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揭陽市旅游

揭陽市旅游景點

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揭陽學宮)
  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揭陽學宮)位于揭陽市榕城區韓祠路口東側,始建于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大規模重修。現存建筑組群座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由21座單體建筑構成,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類歷史建筑組群,采用高臺基宮殿式的三路五進、左右對稱建筑布局,具有明清古建筑的風格和鮮明的潮汕古建筑特色。1957年3月20日由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古建筑)保護單位。揭陽學宮又稱“孔廟”、“文廟”、“紅學”。位于揭陽市區韓祠路口東側,為揭陽古代最高學府。穿過熱鬧繁華的揭陽進賢步行街,猛然呈現眼前的是古色古香的揭陽孔廟,讓人仿佛身處錯亂的時空。位于揭陽榕城中心韓祠路口東側的揭陽孔廟,莊嚴肅穆、飛桷凌空,被人稱為“嶺東……[詳細]
3、德安里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安里
  德安里位于洪陽鎮區,是清廣東水師提督方耀的府第。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3年),分老寨、中寨和新寨(新德安里)三部分。老寨俗稱“百鳥朝凰”,中寨為“四馬拖車”,三寨相連,里面有祠堂、佛堂、官廳、書齋、臥室、蓮池、餐廳、庫房、后七座等房屋733間,還有寨前廣場、后花園,占地面積約40000平方米,外修“護寨”河,是罕見的府第式巨形建筑群。整個建筑規模之大,構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稱建筑藝術一朵奇葩。德安里的建筑,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廳亙、五間過、四點金、下山虎、駟馬拖車、五壁聯、獨腳獅等。在潮汕見不到或罕見的建筑形式,在這里都能看到。德安里整個建筑組群由三部分有機聯系組成,每一部分又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富于特色的建筑組群,一組“百鳥朝凰”、兩組“駟馬拖車”,每組里面又有多座獨立的造型結構……[詳細]
揭陽城隍廟
  揭陽城隍廟位于揭陽東門城隍街,建于宋紹興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揭陽城隍廟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風格和潮汕地方傳統工藝特色。主體建筑為木、石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科學嚴謹。大殿四壁僅僅起著防護作用。建筑結構防震性能很高,歷經明代以來幾十次地震,巍然不動,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標本。內有三山門、拜亭、大殿、養生池、石拱橋、夫人廳等。城隍廟頂為懸山頂,七架梁與金柱之間用三升斗拱架,大殿四壁只起防護作用,不承受屋頂壓力,結構獨特,歷經地震,雖墻壁崩塌而梁架安然。其棟梁雕刻刀路明快,雄渾遒勁,兼有明代建筑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是揭陽市古建筑物歷史遺存的精華。廟分正殿與后廳,總面積1750平方米。系三進廳懸山頂,石木承載結構。廟內棟梁間的木雕裝飾,刀法簡潔明……[詳細]
普寧城隍廟
  普寧城隍廟,位于廣東省普寧故城洪陽鎮東北側,舊縣衙東北約三百米處,與文昌閣毗鄰。普寧城隍廟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普寧置縣之時,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為古建筑物。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普寧城隍廟是普寧八百余鄉共同擁有的,是古普寧縣鄉民慶賀豐年、祈求太平、聯系鄉情、結交友誼的民間廟會,是難得的古建筑物,極具文物價值。普寧城隍廟歷經明、清兩代數次重建、修建。清康熙三十四年,知縣趙勉周重修中堂及門樓廊廡。康熙四十八年知縣安定枚重建后堂,兩廊六司房舍,成為三廳二天井宮殿式古式建筑。計東西寬27米,南北深60米,總建筑面積1620平方米。前廳為三山門,門樓左右供奉馬官,門內左右為千里眼、順風耳。中廳正……[詳細]
榕城雙峰寺
  雙峰寺位于榕城區東山蓮花心,與潮州開元寺、潮陽靈山寺并稱“潮汕三大名剎”。始建于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原址在磐溪都雙山,后移建于此。其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閣、地藏閣、東西長廊,寺中之“壽”字碑(五代希夷先生陳摶書,碑本移刻于肇慶。原碑刻在四川大足縣,全國各地摹刻者頗多),“虎”字碑(清張國梁書)頗足賞味。為古八景之一“雙峰晚鐘”,當夕陽西下,飛鳥歸巢之際,漫步寺中,香煙裊裊,木魚篤篤,鐘鼓聲聲,令人閑逸出塵,陶然忘機。雙峰寺為潮汕地區現存三大古寺之一,現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揭陽市區馬山巷。始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舊址在磐溪都雙山(今桂嶺鎮雙山村),為法山禪師所創。明初,石山禪師移建於縣治馬山巷今址,乃粵東地區一大叢林。是時寺宇壯觀,佛相莊嚴,茂林修篁。每當夕陽西墜……[詳細]
榕城進賢門城樓
  進賢門城樓位于古榕城東隅(今市區新興路口)。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正面朝東。因通抵學宮,取增進賢士之意,故名“進賢門”。城樓建筑分三層,下層為甕城門,中層為城樓,上層為琉璃亭閣,花窗活牖,飛檐翹角,朱欄雕棟,雅致堂皇。明清時為擊柝施更場所,每當晨曦初現,報曉號聲隨風悠蕩,驅散朝霧,迎來朝暉,聲聞全城,自有一股韻昧,即古八景之“譙樓曉角”。景點位置廣東揭陽榕城區進賢門大道……[詳細]
揭陽樓
  揭陽樓,是揭陽市的象征,位于廣東省揭陽市區東入口,在揭東區和榕城區的交界處,雄踞于寬闊的206國道進入揭陽市區的門戶位置,緊鄰風光旖旎的榕江。取法漢代形式,高達38米,有望成為具有歷史象征意義的城市地標;加上被確定作為新市規劃和歷史文化展示功能用途,它的建成,將激勵揭陽六百萬英雄兒女,發揚優秀文化傳統,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揭陽樓綜合工程的總體布局是廣場以“水上蓮花”為主題,主樓四周以小河環繞,寓意古護城河和“嶺南水鄉”之意。揭陽樓廣場主軸為東西向,靠東處為盛鼎廣場,西為揭陽城樓,總高38米,總層數為五層,其中城臺兩層,樓閣三層(含暗層一層)。廣場主軸為東西向,靠東處為盛鼎廣場,西為五層高城樓,主樓前放置9.99米高、重達58噸號稱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銅方鼎。而寓意“博大精神”重達136噸的泰山石……[詳細]
天山古寺
  揭陽市天山古寺,位于榕城區仙橋辦事處屯埔村境內大湖巖。山明水凈,鐘靈毓秀,2009年申請列入揭陽市“紫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范圍,是揭陽市乃至粵東境內屈指可數的融宗教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游覽勝地之一。天山古寺故址“天山古廟”,創建于明朝末年,距今約300多年,原系屯埔村善信利用天然巖洞供奉神祇的小廟。巖洞自成一廳二室,其上天然巨石稱“-獻壽”。古廟一側的“觀音閣”亦是一處天然巖洞,因洞上巨石名曰“彩鳳下山”,洞中涼風陣陣,遂有“玉鳳涼風”之美稱。觀音閣供奉著觀音娘娘,香火綿延至今,旺及潮陽、普寧、揭西等縣市。20世紀90年代,由善信集資于天山古廟左前方創建一座四合院式小山寺,名曰“天山古寺”,自此,也有人習慣把大湖巖稱為“天山古寺”。天山古寺四周奇石眾多,如已被發現命名的就有“天山石佛”、……[詳細]
方方紀念館
  方方紀念館方方紀念館,建于洪陽文化廣場,為四層樓房建筑,面積約2700m。該館是為紀念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先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和國家僑務事業的卓越領導人方方而建。方方同志是洪陽鎮西村人,青少年時期就追求真理,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中。1919年“五四”運動時任普寧學生會會長,1926年春轉為0黨員,歷任0潮安縣支部書記、普寧縣委書記、汕頭市委書記、福建省上杭中心縣委書記、閩粵贛邊區省委職工委書記、福建省委宣傳部長兼武裝部部長、南方工委書記、0中央香港分局書記、華南分局書記等職。解放后,任0華南分局第三書記、廣東省人政府第一副主席、0中央-部副部長、中僑委黨組書記、副主任、全國僑聯副主席等職務。曾當選為黨的七大、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屆人國人大代表,第……[詳細]
揭陽雷神廟
  揭陽雷神廟位于揭陽城隍廟之右,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建,二十與二十一世紀之交(1997—2003)再度重建。最早最詳盡記載揭陽雷神廟的是劉業勤纂修的《揭陽縣志》。其卷二《廟宇。雷神廟》條云:在解元坊(即今城隍街一帶—彭注)。康熙初,知縣胡鶴翥創建,并給廟前香燈鋪四間、藍田都溪頭鄉租谷三十石為住持燈油日食之費。廟后建龍起書院,供佛,旁祀知縣胡鶴翥。乾隆四十四年,知縣劉業勤重建,董事例職劉榮。清以前,揭陽沒有雷神廟。所以創建,緣于清康熙初,碣石總兵蘇利叛亂,沿海為之震動,朝廷指派省兵駐扎桃山(今屬揭東縣炮臺鎮),防范其沿榕江內擾。當時擔任揭陽知縣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胡鶴翥負責運送軍輸品,夜宿桃山驛館。沒有料到隨身攜帶的官印竟被盜賊偷去。束手無策之際,有隨行人員……[詳細]


全部揭陽市景點>>>

全部揭陽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乱码中文字幕 | 亚洲无玛在线观看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 亚洲欧洲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 玖玖爱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