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名人故居景點介紹

  姜太公故里景區由河南省中平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斥巨資開發建設。該景區位于河南省衛輝市西北十二公里處,屬太行山東南麓,地跨太公泉鎮和獅豹頭鄉,總面積四十八點五平方公里。姜太公故里景區由山區和平原兩大組團構成。山區部分的主要景點有:迎神山、八卦亭、仙桃園、渾元圖、青龍貪、天仙橋、姜太公文化苑、譚山、鳳凰山、臥羊石、香泉寺、香泉八景、封神谷、封神臺、神仙洞、古羅盤、仙家莊、太公湖及華夏萬通碑林等,每個景點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太行山特有的地貌特征,讓游客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到本景區一游不僅可強身健體,而且能學到許多知識,增強自己的卓越智慧。尤其是太公文化苑的經典內容會使落魄者奮起,無……[詳細]
  徐玉諾故居位于魯山縣辛集鄉徐營村。年代為1894年。徐玉諾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徐玉諾故居是一個用紅磚院墻圍起來的小院,院子坐西朝東,東面和西面各有3間瓦屋。說是故居,但院墻用的紅磚卻是新的。對此,聞訊專程從魯山縣城趕回來的徐玉諾的二孫子媳婦常大利說,院墻是前幾年才新建的,而里面的房子盡管也是前幾年才翻修的,但基本是按照原來的房子修建的,房子墻體外面特意用草摻泥糊上去的,以保持原有的風貌。在徐玉諾故居大門前,立著一個寫有“徐玉諾故居”的標志物,其背面關于徐玉諾的生平簡介,內容有:徐玉諾(1894—1958),原名徐言信,筆名紅蠖,20歲考入開封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19年在《晨報》開……[詳細]
  蔣宋別墅位于香山寺東南側,建于1936年。當時為了給蔣介石慶祝五十歲壽辰,地方政府在此修建了這棟二層小樓。蔣介石夫婦在洛陽期間,多次來此避暑。同時這里也是文革期間楊成武將軍及其家人被關押的地方。蔣宋別墅占地650多平方米,為半歇頂、清水騎樓0式建筑格局,有辦公室、會客室、會議室、盥洗室、臥室等共計20多間房,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房子在中原地區屬于規格相當高的建筑。正門上方匾額上寫著“蔣宋別墅”四個大字,為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先生所題。進入小樓,走廊右側為會議室,正對著會議室是會客廳,正上方掛著孫中山先生的畫像,畫像旁是孫中山所寫“天下為公”匾額。從長廊左側的樓梯上二樓,便是蔣介石和宋美齡日常生活的地……[詳細]
  呂蒙正故里位于洛陽城東南10余里偃師市西南佃莊鎮(現屬伊濱區)相公莊村。北宋名相呂蒙正(944~1011年),洛陽人,幼貧苦讀,孜孜好學。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進士及第,為將作監丞,通判昇州,不數年升為翰林學士,拜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戶部尚書平章事(宰相)。遇事敢言。太宗、真宗兩朝,曾三次居相位。后累封昭文館大學士,加司空、太子太師、蔡國公。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辭歸洛陽,建私宅,木茂竹盛,后世稱呂文穆園(其址今已不明)。68歲卒,追贈中書令,謚文穆。相公莊村東北邊隔馬路舊有一座寒窯,相傳為他貧時故居,也稱“呂蒙正讀書窯”。窯內有一石碑,上刻他正身朝服的彩身站像。窯頂已塌,窯身已被……[詳細]
  蘇進故居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裴城鎮裴城村。蘇進,生于1907年。1925年參加西北軍,曾任排長、連長、國民革命軍第26路軍手槍團副團長等職。參加過北伐戰爭。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15軍127團團長、44師師長,紅一軍團隨營學校總隊長,紅軍大學參謀科科長,特種學校訓練處主任等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蘇進根據黨的指示在新疆迪化組織西路幸存的干部、戰士訓練,親自撰寫戰例,編寫翻譯教材,為培訓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后任陜甘寧邊區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八路軍120師359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期,蘇進任東北民主聯軍鐵道司令部司令員、鐵路護路……[詳細]
  位于洛陽市定鼎路洛河橋南安樂窩村。這里曾是宋代著名理學家邵雍的居住地。邵雍,字堯夫,原籍河北范陽,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卒于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邵雍30歲時,游至西京洛陽。他看到洛邑居天下之中,有山水登臨之美,有人物萃聚之繁,為一都會,可以觀四方之士,便決定定居洛陽。初遷洛陽時,住處簡陋,難避風雨,生活頗為艱難。后與寓居洛陽退職宰相富弼、司馬光、呂公著友好。司馬光等為之集資湊錢,購買原五代節度使安審琦的故宅30余間,邵雍將其居室題名為“安樂窩”,自號“安樂居士”。今安樂窩村即由此而得名。邵雍的住宅在北宋末年遺棄民間,金代改為“九真觀”。明景泰年間(1450~1457年……[詳細]
  張仲景故里位于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東南 。張仲景故里穰東鎮張寨村東南現立高3米,寬0.65米的“醫圣張仲景故里”碑一通,1993年,穰東鎮政府劃該鎮仲景路東端6600平方米,作為張仲景紀念地。外圍筑1.5米高透景護攔墻,紀念地內建張仲景紀念塔及醫圣宮。塔為齒形四柱,自下而上,逐漸收斂交合為頂。塔頂有轉盤彩燈兩層,共計塔高30米。塔內聳立10米高的醫圣漢白玉塑金雕像,醫圣右手握《傷寒雜病論》,左手持中藥靈芝。像前設敬拜醫圣臺。醫圣紀念塔下,建醫圣宮兩層。一層為地宮,占地300平方米,內設醫圣:從小立志、茅山求教、研究中草藥、針炙八卦傳統治療、發明人工灌腸術、發明人工呼吸術等20尊學習、創作、發明塑……[詳細]
  尤太忠舊居位于光山縣城東南磚橋鄉陳崗村尤崗。尤太忠1918年12月出生于磚橋鄉陳崗村尤崗一個農民家庭。13歲參加革命隊伍,走過了艱難、曲折、輝煌的戰斗歷程,經歷了極其嚴峻的戰爭考驗,曾擔任過成都軍區,廣州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紀委第二書記等職。他于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轉為中國共產黨員,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連政治指導員、連長、副營長、營長,第三八六旅十七團副團長,團長,參加了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十七旅副旅長、十六旅長,第二野戰軍十二軍三四師師長。參加了淮河戰役,渡江戰役,挺進大西……[詳細]
  高敬亭故居紀念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新縣縣城南5公里,新集鎮境內,地處縣城至鄭維山將軍石、許世友將軍墓旅游線路上,與新項路相距500米。故居建于1860年,1927年被反動地主民團燒毀。1982年經上級批準,縣文管會對故居進行了整修。故居占地70m,為三間青磚瓦房,內設高敬亭遺像和經后人搜集的幾張戰場照片。2005年,縣文物局再次對故居進行了整修,建成故居正屋六間,包括生平事跡簡介陳列室、圖片展廳、將軍雕像室、院墻及門樓。高敬亭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早期的領導人之一,曾歷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特區蘇維埃主席、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兼皖西北黨委書記、紅軍第二十五軍七十五師政委、紅軍第二十八……[詳細]
  老子故居,占地36畝,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仿-格,分主仆院落、山體和水系,宅院溪水環繞與日月池、望月井水系相通,可謂靈池清澈,六氣平和,向人們再現了春秋末年老子在此生活的場景和社會風貌。老子故居由靈溪橋、牧牛場、觀水亭、籬門、宅院等組成。宅院有東堂——老子講學的地方,又是書房。公元前515年掛冠歸里后,在此收徒講學,相傳老子在此向庚桑子傳過道;正堂——又稱明堂,是待客用的。相傳孔子第三次問禮于老子就是在這里。老子以貴賓之禮接待了孔子,并向他傳授了治人事天之道和陰陽剛柔思想,使孔子深受啟發;望樓——老子故居內最高的建筑,是仆人站崗瞭望的地方;西堂——是留客之所,所以又叫賓客堂。相傳老子的得意……[詳細]
  董天知故居,位于鄭州市滎陽市索河街道城關行政村南街自然村,坐東向西,初建于明清,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原有建筑分為前后2個院落,共有房屋7所(均為硬山式),曾經年久失修,房屋破損嚴重。2005年7月,滎陽市人民政府撥巨款,對故居進行復建,初步恢復了故居的原有面貌。復建后的故居,布設了董天知事跡展覽,共有3個展室。2009年6月,被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鄭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董天知(1911-1940),原名大文、旭生,河南滎陽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革命活動。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被捕入“北平軍人反省分院” (即草嵐子監獄)。1936年8月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同……[詳細]
  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的故里在當今宜陽縣三鄉鄉的昌谷。宜陽三鄉村東的連昌河源于陜縣,自西北向東南穿谷而過,經洛寧縣東北境入宜陽三鄉,注入洛河,昌谷就在連昌河與洛河的匯合處,昌谷之名即以連昌河谷而得。李賀故里舊《宜陽縣志》載:“長吉(李賀)多才,棲息昌谷”。在李賀的詩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為題的作品。據《南園十三首·其二》的“宮北田塍曉氣酣”句,宮即連昌宮,為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建,又有玉陽宮、蘭昌宮之稱。連昌宮的遺址,就在連昌河谷,李賀的故宅離連昌宮不遠。西有“漢剎云山”(光武廟),南有女幾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連昌河西岸。當年的眾多權貴名人,如武則天、唐玄宗、張九齡、岑參、韓愈、白……[詳細]
  鄧禹故里東漢二十八宿之首鄧禹,新野三泉陂村人(今名板橋鋪,屬城郊鄉),村邊有其后人所立之“漢高密侯鄧元公故里”碑樓,至今猶存。近年來回新野尋根祭祖的海內外鄧姓傳人,無不親臨祭吊,追懷先祖。鄧禹故里碑是記載東漢云臺“二十八宿”之首鄧禹故居地的重要實物資料。該碑高2.56米,寬0.97米,由整塊青色大理石刻制而成。碑正面中間刻“漢高密候鄧元公故里”九個大字。碑文曰:“公諱禹,字仲華。東漢中興,功蓋諸將。始封梁候,繼封高密候。永平元年薨,謚曰元。其故里在新野東北鄉三泉陂,厥裔蕃昌,世守勿替,邑之人恒景慕之,標公爵氏,特建木坊于道旁。余公馀詣訪,得晤其五十八世孫廣東候補吏目前署香山司巡政名坤載,述坊年……[詳細]
  明義士故居是已故加拿大漢學家明義士博士曾經生活和收集、研究甲骨文的舊居。明義士博士早年來華傳教,曾經在此居住達13年,他的四個孩子有三個在此出生。其中1916年在安陽出生的次子ArthurMenzies(漢名:明明德)1976-1980年出任加拿大駐中國大使。明明德先生任內曾經到安陽兩次訪問。2004年11月,安陽市人民政府公布明義士故居為安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明義士被稱為甲骨學研究“西方學者第一人”,在學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得到我國學界的公認。2004年11月,安陽市人民政府公布明義士故居為安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明義士甲骨學研究紀念館得到了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王宇信、山東大學方輝、社科院考古所唐際……[詳細]
  楊廷寶故居亦稱楊家大院,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南陽舊城區解放路南端,是我國著名父楊鶴亭是民國時期南陽的第一位知府。楊家大院同北側的泰古車糖公司、徐家大院等 共同構成南陽市目前保存比較好的民居建筑 楊家大院現有處院落,其中最完好的一處院落還保留有兩進院,這兩進院占地 座,門房、廂房、過廳、上房等均保存完整,院落之間為巷道分隔并連通,盡管房屋陳舊,但每一處房屋皆印著歷史的痕跡。 門房臨街,現大部分被居民辟為門面房, 但屋頂仍保留著歷史建筑的風貌。墻壁、屋頂、門庭柱子等基本上是原始風貌,但因被南陽色織廠幼兒園占用,墻上 門庭柱子下面均有雕刻精美的石礅,卻在幼兒園維修房屋時用水泥包裹。 楊家大院及相鄰的……[詳細]
  王震舊居,位于光山縣城西30公里的馬畈鎮,是清代易姓住宅,整座建筑座北朝南,前后三進,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現存房屋57間,前后三進,呈封閉式結構。是豫南迄今保存規模較大的清代官宦府第。1945年10月,為了實現黨中央、中央軍委、毛主席的將戰爭由內線轉向外線,由解放區引向國統區的戰略部署,迎接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豫野戰爭軍的到來。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二縱司令員王震將軍帶領二縱三五九旅揮師中原,在光山駐扎半年之久,共進行大小戰斗十余場,殲敵、俘敵一萬余人,繳獲物質裝備不計其數。著名的有斛山寨、雙楓橋、槐店戰斗等。王震司令員在舊居住居期間,多次到光山解放區巡視工作,參加三五九旅七一九團在文殊張……[詳細]
  秦樹聲故居(即“秦氏故居”,為河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固始縣段集鎮樂道村,為清末建筑,,占地6000多平方米,原為四進四合大院,現存堂樓上下兩層28間,西邊房7間,建筑為青磚灰瓦,木框架結構,廊沿為石基木立柱,內廊上方木構件雕有花紋,在后院東邊有一口古井。秦樹聲(1861—1926年),字宥橫,號乘庵,出生于固始南鄉樂道沖一耕讀家庭。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官工部主事,不久充會典館繪圖處《地理鈞稽圖志》總篡,后晉秩郎中、外務部傳補御史。光緒二十九年(1903)再中經濟科進士,后任云南曲靖知府、云南按察使、云南提法使,又調任廣東提學使。辛亥革命起,秦樹聲避居上海。民國元年(1912……[詳細]
  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占地80畝,整個布局按唐代東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修建,館內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紀念館、樂天園、白居易學術中心、唐文化游樂園、仿唐商業街等建筑。白居易故居的整個布局基本再現白居易時期的原貌。白居易紀念館是一座仿唐式建筑,館內有詩人的塑像,并陳列他的生平事跡、文獻資料及有關字畫、壁畫等,是憑吊詩人的主要場所。樂天園是根據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佳作修建的園林。白居易學術中心則是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提供研究和活動的場所。唐文化游樂園按照唐代的風俗設立了馬球場、乘騎場等娛樂設施。仿唐商業街則為游人提供了購物方面的各種服務。紀念館分南北兩部分,北部主要是住宅區,南部以花園為主。館內主要有白居……[詳細]
  韓鳳樓故居,位于鄭州市滎陽市索河街道辦事處城關行政村南關自然村(東臨村中大街),建于1918年。該院坐西向東,所存房屋中,后院正樓最有特點,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屋頂,正面屋檐下裝飾木雕花卉圖案,二層屋門外鋪設木板走廊和安裝木護欄,兩墻角嵌雕刻精美的磚雕墀頭,整體風格具有民國時期的滎陽地方建筑特征。韓鳳樓(1885—1956),字五峰,滎陽老城南關人,清監生,曾留日學習軍事5年。回國后,參加云南反清起義,歷任貴州、云南、四川講武堂堂長及靖國軍左翼總司令等職務。在云南講武堂任職時,朱德、葉劍英曾在該堂學習。卸職返鄉后創辦學校,介紹進步青年奔赴延安,并拒任偽職,成為開明士紳。在中國近代史特別是民國初期……[詳細]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包括紀念館和故居。楊靖宇將軍故居建于1966年,位于河南省確山縣古城鄉李灣村(今駐馬店市驛城區)。故居占地10畝,有主房4間和東西廂房各3間,建筑面積600平方米,院中有楊靖宇將軍1927年親手種植的槐樹。紀念館建于1994年,1995年1月16日開館,位于駐馬店市區南6公里,107國道東側2公里處,由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館名。紀念館占地50畝,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由大門、銅像浮雕廣場、柱廊、將軍生平事跡陳列廳、遺容室及碑廊組成。陳列廳共展出圖片400余幅,文物120余件,從將軍出生到為國捐軀,真實生動地記錄了將軍輝煌壯麗的一生。1986年11月楊靖宇將軍故居被河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另类在线观看 | 自拍视频在线看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