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植生舊居位于欽州市欽南區黃屋屯鎮黃屋屯街,年代為民國,類別為文物建筑。2012年8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蘇廷有舊居位于欽州市欽南區占鰲巷52號,年代為民國,類別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舊居主體建筑四周圍墻墻基為基線,向東外延27米至占鰲巷道路西側,向南外延5.7米至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宿舍外墻,向西外延7.1米至院落西圍墻,向北外延3.7米至院落北圍墻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20米范圍內。……[詳細] |
![]() | 馮承垿舊居位于欽州市欽南區四馬路2號,年代為民國,類別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舊居主體建筑四周圍墻墻基為基線,向東外延8.2米至舊居東側外墻,向南外延17.1米至舊居南側外墻,向西外延6米至劉永福紀念館消防通道東側,向北外延4.9米至舊居北側外墻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向東、向西、向北各外延20米,向南外延50米范圍內。……[詳細] |
![]() | 李小岑故居的花廳級別:縣級時代:民國地址:位于桂平市羅播鄉鄉政府內保護范圍:四周外檐滴水的范圍內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再擴2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公布文件號:桂平市人民- 潯政布[1996]8號……[詳細] |
![]() | 郭文輝舊居位于欽州市欽南區龍門港鎮龍門圩邊,年代為1922年,類別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舊居主體建筑四周圍墻墻基為基線,向四周外延5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30米范圍內。……[詳細] |
![]() | 羅明文進士故居位于馬山縣百龍灘大龍村板龍屯,時代為清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1年,羅明文進士故居被公布為馬山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李元貞故居年代為清代,位于三里鎮三里村民委東嶺村中。李元貞故居為武宣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梁在卿故居年代為清代,位于東鄉鎮洛橋村民委洛橋村中。梁在卿故居為武宣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劉月鑒故居年代為清~民國,位于東鄉鎮金崗村民委永安村中。劉月鑒故居為武宣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覃蘭田故居年代為民國,位于通挽鎮花馬村民委花馬村中。覃蘭田故居為武宣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午軒故居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阜民南社區惠愛西路89號,時代為民國。2018年6月7日,張午軒故居被公布為合浦縣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陳銘樞故居位于廣西合浦縣曲樟鄉璋嘉村。故居原為歇山頂、夯土墻的平房,共有14間,分前后兩排,中間設天井,長34.3米,寬12.1米,是陳銘樞的祖屋,也是其出生地和少年時代的居宅。陳銘樞投筆從戎任師長后,于民國十五年(1927年)春因事返鄉,目觀鄉民貧塞悍樸,文風不開,深感民智不啟也,亟待教育之發展,于是捐巨資創建璋嘉小學〔當時叫做廣東省合浦縣(合浦當時屬廣東省管轄)第七區立第三小學校〕。璋嘉小學在1928年建成后,陳銘樞回到故鄉主持開學儀式,并因家中原有房舍均已破敗住在小學校內。有感于在村中無家可居的狀況,陳銘樞回到廣州后(此時陳銘樞已任國民政府廣東省政府主席),便寄回錢款,囑咐村中父老在他家……[詳細] |
![]() | 香翰屏舊居位于浦北縣石埇鎮坡子坪村委老城自然村,年代為民國,類別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余屋”主體建筑四周圍墻為基線,向東外延至長田小學圍墻內,向南外延15米,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圍內。以“劉氏宗祠”主體建筑四周圍墻為基線,向東至長田小學圍墻內,向南至“余屋”圍墻,向西至“余屋”圍墻,向北至長田小學教學樓范圍內。以“文昌閣”主體建筑四周圍墻為基線,向東至長田小學教學樓,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余屋”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30米范圍內。……[詳細] |
![]() | 雷殷故居位于良慶區南曉鎮曉元村達莊坡32號,時代為清末,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0年,雷殷故居被公布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陳岸故居級別:縣級時代:清嘉慶23年(1818年)地址:港南區橋圩鎮南溪橋村大松山屯3隊保護范圍:以故居為中心,東北、西南、西北三面以屋檐滴水范圍為界,東南面至月牙塘東岸邊為界.建控地帶:以保護范圍為基線,西北面外延7米;東南面第一進左側前方3.7米至楊井生舊居背面;東南面第一進右側前(含曬場)至水塘外側27.6米;東北面左廂房滴水外延3米;西南面右廂房滴水外延9米為建設控制地帶。公布文件文號:《港南區人民政府關于公布港南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港南政發[2017]6號……[詳細] |
![]() | 黃紹竑故居 黃紹竑故居位于容縣黎村鎮珊萃村,坐北向南,在清代中葉由其父親黃玉梁所建,是一間古樸的民間建筑,無雕龍畫鳳,四座五開間,兩邊為兩重橫廊,平面呈富字形,左邊重廊前面設有炮樓,后座右邊也有一棟較高的建筑物,作為了望臺。整幢建筑布局嚴謹、整齊,頗具特色。重廊前面設有炮樓,后座右邊也有一棟較高的建筑物,作為了望臺。整幢建筑布局嚴謹、整齊,頗具特色。……[詳細] |
![]() | 黃旭初故居黃旭初故居位于容縣楊村鎮東華村,建于民國初期,是一組平面呈長方形的磚木結構懸山頂的平房,主體建筑由兩座正房及兩邊橫廊組成,頗具我國南方古樸實用的民房建筑特點。……[詳細] |
![]() | 伍廷飏故居 座落于溫泉村高仰一隊。伍廷飏 中將軍銜敵好姜,一生多辦公益事,伍廷飏(1893—1950),字展空,廣西容縣黎村溫泉人。曾任國民革命軍師長、廣西省政府代主席、主席及廣西、湖北、浙江等省建設廳廳長、國民黨第一屆全國國民代表大會代表等職。伍廷飏畢生興建設、辦實業,為振興國家實業建設、發展民族經濟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在廣西任職期間,主持修建了柳石路(柳州第一條公路)、魚峰路、文筆路、駕鶴路等公路,并在1928年柳州大火之后對柳州城區進行規劃和建設,初現柳州現代城市之雛形;創辦了柳江農林試驗場、柳江公醫院(柳州第一座西醫院)、柳江圖書館(柳州第一家面向社會開放的新型圖書館)、柳……[詳細] |
![]() | 封鳳子故居 封氏加厚堂,座落于容縣楊梅鎮四端村,為清嘉慶舉人容州十八氏祖建猷公故居。封鳳子故居“加厚堂”的后人,遵從家訓“文章華國”、“詩禮傳家”,自清嘉慶到清末一百年間,中秀才14人,貢監生7人,舉人4人,進士2人,著名的有:舉人封祝唐、封祝祁、秀才封濯吾等,是容縣典型的書香門第。現被容縣政協命名為傳統家規教育基地。……[詳細] |
![]() | 莫文驊故居位于江南區亭子莫屋角12號,時代為清道光十年(1830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0年,莫文驊故居被公布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