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謇文化旅游景區AAAA 張謇紀念館紀念館位于海門市常樂鎮狀元街東首,是一所靈秀的江南園林式建筑。占地面積為33畝,園內建筑古樸凝重、去徑深幽,具有小橋流水的詩意。園內珍藏的上千件珍貴圖片和事物,從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張謇先生艱苦創業、實業救國的一生。紀念館自開館以來,共接待社會各界群眾30多萬人次,1988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謇簡介:字季直,號嗇庵,1853年5月25日出生在江蘇省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實業家、教育家,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開拓者之一,他的“父實業、母教育”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他為我國……[詳細] |
![]() | 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AAAA 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始建于1982年,位于海門市三星鎮與通州市川港、姜灶三鎮的交界處;由疊石橋家紡城、繡品城、三星工貿園區、物流中心、商貿城五大部分組成,占地77150平方米,擁有8000多個營業門面及攤位。生產經營床罩、枕套、被套、棉被等床上用品及各類家用電器套、窗簾、靠墊、玩具等300多個繡品系列品種。產品暢銷全國200多個城市和地區,遠銷羅馬尼亞、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最大的繡品專業市場,被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列為“中華之最”;還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家紡繡品名城”稱號。疊石橋市場經國家工商總局核準命名為“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行政地址中國南通海門市三星……[詳細] |
![]() | 世外桃園休閑農莊AAA 南通世外桃園休閑農莊位于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首、新開閘旁。總體規劃占地面積3000余畝,現已開發870畝。有休閑度假區、現代農業科技園區、上水游樂區、森林公園。其中休閑度假區已于2000年開始營業。主要有餐飲、垂釣、會務、休閑等項目。餐飲以江鮮、野味、農家菜為主;垂釣共有魚塘3個,有鯽魚、鱸魚、草魚、青魚、彩虹鯛等魚種供客人垂釣;休閑區主要有4個草廬、5個竹樓、5個小木屋,可供40人同時住宿,娛樂。……[詳細] |
![]() |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長江入海口的江海交匯之地孕育形成斑斕多元的江海文化,成為江蘇文化的重要亞區,而海門則是璀璨明珠。設立江蘇省江海博物館正是傳承、展示、教育、弘揚、發展江海文化和海門特色文化最重要也最能激起海門人自豪感幸福感的公益性文化平臺;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讓海門百姓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的惠民之舉、創新之舉;是順應海門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充分昭示海門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高質量建設魅力海門的重要載體;是推進江蘇文化強省建設、填補我省以江海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空白、打響江蘇江海文化品牌的有力舉措。基于這樣的共識,全國唯一江蘇首創的全面展示江海文化起源、傳承、發展的國有中型省級……[詳細] |
![]() | 泰伯,孔子稱他為“至德”,司馬遷在《史記》里把他列為“世家”第一,他的事跡被歷代史學家載入史冊。他因讓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帶)建“勾吳”國,筑“泰伯城”,成為吳文化的發源地。東漢恒帝永興二年(公元154年),敕令吳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廟。經過歷代修建的泰伯廟,是一組群體建筑,莊嚴輝煌。先吳文化的發源地。三千年前,江南第一個文明古國——吳國的都城就在梅里(今錫山區梅村鎮)。今泰伯廟就是祭祀吳國創始人泰伯的祠廟。每年正月初九為泰伯的誕辰,現已形成傳統廟會,經久不衰。交通火車站乘公交19路直達。江蘇南通……[詳細] |
![]() | 法光寺的前身原是一座道觀--東岳廟,又稱東皇廟,后又建成大雄寶殿并塑東岳大帝。嗣后陸續建后殿、山門、東西側殿等,房屋40余間,占地600多畝,成為通東地區規模較大、盛極一時的廟宇。1984年起,余東鎮政府先后撥數百萬元專款對寺廟進行修繕。1986年列入海門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曾為法光寺寄贈大雄寶殿墨寶并為法光寺山門題寫匾額;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禪法師也為山門題贈寺額;1990年省佛協轉送臺灣佛陀基金會所贈的《大藏經》一部100本,現珍藏于藏經樓。1992年經南通市政府批準,東岳廟改為法光寺。……[詳細] |
![]() | 江海風情園園區占地400畝,以田園風光、湖光山色和古樸民居為載體,融江海風情和民俗文化于一體,是一個自然生態園、人文生態園,又是南通市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實驗園,更是海門這塊濱江樂土上的新世紀花園。形象地展示海門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農業文明,形成了她明凈、清新的格調和大氣、自然的氣質。園區在為全市青少年提供一個課外活動營地的同時,也給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更為海門沿江風光旅游帶錦上添花。 ……[詳細] |
![]() | 快活林山莊位于海門濱海新城區內,占地面積49.6公頃,是一個以“匯聚東方文化,展示農業風光”為發展主題,集旅游觀光休閑、生態保護示范、珍稀動植物觀賞、戶外健身及青少年思想教育為一體的公益活動場所。二〇〇六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江蘇省首批省級農業觀光園。快活林山莊由六大功能區組成:佛教文化區,休閑度假區,農林大世界,素質拓展訓練區,濕地生態園,珍稀動植物養殖觀賞區。……[詳細] |
![]() | 東洲公園景區東洲公園地處海門市的中部,是海門市區主要的公共休憩場所。東洲規劃總面積124.82畝,其中綠地94.22畝,水面12.84畝。全園分五個區:這五個區便是兒童活動區、老年人活動、游覽休息區、花卉盆景生產區和園務管理區。……[詳細] |
![]() | 大生三廠總辦事處舊址位于海門區三廠鎮華潤集團大生公司廠區,年代為1920年,為南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大生三廠由張謇、張詧兄弟籌建于1914年。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至1921年方建成。是大生集團的主要企業之一。大生三廠總辦事處(也稱公事廳),建成于1920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建筑。前后二排,中為天井,東西兩側有回廊相連。前排面闊11間,中為穿堂,歐式門柱,上方書有“總辦事處”。后排為二層樓房,面闊九間,室內地鋪彩色瓷磚,建有壁爐。建筑占地面積1920平方米,建筑面積1242平方米。現部分房屋裝修有所更改,整體保存完好,為企業辦公區。……[詳細] |
![]() | 南通大生第三紡織公司為1914年張謇創辦的南通大生紗廠重要組成部分,舊址位于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其域之三廠鎮即得名于此。1914年,我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在其家鄉海門常樂鎮南灣購地600余畝,創辦大生三廠,全稱大生第三紡織公司,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延至1919年動工興建,1921年開工投產。大生紗廠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大生三廠是大生紗廠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生三廠現存歷史建筑有鐘樓、總辦事處(公事廳)、原棉倉庫等,保存現狀良好,周邊環境也較協調。其鐘樓和總辦事處分別于1998年、2004年公布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