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溫州市旅游

溫州市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劉伯溫故里旅游景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集歷史名人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廉政文化、生態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休閑目的地。2017年2月通過國家5A級旅游景區資源評估,拿到創建入場券。該景區主要由百丈漈、劉基廟、安福寺3片區組成。劉基,字伯溫,封誠意伯,追贈太師,謚文成,是明朝的開國元勛,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故里位于文成縣天頂湖西邊的南田鎮。劉基廟景區劉基廟,即欽建誠意伯廟,位于浙江省文成縣南田鎮華蓋山南麓,是劉伯溫故里兩大核心景區之一。明天順二年(1458年)敕建,占地面積約3024平方米,為七開間回廊合院式木構建筑,主體依次為頭門、儀門、正廳、追遠祠四進。正廳系穿斗式梁……[詳細]
  蘇步青故居位于浙江省平陽縣騰蛟鎮騰帶村,背靠青芝山(又名臥牛山)。蘇步青故居為祖遺木構平房:建于晚清,面闊5開間,20世紀40年代蘇步青兄步皋在東首續建兩間,盡間為涼亭;坐東北朝西南、占地3500平方米。西側古藤繚繞,房前有奇樹榕抱枇杷,后院有井,水清如鏡,冬暖夏涼,四面圍墻,門臺偏西,前庭廣闊。后院深幽,是典型的浙南村居民舍、農家住屋。前庭為低矮古樸、大氣莊重的門臺,門臺為木材構建,上面蓋著青瓦,它的正上方掛著是前國家主席華國鋒親筆題寫的“蘇步青故居”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牌匾。楹聯家陳祗時為蘇步青故居門臺題聯云:“棣華罨映;蓀馤綿延。”步入門臺,一條水泥澆成的小徑呈在眼前,踏上通往古宅的小徑,……[詳細]
  位于北岙鎮東沙村。媽祖,名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生于福建省莆田縣湄州島。因經常救助遇難漁民,深受沿海人民的敬愛。逝世后,被立祠紀念。其后被敕封為“天妃”、“天后”。該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清道光、咸豐、光緒年間相繼修葺,1929年經村民陳繼牛發起維修,增設門廳和兩廂。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門廳、戲臺、兩廂、拜亭、大殿等組成。前后三進,五開間,通進深35.8米,通面寬11.20米,懸山頂。媽祖廟雖規模不大,但結構精巧、裝飾肅穆,是我省目前媽祖宮建筑中保存較好的一座。……[詳細]
  余憲文(1886——1947),譜名協銘,字鼎三,樂清雁湖鄉人。少時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因家境貧寒,靠親友資助讀完小學,后考入樂清中學,繼又在南京陸軍將備學堂、保定軍校騎兵科、北京陸軍大學學習,畢業后在軍隊中歷任見習官、排長。 清宣統二年(1910),余憲文參加孫中山先生組織的同盟會,從事反清活動。武昌起義后,他回到浙江。1912年1月初任浙江都督府參謀處一科代科長,6月任陸軍第五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同年8月,余憲文重返保定軍校復學。畢業后回浙江,歷任陸軍第一師騎兵團附、代理團長、團長、旅長、師參謀長。1921年2月加附軍少將銜。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十九軍二師師長。1926年12月任國民革命軍……[詳細]
  謝用卿(1898—1944),字慶生,1898年出生于永嘉縣蓬溪村。1917年,從楓林高等小學畢業后,先后在鶴盛和樂清珠嶼等地擔任小學教員。1930年,毅然辭去了學校工作,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同年6月,在永嘉、樂清交界的“隘門嶺”戰斗中被捕,押送蘇州監獄。翌年春,經同獄的共產黨員程大偉介紹加入共產黨。1937年8月,獲釋回家,在家鄉先后擔任永嘉戰時青年服務團第二分團干事、總干事。1938年11月,擔任中共西楠溪中心區委書記。1940年12月,在永嘉下家岙村第二次被國民黨頑固派逮捕,翌年4月19日,趁日寇攻陷溫州時混亂得以破牢而出,脫離虎口。1941年下半年,在潘坑教書,并將工資交予黨,作……[詳細]
  劉兆祥(1906.09—1998.08),字友忠,文成縣南田新宅人。1929年,畢業于上海公學大學政治經濟系,后赴日本內務省警察講習所(現改為警察大學)學習,系該所第一期畢業生。歷任國民黨直屬東京總支總干事,日本東北地區(十縣市)黨務幫辦,仙臺直屬支黨部黨委兼任工商聯合總會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率旅日華僑180人參加抗日義勇隊,任分隊長。1932年,參加“一•二八”淞滬戰役,后任南京首都警察廳督察員,曾于一周內搜獲躲藏著的日本副領事藏本,粉碎了日本借口藏本失蹤而擴大侵略之陰謀。后任軍事委員會特檢處南京特等所少校組長,長沙辦事處中校主任,特檢處中校股長,特檢處浙江省上校所……[詳細]
  胡公冕(1888-1979),原名世周,永嘉縣五氵束鳥村人。1921年10月,在上海由陳望道和沈定一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1月,參加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1923年,經組織同意,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致力于國共合作,幫助孫中山籌備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4年1月,以浙江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合作后,參加黃埔軍校籌建工作,開學后任黃埔軍校衛兵長。在北伐戰爭中,先后任總司令部宣傳大隊大隊長、副官處處長、國民革命軍677團團長、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主任等職。四一二-政變后,被蔣介石通緝,失去黨的組織關系。193……[詳細]
  張璁碑亭位于鹿城區人民西路妙果寺西側。為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賜大學士張璁御碑,原是大士門張氏一品家廟中的單體建筑,1958年2月改移今址。系明代木構建筑,面闊三間,四面回廊,硬山頂并做有周廊腰檐。亭內豎立敕制漢白玉碑三座。張璁(1475-1539),字秉用,號羅峰,永強人。明世宗間為內閣首輔,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謚文忠。著有《禮記章句》、《大禮要略》等。1981年6月,溫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張璁碑亭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明、清類別:古建筑保護范圍:以碑亭周邊欄桿為界。建筑控制地帶:東以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2米至妙果寺圍墻為界;南以保護范圍向外延伸23米為界;西以保護……[詳細]
  劉勁持(1904—1988),文成縣南田鎮人。中學畢業后就讀于廈門大學。民國16年(1927)考取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軍軍官團,步入軍界。后又先后考取黃埔軍校(六期)、陸軍大學(十一期)。畢業后,歷任少、中尉通報員,上尉分、區隊長,中、上校參謀,軍令部少將高參、處長,軍政部少將司長,整編二十六、五十七師少將師長,九十八軍少將軍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參加淞滬戰役、南京守城站、武漢會戰,盡職盡責。1949年4月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他從猶豫徘徊到逐步認清形勢,于1949年12月在四川省南部縣元山場率國民黨九十八軍官兵起義。起義后,被任命為改編后的九十八軍軍長,并參加……[詳細]
  林環島(1904—1940),洞頭縣北岙鎮人。早在溫州浙江省立第十師范學校讀書時,就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接受馬克思主義,積極從事革命宣傳活動。1926年春,在上海暨南大學讀書時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早年的革命生涯中結識了周恩來、鄧穎超、李克農、廖承志、連貫等我黨革命先驅。1928年春,在上海龍華創辦泉漳中學,利用講壇宣傳革命。1929年3月,受黨組織派遣到緬甸仰光擔任中共僑黨地委書記。1931年回國,在上海主辦《現實周報》,后任《南聲報》總編輯。1934年10月又奔赴越南,在華僑中開展抗日救亡工作。1935年7月回國,后擔任廈門市青年戰時服務團兒童抗日救亡劇團(簡稱“廈兒團”)總領隊和中……[詳細]
  朱程(1910—1943),字公行,蒼南縣礬山鎮人。他小學畢業后,先后就讀于永嘉私立建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廈門集美學校,1929年,畢業于黃埔軍校第六期,1934年赴日本留學,1937年5月回國。“七七事變”后,他投身于晉冀豫抗日戰場,任河北民軍十一大隊大隊長。1939年9月,率部投奔八路軍,任華北抗日民軍司令員,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4月,任抗日民軍第一旅旅長兼冀魯豫軍區第一分區司令員;1943年夏,調任魯西南新五分區司令員。抗戰的6年(1937—1943)中,他率部經歷大小戰斗數百次。1943年9月28日,在山東曹縣王廠與日軍激戰中壯烈犧牲。同年11月18日,冀魯豫軍區在第五軍分區……[詳細]
  林秉權(1902——?),又名良恕,留學蘇聯時改名游策,泰順縣包垟鄉林岙村人。在溫州中學就讀期間,參與聲援五四運動。1923年,在上海大學讀書時積極投身于革命活動,與鄧中夏、瞿秋白、惲代英等關系密切。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泰順籍第一位中共黨員。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后,他返回泰順組織救國會,聲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爭。1927年春,黨組織委派他到武漢領導商民協會工作。同年11月抵達莫斯科。先入東方大學習軍事,次年轉入中山大學。由于他始終堅持黨的正確路線,與王明之流作斗爭,反被誣陷為搞宗教活動,被押送到伊凡諾夫工廠勞動改造。1934年,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從此杳無音信。1989年12月4日,……[詳細]
  趙剛(1887——1930),小名趙廷愛,又名趙友仁,文成縣龍川村頭人。先后就讀于本地私塾和高等小學堂,1915年從浙江鐵路學校畢業后,回鄉曾任龍川高等小學堂教師。1917年由朋友介紹在天津鐵路局工作。1919年,調到滬杭甬上海鐵路南站工作,參加上海鐵路產業工會,積極參與工人運動。1921年后調入杭州,先后在杭州鐵路局艮山門等站任行李司磅。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擔任中共艮山門站黨總支書記。1927年3月22日,杭州鐵路系統成立了滬杭甬鐵路總工會,他被選為后補執行委員。6月,中央杭州中心區委奉命改建為中共杭縣(州)縣委,趙剛任書記。1927年“浙東-計劃”泄漏后,浙江省委為了加強對杭州工……[詳細]
  金石真(1901—1929),原名學清,又名石聲,永嘉縣楓林鎮外垟村人。從1907年起,先后在本地私塾和廊下小學讀書,1919年2月考入溫州省立第十師范學校。在校期間,同金貫真、金省真等一起閱讀進步書刊,開展各項宣傳活動,積極響應五四運動,宣傳新文化新思想。1923年畢業后,因擅長體育,翌年考入上海東亞體育專科學校。1925年畢業,受聘于母校溫州省立第十師范學校任體育教員。教學期間,他積極參加“溫獨支”領導的革命活動,并由胡識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政變之后,國民黨-包圍了他住處,搜走了革命書刊。金石真在進步師生的掩護下避入廚房,在廚工的幫助下翻墻出逃。之后,他與金貫真、胡識因、金省……[詳細]
  鄭馨(1901-1932),原名景柳,字德甫,曾用名撼山、竹山、呂人望,瑞安縣白門鄉(今甌海麗岙鎮姜宅村)人。1924年考入北京俄文法政專科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返回家鄉,參加中共溫州獨立支部的活動。爾后,他致力于加強“溫獨支”與黨中央的聯系、恢復和發展溫州地區黨組織等工作。1928年1月下旬,他在瑞安城關主持召開永嘉、瑞安、平陽等縣黨的主要負責人會議。會后建立永嘉、瑞安、平陽三個臨時縣委,他為省委特派員兼任永嘉縣委書記。6月下旬,他參與組織領導永(嘉)、瑞(安)、平(陽)三縣農-合大-。9月,改任中共浙西特委書記。1929年1月,被選為省委常委,后兼任省委秘書長。同年4月……[詳細]
  王國楨(1900—1931),原名楊柳,字叔材,平陽縣蒲城(今屬蒼南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溫州獨立支部主要成員之一。1926年參加由毛澤東主辦的第六期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后作為中央特派員赴浙南開展農民運動,積極組織農民協會,領導武裝-,被選為永嘉縣農會會長。他是黨在大革命時期浙南地區最早的農民運動組織和領導者之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浙南特委和紅十三軍的創始人之一,曾以溫、臺游擊區域代表身份參加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擔任過中共浙南特委書記和溫州中心縣委書記,為黨在浙南地區組織發展和武裝斗爭作出了巨大貢獻。1931年12月11日因叛徒出賣被捕,犧牲于溫州市區松臺山。 王國……[詳細]
  周定(1897—1927),原名志賢,又名靜之,文成縣西坑鎮敖里鄉人。1914年至1915年,先后在麗水和浙江省立第十中學就讀, 1919年6月,考入北京法政專門學校。1924年畢業回到家鄉,在敖里南屏小學擔任國文教師,后任校長。1926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后回鄉秘密從事革命工作,宣傳救國救民道理,發展黨員,介紹自家的長工周福圖和學生鄭嘉義入黨,成立文成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敖里支部,被選為支部書記。1927年8月7日,黨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周定到杭州接受浙江省委布置的新任務,從事農運和黨務活動。10月,中共浙江省委制訂了《浙東-計劃》,準備于11月28日以象山港、上虞為中心舉行-,然……[詳細]
  陳卓如(1904-1932),原名順生,又名卓儒、琢如,瑞安東區馱山村人。1924年考入溫州省立第十師范,1925年在溫州加入共青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成為中共溫州獨立支部主要成員。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回家鄉馱山堅持革命斗爭。1928年春組建馱山農民赤衛隊,并自籌經費購買0、制作軍服,武裝赤衛隊,開展武裝斗爭。1929年6月任中共瑞安縣委委員。1930年5月任瑞安紅軍游擊隊隊長,并率游擊隊500人赴永嘉編入紅十三軍第一團。先后參加打平陽、奪李茅、克縉云、奪甌渠、占烏巖等戰斗。1932年初,在紅十三軍不斷受挫和浙南革命處于低潮時,前往平陽找老共產黨員葉廷鵬等人重新建立浙南黨組織和紅軍游……[詳細]
  陳伯遠(1886-1967),名鳳韶,乳名圣履,文成縣大峃鎮人,是清末文成縣第一個反清勇士。1908年進東北武備講習堂學習軍事。畢業后在保定六鎮統制吳祿禎屬下任職,曾參與策劃襲擊京師,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動。因事泄,清廷派大軍驟襲,身受重傷,突圍后得民眾掩護,返回杭州,參加光復會。辛亥武昌起義后,參加革命軍劉鳳威部從鳳山門攻入杭城,光復杭州。中華民國成立后,任陸軍第三師周鳳岐部中校參謀,旋被選送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炮科、陸軍大學正科第四期繼續深造。畢業后,歷任營長、團長、西北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等職。1935年任武漢行營交通處少將處長,后任重慶行轅運輸處中將處長、軍政部兵役署征補司司長。1941年晉升……[詳細]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是我國新民主革命時期著名詩人、散文家和愛國學者。 1923年2月,由浙江省立第十中學(今溫州中學)研究部部長兼圖書館館主任、著名教育家金嶸軒提議,朱自清被聘請到該校任教。是年,朱自清攜家小來溫,先在離十中較近的大士門租房住,后因大士門失火,遂遷至朔門四營堂巷34號東廂房居住。 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學期間,朱自清除在倉橋中學部教語文外,還在道司前師范部教公民和科學概論。他教學十分認真,在課堂上極力向學生傳授新思想、新知識,播種新文化。他講究教育方法,注意教學效果,深受學生歡迎。在繁忙的教學之余,他還寫了多篇散文,留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区 | 午夜福利在线不卡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区中文 | 亚洲香蕉日本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