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江門市 > 鶴山市旅游

鶴山市旅游景點介紹

  坡山坡亭位于鶴山市沙坪街道坡山村石螺崗下,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1983年8月15日,被公布為第1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鶴山惠濟橋位于鶴山市沙坪街道玉橋村東北,橫跨桃源河下游兩岸,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1983年8月15日,被公布為第1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鶴山市博物館
  鶴山市博物館成立于1989年4月,館舍1989年10月落成。現館址位于廣東省鶴山市沙坪街道人民東路45號,20多年來一直免費對外開放。鶴山市博物館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樓二棟,其中主棟樓高4層,副棟樓高二層,二棟樓總建筑面積3160平方米。主樓現有6個展廳,另設有辦公室、文物庫房、接待室、圖書室、會議室、監控室、值班室,副樓為鶴山民俗館。鶴山市博物館共有事業編制7個,在職7人。其中碩士學歷1人,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4人。文物博物初級職稱3名,中級職稱1名,副高職稱1人,現任副館長李錦飛。鶴山市博物館主樓頂蓋綠色琉璃瓦,墻坎米黃色泰山磚,風格典雅古樸。正門兩側各有一幅高10米,寬4米的壁畫。主樓左側放置米格——15殲擊機一架,是為紀念中國航空先驅之一李一諤先生而設;右側為鶴山碑廊,碑有鶴山……[詳細]
梁贊故居
  梁贊故居在廣東省鶴山市古勞鎮東便村。梁贊原名梁德榮,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佛山正堂街家中。是建于清代的傳統廣府式院落,故居分“拜師堂”、“傳承堂”、“榮生堂”以及梁贊曾經居住過的寑室等,占地面積105平方米。磚木結構,青磚墻七順一丁錯縫壘砌。工藝有木雕、灰塑、彩繪等。整座建筑基本完好。梁贊幼年和晚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座古式平房度過。古勞水鄉的恬靜柔和,塑造了他溫文爾雅、灑脫悠閑的性格。……[詳細]
昆東宋氏大宗祠
  鶴山宋氏大宗祠——中共鶴山支部、鶴山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廣東江門鶴山雅瑤鎮昆東村,始建于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磚木結構,建筑面積625.5平方米。1924年11月,中共鶴山支部在此成立。為配合廣州起義,1927年12月上旬,中共五邑地委、新會縣委決定在鶴山縣建立蘇維埃政權。隨后組織了一支300多人的農民赤衛隊。12月13日,按照地委的部署,呂棠、施展等人組織赤衛隊和昆東等地農民,在宋氏大宗祠舉行大會,公開宣告鶴山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遭國民黨鎮壓,鶴山縣蘇維埃政府成立第三天夭折。鶴山縣蘇維埃政府是全國最早建立的一批蘇維埃政權。現為鶴山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和江門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圖/宋慶文……[詳細]
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
  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位于鶴山市宅梧鎮靖村余氏大宗祠。硬山頂建筑。現僅存后樓。經中共中央軍委批準,中區縱隊的西進部隊與粵中地區人民武裝合編而成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1945年1月20日在宅梧宣布成立。司令員梁鴻鈞、政治委員羅范群、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謝立全、政治部主任劉田夫。初建時下轄三個團,后發展為六個團1400多人。一團是直屬主力團,隨司令部行動。二團駐鶴山,三團駐高明。1945年2月,司令部與一團400多人挺進云霧山。……[詳細]
鶴山節孝流芳牌坊
  節孝流芳牌坊位于鶴山市雅瑤鎮大橋坊村。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為旌表宋明儔妻胡氏節孝而建。為四柱三間三樓石牌坊,通面闊6.40米。明間寬3.20米、高約6米,脊飾雙鰲戲珠;明間正面陰刻隸書“圣旨”二字,背面刻“恩榮”二字,左右正、背面皆刻“天官抱笏”石像。枋額正、背面橫刻楷書“節孝流芳”4字。次間面闊1.60米,高5米,左枋額正面陰刻“柏操”兩字,背面刻“孝仁”兩字;右枋額正面陰刻“冰心”兩字,背面刻“守義”兩字。每條石柱前后施卷云紋抱鼓石夾護,高約1米,下闊上尖,結構嚴謹,造型優美。現保存完好。圖/宋慶文……[詳細]
立軒宋公祠
  立軒宋公祠位于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雅瑤鎮昆東赤龍村。坐西南向東北。建于清代道光年間,原有三路建筑布局,現存中路,依次為頭門、中堂、后堂三進,總面闊12.2米,總進深44米。硬山頂,青磚墻,花崗巖勒腳。各個建筑物的梁架、斗栱、駝峰、雀替、封檐板、屏門、柱礎、欄板等,分別運用木雕、磚雕、石雕和鎏金等民間工藝手法,以傳說神話、歷史典故、花卉鳥魚以及嶺南佳果為題材,雕刻細膩精致,構圖巧妙嚴謹,栩栩如生。祠前還立有七對桅桿夾石。頭門兩間七架,四塾臺,前后廊檐的蝦公梁,內置屏門。中堂為三間十二架,前施軒廊。后堂為三間十二架。天井兩側施四架卷廊。除后堂中、后槽為瓜柱梁架外,余以柁墩、斗栱隔架抬梁。立軒宋公祠保存較好,總體布局合理,結構嚴謹,木雕精美,對研究廣府木雕和地方家族史有重要價值。……[詳細]
德明祖祠
  位于江門市鶴山市雅瑤鎮隔朗村,是祭祀開村四世祖德明公的祠堂。為保存較好的明代建筑,光緒丙戌(1886)年重修,坐東北向西南。廣三路深二進,總面闊21.1米,總進深22.9米,祠前還有一個古戲臺。頭進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七架。后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十一架。天井兩側有卷廊。三路之間以青云巷分隔。硬山頂、龍船脊,墻壁采用“金包皮”(內夯土墻,外鑲青磚),山墻紅砂巖勒腳。梁架簡潔古樸,施月梁,斗、升斗下部有弧度,火山角爍巖檐柱,覆盆式柱礎,具有明代的建筑特點。外墻用水磨青磚,建筑木雕工藝精美,均采用格木制作。祠前古戲臺用三合土夯筑,呈淺黃色,外表砌火山角質巖,紅砂巖勒腳。……[詳細]
植亭陸公祠
  植亭陸公祠位于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雅瑤鎮隔朗村。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坐東北向西南,總面寬25.2米,進深47.7米,面積1200平方米。中軸為兩進院落加后樓式布局,兩邊有青云巷和廂房。硬山頂,博古脊,人字形風火山墻,青磚墻花崗巖勒腳。施以石雕、磚雕、木雕、灰雕等裝飾。門前地堂寬廣。斗門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九架。前廊以柁墩、斗栱隔架抬梁,木雕精美,墻上花鳥壁畫工細艷麗。門廳施瓜柱梁架,后金柱間設屏門。后堂當中高懸“慎思堂”木匾,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十三架,前面軒廊施雕花板異形梁架,后為瓜柱梁架。天井兩側有廡溝通前后兩進,三間九架卷棚頂。左右路兩廂前座有0,后座有小天井。兩條青云巷盡頭與后樓相通。后樓兩層,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后堂與后樓之間隔著一個庭園,砌有3個花池,種植花草。本祠用材貴重,……[詳細]
31、仙鶴湖
仙鶴湖
  仙鶴湖,一顆西江之畔的璀燦明珠!她是廣東艾琳集團下屬的一個集三星級賓館、半山豪華別墅、桑拿、卡拉O K、全循環游泳池、大型園林垂釣場、燒烤場、康體城、美容美發中心、登山野營等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旅游度假山莊,享有“一派湖光山色,萬種人間風情”的美譽。來到仙鶴湖,你會感到她的靜,沒有一點聲響,宛若出浴少女,一臉羞澀、清純、溫柔、秀色可餐。令你情不自禁掬起一捧,吻到臉上,體驗她的清純。 連綿起伏的青山,云霧潦繞,隱隱透過些藍天來――似夢。湖面霧氣氤氳,萬物都被那溫潤的柔情浸潤得柔軟了。仿佛連人站著的石頭,身邊的草和運山的樹進取可以像水一樣任人揉捏,遠遠望去,湖心的小島林木茂盛,如同浮在水面的一方地毯,顯得厚實而柔軟。“美麗總是惹人的”,自然之美同樣也是惹人的。一只蝴蝶、一抹晚霞、一葉小舟、一行白鷺,……[詳細]
金水臺漂流
  金水臺漂流,位于鶴山市龍口鎮、宅梧鎮和佛山高明區楊和鎮的交界處,在號稱佛山與鶴山第一峰的皂幕山北面山腰的黃龍峽生態風景區內,為珠三角負離子最多的地方,那兒山巒跌宕,霧繞群峰,林木蔥蘢,綠云擾擾,鳥語花香,而又曲水回環,瀑瀉千尺,景觀極其幽雅,置身其中,如臨仙境。這里的龍潭、旋龍洞、蝴蝶谷、盤龍石、玉龍壁、藤龍澗、萬年龜、清逸林等神奇景致,使人置身于“人隨山水轉,心往畫中游”的美妙境地,是珠三角空氣負離子含量最高的景區。金水臺漂流可以體現最全漂流:激流驚險漂、漩渦挑戰漂、飛躍滑翔漂、平道逍遙漂、密林穿越漂、怪石奇趣漂、瀑布美景漂、深谷探幽漂,八大漂流體難全接觸;最長淋漓感受:8潭26灘93灣熱潮迭起,90分鐘激爽體驗;最美漂流景區:龍泉飛瀑、萬年龜石、峽間處處是美景。……[詳細]
直水香泉
  直水香泉成名過200年。位于雅瑤鎮直水村。溪泉在村后之大城山麓分三折流下,泉水味道極為香例,故名香泉。現泉邊立有“香泉”碑,為30年代鶴山縣長謝鶴年所提。泉內有小蝦蟹,顏色金碧,游于水中,周圍茂林陰翳,喬松密竹,氣候宜人,山腰有大片楓林點綴其間。清代邑中文人宋文濤曾到此游覽并賦,后又有名人黃渭源撰記描述,廣為流傳,邑人才知有此勝景。清乾隆年間鶴山知縣劉繼將且編人《鶴山縣志》,自后香泉名聲遠揚。近年更作擴建,頓增形勝。……[詳細]
南山毓秀
  古電白城遺址,位于高州市長坡鎮舊城村,是茂名地區最古老之城池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舊城原為電白郡、縣治所。南北朝梁時期(公元503—557)置高州州治和電白郡治,合設城于此。隋改高州州治為高涼郡治,遷至良德城,并廢電白郡為縣。唐大歷十一年(公元776),高涼郡治從良德遷回此城。至此,高涼郡治與電白縣治同設于舊城。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電白縣治遷神電衛(今電白縣電城鎮),高州府治亦遷今高州城,此后這座城池稱電白堡,百姓則叫它為“舊城”。舊城內建有馮家村,是冼夫人與高涼太守馮寶聯婚后的定居地。他們長期在村內居住,因此城內出土許多文物都與他們有關。舊城有內外四景:內四景是(東)龍井塘;(南)石井生蓮;(西)鰲魚吸水;(北)寶鴨千蓮。外四景是(東)牛表嶺;(南)大榭通天;(西)馬山石船;……[詳細]
35、鶴頂亭
鶴頂亭
  鶴頂亭為鶴邑名勝,位于舊縣城內鶴山之巔,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知縣劉繼倡導所建,現亭是1998年重建。劉繼撰《鶴頂亭記》敘其建亭宗旨,意謂鶴為仙禽,外形俊美,品性高潔,愿后世登亭者顧名思義,以鶴自勉,懋著循跡,勿作-污吏,其立意至佳。建亭垂二百余年,鐘靈蹄秀,有蒼松環抱,丹楓聳峙,木棉參天。登臨鶴頂,俯覽邑城,遠山近水,廬舍眼儼然,桑麻遍野,炊煙四望,憑眺遐思,逸興無限。……[詳細]
馬山疊翠
  馬山疊翠指距城區14公里處的馬山風景游覽區。面積15000畝,由數十個低山崗組成,綿延起伏,構成綠色海洋般的丘陵自然景觀。325國道縱貫其間。最高的崗頂建有鶴林亭,因樹林長高所掩,遂于其上加蓋三層的六角亭,名為亭中亭,登亭可俯覽馬山全貌。四周山頭層林盡染,山花吐艷,山中的疊翠湖可供蕩舟、垂釣,周邊崗頭上有造型各異的涼亭。射擊場、游泳池、網球場、卡拉OK歌舞廳等掩映綠蔭中。1992年落成的“駿馬苑”設有賓館、餐廳、會議室等。疊翠湖邊新建的桃花源假日俱樂部,別墅群錯落其間。……[詳細]
37、蟹眼泉
蟹眼泉
  蟹眼泉位于江肇公路雅瑤鎮的陳山與石湖路段之間。因兩泉眼狀蟹眼而得名。終年泉水涓涓,源源不絕。一泉眼噴水量約為399公斤/小時,水溫保持在20℃至25℃之間,色澤清冽,質地極佳,掬飲清甜,煲沸沏茶,味道異香,故誘得城鎮居民跋涉吸取。此泉古已有之,1933年在其旁立一石碑,正面陰刻其名,背側雕有花瓶圖案及竹節紋飾。近年鶴山市政府斥資l8萬元,予以修擴,以泉為軸,辟地800平方米,外架石橋,建仿古牌坊,三面壘砌石墻,內砌假山、石階,再加綠化美化,而內右方有熱心人士捐資8萬元,建六角石亭一座。其景之美,與往昔不可同日而語。……[詳細]
大凹關帝廟
  鶴山境內曾有20余座關帝廟,目前保存尚好的只有共和大凹村的一座。它是清光緒丙申年(公元1896年)由當地紳民集資在舊廟基礎上重建,并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修葺過的。廟宇包括主座、左右青云巷及左右廂房,面積357平方米。其營造法式與佛山祖廟相仿,體現清代后期嶺南廟宇的建筑特點。這座小小的關帝廟匯集著建筑、雕塑、書法、楹聯、圖書等藝術,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1994年,市人民政府把它定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湖映月
  北湖位于沙坪鎮北街口,湖水碧綠如翠玉,鑲嵌于城區之北,故名。湖內樓宇亭閣,橋廊水謝,掩映在綠樹叢中,沁園樓的湖光吸引著眾多海外人士來此下塌,月夜臨湖,真有“月是故鄉明”之感。……[詳細]
坡亭懷古
  宋紹圣四年(1097年),蘇東坡遭貶瓊州,乘船經古勞石螺崗時,遇水漲,泊舟登岸休息數日。居民出于景仰,乃將石螺崗所在村莊命名為“坡山”,于西江邊巖石上刻坡公泊舟處五個大字,于江畔建造紀念亭,命名坡亭。坡亭位于古勞鎮坡山村石螺崗北側,面對浩翰西江,亭呈六角形。1983年坡亭遭臺風襲擊倒塌。1991年按原貌修建,為歷代騷人墨客賦詩吟頌、駐足仰慕之勝地。……[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小说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 久久丝袜熟女国产 | 亚洲人在线观看影院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作爱视频 |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