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旅游必去景點

1、渼陂古村 AAAA
推薦1
渼陂古村
  渼陂村位于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這里匯發達的古代商業文明以及紅色文化于一體。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筑,鱗次櫛比;數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繪、楹聯、牌匾、雕屏,無不隱含了廬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精深博大的廬陵文化的熠熠風采,更記錄著這塊紅土地的滄桑歲月。渼陂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南部富水河畔,離吉安城30公里,屬青原區文陂鄉,全村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村中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代和近現代文化印跡,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令人嘆為觀止,渼陂也因此聞名遐邇。渼陂村是吉安市的一個廬陵文化古村,里面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有367棟,還有紅四軍的軍部,‘二.七’會議會址,毛澤東舊居和曾山的舊居。有一條古街。這個村子也是人杰地靈,先后出了三位共和國的將軍。他們是梁興初將軍、梁必業將軍和梁仁芥將軍。渼陂村的祠堂最宏偉的當然是梁氏宗祠————永慕堂。梁姓是村里的大姓,梁氏宗祠當然也是村里最引人眼光的建筑。這幢建筑最早建于宋代,后來經過多次重建,至今依然顯得古樸雅致,雄……[詳細]
2、安義古村群 AAAA
推薦2
安義古村群
  安義古村由羅田、水南、京臺三個自然村組成,呈三角形分布。三個村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并以“最具神秘色彩、最有田園風光、最有古郡風韻、最有鄉村風貌”的“四最”特點,躋身江西“十五”生態旅游系列。京臺村建于唐武德元年(618年),開基者為徐州人劉宗緒、劉宗壽兄弟,其父親系南北朝陳國豫章(今南昌)太守劉廣德,因父死和戰亂移居于此。明初武寧李姓人奉旨遷入,遂成二姓相處之村。該村歷史悠久,古跡甚多,成為影視拍攝勝地。水南村是克昌公第15代孫黃一能從羅田村遷出另建的新村,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有630多年歷史。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20余棟。該村以房屋雕飾精細、保存名俗用品較多而著稱。羅田村是一個擁有2000人的大村。它自唐廣明元年(880年)開基至今,已有1120多年歷史。開基始祖名黃克昌,湖北蘄州羅田縣人,為躲避戰亂來到此地,壘石為屋,墾荒造田,娶妻生子,建起了村落。后來子孫不斷繁衍,有些人還遷徒外地,發展成一個個黃姓村落,使羅田黃氏成為江西黃氏的……[詳細]
推薦3
流坑古村(千古第一村)
  流坑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牛田鎮東南部烏江之畔,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山川形勝,鐘靈毓秀。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間(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流坑為董氏單姓聚族而居血緣村落,全村以董姓為多,家族尊西漢儒學家董仲舒為始祖,但宗譜可考的開基祖則為南唐時的董合。宋時,流坑以董氏科第而興旺,成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之美稱。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村中有識之士接續祖業,興教辦學,修譜建祠,并發展竹木貿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初到清末,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萬歷時有26所,清道光時達28所。全村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簿、教諭,超過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進士的村子僅有4個,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個文物遺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歷,贊:“其處阛阓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詳細]
推薦4
雅溪古村景區
  雅溪古村位于江西省全南縣龍源壩鎮,距縣城22千米,村落始建于明朝時期,村民皆為陳姓。雅溪古村有兩座建于清朝的客家圍屋,由福星圍和雅鳳圍組成,總占地面積約1010平方米。雅溪古村落選址和營建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和“天人合一”的理念,選址布局精巧。村落選址以山川走勢為基本要素,空間配置及村落安全設施以圍屋、寨堡為主體,整體布局與周邊山水、林木融為一體。雅溪圍屋選址山間盆地,依山傍水。房屋整體坐北朝南,背靠海拔320米高的小山丘,既有利于形成適宜的微氣候,又不會阻隔與外界的交通聯系。一條小溪自東而西從雅溪圍屋群的前方流過,穿越村落以后與其它三條小溪合流,與周邊山體的良好植被形成圍屋整體美好的聚居環境。雅溪古村共分四大塊板:七彩入口田園區、古韻村落觀賞區、客家文化體驗區、稻田康養休閑區。雅溪古村有兩座建于清朝的客家圍屋,其中一座土圍,另一座為石圍。福星圍福星圍,建于清朝咸豐年間(1856年),是一座方形的夯土磚墻結構的建筑,高三層,每層17間房。飛檐翹角,造型簡約,卻給人一種非常堅固的感覺。長……[詳細]
推薦5
婺源源頭古村
  婺源•源頭古村景區,距離縣城45公里,距賦春高速路口20公里,距景德鎮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源頭古村是婺源旅游又一新的亮點,這里有秀水環繞的小橋流水人家、文化底蘊深厚的探源書屋、古樸典雅的窺月茶樓和天然氧吧一樣的龍泉溪谷、還有偉岸的千年紅豆杉群矗立在村落的水口,溶人文與自然于一身,儼然是一幅濃縮濃縮的婺源風光。依托于這里的生態環境,源頭古村己經成為集旅游風光,商務會議、休閑養生,朋友聚會于一體的大型觀光度假景區。地址:江西婺源·源頭古村電話:0793-7343550……[詳細]
6、釣源古村 AAA
推薦6
釣源古村
  距江西吉安城西約十幾公里處,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后裔聚居的古村落——釣源。走近釣源,如同觀賞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明清景畫;置身釣源,尤如穿越時空隧道,熔入明清時代的社會生活。遠眺近觀,舉目所及的青山碧水,長道短巷,宅院重檐,以及深隱其中的神幽奇絕,無不令人生發出問古風之悠遠,尋流韻之長傳的雅興情思……“太極八卦”布局奇釣源村由渭溪和莊山兩個自然村組成。呈現東西走向,有如道家太極圖“S”形中分線的長安嶺,為釣源村南向的自然屏障。而太極圖中分線的“太陽”中心區“少陰”位及“太陰”處,則分別將渭溪和莊山納置其中。瑰美秀麗的釣源,不僅有天造地設的“太極圖”,竟然還擁有儼然天成的“八卦形”。延綿于“太陰”處的莊山村,其北為橫陳屏列的對門山,依東高西低地勢一字形跌宕相連的十余口池塘貫穿全村,以二山夾一水,布成了傳統八卦中象征美好吉祥的“離”卦。村中古建筑的布局,往往也依八卦成形。“太極八卦”布局奇釣源村由渭溪和莊山兩個自然村組成。呈現東西走向,有如道家太極圖“S”形中分線的長安嶺,為釣源村南向的……[詳細]
7、燕坊古村 AAA
推薦7
燕坊古村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位于吉水縣金灘鎮,距吉安市中心城區13公里。現存明清建筑160余處,包括宗祠、學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等建筑。古村房屋規劃有序,各巷道均為青石板、紅石板或鵝卵石鋪成,屋內描金繪鳳,精雕細刻,字畫滿堂。村后古樟、古楓和村前古井、古池塘與古村融為一體,具有深厚的廬陵文化底蘊。吉水燕坊古村位于江西省吉水縣金灘鎮的燕坊古村,是一個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的歷史文化名村,現存明清建筑160余處,包括宗祠、學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等建筑。古村房屋規劃有序,各巷道均為青石板、紅石板或鵝卵石鋪成,屋內描金繪鳳,精雕細刻,字畫滿堂。目前,燕坊村有140余戶,人口700余人,村內有保存完好的古牌坊13座、古民宅100余棟、古書院2所、古街1條、古池塘6口、古井10余口,明清古家具、古雕刻等文物非常豐富,其中紅木家具、明清瓷品等尤顯珍貴。燕坊古村內街道高低起伏,蜿蜒曲折,房屋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居住建筑多為一層樓的磚木宅院。當地民居建筑以姓氏自成大院,形成若干建筑群落圍合院落,……[詳細]
推薦8
畬山賈家古村
  賈家古村位于江西省宜春高安市新街鎮,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大、最完好的生態古村落群的典型代表。面積約500畝,有民宅500余棟,其中元、明、清古民宅300余棟,保存完好且有堂號的119棟。旅游區包括賈家古村落建筑群和生態園林兩部分。古村有“關內”和“關外”之分,九處關門現存三處,古巷道鋪滿青石板;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廳、客廳和民居等六大類;現存古民居300余幢,其中140余幢為元未明初建筑;書院、庵堂、寺廟、道觀有十八處,六所書院錯落有致地散落于村中,寺廟道觀分布在村莊周圍;村南立有象征畬山賈家興旺發達的七級玉塔。村外阡陌縱橫,生態園田掩映在綠樹叢中,各種鳥兒嘻戲其間;村北的穩泉、廬泉環村交匯于千年古橋,形成江南小橋流水古詩畫。賈家是個融合佛教、道教和儒教的江南古村落,構成獨具特色的畬山賈家地域文化,配以綠色生態園林,形成現代人追尋古樸田園生活的理想之所。畬山賈家古村景區地處江西省高安市,距市區25公里。介于省會南昌與仙女湖的中段(各距80公里),離贛粵高速公路胡家坊出口僅13公……[詳細]
推薦9
樂平古街古村
  (1)樂平市區老北街區樂平市區老北街,這是一處在歷史上以商業為主,集民居、民俗文化為輔的歷史街區,范圍是南以翥山東路(原東大街)劃線,北至菖蒲塘至老-一段環城長壽路,西止洎陽北路(原北大街),東至為民路,總面積約30公頃。該區內呈里坊格局,規劃有序,縱向巷道主要有老北街、長沙巷、周家巷、富貴巷、萬壽宮等,橫向巷道主要有典當巷、柴巷口、成佳巷、菖蒲塘巷、花園巷等。其中以老北街保存得最為完整,它全長580余米,寬4米,原為長方形花崗石地面,沿街兩面店鋪、民居、祠堂、廟宇、古井、水池、巷道、茶肆、作坊等建筑鱗次櫛比,約70%以上是明清或民國時期的古建筑。老北街始建于南朝,鼎盛于明清和民國時期。東晉太興三年(319年),處北街中段的安隱寺,時為贛鄱大地兩座名寺之一,樂平“大寺上”也因此得名。南朝時,鄱陽王蕭恢在萬家寺建玉脂澤莊園,從而奠定老北街之基礎。唐朝中和三年(883年),樂平縣治由眾埠銅山港口遷到老北街所在地花靨鎮,北大街由此成為縣城發展之原點,到了宋代老北街被發展成鄉土特產、南北雜貨、煙……[詳細]
推薦10
白鷺古村
  白鷺古村至今保留著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目前為止,白鷺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贛派建筑,雖歷經860多年的風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規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白鷺村位于贛南贛縣東北角,接壤于興國和萬安,距贛州市約70公里。自南宋紹興六年(1136)唐朝江南第一宰相鐘紹京的第十六世孫鐘輿遷居于此,至今已有880余年。悠久的歷史讓白鷺擁有了為數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江南第一個村級民俗博物館,故宮唯一一塊遺留在外的金磚……白鷺古名居是沿著鷺溪呈月牙形分布,而且村里的四條主要街道,極似一大大的“豐”字。白鷺名由,很有些詩意。1986年6月版的《江西省贛縣地名志》載:宋紹興六年,鐘興由興國竹壩遷此建村。據譜載,鐘興夜夢白鷺,飛此棲息,遂以白鷺為名。能以如此美妙的故事來說明祖地的名由,至少可以說明兩點,一是族譜中第一個提出這種說法的人很有文化、很有想象力,二是表明白鷺村人對自己的家鄉是何等的摯愛。白鷺人對家鄉的摯愛在這幾年白鷺的……[詳細]


全部江西省景點>>>

全部江西省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午夜国产精品小蝌蚪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a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综合 | 激情综合五月天开心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