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慈黌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統二年,歷時近半個世紀,集陳家幾代人的心血。計有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等宅第。占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陳慈黌故居建筑風格中西合壁,總格局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臺樓閣,通廊天橋,縈迴曲折,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詳細] |
![]() | 秦牧故居位于廣東汕頭市澄海東里鎮樟林觀一村索鋪巷9號,是一座“四點金”(潮汕傳統民居稱法)四合院,有近百年歷史,舊民居占地387.5平方米,內有天井、正廳、廂房、居室、書齋等16間,民居門口嵌上了“秦牧故居”牌匾。這是一座古老的庭院,經受了百年風雨,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故。推開陳舊的大門,進入院內,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廳房,兩邊是側房。進入左邊側房,里面的房間是秦牧父母的臥室,陳列著秦牧的手跡及其一家的照片。側房外面還有一間小房,秦牧當年就和哥哥住在這房間里狹小的0上。穿過側房便是他的書齋。房間的陳設……[詳細] |
![]() | 蔡楚生(1906—1968)是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集星村人。我國著名的電影藝術家,被譽為“中國進步電影的先驅者”,“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奠基人”。解放后,歷任文化部電影局藝術委員會主任、電影局副局長、中國影協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并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蔡楚生故居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集星村,距潮陽城區約24公里,是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和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潮陽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包括一座“四點金”、一座“厝包”(從厝)及陽埕等配套設施,均為20世紀初……[詳細] |
![]() | 林國英故居 位于澄海市隆都鎮鵲巷村。建于清代。為硬山頂建筑,占地面積100平方米。 林國英(1878—1951年),澄海縣隆都鵲巷村人。早年留學日本,結織孫中山,并參加同盟會。1907年受孫中山派遣,到汕頭與許雪秋等人聯系,策劃黃岡丁未起義,擔任后方指揮工作。抗日戰爭期間,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工作,為群眾贈醫送藥,并賣掉在安南的谷倉賑濟難民。他撰寫的《丁未潮州黃岡舉義記》碑文現仍立于饒平縣黃岡鎮。……[詳細] |
![]() | 秀夫宅第位于澄海市區港口管理區。南宋末年,陳宜中、陸秀夫、張世杰、文天樣等在福州擁立宋帝昺為王,與元軍對抗。陸秀夫因與陳宜中政見不同,于景炎元年5月被貶來潮,攜家眷住于辟望港口(即今澄海市區)原潮州知州蔡磐溪的宅第。陸還在郭厝巷楊厝大院內設館課徒,宣傳民眾,培植抗元力量。該地歷來被稱為“陸厝圍”。該宅第遺址原為澄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黃氏家第也稱狀元先生第,位于隆都鎮龍美村。黃石庵,龍美村人,為明嘉靖年間潮州狀元林大欽之老師,該第為林大欽請旨為黃石庵所敕建的。全座為硬山頂三進土木結構,造型精巧雅致。大門石匾刻“黃氏家第”四字,門聯是“狀元先生第,進士世范家”,落款為“門人林大欽題”,均系林大欽手書。該第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