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鄭州市旅游

鄭州市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1、杜甫故里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鞏義市區東10公里的站街鎮南窯灣村的筆架山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窯洞里,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他的曾祖父在鞏縣任縣令時,將家遷于此。杜甫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詩,流傳下來的有1400多首,他的詩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矛盾,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詩政治性現實性、人民性、藝術性都很強,唐代詩人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元稹也說:“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稱杜甫的濤是“政治詩”。所以長期以來,杜甫的詩被稱為“史詩”,杜甫也被后人尊為“詩圣”。鞏義是詩圣的故鄉,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詩人高尚的性情,詩人在長大后的顛沛生活之中還寫下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詩句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與深情。鞏義市人民……[詳細]
2、黃帝故里 AAAA
黃帝故里
  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于軒轅之丘,定都于有熊。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后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莊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如今的黃帝故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圣地,被評為國家AA-景區。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市十大旅游景點之一。`黃帝故里景區位于新鄭市區軒轅路,占地面積100余畝,黃帝故里祠始建于漢代,后曾經毀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鄭縣令徐朝柱立有“軒轅故里”碑。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近年來,新鄭市人民政府對黃帝故里景區進行了擴建。擴建后的黃帝故里景區共分五個區域:廣場區、故里祠區、鼎壇區、藝術苑區、軒轅丘區。祠前廣場、千年古棗樹、國槐蔭蔭、百年銀杏松柏參參,“乾坤浮雕圓盤”立于中道……[詳細]
董天知故居
  董天知故居,位于鄭州市滎陽市索河街道城關行政村南街自然村,坐東向西,初建于明清,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原有建筑分為前后2個院落,共有房屋7所(均為硬山式),曾經年久失修,房屋破損嚴重。2005年7月,滎陽市人民政府撥巨款,對故居進行復建,初步恢復了故居的原有面貌。復建后的故居,布設了董天知事跡展覽,共有3個展室。2009年6月,被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董天知(1911-1940),原名大文、旭生,河南滎陽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革命活動。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被捕入“北平軍人反省分院” (即草嵐子監獄)。1936年8月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西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1937年9月抗日救亡先鋒總隊總隊長,后任……[詳細]
韓鳳樓故居
  韓鳳樓故居,位于鄭州市滎陽市索河街道辦事處城關行政村南關自然村(東臨村中大街),建于1918年。該院坐西向東,所存房屋中,后院正樓最有特點,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屋頂,正面屋檐下裝飾木雕花卉圖案,二層屋門外鋪設木板走廊和安裝木護欄,兩墻角嵌雕刻精美的磚雕墀頭,整體風格具有民國時期的滎陽地方建筑特征。韓鳳樓(1885—1956),字五峰,滎陽老城南關人,清監生,曾留日學習軍事5年。回國后,參加云南反清起義,歷任貴州、云南、四川講武堂堂長及靖國軍左翼總司令等職務。在云南講武堂任職時,朱德、葉劍英曾在該堂學習。卸職返鄉后創辦學校,介紹進步青年奔赴延安,并拒任偽職,成為開明士紳。在中國近代史特別是民國初期的歷史上,韓鳳樓參與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傳奇色彩。韓氏宅院,可以說是滎陽老城眾多古民……[詳細]
耿介故居
  耿介生于明天啟二年(162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登封城西南街人,字介石,號逸庵,清順治九年中舉(1652年),十年中進士,選入翰林院,初為庶吉士,后升檢討,出任福建巡海道道員,康熙元年(1662年)任江西湖東道道員,后轉任直隸大名兵備道道使,康熙三年(1664年),歸里行孝,期滿辭官倡學、興復嵩陽書院,自任山長,捐自家田三百余畝為嵩陽書院學田,聘中州名儒李來章,冉覲祖,竇克勤為嵩陽書院主講,至此嵩陽書院自宋、明以后又一次興盛,耿介故居就是當時耿介及其家人居住之場所,建于明代中后期、清代重修,清代后期耿氏后裔將其辟為祠堂。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常香玉故居
  常香玉故居位于鞏義市河洛鎮南河渡村。年代為1923年。常香玉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常香玉故居,是常香玉出生和開始學戲的地方,歷經幾十年的風雨滄桑,原有的幾孔窯洞坍塌非常嚴重。常香玉大師逝世后,鎮政府出資30萬元,按照恢復原貌、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窯洞進行修繕加固,同時,大力整治周邊環境,對現存的一眼古井、兩棵千年古槐加以保護。修繕后的香玉故居共有窯洞四孔、平房三間,面積百余平方米,分堂窯、廂窯、誕生窯和磨道窯。故居內根據豫西農家院落生活起居原貌進行了復原,并展示有常香玉大師生平事跡的資料和圖片。……[詳細]
楊萬輝故居
  楊萬輝,清道光監生,字耀山,號菜猗,祖居新密市來集鎮馬武寨村。因經商家資頗豐,在縣令楊炳昆倡導下耗資千余,歷時15載,建成實穎渠,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為大隗鎮農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楊萬輝故居位于新密市來集鎮馬武寨村,坐西朝東,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占地面積750平方米。現存三套南北并列、結構相同的四合院,均由大門、二門、東西廂房和主樓組成,皆磚木結構,硬山灰瓦頂。該民居保存完整,規模較大,對于研究清代建筑及歷史具有一定價值。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拱故里碑刻
  高拱故里碑刻原位于高氏祖塋內,多為墓碑,20世紀70年代 ,為了修建蓮河橋,將約50通碑刻作為橋基使用。碑刻年代能辨認的由明崇禎至民國時期。碑刻損毀比較嚴重,這些碑刻均被壓在兩橋墩下,現橋已廢棄。高拱墓俗稱“閣老墳”,位于新鄭市城區北閣老墳村西北約300處。墓坐北向南,北依鄭韓故城,南臨梳妝臺。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許由故里
  箕山,又名許由山,位于嵩山之南15公里處,潁河從中穿過,與古陽城隔河相望,是一處極好的風景旅游勝地。古人有云:箕山高大四絕,平頂截壁,若城垣四周,若箕宿四勝,離之距方,晴霽開朗。 箕山峰頂平坦,土地肥沃,呈東北西南向,形如簸箕,故名箕山,長約2000米,寬約500米,呈長方形,又名方山,遠望如枕,俗名枕頭山,東北部有許由冢、劉秀寨,西南端有王莽寨,中西部為鄉辦林場,綠林蔥郁。箕山腹內為一大溶洞,山陰多處外通。 許由廟許由廟亦稱徵君廟,位于箕山北的山愿之上。左有虎頭崖,右有饅頭坡。廟建何時不詳。據傳原為一座規模龐大的廟祠,廟門有石闕一對,名許由闕。《河南府志》載:“許由闕系朱寵所建,至明有知縣侯太、付梅重建。”朱寵乃漢代潁川郡太守。今闕不存,唯廟在焉。 許由廟現存廟堂一所,正殿三間硬山式出前檐……[詳細]
白居易故里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河南新鄭縣東郭宅人,他少時聰明好學,16歲時就吟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千古佳句。29歲時中進士,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左拾遺、左贊善大夫、江州司馬、蘇杭二州刺史、刑部侍郎等職。白居易在文學上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他寫的《秦中吟》和《新樂府》中的許多篇章,為人們喜聞樂見,婦孺皆知。……[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a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日韩午夜午码高清福利片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 |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