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

廣西壯族自治區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1930年2月7日,鄧小平從上海取道香港、越南,回到廣西龍州。3月14日,鄧小平在紅八軍一連隊的護送下到達恩隆縣(今田東縣)巴麻村。20日,鄧小平到思林真良村隴鄧屯﹙原屬蘭芳村﹚,居住在鄧昌利家。4月1日離開真良。鄧小平在真良村住近半個多月時間里,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如:開辦一期軍政干部培訓班、攻打海城土豪、深入群眾搞調查研究等。2011年7月,中共百色市委紀律監察委員會把鄧小平在真良(原屬蘭芳村)舊居進行修復,并陳列了鄧小平在真良開展的活動情況(圖片、文字說明和實物展示),把鄧小平在真良舊居打造成為全市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基地。2012年10月,區黨校又把鄧小平在真良舊居進行提升成為廣西黨員干……[詳細]
  劉炳宇故居位于來賓市武宣縣河馬鄉蓮塘村,始建于清末民初年間,座東向西,占地面積6267平方米,建筑面積3014平方米。主房三層,輔助用房兩層,為青磚混合結構。故居在傳統嶺南莊園建筑風格的基礎上,引進歐式建筑風格,屬中西結合的建筑群。2004年被來賓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在布局上仍為中國傳統的院落式建筑。中間主房布局緊湊,房間之間用內廊相連,左右嚴格對稱。主房后設置神堂,前設前院,前院兩側均有廂房,院落四角設有崗樓,前兩崗樓用走馬樓相連。前院種植花草林木,與院前池塘相互映襯。由于清末年間法國教士的進入,帶來了西方教堂的建筑形式,該宅建造也深受影響,立面造型荒誕奇異,給人以沉重……[詳細]
  香翰屏先生舊居香翰屏是石鄉坡子坪村人。民國時期為兩廣較知名人士,曾在陳濟堂部下擔任師長、軍長,1949年遷居香港。香翰屏舊居始建于1937年,全部落成花了10年時間。這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園,占地面積約30畝。莊園分為“增城子”、“嘉李園”兩部分,共有大小房116間,其中宿舍63間,建筑結構為對稱三進,兩廂旁列,上蓋琉璃瓦。墻為水磨青磚。廳、房、對稱,為兩層建筑。內設天井,建有花圃。居室設計多為西式。地面、樓棚鋪設打臘花磚、大門前有一數畝寬的廣場。主建筑后面的山腳下,建有環山花園、“嘉李園”,全長約500米,通道全由花階磚和卵石鋪就,并建有亭、臺、樓閣,兩旁種植名樹奇花。整體建筑雖為中西合壁,卻……[詳細]
  韋竹平故居韋竹平故居位于文圩鎮道義村,為蒙山著名民間拳師韋竹平故宅,是今縣境內唯一保存較完好的清光緒年間的民宅建筑。故居為整體結構,分前后兩座,每座為一廳兩房,前后座之間有左右橫廊相連,構成一個四合院。總可居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青磚墻壁,瓦木蓋頂,極其牢固,雖經歷百年之久,但仍無甚損壞。屋前廳檐下,有木雕花鳥5幅,千姿百態;有7幅泥塑動物圖案,塑鳥、獅、鹿、犀牛等動物20多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此外,廳堂飾畫還有各種書法和山水畫等。后座廳堂正梁底下的兩邊墻上各有一幅3平方米的山水鳥壁畫,天井廊檐有以手工制作的穿花門及經過精心雕刻的菊花連體門。現在該處已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陳公館景區陳公館景區是民國名人陳濟棠的故居,興建于20世紀初期。公館是這是一座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青磚清水墻的兩層西式別墅,分主樓和副樓,兩樓中間用弧形的天橋連接,歷經了歲月的滄桑,見證了東興的興衰與繁榮。建筑風格中西合璧,古色古香。景區內古樹繁茂,紅花綠葉相互映襯。陳濟棠,字伯南,1890年2月生于廣西東興市東興鎮大田村。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畢業后在廣東地方軍隊任職。1929年任廣東編遣區特派員、第八路軍總指揮,逐漸控制廣東軍政大權,成為粵軍總司令和廣東省政府主席,時稱“南天王”。作為土生土長的-一級上將,在其主粵期間,也為家鄉的發展不遺余力,作出了貢獻。……[詳細]
  玉林楊貴妃故里位于縣城5公里左右的楊外村.唐代許子真在《容州晉寧縣楊貴妃碑記》一文中記述,楊貴妃的出生和籍貫是今日容縣楊外村。楊貴妃故里楊外村隱藏在重重丘陵深處,一條小河自灣肚田蜿蜓南流,至十里圩匯入繡江。沿河散布著片片稻田,四周層巒蒼翠,農舍村落掩映在荔枝林和沙田柚林叢中,附近還生長著一叢叢凌云斑竹和國家重點保護樹種格木。這一帶真是山青水秀,風光如畫。目前村里有楊貴妃廟遺扯、貴妃井,縣城東還有楊貴妃梳妝臺遺址。貴妃園新建的貴妃園會讓你感受到另一種風韻,貴妃園是根據唐代楊貴妃傳奇故事而建造,一共分為貴妃出世、梳妝容州府、云凌斑竹、冊封貴妃、貴妃醉酒、貴妃起舞、貴妃出浴、妃子笑、含冤馬嵬坡,全部……[詳細]
  鄭小谷故居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寺村鎮白齊村。省道20134線可達。距柳州市約87公里。是象州縣境內一座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址。1801~1872年晚清進士鄭獻甫曾在這里居住。該故居占地約6,666平方米,由大門、二門、主房、客房、書房、補學軒、西笑亭、花園、磨房、魚池等建筑構成,現僅存大門和主房。西笑亭為四角亭,主房為清磚砌成,正廳居中,兩旁為寢室,左邊寢室為鄭獻甫日常起居之所。故居至今保留一些典型的楹聯,如“比部更新承繼先賢揚國粹、典型猶在務期后裔振家風”、“家食尚書祿、國尊高密鄉”。……[詳細]
  袁崇煥故居遺址級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平南縣丹竹鎮白馬圩西面潯江北岸邊20米處簡介:該遺址位于平南縣丹竹鎮白馬圩西面,遺址坐西北向東南,呈一座三開間,通寬15米,深46米,合計面積690平方米,舊居已倒塌,現舊居遺址上已建有房屋,遺址面朝西江,距西江20米。袁崇煥,明萬歷四十七年己未進士,明末兵部尚書,抗清民族英雄,杰出的軍事家。故居遺址的發現,對于進一步弄清袁崇煥籍貫問題是有研究價值的。1989年7月20日縣人民政府(平政發[89]136號)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廖磊公館”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柳州市工商業聯合會辦公地址,沒有對外開放。廖磊公館是廖磊將軍于1930年到1937年任第7軍軍長駐軍柳州時自己興建的住宅。廖磊將軍在柳州進行一系列利國利民活動的歷史見證物,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這座建筑為研究建筑藝術、結構科學提供了珍貴的史料。交通坐14路、30路、105路、69路到東門站門票無開放時間現為一個單位辦公地址,未對外開放。景點位置廣西柳州市城中區中山東路36號……[詳細]
  舉人祖居大山村上垌屯還完善保存著張鳳樓舉人的祖居。張鳳樓,字汝翰,他的祖居在大山村的上垌屯,其故居卻在蒙都村。他是清代光緒五年已卯科廣西鄉試第十名舉人。中舉后被委任到廣西武鳴縣當縣官。豈料尚未到任,在旅館候官期間不幸被賊寇謀殺。有才無壽,世人惋惜!其較有影響對聯不少,其中一首:“敢言地位獨高,元有解,經有魁,攀比相俟,龍化同掀三級浪;莫謂天荒難破,云可梯月可步,鵬摶飛出萬重山”。眾口皆碑。鵬山的狀元和舉人,同樣千古風流!……[詳細]
  二程夫子讀書遺址官成鎮思回村暢巖山的“天南理窟”,是宋皇佐年(公元1049年)中國理學家開山祖師周敦頤給時任龔州知州程坰的兩個兒子程顥、程頤授學之地。后人稱周程三夫子,二程后來成為程朱理學的創始人之一,譽滿中國哲學史,暢巖山也因此名揚千古。“天南理窟”,則成為研究中國理學哲學史具有非同尋常價值的“圣地”。……[詳細]
  陸超故居陸超故居座落在文圩鎮大明村大明糧倉內,現基本保存完整。陸超,抗日戰爭時期任修(仁)、荔(浦)、蒙(山)三縣民團指揮部少將指揮官。……[詳細]
  張世聰烈士故居在大成鄉勾刀水村。1985年間,為緬懷革命烈士張世聰。縣人民政府在張世聰故居懸匾,以此村作為革命遺址紀念和保護。……[詳細]
  胡志明舊居位于柳石路2號。原為南洋客棧。是一幢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1942年8月,印度支那0(越南0)主度胡志明到中國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聯系,在靖西縣被地方0逮捕,1943年9月從柳州監獄獲釋。1943年9月~1944年9月,胡志明住在南洋客棧,這期間胡志明在柳州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動。今舊居內有當年胡志明用過的桌椅、木床、洗臉盆架等,還有大量手稿、圖片以及一尊越南送來的胡志明半身銅像。1997年公布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劉永福故居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劉永福回國后,利用回鄉省親掃墓之機,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邊境)選地擇吉日興建住宅,經過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房屋占地面積約659.75平方米,建筑面積602.86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房屋寬32.5米,進深20.3米,兩層磚瓦結構。共十二間,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為廳,廳中央橫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慶”“金玉滿堂”八個大字。上下座之間中央為天井,天井兩則樓附房。同年十一月,劉永福返欽州,購得板桂街莫姓舊宅,籌建晚年住宅“三宣堂”,決定于欽州定居,那良所建之房屋作為回鄉省親掃墓臨時住所。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春,劉永福……[詳細]
  梁烈亞故居梁烈亞故居。位于江西鎮揚美村。梁烈亞系揚美村人,父子兩代追隨孫中山從事推翻清朝封建統治革命活動,父親梁植堂在孫中山領導的鎮南關起義中犧牲。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黃興、王和順、黃明堂等聚集在揚美村梁植堂家中開會,布置桂南各地開展推翻清朝統治的武裝斗爭事宜。民國9年(1920)3月,廣西籍-人在上海成立“改造廣西同志會”,旨在推翻陸榮廷在廣西的統治,梁烈亞等14人被推為干事,并派人回廣西發動民軍和會黨武裝起義。其故居解放后被保存下來,共有兩進。2001年12月被市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是南寧市最早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3處名人故居之一。保護范圍:以故居主體建筑四周圍墻墻基為基線,……[詳細]
  麻子畬中國文化名人舊居麻子畬中國文化名人舊居 位于江西鎮老口渡口西岸邊的麻子畬村。1952年1~6月,先后居住著10多位中國文化、教育、理論、美術、音樂界名人,即胡繩、田漢、艾青、李可染、吳景超、唐明照、徐毓、趙德清、安娥、張正宇、夏同光、江定仙、陸地等。他們當時是由中央派到廣西和本省的干部聯合組成廣西土地改革工作團(二團),選定當時的邕寧縣十三區麻子畬村為工作團團部駐地。麻子畬是南寧市名人居住最多、時間最長的村。……[詳細]
  韋天強故居年代為民國,位于東鄉鎮平嶺村民委上平嶺村。韋天強故居為武宣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楊騰輝舊居位于上林縣大豐鎮,時代為1933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999年,楊騰輝舊居被公布為上林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沙尾街馮子材故居位于欽州市欽南區沙尾街133、144號,年代為清代,類別為非文物建筑。1999年4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 | 自拍偷亚洲产在线观看 |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阿v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国产视频一级日韩欧美网站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