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去病(1905-1932),原名寶康,瑞安城區西門街人。1919年7月考入瑞安中學,1923年夏到溫州大同女子小學任教。1925年初擔任《溫州大公報》副刊編輯,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溫州獨立支部主要成員。1926年先后到樂清、瑞安發展黨組織,并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加入國民黨組織。1927年2月擔任中共瑞安特別支部書記,同時擔任國民黨瑞安縣黨部常務執委兼組織部長。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退出國民黨組織,在農村堅持革命斗爭。1928年2月擔任中共瑞安臨時縣委書記。同年6月,參加永(嘉)、瑞(安)、平(陽)三縣農-合武裝大-,負責瑞安農民武裝的組織領導工作。同年9月,中共浙南特別委……[詳細] |
![]() | 鄭敬衡(1900—1927),原名一里、益明,文成縣金垟鄉谷山村人。1915年考入瑞安中學,1919年至1923年就讀于北京工業大學,畢業后,受聘于浙江省工業專門學校任教員。1926在杭州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受中共浙江省委委派,到溫州從事農運和黨務工作。在永嘉、瑞安等到地積極宣傳革命道理,發展黨組織。10月,中共浙江省委制訂了《浙東-計劃》,準備于11月28日以象山港、上虞為中心舉行-,然后擴大到溫州。11月初,省委常委、組織部主任王嘉謨和特派員鄭敬衡、周定攜帶《浙東-計劃》分別到浙東、浙南為-作準備。就在這時,中共浙江省委機關遭破壞,全省黨組織的名冊和《浙東-計劃》被搜去。國民黨……[詳細] |
![]() | 富文(1895—1965),字郁離,乳名體仁。文成縣西坑梧溪村人。7歲時父母逝世,由兩姐撫養成長。先畢業于浙江省第十一中學,1921年考入保定軍校八期。此后,長期服務軍界。歷任排、連、營、團、旅長等職。1936年任三十一集團軍中將參謀長。抗日期間,任陜西第一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暨榆林縣長,駐榆林,領8縣。1942年轉任蘇、皖、魯、豫四省邊區干訓團教育長。同年道經延安,毛澤東、朱德設宴款待。1943年遷任豫西警備司令,1945年改任后勤部第一補給區副司令,駐上海。1946年5月升任司令。1949年辭去軍職,應邀赴臺參贊。1959年退休后,受聘任臺灣糖業公司顧問。1965年6月3日逝世。 富……[詳細] |
![]() | 虞廷愷故居位于瑞安市馬嶼鎮,年代為清、民國。虞廷愷紀念館位于瑞安市馬嶼鎮江上村,2016年,虞廷愷先生嫡孫虞文籍等發起興建虞廷愷紀念館,歷時一年,于2017年春竣工。虞廷愷紀念館是一座晚清風格庭院式建筑,三進二層,設有五個展廳。其中在一、二進大殿中,展示國家領導人和專家學者以及諸多民國政要的題詞墨寶以及虞氏先祖、虞廷愷先生詩文作品;三進大殿是虞廷愷先生生平事跡陳列室,結合遺留文物照片和繪畫雕刻等藝術作品,運用現代技術展示虞廷愷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紀念館占地面積2.27畝,實際使用面積5.5畝,建筑面積約1088平方米,展廳面積880平方米。既古樸莊嚴,又具備當代建筑元素,是人們追慕、紀念先賢的場……[詳細] |
![]() | 胡贊華(1904—1937),字翊中,又名胡壽登。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上陳村人。高小畢業后,考取浙江省第十師范學校。1929年畢業于黃浦軍校第七期,被分配到駐守南京的國民政府警衛2師擔任排長。在淞滬抗戰中,胡贊華任駐守在上海閔行的第五軍88師524團連長,與日軍血戰三晝夜,不幸左眼中彈,治愈后不久晉升為營長。后升任88師524團少校團副。1937年,日軍在上海制造虹橋機場事件,88師524團與上海軍民一起奮起抗戰,歷時三個多月。上海淪陷后,524團除第一營外,余部撤往南京,駐守在雨花臺一帶。同年12月日軍進攻南京城外圍,524團堅守陣地,浴血奮戰,全團官兵壯烈犧牲。胡贊華在戰役中陣亡,尸骨下落不……[詳細] |
![]() | 琦君故居位于溫州市甌海區瞿溪街道,年代為民國。琦君故居位于甌海區瞿溪鎮三溪中學內,由正屋、涼亭、水池、左右廊圍成合院式建筑。正屋明間前檐置五扇門,次間為檻窗,明間后金柱間設五扇屏門,門后東側為樓梯可至二樓。二樓南側有美人靠,東、西、北三面為西式風格,廊柱為清水磚柱,柱間為連續券。屋面鋪設小青瓦。廂廊為四間單層硬山頂建筑。東側廂廊為單披檐,朝向天井,西側廂廊為雙披檐,中設隔墻。正屋西側山墻外建有八角攢尖頂涼亭。亭東側梁架搭于正屋而省去檐柱,其余六面由六根木柱支撐。柱頭出跳用懸柱上承角梁。東側設入口,亭子邊上有一水池,平面呈方形,池壁由方形條石鋪設。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詳細] |
![]() | 硯下孫詒讓故居位于瑞安市潘岱街道硯下村,是孫詒讓(1848—1908)出生和青年時居住之所。坐北朝南。由臺門、正屋、左右廂樓和后花園組成,總占地面積約3700平方米。臺門二道,前臺門偏東,木構。兩臺門在縱軸線上,面闊4米,高4.5米,磚砌硬山造,匾額題“太史第”三字。正屋面闊九間,通面闊33.72米,通進深13.95米,前后有卷棚頂廊道。廊用圓柱,其余均方柱。硬山屋頂,大木作用材粗壯,制作精工。槅扇、花窗裝修考究,闌額、雀替雕刻工細。正屋前有大天井,中間用花墻隔斷,分為上下兩坦,氣派開闊。正屋盡間前有東西廂樓,西毀,東廂樓面闊三間,通面闊10.53米,通進深7.95米,其南山墻與花墻連接,形成……[詳細] |
![]() | 谷寅侯故居位于甌海區梧田街道梧田街村梧田街296號,建于1906年。故居坐南朝北,面向溫瑞塘河。由門臺、兩廂、正屋組成小三合院。門臺磚砌單開間,兩側為磚垛,基座磚砌做拼花幾何條紋,上部各設兩條長形凹槽,花崗巖門楣,上設四組斗拱,駝峰承方斗,出挑承磚挑檐。圍墻平面外撇成“八”字形,兩廂各兩間,屋內尚留存青石牌匾,上陽刻楷書“谷同春”三字,字徑約40厘米。“谷同春”是清末盛名一方的醬園。當年谷家釀造醬油和黃酒,依托這條塘河,生意不斷做大做強,并在清光緒年間蓋起了這幢大屋。天井中間甬道為條石鋪設。正屋面闊五開間,進深六間,前為卷棚軒廊,梁架穿斗式。二層設美人靠,屋面硬山頂。二樓為騎廊軒,斗拱雀替雕刻……[詳細] |
![]() | 陳黻宸故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會文里43號。建于民國初期。坐西朝東,為二層小洋房,磚木混合結構。主樓面闊五間,通面闊16.11米,進深六間,通進深10.65米。人字草架二坡頂,小青瓦屋面。檐柱用磚砌成葵形柱,內用木柱,柱下用方形青石柱礎。左右廂房各三間,屋頂陽臺與主樓前廊連成回廊。整座建筑采用西式建筑圖案和磚疊澀、發券的做法,具有濃郁的歐洲建筑風格。陳黻宸(1859—1917),字介石,后改名芾,瑞安市區人。與陳虬、宋恕號稱“東甌三杰”。45歲中進士,歷任“兩廣”方言學堂監督、浙江諮議局正議長、北京大學教授。著作豐富,主要有《中國通史》、《諸子通義》、《老子發微》、《中國哲學史》等。……[詳細] |
![]() | 項驤故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虹南社區草堂巷46號,坐北朝南。民國早期建筑,帶有西式風格,由門臺、主樓、左右廂房組成。外門臺磚結構,平面略呈八字形,略帶西式風格,上部用磚疊澀起圓拱。內門臺磚結構,平面呈八字形,風格同外門臺一致,規模過之。八字墻肩部設矩形花框,框內飾磚雕心屜。主樓為單檐兩層樓房,青磚立面,木構梁架。面闊五間,進深六間,上、下層均設前廊,方形柱垛凸出方壁柱直抵屋面檐口。屋面為四坡頂,鋪小青瓦。左右廂房為單檐兩層樓房,與主樓連檐構筑。面闊三間,不設前廊,明間底層設門,各間開方窗,做有磚疊澀窗套,屋面為硬山頂。……[詳細] |
![]() | 夏鼐故居位于鹿城區五馬街道倉橋社區倉橋街102號,為我國考古學奠基者夏鼐祖居,主體建筑坐北朝南。原南靠倉橋街部分為二層七間的木構排屋,用作店面,北部為居住的四組院落。東小院為前后屋排列的長條狀院落,均為單層硬山式建筑。以兩側的院墻做為山墻,檁條直接擱于山墻上。正中院落為由門屋、廂房、正屋及后門臺組成四合院式。門屋面闊五間,略含西混合式,青石門框,磚砌抹灰立面,南立面門窗下嵌雕花青石,后帶廊,拱券形門。門屋北為天井,東西各為三間二層磚木混廂房,北為五間二層硬山頂的正屋,進深7柱。門屋、廂房二層欄桿為寶瓶式欄桿相連,正屋前后帶廊。中院北為圍墻,在中軸線上設磚門臺。北側原為夏家花園。在圍墻東北角有一……[詳細] |
![]() | 蔣幼山故居坐落在瑞安市塘下鎮海安辦事處海東村東門街27號,為清末建筑,坐北朝南。現存建筑由門臺、前天井、正屋、后天井及兩廂耳房組成,占地面積近800平方米。該建筑為中西混合式磚木結構,樓面結構雖經改建,但建筑格局清晰,一樓建筑結構基本完整保存,具有較典型的近代溫瑞平原建筑風格,為瑞安市文物保護點。蔣幼山故居原建筑為南北三條軸線,現存建筑為中軸線,原建筑在中軸線上正屋的四角分別各建有三開間中式木構二層樓房一幢,南北兩幢樓房之間設天井(在正屋兩側的山墻外),故形成了左右另兩條建筑軸線。現僅完整保存了西北角一幢中式木構架二層樓房。……[詳細] |
![]() | 許松年故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水心街24號。建于清嘉慶至道光年間(1796-1851)。坐北朝南,由門廳、正廳、廂房、主樓等組成四合院建筑。門廳,面闊五間,通面闊22.2米,進深四間,通進深5.35米,抬梁穿斗式,共用柱40根,后檐柱柱頭科作三踩一翹,硬山造。正廳、主樓均為二層樓房,面闊七間,通面闊26.5米,進深六間。抬梁穿斗式,前后廊,共用柱56根,檐柱柱頭科作五踩二翹,硬山造。……[詳細] |
![]() | 黃紹箕故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小沙巷九曲弄12號。建于晚清。坐西朝東,主要由照壁、臺門、主樓等建筑組成,照壁作三開間落翼式,硬山頂,明間正中堆塑“福祿壽”連體文圖案。臺門三開間,進深二間,落翼式硬山造。主次樓均為兩層樓房,面闊三間,進深六間,抬梁穿斗式混合構架。重檐硬山造,陰陽合瓦屋面。……[詳細] |
![]() | 徐定超故居(含徐定超祖居)位于永嘉縣楓林鎮,為清代古建筑。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徐定超故居(含徐定超祖居)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陳一球故居門樓位于樂清市慎江鎮樓下村。舊居原有建筑早已毀沒,僅留臺門一座。1981年維修。門上嵌有“陳非我先生廬”石額,系楊文驄題字。……[詳細] |
![]() | 謝文錦故居位于巖坦鎮潘坑社區潘坑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03年,謝文錦故居列入永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徐定超故居位于楓林鎮楓二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名人紀念物。2003年,徐定超故居列入永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