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河源市 > 連平縣旅游

連平縣旅游景點介紹

  九潭農會舊址位于連平縣油溪鎮九潭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九潭農會舊址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連平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位于連平縣大湖鎮湖東村,年代為1920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中共連平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石陂老屋群位于連平縣上坪鎮石陂村,年代為清乾隆年間(1750年)。類別為古建筑。石陂老屋群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上坪水口橋位于連平縣上坪鎮東陽村,年代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類別為古建筑。上坪水口橋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復澈公祠位于連平縣陂頭鎮夏田村,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復澈公祠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寬闊的忠信河,猶如一條巨龍,從西北方向蜿蜒穿行于連平縣忠信鎮的繁華街市,繞榕樹下、經合水塔,至忠信東南角的柘陂村,一座飽經滄桑的福興橋橫亙其間。忠信福興橋也叫石塘水橋,全長66米、寬6.6米,用麻石條砌筑,曾經是惠州府規模最大的石橋。……[詳細]
  八斗種遺址,位于繡緞鎮尚嶺村八斗種山坡,屬戰國時期遺址,1986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天保第,位于繡緞鎮金溪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906年),是落居該地曾氏郁文公所建,2010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繡緞文筆塔,位于繡緞鎮尚嶺村塔嶺山山頂,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年),1985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八字山戰國人遺址,位于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油溪鎮油東村八字山,是戰國時期人類活動的古遺址。遺址占地面積約有2000平方米,已挖掘出土一大批戰國時期人類生活使用的陶器碎片以及石錛、石柱等石器。八字山戰國人遺址佐證了在戰國時期,連平縣境內就頻繁有古人類到此群居或活動。此處遺址及出土的考古實物,對今后進一步了解和研究當地古人類……[詳細]
  陂頭文筆塔位于陂頭鎮北面約三公里處資溪村的帽子峰山頂,此塔建于明末,清道光十九年重修,塔六角三層樓閣式寶塔,高十三米,塔基磚砌,底層均設有拱門。此塔乃陂頭鎮盤石圍謝氏因其族中子弟,每科考取無名,認為與風水有關。于是,擇其屋對面之山的“帽子峰”頂,集資興建此塔。……[詳細]
  東山塔位于連平縣城五公里元善鎮東山峰巔,也叫文筆塔,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連平縣現存最高、最具規模古塔,也是連平作為古代州城標志。東山塔六角七層樓閣式,塔高三十一米。原塔采用火磚、石灰等材料砌成,原塔剎鉛鑄被盜走,后改為磚砌。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修復東山塔,砌筑加固塔基護坡,換補內外風化塔磚,改木板樓為鋼鐵網樓層,砌復坍塌第七……[詳細]
  水口塔位于連平縣上坪鎮東陽村。水口塔建于清代。水口塔又稱風水塔,塔六角五層樓閣式磚塔,高十六點八米,塔底層邊長0-二五米,壁厚零點九七米。塔腔為壁內折上式結構,層層遞減。塔身北向正面各層辟拱門,首層門寬一點零六米,二至四層門額分別嵌有“巨靈一臂”、“雄鎮南天”、“捫星浴月”等字。各層用菱角牙磚與挑檐磚相間疊澀出檐,檐置……[詳細]
  弘毅小學黨組織活動舊址位于連平縣大湖圩鎮北向1.5公里處的磐石村下壙仔屋,原為民宅,1937年開始創辦為學校,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現弘毅小學已搬遷,舊址仍為民宅。1926年至1928年,和平縣進步青年張覺青、朱夢覺先后來到磐石弘毅小學,在附近開展平民夜學活動,播下了革命的火種。1940年6、7月間,共產黨員嚴惠玲……[詳細]
  中共連平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舊址位于連平縣大湖鎮湖東村。舊址設在湖東小學內,該校創建于1920年。1940年3月,中共和平縣工委派共產黨員周寶時到大湖湖東小學任教,秘密從事黨的地下活動。同期,龍川縣共產黨員張其初奉東江特委指派,到大湖、忠信一帶秘密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領導地下活動。張其初委派共產黨員陳學源進入湖東小學任……[詳細]
  中共連平縣工作委員會遺址位于連平縣大湖鎮湖西村下屋原回龍庵遺址處。1941年2月下旬,為了加強黨的組織領導和建設,適應革命形勢發展需要,大湖黨組織的領導根據東江特委指示,在回龍庵小學背面的矮山崗上召開黨的會議,成立了“中共連平縣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由張仁安任縣工委書記,曾方如任組織委員,李新民任宣傳委員,黃華……[詳細]
  五果村農民協會舊址位于連平縣大湖鎮五禾村五果片駱形屋(大湖圩鎮東南向6公里處)。大湖農-動早在1938年以前就已暴發過多起自發斗爭,此后一直連續不斷。1947年12月,在連和區分工委會委員鄧基的指導下,大湖五果村成立了農民協會。這個農民協會,是大湖地區在解放戰爭時期成立的第一個農民協會組織,農會長是該村的黨支部書記曾玉……[詳細]
  忠信中學黨組織活動遺址位于連平縣忠信中學校園內。忠信中學創辦于1940年7月,前身為連平縣第四區(忠信區)區立第一小學。后經忠信、大湖教育界人士倡議,經國民黨縣政府批準,擴充為區立中學(簡稱忠中),校址在忠信圩鎮東北面2.5公里處的黃竹坑龍馴庵。忠中創辦后的第一學期,中共東江特委派出共產黨員張育民在忠中附屬小學任教,并……[詳細]
  粵贛邊支隊電臺、《粵贛報》報社遺址,在連平縣城東北方向55公里處的九連擔桿灘。1945年7月,中共后東特委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決定建立電臺,加強與中央及上級的聯系溝通。電臺最初設在河源黃村地下黨員黃中強的家中,后由于敵人的進攻,曾轉移到五華、青州等地。1948年2月,因國民黨對九連地區進行第三次“掃蕩”,中共九連工委……[詳細]
  中共九連山區臨時工作委員會舊址位于連平縣內莞鎮九連圩北面2公里的高湖村紅星經濟社龔屋。九連曾是連平縣的一個獨立建制鎮(現并入內莞鎮),距連平縣城47公里,現有4個村5000多人口,總面積122.5平方公里,境內樹林茂密,周圍有九座山峰相連,形似蓮花,故稱“九連”。1945年冬,東江縱隊第三支隊600多人奉命挺進九連山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高清AV电影久久 | 亚洲1024久久 | 亚洲精品中出在线 | 中文1区1区产品乱码免费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