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旅游景點介紹

  府學胡同三十六號四合院(包括交道口南大街一百三十六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區(qū)府學胡同。四合院格局。原分為東西兩組院落,大門均辟于麒麟碑胡同。東宅院辟后門于府學胡同36號,門內原有同門房組成的四合外院,存東房5間和北房3間,北房為通往內院的穿堂門。內院分為中、東、西并列的3組院落。中路過廳面闊五間,后有垂花門,過垂花門進入內宅,有北房3間帶耳房2間,東西配房各3間,北房后有后罩房,院內兩側原有配廊,可通東西兩院。西路院北房3間,順山房各3間。穿堂而過是一座以垂花門為引導的內宅,此宅有北房5間帶耳房,東西廂房各3間,均有廊相通,后有9間后罩房。東路院為花園,舊貌無存。西宅院辟后門于交道口南大街136號。西宅院原大門(已經封堵)3間,中間啟門,臨街有倒座房。進門迎面為照壁墻,墻西側開垂花門,門內為前后兩……[詳細]
白水寺石佛
  白水寺石佛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qū)燕山公園內,原名白水興隆寺,寺前有白水山溪淌過,故稱白水興隆寺,白水寺乃其俗稱。白水寺中有三座石雕巨佛,又俗稱大佛寺,白水寺為房山著名的寺院,明清兩代白水寺冠以“白水異漿”列入房山八景,現(xiàn)在的白水寺為明代所建。白水寺石佛立于石閣內盤形石雕蓮花座上。白水寺石閣是一座由花崗石構筑的仿亭閣式無梁建筑,南向,建筑平面呈方形,閣內上部穹隆頂,中央雕龍頭藻井,兩側開兩洞對稱的券形石牖。石佛以花崗巖雕制而成,中間為釋伽牟尼,左為阿難,右為伽葉。釋伽牟尼高5.8米,阿難、伽葉稍矮一些,三尊石佛線條清晰,衣紋流暢,造型古樸,是古代石雕藝術中的珍品。白水寺石佛是北京地區(qū)最大的石佛,是研究北京佛教文化與佛教造像的重要實物。……[詳細]
圓恩寺后街七號、九號四合院
  圓恩寺后街七號、九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后圓恩寺胡同7號。這是一座既有中式四合院又有西洋樓房的住宅。其中部為一西洋樓房,樓前有一個帶噴泉的圓形水池,周圍還點綴著采自圓明園的刻石。池東南有一花崗巖的西式拱形頂圓亭,由瓜棱柱支撐,再往東有一組假山及仿古建筑;池北為大樓,池西為后置一座中式四合院。這所中西合璧式住宅,原是清代慶親王第二子的府第。據(jù)說他娶了一個名叫紅寶寶的名伎-,為博其歡心,按其意建造了這座不中不洋的住宅供她享受。抗戰(zhàn)勝利后,這里曾成為蔣介石行轅。解放后,此地成為中國共產黨華北局所在地。……[詳細]
  前公用胡同十五號四合院位于西城區(qū)前公用胡同。三進四合院格局。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27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門居中。院內有北房5間,前帶敞軒1間,戧檐磚雕圖案為獅子繡球,房前東西各有太湖石1塊,后院有北房3間并附東西耳房2間,東西廂房各3間,各房之間均有游廊相接。西跨院最前面存北房3間,兩側附耳房。原房前有假山,院西為花園。20世紀50年代后期,花園改建成平房,假山改作荷池,后又改建為仿古建筑。北房后面是以垂花門為首的內宅,院內有北房及東西廂房各3間,垂花門兩側墻上有什錦燈窗,院落最后為后罩房5間。東跨院位于中路和西路建筑的南端,建筑保存較為完整,一殿一卷式垂花門兩側為磚砌影壁,門內有北房3間并附耳房,東西廂房各3間,院內游廊均與各房間相接,院落最后為后罩房。主體建筑和東西跨……[詳細]
  西四北三條十九號四合院位于西城區(qū)西四北三條,是一處小型四合院住宅。大門在東南角,為1間如意門,門楣上方裝飾磚花圖案。大門內迎面是影壁,由倒座房前至垂花門的前院較小,呈長方形,稱為外院。垂花門面闊一間,進深六檁,其上雕刻有花罩、花板、荷葉墩等裝飾物。進垂花門是內院,內院有北房3間,兩邊各帶1間耳房,東西各有廂房3間。1987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系19號院范圍內。此宅院為西四北三條幼兒園使用。……[詳細]
  西四北三條十一號四合院位于西城區(qū)西四北三條。四進四合院格局。坐北朝南,西邊是住宅,東邊是花園。四合院東南角有廣亮大門1座,墀頭上有刻花卉和吉祥圖案的磚雕。門內西有倒座房6間,東有1間。正對倒座房中間的1間為一殿一卷式垂花門,垂花門內為內宅,有北房3間,室內保留有雕花,兩側各有耳房2間,東西廂房3間,各房間均以抄手游廊相接,廊間雀替雕飾“松竹梅”圖案。后院有北房3間附耳房2間,東西廂房3間。院落最后是后罩房14間,東院是花園,有北房5間,西房6間,均覆合瓦并有抄手游廊相連。花園的東墻前建有假山,上有四檁卷棚爬山游廊,廊與繡樓及八角攢尖亭相連。原亭前有大片假山,后只保留一小部分。整個院落的西南角原有角門1間,已砌墻封堵,有抱鼓石一對半露于墻外。1987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詳細]
  西四北大街六條二十三號四合院位于西城區(qū)西四北大街。四進四合院格局。坐北朝南,大門開在住宅東南角,為廣亮大門,門前左右列上馬石。大門內迎面有影壁,門內東有倒座房2間,西有6間。第二進院較小,東西有房。二、三進院用垂花門連接,垂花門為一殿一卷式,兩側連接抄手游廊,南側墻上裝飾有什錦燈窗。第二進院內有北房5間,前后帶廊,屋面覆合瓦,門上裙板雕刻有《西游記》等的人物圖案以及花籃、盆景。北房兩側各有耳房2間,東西廂房各3間,北房東側有過道和三進院相通。第三進院有北房5間,明間門上的裙板雕刻有松鼠、葡萄、盆景、花籃等圖案,兩側附耳房,東西各有廂房3間。北房東側有門道可通往東跨院。第四進院有后罩房9間,門上裙板雕刻有圖案。東跨院有北房3間,東西耳房各1間,東西廂房各3間。1987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詳細]
  西城區(qū)西交民巷八十七號、北新華街一百一十二號四合院批次: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區(qū):西城區(qū)保護理由:原為雙合盛啤酒廠資本家的住宅。宅院寬闊,西部的花園疊石為山,別具一格。其中87號是居室,112號是花園。居室為三進院落。花園造型精巧,太湖石上有乾隆題詩。園內也建有三進院落,有假山,山上有乾隆御筆“普香界”,嘉慶御筆“護松扇”“翠瀲”“排青幌”等。還有六角攢尖亭,花廳等。后院是二層樓房和一座小四合院。園內有大量太湖石及石刻、石雕,多為圓明園遺物。……[詳細]
萬里長城北京段
  萬里長城北京段批次: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密云、懷柔、平谷、延慶、昌平、門頭溝保護理由:北京地區(qū)內的長城,綿延近千里,保存較完整。這段長城大多構筑在高山峻嶺、懸崖陡壁上,以氣勢雄偉、規(guī)模浩大著稱于世。萬里長城北京段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綿延629公里。以明代長城為主體,由東西向和東北西南向兩大體系組成,二者在懷柔舊水坑西南匯合。大多構筑于崇山峻嶺、懸崖陡壁上,以氣勢雄偉、規(guī)模浩大著稱于世。全線共有城臺800余座,關口71個,營盤8座。沿線著名景點有八達嶺、慕田峪、古北口、司馬臺、神堂峪、沿河城等。其中許多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詳細]
北京毛澤東故居
  東城區(qū)景山東街三眼井吉安所左巷8號介紹:1918年秋,毛澤東第一次來京時,曾與蔡和森等8人租住在此。1979年8月,該處被公布為市級文保單位。現(xiàn)狀:為一處私宅,不對外開放。院內有北房3間,與當年格局相同。院外緊鄰多個居民雜院,存在消防隱患。……[詳細]
未名湖燕園建筑群
  未名湖燕園建筑群200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京大學校園內,是近代著名學府一燕京大學原址。燕京大學以明代名園“勺園”故址為中心興建校舍,于1920年開工,1926年建成,是近代仿古建筑的優(yōu)秀作品。該建筑群以未名湖為中心,呈四周分布。各群組大都為三合院式,總體布局合理,局部尺度適宜,與自然地形地貌結合緊湊。建筑物多為二、三層,主要建筑用灰瓦紅柱,石造臺階,淺色墻面,檐下有斗拱梁枋,施以彩畫;次要建筑取民居園林形式,湖邊水塔為八角密檐式。園內尚留一些明清舊園遺物,也有從圓明園遺址搬來的石刻小品。現(xiàn)未名湖區(qū)仍保持初建時的原貌。……[詳細]
東交民巷使館建筑群
  東交民巷使館建筑群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東交民巷,形成于1901年至1912年,是一個集使館、教堂、銀行、官邸、俱樂部為一體的歐式風格街區(qū)。現(xiàn)存建筑有法國使館、奧匈使館、比利時使館、日本公使館和使館、意大利使館、英國使館、正金銀行、花旗銀行、東方匯理銀行、俄華銀行和國際俱樂部及法國兵營等。現(xiàn)存建筑均保留原狀保持二十世紀初歐美流行的折衷主義風格,用清水磚砌出線腳和壁柱,磚拱券加外廊,木結構角檁架,鐵皮坡頂。東交民巷使館建筑群,是北京僅存的二十世紀初的西洋風格建筑群,也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實物遺存和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2001年06月25日,東交民巷使館建筑群作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大柵欄商業(yè)建筑
  大柵欄商業(yè)建筑群,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宣武區(qū)前門外大柵欄地區(qū)。包括瑞蚨祥舊址門面、謙祥益舊址門面、祥義號舊址門面、勸業(yè)場舊址。瑞蚨祥舊址門面。鋪房于宣統(tǒng)二年(1910)建成,2層磚造木屋架結構,占地面積599平方米。②謙祥益舊址門面。店堂建于清末。③祥義號舊址門面。鋪房建于清末,2層木結構建筑。④勸業(yè)場舊址。鋪房最早建成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被毀后于1918年重建,勸業(yè)場地上3層,地下1層,鋼筋混凝土磚石結構,內部縱向設置大廳3個,四周為3層回廊。臨街立面為巴洛克式。……[詳細]
國民政府財政部印刷局舊址
  國民政府財政部印刷局舊址是北京市西城區(qū)一處民國時期建筑群,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中國北京市西城區(qū)白紙坊街23號,該建筑皆建于始建于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其前身為清度支部印刷局,是中國采用雕刻版凹版設備印鈔的第一家印鈔廠。中國現(xiàn)代化的印鈔基地之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1984年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京國會舊址
  北京國會舊址是中華民國成立后的第一屆國會的舊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佟麟閣路62號新華通訊社院內。現(xiàn)用做新華社的禮堂。1912年4月,中華民國北京臨時政府開始籌建國會,并選定原財政學堂為眾議院建筑基址。眾議院由東、西兩部分組成,東部為財政學堂原有建筑如工字樓、仁義樓、禮智樓、信字齋等與連廊合圍而成的院落;西部為新建的眾議院議場,通稱“國會議場”。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開幕典禮就在此舉行。“國會議場”為方形建筑,坐北朝南,高三層,建筑外表樸素,灰磚砌成,至今保存完好。主大廳為方形,北面中央設有主席臺,會場座位按扇形布置,樓上有東、西、南三面旁聽座席。……[詳細]
  清農事試驗場舊址位于西城區(qū)西直門外大街137號(現(xiàn)為北京動物園使用)。舊址原為清康親王賜園,乾隆時收為御園,后為樂善園(三貝子花園)。2006年6月1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是北京市東城區(qū)一處清末民初仿歐洲古典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筑群,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中國北京市東城區(qū)平安大街北側張自忠路3號院(原鐵獅子胡同1號)(北緯39°55′58.29、東經116°24′31.68),該建筑皆建于公元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其前身為清康熙帝九子允禟的府第。該建筑群由英國留學的中國建筑師沈琪主持設計,由中國營造廠施工建造,于1907-1909(宣統(tǒng)元年)年建成。共有主樓和三組風格各異的建筑群,反映了二十世紀初中國建筑設計和營造施工的高超水平。該建筑群是晚清最高的軍事指揮系統(tǒng)單位,并在中華民國時期作為袁世凱和段祺瑞執(zhí)政府所在地,并于1926年在門前見證“三•一八”慘案,具有重要歷史價值。1984年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詳細]
房山大白玉塘采石場遺址
  房山大白玉塘采石場遺址位于房山區(qū)大石窩鎮(zhèn)高莊村西。石窩鎮(zhèn)采石在隋代已具規(guī)模,石料供應云居寺刻經之用。明清時供應宮廷以及各處皇家建筑的石料。大白玉塘是其中最大最古老的一座,又名大石窩,長120米,寬41米,深約25米。也是北京地區(qū)留存較為珍貴的古代礦業(yè)遺存。……[詳細]
  內務部街十一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內務部街11號,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型宅院。臨街有起脊大門兩座。現(xiàn)西邊大門封堵,只能從東大門出入。大門內又可分為四組院落。當中是兩宅并列各自獨立的正院,前面各有垂花門一座,內為各有廳堂的數(shù)層四合房屋;東部院落寬敞,房屋少且只有兩進大無配房,當初或為靜室、書齋之屬;西院房亦不多,且形制、結構均為簡陋,和前面院落有明顯不同,顯然不是同一整體建筑。整個院落的煞尾是占地廣闊的后花園,堆山、花廳、亭臺俱備,并搜集一些圓明園石雕作為點綴。……[詳細]
  國祥胡同二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區(qū)國祥胡同。清代和碩親王那彥圖府邸中路最北邊的兩個并排院落。占地4800平方米。東院,南為垂花門,院內正房為5開間大式硬山箍頭脊,灰筒瓦頂。東廂房3間,西廂房為兩卷勾連搭過廳。西門通西院,院中有兩座疊石假山,轉角廊環(huán)繞全院。西院,南房3間,東廂房是與東院相通的過廳。正房大式硬山簡瓦箍頭脊,前出軒,軒為懸山卷棚頂,面闊三間,前有月臺三出陛,正房5間,明間原有“洗退齋”木匾、落地花罩、博古架等。西間為佛堂,碧紗櫥的隔扇心內裝裱有名人書畫,上部的橫披窗上有雕嵌的玉石畫,以及鐫刻的成親王所寫“相靈古瑟”詩一首。西北邊跨院內,還有一座西式2層小樓。辛亥革命后,宅第抵押給教堂,又轉至金城銀行、醫(yī)院。后2號院由某幼兒園使用。1987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日韩午夜一区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第一页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