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韓鈞故居位于新安縣北冶鎮西地村。建筑面積共有387平方米,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現存房屋4座10間,由倒座1座面闊3間進深1間,東、西廂房2座,均為磚木結構的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頂,倒座前出檐,兩明柱,鼓形柱礎,兩窗,門開于正間。1座后房為磚混結構的窯洞,外墻為較規整的紅砂石壘砌,整體保存較好。……[詳細] |
![]() | 侯方域故居位于商丘古城北門內,為明末才子侯方域壯年著書處,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兩層的硬山式建筑。侯方域故居是上下貫通的四排圓柱和八十八根根線構造成一木間架,墻裝青磚,頂蓋壟瓦。屋脊有青獸壓頂。屋內有木屏相隔。門窗鏤花剔線,圓柱浮雕龍鳳。景點位置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詳細] |
![]() | 楊佩璋故居位于長葛市后河鎮后河村,年代為清。二○○九年六月十九日,楊佩璋故居被公布為第三批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二進院正房東、西山墻外皮為起點分別向東延伸1米、向西延伸5米,自過廳南墻外皮向南延伸1米,自三進院繡樓北墻外皮向北延伸1米。……[詳細] |
![]() | 宋學義故居位于河南省沁陽市西北2.5公里的王曲鄉北孔村處,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學義故居建于20世紀60年代,坐南面北,兩進院落,2001年,被公布為沁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已辟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詳細] |
![]() | 王棽林故居位于禹州市方崗鎮栗子溝村,年代為清。二○○九年六月十九日,王棽林故居被公布為第三批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二宅院上房外墻皮為起點,向東、北各延伸150米,向南、西各延伸100米。……[詳細] |
![]() | 曹靖華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位于盧氏縣五里川鎮河南村路溝口,其建筑為我國北方農村極具代表性的土木結構組合式庭院。故居有兩道門,整個庭院共計十四間房屋,其中正房四間,東西廂房各三間,二門外有東西耳房各兩間。……[詳細] |
![]() | 箕山,又名許由山,位于嵩山之南15公里處,潁河從中穿過,與古陽城隔河相望,是一處極好的風景旅游勝地。古人有云:箕山高大四絕,平頂截壁,若城垣四周,若箕宿四勝,離之距方,晴霽開朗。 箕山峰頂平坦,土地肥沃,呈東北西南向,形如簸箕,故名箕山,長約2000米,寬約500米,呈長方形,又名方山,遠望如枕,俗名枕頭山,東北部有許由冢、劉秀寨,西南端有王莽寨,中西部為鄉辦林場,綠林蔥郁。箕山腹內為一大溶洞,山陰多處外通。 許由廟許由廟亦稱徵君廟,位于箕山北的山愿之上。左有虎頭崖,右有饅頭坡。廟建何時不詳。據傳原為一座規模龐大的廟祠,廟門有石闕一對,名許由闕。《河南府志》載:“許由闕系朱寵所建,至明有知縣侯……[詳細] |
![]() |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知青村舊居位于郟縣廣闊天地鄉吳堂村、邱莊村、楊莊村。年代為1968—1982年。1955年,郟縣大李莊鄉農業合作化規劃試點的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得到許昌地委的高度重視。8月中旬,在郟縣縣委指示下,組織起草了《郟縣大李莊鄉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刊登在許昌地委農村工作部主辦的《互助合作》第15期上。1955年下半年,毛澤東主持編撰《怎么辦農業合作社》一書時,對郟縣大李莊經驗給予充分肯定,并寫下了按語:“……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12月,主席批示連同《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一文被編入《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中,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從主席……[詳細] |
![]() | 萬氏故居是民國時期曾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萬選才的故居。2006年6月,萬氏故居入選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現有60多間房屋,分為東西兩個大院,彼此之間有門道相通。萬氏故居為民間二進四合大院的傳統建筑風格,每所院子的臨街房、過廳和上房都面闊五間,高大寬敞,雕梁畫棟。其中,東院由萬選才一家居住,后面的上房為兩層樓,當地人稱“司令樓”。萬選才去世后,葬于該村東邊的萬氏佳城。萬氏佳城占地約50畝,坐北向南,在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大門、八角亭、牌坊、墓冢等,兩側還設有廂房、衛士室,森然有序。這些建筑融中原傳統與歐洲式樣于一體,風格別致,為洛陽現代重要文物。類別:古建筑時代:1927、1932地址:嵩縣閆莊……[詳細] |
![]() | 哪吒故里旅游區位于距縣城12公里處的312國道旁。相傳《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太子就出生在這里。景區內與哪吒傳說有關的陳塘關、杏花村、翠屏山、侍郎村、九灣河等各具特色,獨成景點。每年都有臺灣等大批游客到這里觀光旅游,進行文化交流。……[詳細] |
![]() |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河南新鄭縣東郭宅人,他少時聰明好學,16歲時就吟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千古佳句。29歲時中進士,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左拾遺、左贊善大夫、江州司馬、蘇杭二州刺史、刑部侍郎等職。白居易在文學上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他寫的《秦中吟》和《新樂府》中的許多篇章,為人們喜聞樂見,婦孺皆知。……[詳細] |
![]() | 花木蘭,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女英雄,“代父從軍”的壯舉廣為人知。自從美國動畫片“花木蘭”放映以來,她作為“巾幗英雄”的形象,更是風靡世界。花木蘭本姓魏,是商丘市虞城縣營廓鎮人,公元578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5月周武帝宇文邕率五路大軍親征,因父年老,弟年幼,木蘭便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十二年。屢立戰功。戌邊歸來,隋文帝欲封她為尚書,她堅持不授。歸家后,脫去戎裝,又現女兒真面目。木蘭女扮男裝的事情聞達皇上,皇上非常愛慕,欲選進宮中,木蘭抗旨自殺,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后人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商丘虞城縣營廓鎮建造了木蘭祠。該祠始建于唐代,后多次重修擴建。原祠有大殿、……[詳細] |
![]() | 韓鈞故居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時代:1931年地址:新安縣北冶鄉西地村……[詳細] |
![]() | 林家故居類別:古建筑時代:清地址:老城區西南隅街道辦事處公園巷社區仙果市街36號……[詳細] |
![]() | 鄧禹故里碑是記載東漢云臺“二十八宿”之首鄧禹故居地新野的重要實物資料。該碑高2.56米,寬0.97米,由整塊青色大理石刻制而成。碑正面中間刻“漢高密侯鄧元公故里”九個大字。鄧禹,位列中興東漢的云臺“二十八宿”之首,其故里在縣城北十五里的板橋鋪村。板橋鋪村,正處古代襄陽、南陽之間的官道要沖,又有西漢元帝時南陽郡太守召信臣倡修的灌溉水渠貫通其間,當時的政治,經濟條件都比較優越。今天,這一代屢有漢代文物出土。村內所存《漢高密侯鄧元公故里碑》,系清朝咸豐六年新野知縣倪正鈞立。碑文曰:憖“公諱禹,字仲華。東漢中興,功蓋諸將。始封梁侯,繼封高密侯。永平元年薨,謚曰元。其故里在新野東北鄉三泉阪,厥裔蕃昌,世……[詳細] |
![]() | 鄭維山將軍故里游覽區位于先后誕生九位共和國將軍的新縣泗店鄉,東距新縣縣城14公里,南距-將軍墓22公里,是一代名將鄭維山將軍故里。鄭維山將軍是從風起云涌的戰爭年代走出來的革命家、軍事家。2000年5月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5歲,遵將軍生前遺囑將其骨灰撒放在青少年時其生活戰斗過的故鄉后山的一塊巨石周圍,為了紀念將軍,后建為將軍石景區。目前景區共有將軍石、將軍故居、紅軍洞、紅軍指揮所、蝴蝶洞、碑林等五十多個人文、地理、歷史景觀。將軍石景區最大的特點是紅綠兼備,即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又是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同是也是觀賞名家書法的好去處。景區內有-、-、張震、李鐸、程允賢等著名書法家的親筆題詞。……[詳細] |
![]() | 董作賓故居時代:1895年-1963年地址:南陽市工農路中段……[詳細] |
![]() |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優秀共產黨員吉鴻昌,字恒立,名世五,1895年9月18日生于呂潭鄉呂潭古鎮。1934年11月24日被蔣介石殺害于北平,犧牲時39歲.英年被害,斗志未酬,給黨、國家、人民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吉鴻昌將軍一生堅持抗日救國.興辦家鄉教育,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現存的吉鴻昌故居、吉鴻昌學校就是將軍留給后人的無可比擬的精神和物資財富.1895年初,吉鴻昌的父親吉筠亭,過繼給近門叔叔吉大奶家,住吉大奶兩閘草房.同年9月18日,吉鴻昌就誕生在兩間草房里.那兩間草房,位置在學校偏南一點的吉家老宅里.1931年,吉鴻昌的父親吉筠亭在開封因病去世,靈柩連夜從開封運到呂潭,就停在兩間草房里……[詳細] |
![]() | 干寶故里位于新蔡縣城西南20公里佛閣寺鎮小干莊,新正公路由此經過。距駐馬店市100公里,距嵖岈風景區130公里,距薄山湖風景區120多公里,距銅山風景區160多公里。干寶(283?--351),字今升,新蔡縣佛閣寺鎮小干莊人。東晉著名的文字家、史學家,東晉初年,經王導推薦,領修國史。歷任山陰令,始安太守司徒右長史,散騎常侍待等職。 干寶自幼聰明好學,及長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著述宏豐。橫跨經、史、子、集四部,誠魏晉間所謂通人之學。已搜集到的書目有《搜神記》30卷、《晉紀》23卷、《干寶集》4卷、《干子》18卷、《周易注》10卷、《周易玄品》2卷、《周易爻義》1卷、《周易宗涂》4卷、《周易問難》……[詳細] |
![]() | 萬海峰舊居,一處位于光山縣槐店鄉萬河村,另一處位于光山縣潑陂河鎮蔡圍子。萬海峰1920年出生,1933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保衛鄂豫皖蘇區的斗爭和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四支隊警衛員,新四軍江南,蘇北指揮部參謀,蘇中軍區第四縱隊獨立旅七團二營營長,新四軍一師一旅教導大隊大隊長。先后參加了著名的黃橋決戰,蘇中反掃蕩等重大斗爭。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六縱司令員作戰科長,十八師五十四副團長,第三野戰軍二十四軍七十二師二一六團團長。率領參加了蘇中七戰七捷和萊蕪、孟良崮戰役,后又參加了淮海、渡江、解放長山列島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