棗林位于樂陵市東北部,是樂陵主要旅游觀光景區,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享譽世界的名貴特產,是游客旅游觀光的上選之地。 林內公路縱橫,水電齊備。村鎮錯落有致,布局合理,林中有園,園中有村,夏秋之季,片片棗林映日紅,景色分外怡人。歷代文人雅士,對樂陵金絲小棗多有贊譽,萬畝棗林的獨特自然風光之美和金絲小棗……[詳細] |
![]() | 咸平城故址原為咸平鎮,在市西南50里鄭店鎮舊樂陵村,址長、寬皆500米。唐、宋時,縣城在故黃河(鬲津河)南,1069年(宋熙寧二年)河決,倉卒遷此,草草創城。城辟三門而無南門,原城墻內至今存一高丘,是南宋副相呂頤浩讀書處“萃賢亭”遺址。清鄉人張繆有《呂相.“萃賢亭”》詩。至元,平章余潛曾重修城池,于北郊(今樂舊樂陵村)……[詳細] |
![]() | 五里冢遺址在城區西南,五里冢村北30米處。冢為臺形,東西長83米,南北寬31米,臺高2.3米,為一阜狀。出土有石斧、石鐮等新石器時期的遺物;有骨錐、鹿角、卜骨、陶紡輪、鬲足等商、周兩代的遺物;還有漢磚、唐罐等。址西側和南面,已露出漢磚墓壁。經省社會科學院考古隊考察,石斧、石鐮等出土處鑒定為龍山文化遺址。遺址的發展和遺存……[詳細] |
![]() | 樂陵文廟AA ![]() 樂陵文廟大成殿,位于樂陵縣城內,始建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洪武十七年、清康熙二十年、乾隆二十年、光緒八年,歷經維修擴建。擁有明倫堂、興賢齋、育才齋、名宦祠、崇對詞、忠義祠、節孝祠、戟門、欞星門等建筑,曾是一組錯落有致、規模可觀的建筑。今僅存大成殿、兩廡及崇圣祠四座建筑。大成殿是一座廡頂殿式明代建筑。寬11米,長2……[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