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嚴濟慈、蔡希陶舊居位于昆明市盤龍區茨壩街道辦事處茨壩社區藍黑路132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大門內南側辦公區。位于昆明黑龍潭公園旁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內,有一座中西結合式樣的簡潔平房,靜靜地隱藏在綠樹叢中。該房屋建筑在一坡地上,設三段15級臺階緩緩而上。房屋為磚木結構,坐西向東,三開間,進深兩間,南側突出一間,總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疑耐呶蓓,褐色的門窗,白色的墻體,樸素而又大方。在這里,它已經佇立了70多個春秋。如今,在植物研究所高大的樓群中,它顯得低矮而陳舊。但是,這里卻是中國現代物理學開拓者之一,時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嚴濟慈建蓋的住宅和辦公地點?箲饎倮,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詳細] |
![]() | 聞一多殉難處遺址位于昆明市五華區華山街道辦事處錢局街西倉坡6號。聞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名教授、詩人、文學家,年輕時留學美國,1938年4月28日到達昆明。云南西南聯合大學成立,聞一多為聯大著名教授。1946年7月11日,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樸被害圓通街,全國震動。7月15日,聞一多大步走進云南大學至公堂,在悼念李公樸大會上作了歷史上著名的“最后的講演”。下午4時許,聞一多和兒子聞立鶴相伴回家,就在離家十來步之處,被特務暗殺。1986年7月15日,李聞慘案40周年之際,中國民主同盟云南省委員會在聞一多犧牲的西倉坡宿舍前,建立了“聞一多先生殉難處”紀念碑。聞一多殉難處先后被昆明市……[詳細] |
![]() | 張天虛故居位于呈貢區龍街中段,建于1890年,2008年修繕。坐東向西,占地193平方米。為四合院二層樓民居建筑,前三間臨街為鋪面。張天虛于1911年12月8日誕生于此。張天虛(1911—1941),原名張鶴,呈貢龍街人,中國共產黨員,著名“左聯”作家,著有《鐵輪》等文學作品300多萬字。曾在日本親理摯友聶耳善后,主編《聶耳紀念集》,攜其骨灰回國。抗戰時期,赴延安參加八路軍西北戰地服務團,從事戰地演出。1938年隨六十軍參加臺兒莊等戰役,1939年赴緬甸仰光,擔任《中國新報》,進行抗日宣傳。1941年8月10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贊:“西南二士,聶耳天虛”。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詳細] |
![]() | 羅炳輝將軍故居羅炳輝將軍故居位于彝良縣角奎鎮阿都辦事處偏坡寨。距彝良縣城約5公里。1987年國家拔?钤谠钒丛仓亟ㄍ聊窘Y構草房3間,坐北向南。面闊13米,進深7米,面積120平方米,另劃有保護范圍2001平方米,修有文物標志碑等。1989年7月6日竣工后正式對外開放。故居是羅炳輝17歲離家從軍前居住,陳列有羅炳輝在家時使用的生活用具。保護范圍內有羅炳輝高祖羅鳳鰲墓,父親羅守清、母親黃氏墓,妻子李風桂墓,以及《羅炳輝祭父文碑》。1986年10月,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云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彝良縣角奎鎮阿都辦事處……[詳細] |
![]() | 唐繼堯故居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后兩院,大門迎東,是一座小型的封閉式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屬會澤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風格,前院有正堂三間、對廳、書房及馬房,后院有倉房可裝谷物,還有廚房,院中有一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見底。前后兩院共有房屋十四間,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與會澤眾多精美宏偉的民宅相比,唐繼堯故居略顯簡陋,這是因為唐繼堯的家境在當時的會澤屬中等人家。在這里,你可以一邊感慨他一生傳奇經歷和他故居的普通平凡,一邊尋覓他遺留會澤的痕跡。前院為花園,東西寬12.4米、南北長31.4米?孔髠冉ㄓ1間馬房(已被拆除)。花園中間設1條寬約2米的走道直通繡樓,為住戶休息、賞花、做針線活的地方![詳細] |
![]() | 聶耳故居位于玉溪市北門街3號,是一樓一底木結構建筑,臨街面樓下原為半截磚墻,外有護板,上部為活動木板窗,開為鋪面。街面樓下房檐上仍有半截依稀可見的浮雕圖案。聶耳1927年初中畢業后,曾隨母親彭寂寬回玉溪,于農歷6月22日至7月10日在此復習功課。聶耳故居系聶耳的曾祖父聶連登于清未所建,傳至聶耳的父親聶鴻儀。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聶鴻儀去昆明行醫,留給聶耳的大嫂王靜珍居住。1984年9月,聶耳故居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3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將其修復一新,并建造聶耳塑像,設立管理機構,正式對外開放。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市內乘坐7、8、9、10路公交車至市醫院站……[詳細] |
![]() | 竇垿故居位于云南師宗縣淑基村,是一幢普通的四合院。高高蹺起的椽角在風中挺然傲立,除了建筑上的肅穆之外,似乎還在張揚著一種深厚的文化內涵。后人把杜詩、范記、孟詩、竇聯、何書。合稱“五絕”。通往竇垿故居的臺階總共有6臺34級,第一臺9級臺階,被稱為新石坎,上面呢有5臺共25級,中山陵的臺階設計跟這里的設計風格一樣,從下往上看是25級臺階,從上而下看只有5個平臺。在第二級臺階處建有頭大門,大門上懸有“中憲第”直匾一塊,因為當時,竇垿的父親竇欲峻被道光帝封為中憲大夫,那道圣旨至今還保存完好。竇垿故居大門樓成亭閣式建筑,分為兩層,梁柱全部都是精雕細刻,造型獨特。那些臺階還有這些雕梁畫棟的構架裝飾反映了主……[詳細] |
![]() |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灣橋鎮上灣橋村,其建筑座北向南,正房三開間,夯土墻茅草覆面,南面兩間低矮草房為廚房和廄房。院心種植有桃樹、木瓜樹等,建筑簡樸,門前有小溪流淌,環境幽靜宜人。周保中的童年就在這里度過。原故居于1951年被焚毀無存,現在周保中故居所在的灣橋村東重建一座紀念館。198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保中紀念館已在他的家鄉——大理市灣橋鄉灣橋村落成,館前還建造了他高大挺拔的塑像,成為向后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前往瞻仰參觀的中外游客和青少年學生紛至沓來,他們對周保中這位抗日民族英雄無不由衷贊佩。……[詳細] |
![]() | 熊慶來故居,位于彌勒縣朋普鎮慶來村,距縣城46公里熊慶來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占地1055平方米。坐西面東,有大小四院,磚木結構,硬山頂建筑,為當地民房樣式。有正房、廂房、書房、客廳等。熊慶來(1893—1969年),字迪之,幼名竹生,著名數學家和教育家。1907年入云南高等學堂,1913年赴比利時、法國留學,獲法國國家理科博士學位。曾執教于南京東南大學、云南大學、清華大學等。1949年去巴黎研究數學。1957年回國,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函數論研究室主任。2013年5月,彌勒熊慶來故居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翡翠大王寸尊福的故居,典型的和順的四合院的結構,保留得相當的完整。景點介紹福盛隆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翡翠大王寸尊福1885在曼德勒(瓦城)創辦的商號,以玉石業為主,集開采、加工、銷售為一體,兼營其他。地點位于云南省騰沖縣和順鎮,是寸尊福的故居,也是當時的著名商號“福盛隆”的所在地。房子是典型的和順的四合院的結構,采用的木材都是上好的楸木,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結構還保留得相當的完整,二樓的窗戶是從英國帶過來的鐵窗。地址:保山市騰沖縣和順古鎮內類型:名人故居歷史建筑游玩時間: 建議0.5-1小時……[詳細] |
![]() | 雞飛鎮珠山村大水井自然村為抗日將領魯道源將軍的故鄉,魯道源故居即坐落于此,經過長年累月的積淀,該自然村形成了像魯道源將軍那樣保衛國家、愛護家園的愛國主義情懷,對“國家”二字有著一種獨特的見解—家國互存,鄰里共幫,和睦友愛,并代代傳承。幾間陳舊的瓦屋在寨子中間,一條彎曲的鄉間小道、農村房屋保留了抗戰時期艱苦樸素的建筑風格,生態植被保護完好,村民民風淳樸。2005年11月被昌寧縣人民政府評為“昌寧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月被保山市人民政府評為“保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楚圖南故居位于文山縣開化鎮上條街27號至29號,屬云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云南省現存近代名人故居之一。故居始建于清道光年間,為兩進式四合院,建筑格式為硬山頂、土木穿斗式建筑,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風格,總占地面積為480.32平方米。為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2005年6月,文山縣投資180萬元全面展開修繕工作。故居現收藏楚圖南生前部分遺物,包括圖書50余冊、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文化用品、生活用具40余件。并于2006年4月11日正式開放。……[詳細] |
![]() | 龍在田石屏龍朋舊寨人,彝族。明天啟二年(1622年)隨征安效良、張世臣有功,由土守備擢為副總兵。崇禎十二年(1639年),兵部尚書熊文燦誘降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獻忠偽降,熊文燦令龍在田駐守谷城監視張獻忠。不久李自成暗潛谷城勸獻忠起事,張獻忠遂重舉起義大旗,帶領農民軍向-圍而去。熊文燦因未能遏制張獻忠,被逮下獄。龍在田因熊案牽連,也被罷官回籍。清順治三年(1646年),龍在田到貴州勸李定國、孫可望入滇擊擒沙定洲,徹底消除了沙定洲給云南人民帶來的禍患。龍大田退歸故里,卒于家![詳細] |
![]() | 故居位于騰沖縣城西部大盈江畔疊水河村中的“疊園”,系國民黨元老、著名愛國人士李根源先生在騰沖的故居,1946年興建,1947年落成,為土木結構庭院式建筑。保護單位級別: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巷道外墻皮,南至巷道外墻皮,西至騰越路邊緣,北至李成富、李建武住房。建設控制地帶:東、南至巷道(含巷道)西、北保護范圍外延15米。人物生平李根源(公元1879—1965年),字印泉、養溪、雪生,別署高黎貢山人,云南騰沖人,1904年留學日本,1905年參加同盟會,1909年回國,出任云南陸軍講武堂監督,旋升總辦。1965年7月6日病逝于北京。門票門票10人民幣景點位置騰沖縣城西部大盈江畔疊水河……[詳細] |
![]() | 保山騰沖·艾思奇故居艾思奇故居位于騰沖和順古鎮。來這里,在綠樹環抱的古屋中感受大哲學家遺留的思想和氣息。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國現代著名哲學家。他青年時代所寫的《大眾哲學》和《哲學與生活》兩部著作,曾引導了無數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艾思奇故居位于和順鄉水碓村,為磚石楸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樓通欄,雕花格扇,西式小陽臺,顯得古樸典雅。在大門頭懸有“艾思奇紀念館”匾額,在西樓和廳樓上陳列著艾思奇的生平事跡。艾思奇故居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建筑較為精巧,高屋大院,點綴西式小陽臺,正房前廳有一石砌圓形拱門,青藤纏纜,古樸秀雅。故居前臨元龍幽潭,后枕鳳山,地勢高曠,環境優……[詳細] |
![]() | 劉平楷烈士故居劉平楷烈士故居位于縣城東正街11號,原為其父光緒十八年(1902)所修,占地約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余平方米。由前后兩幢房屋及天井、花園組成,兩房均為木石結構,通面闊12米、通井深7米,一底一樓,單檐懸山頂式,建筑坐北向南,南面臨街。1950年后,改作它用,幾經興廢現僅存遺址。1986年10月22日,彝良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彝良縣縣城東正街11號……[詳細] |
![]() | 周家宅院,位于蒙自縣城文瀾鎮武廟街15號,始建于1916年,為富紳周子蔭家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809平方米,建筑面積3259平方米,為單檐硬山頂木結構樓房與園林結合的四合院建筑。2013年5月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昆明聶耳故居就坐落在原云貴總督府前的官道、現在的甬道街上73、74號。聶耳故居為穿斗結構二層民居建筑,原建筑面寬兩間、進深兩間,底層鋪面原為藥店。后因拓寬街面,原臨街建筑部分被拆除,現存兩間鋪面,樓上樓下共四間,每間9平方米。2004年以來,省、市、區文物主管部門多次對聶耳故居的歷史狀況進行了詳盡的研究與考證,制定了《聶耳故居修繕方案》,2007年5月省文物局同意《聶耳故居修繕方案》。修復后的聶耳故居復原了1912年時的原貌,被開辟成聶耳故居陳列館,于2012年對廣大市民游客開放。1986年7月,盤龍區人民政府將甬道街之73、74號臨街鋪面命名為“聶耳故居”,并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后劃歸五華……[詳細] |
![]() | 楊正元故居地處德化鎮那遷村半坡寨,建于民國十一年(1922年),2003年9月15日,楊正元故居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向社會開放,作為教育場所。2007年月,經德化鄉修繕后,保存基本完好![詳細] |
![]() | 沙蠡的故居,現在由沙蠡的哥哥和尚忠在經營。院子里擺著各種沙蠡的作品,墻上貼滿了和尚忠老人和游人的合影。這里出售主人自己發明的特色飲料海棠果汁,10元一杯。景點位置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