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寧波市旅游

寧波市旅游景點

推薦1
東門漁村
  東門漁村位于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東門島上,與石浦鎮城區隔港相望,擁有大馬力鋼質漁船240艘,漁業經濟發達,被譽為“浙江漁業第一村”。現有住戶1210戶,人口3806人,果園面積274畝,山林面積1799畝,海水養殖面積200畝,全村80%以上青壯年從事海洋捕撈業。??東門漁村山海兼備,風光旖旎,海防歷史悠久,島上古跡、古貌、人文景觀眾多,海洋文化歷史遺存豐富,漁家風情濃厚,是一個“活炭”的漁文化博物館,以“漁家樂”為主題的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2007年東門漁村經濟總收入超過3億元,其中漁業產值2億元,村級集體資產達1800多萬元,農漁民人均純收入1.38萬元。東門漁村與石浦漁港隔海相望,著名影片《漁光曲》取景于此。尋跡而來的游客有選擇自駕車的,順著沿港大道駕過銅瓦門跨海大橋直奔東門島,有選擇輪渡的,穿過港面停泊著的一艘艘簇新的鋼質漁輪,不出十五分鐘,便可棄船登岸。然而,那里毫無影片中“小貓”家的蹤跡可尋:清一色的現代民宅,海面漫天的桅桿,高揚著大紅龍旗,岸邊聳著的“浙江漁業第一村”的大理石……[詳細]
推薦2
許家山石頭村
  許家山村屬于茶院鄉許民行政村的一個自然村(其他還有民戶田、許家、亦長坪、小庵4個自然村),位于寧海縣東部、茶院鄉西部,距縣城13.5公里,距茶院鄉政府3.1公里,平均海拔約200米。全村有277戶,總人口720人,村內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常住在村人口為220人左右。該村區域面積4718畝,現有耕地面積821畝,山林面積3008畝。據村譜記載,南宋末年葉夢鼎的后裔葉大卿父子自東倉避亂自此定居,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許家山位于山頂,周圍都是山地,植被保護得很好,草木茂盛,古楓參天,翠竹亭亭,石景幽幽,炊煙裊裊,環境清靜,走進許家山仿佛走進一個世外桃源,許家山最大的特點是原始、荒野之美,房屋很少用鋼筋水泥等現代材料。全村絕大部分都是石屋,石屋的墻體材料用黑色玄武巖(當地人稱“銅板石”)堆壘而成。許家山是寧波市內現有建筑群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東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堪稱石頭王國。該村不僅保存著完整的石屋、石院、石墻、石巷、石橋、石路、石凳等組合資源,同時還延續著傳統的生……[詳細]
推薦3
柿林村
  柿林村位于寧波余姚市,村因盛產“吊紅”柿子而得名。柿林村莊四面環山,滿坡翠竹林木,不但山水秀麗,又原始古樸。村中有一古井,井水清澈純凈,故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飲一村”之說。柿林村是一個單姓的血緣村落,全稱皆一個姓——沈。據資料記載,為周文王的后裔,古時一路從河南遷徙至此。此外村中文物古跡眾多,沈氏宗祠、赤水橋為余姚市文物保護單位。“一個村,一個姓,一口古井飲千丁”高度概括了柿林村的特色,單一的沈姓血緣,隱逸山林,自供自足,質樸善良,無意仕途卻知書達理承傳“耕讀傳家”的家風村俗。據資料記載:周文王第十子冉季封于沈,是沈氏始祖,其45世祖于元末明初遷居柿林,為柿林沈氏始祖,該始祖即太隆公。該地曾因人才輩出稱作“仕林”,又因兩嶺對峙稱“峙嶺”,現因盛產柿子而得名“柿林”。唐代詩人李白有“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之吟,明代詩人又有“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襪青鞋作勝游”之記。柿林村的開村始祖沈太隆也曾贊美柿林:“洞天福地甚奇哉,不染人間半點埃,相士擇宜居此在,嶺頭惟有白云來。”在柿林村的西南角……[詳細]
推薦4
走馬塘古村落
  千年古村走馬塘位于寧波以南,鄞州區茅山,人稱其為“四明古郡,文獻之邦,有江山之勝,水陸之饒”。村中明清古建筑眾多,民風淳樸,文物古跡眾多。歷朝歷代,這里出過76位進士,被譽為“中國進士第一村”.走馬塘現共有人口1500余人,全是陳姓。距市區30分鐘車程.據歷史記載,它始建于北宋端拱年間,當年陳氏從江蘇長洲遷此歇腳居住,至今已逾千年。千年古村走馬塘已經在心中存在了很長時間。據說村中明清古建筑眾多,民風淳樸,文物古跡也很多,按記載:自北宋至明清千年以來,這里陳氏家族中前后出過進士76名,任職地方官吏161人,被譽為“中國進士第一村”。走馬塘村位于寧波鄞州區茅山鎮,地處鄞南平原,依傍奉化江支流東江,離市區說起來也不過20公里。五一節期間的一天上午,我與妻從江東興寧橋橋洞下坐約半個多小時的開往茅山的中巴,再坐幾分鐘的三輪車就到走馬塘村了。走馬塘村四周為護村河,成長方形格局,通過平橋與外界聯系。穿過氣派巍峨矗立于村口公路邊的“中國進士第一村”的新建牌坊,步行不遠就到達了走馬塘村東南側的紫來橋。紫來……[詳細]
推薦5
茅鑊古村
  茅鑊(huò)村原來四周茅草叢生,潭水清澈,山上有形似鑊蓋,由此而得茅鑊村村名。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卻有著“浙東第一古樹村”的美譽。這里生長著90株400年以上的古樹,那一片古樹的根,拱出地面,盤根錯節,似是訴說著歷史滄桑,生命變遷。茅鑊,一個很生僻的名字,也許好多人還不知道鑊字的讀音,辭海里對其的解釋是我國古代炊具,無足的鼎,與現在的大鍋相仿,主要用來烹煮魚肉之類的食物。而又有一種說法鑊是一種古代使用的農具。古村位于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西部的四明山上,與天雷坑村、低坪村相鄰,過低坪村就是四明山山心——杖錫了。據《四明嚴氏宗譜》記載:余家相去十里許,有茅鑊嚴氏者,其先世本姓莊,因避漢明帝諱,改姓嚴。后裔由杖錫遷居茅鑊,數百年來子孫繁衍。翻山越嶺來到茅鑊村,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村口那一片郁郁蔥蔥、蔭可蔽日的參天古樹群。這些古樹有松樹、楓樹、香榧和銀杏樹等眾多樹種,雖說年齡最大的已經風吹日曬了600余年,可依然枝繁葉茂、保存完好,樹高均可達到四五十米左右,每棵樹都需要三四名成年男子才能抱攏。最神……[詳細]
推薦6
任佳溪村
  任佳溪村地處慈溪市掌起鎮東南部轄區,由原上宅、下宅、湖墩三村合并而成,溪以所居大姓任氏得名,村以溪名,因溪水清冽美好,故后又稱任佳溪。村南群山起伏,開合處匯成條條小溪。“定海靈緒鄉之西曰任溪,以邑大姓任氏得名。其外大海際天,波濤萬里,蜃樓蛟室,變化莫測。內則重巖疊嶂,高險深阻,飛瀑如練,下注溪壑,蜿蜒曲折,若鏘金奏玉,聽之不倦。良田廣畝,犬牙交錯,五谷之入,穰穰滿家,無有饑歲……”明初文學家、史學家鄭真用唯美的辭藻,給我們描述了一個桃花源般的人居佳境——任佳溪。任氏宗祠《祀產碑》記載,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靈緒湖畔的任氏已傳30多世。如此算來,大約在唐代,任氏一族已在此安家落戶。然而,任氏宗譜僅存十幾頁,始祖和祖籍都沒有存留。只知道任佳溪村這個地方,過去屬于鎮海。村里上了年紀的人說,任氏始祖是從河南樂安逃荒而來,村中有一座“樂安橋”,大概就是后人為了紀念先祖而留下的遺存。村里的名人很多,散見于各種縣志:明洪武初年,以博學薦入京師的任存敬;洪武十八年的進士任琛;鯤池書院山長、舉人任……[詳細]
推薦7
馬家堰古村落
  馬家堰古村落位于余姚市牟山鎮西北。馬家堰東、西兩條街均為清代建筑,木式結構店鋪門面和鋪設的大隱石板路大部分依舊保留完好。據悉,這里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曾是寧紹地區農村經濟交易的集散地,交通便捷、貨源充沛;每當逢單集日,數以百計的商賈都云集到這里,通宵達旦客流如群。 馬家堰北首,即古堰址旁的關帝殿是余姚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關帝殿面前的雙堰河上有兩座橫跨余姚、上虞兩市的石橋,分別是雙邑橋和太平橋。雙邑橋建于清同治九年。橋身長10.4米,寬度為1.7米,石條橋楷10檔,分為三孔,故又名為“三洞橋”。橋上有石護欄,三孔橋墩有8個小墩,橋中央4個小墩刻有栩栩如生的石獅。橋南正中護欄上石刻“雙邑橋”名,兩邊橋墩刻有對聯:“一聲疑乃鏡中清,三洞流泉影底月”。橋北護欄上石刻“彩虹凌云”四字,兩邊橋墩變刻對聯:“三洞水光逢漢接,一條虹氣上凌云”。太平橋位于雙邑橋北首約60米處,建造日期二卯年(距今123年),全橋身長4.2米,闊1.8米,中有條石欄。護攔寬20公分。橋南石刻“太平橋”三……[詳細]
推薦8
鹿亭中村
  中村村位于浙江余姚市鹿亭鄉東南部,古村擁有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區域內有白云橋、仙圣廟、古戲臺、中村戰斗紀念碑等人文景觀節點和舞龍、沙船、抬閣等民俗風情資源。關于中村的命名,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該村距余姚、寧波、奉化三地距離均等,故曰中村;一說跟這里的兩個大姓即龔和鄭的平衡有關,據說龔姓居住在先,而鄭姓人數居多,龔姓取名龔村而鄭姓不愿意,于是兩姓協商最終以中村命名,取中庸之意。《石潭龔氏宗譜》顯然支持前一種說法。據龔氏宗譜記載,最初遷到此地的是龔氏家族,唐時石潭龔氏慕此地風水遷此建白云村,架白云木橋,因此地正好是四縣三鎮之中心———距鄞縣、奉化、余姚、上虞各45公里,距鄞江、梁弄、陸埠三鎮各20公里,故以“中村”為名,其后河南鄭氏在南宋建炎年間遷入此地。中村有座白云橋,這是一座陡拱式單孔石橋,像一道飛躍的彩虹,古樸卻不乏靈動,橋拱兩端勒有楹聯,橋西側上聯“地界鄞余二韭三菁歌利濟”,下聯“邨(村)連龔鄭千秋萬載慶安瀾”;橋東側也有一副橋聯,“白水跨虹腰路通南北,云村留月影界畫鄞余”,橋頂拱板……[詳細]
推薦9
河姆渡古村落
  仿造再現的河姆渡古村落,位于河姆渡村,距余姚約25公里。展示了現代化表現手段與原始古樸風貌有機協調的獨特魅力;逼真重現了古河姆渡人的生活、生產狀況,自然生態環境,原始部落局部風貌;直觀營造了古農業文明的氛圍;形象反映了七千年前的生產力發展狀況和先民們征服自然、繁衍生命的豐富文化內涵。古村落內雜亂茅草覆蓋著的幢幢土樓,線條粗獷的原始布置,迷人的古老樂曲,充滿神秘氣息,令人恍惚中會一掃萎靡頹廢,頓悟中會忽而感覺,自己似乎成了七千年前古老質樸的河姆人:剽悍有力,朝氣勃勃……[詳細]
10、冠佩村
推薦10
冠佩村
  冠佩村該村位于余姚郊區,處余姚南部的四明山區,始建于北宋年代,現已被名列為“寧波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村周圍竹海綠岙,峰高潭深,古風猶存,清溪淙然。村中古橋、古廟、古道與自然景觀相互交融。整個古村翠竹遍野,溪流淙淙。竹海前的老屋,老屋前的曲徑,曲徑旁的清溪,清溪上的石橋。一幅看不到盡頭古村風貌圖,鋪陳在眼前。地址:寧波市余姚市冠佩村類型:古鎮古村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全部寧波市景點>>>

全部寧波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 亚洲精品分类在看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久久 | 亚洲欧洲日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