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汕尾市旅游

汕尾市旅游景點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
  海豐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紅宮、紅場是海豐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征,位于縣城中心,總面積24000多平方米。她是大革命時期,以彭湃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人民建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并以紅宮、紅場為中心形成了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成了中國十三塊革命根據地之一。紅宮、紅場于1961年國務院批準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宮、紅場的革命史跡與彭湃的革命功績日月同輝。彭湃1896年10月生于海豐縣城,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1924年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廣州首創農-動講習所,擔任第一和第五屆主任。他領導了海陸豐人民實行土地革命、成立總農會、領導海陸豐三次武裝起義、建立蘇維埃政府。彭湃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因叛徒出賣……[詳細]
鳳山祖廟旅游區
  鳳山祖廟旅游區位于汕尾市區東南面,是粵東旅游黃金海岸的主要景點。鳳山雖不高,但以形似一鳳凰展翅而得名。汕尾人祖籍多為福建,明末清初在風山下建“鳳山祖廟”,鳳山祖廟也就成了汕尾人民、旅居臺港澳同胞及海外僑胞尋根問祖的圣地。同時鳳山祖廟作為汕尾港歷史沿革的佐證,反映了當地古、近代的漁業、農業、商業貿易、交通運輸以及文化藝術、傳統習俗和民間信仰,是汕尾港的發祥地。公園那風山頂峰有一座高達16.83米的全國最高的天后圣母石像,是由468塊來自媽祖家鄉的優質花崗巖石雕刻而成,著名文學家冰心女士為石像題寫了“天后圣母”四字。鳳儀臺媽祖石像高達16.83米,由468塊來自媽祖家鄉的優質花崗巖石雕刻而成,是中國目前最大型的媽祖藝術石雕像。我國著名文學家冰心為石像題寫了“天后圣母”四個大字。鳳山媽祖石像的落成……[詳細]
清云山定光寺
  定光寺座落于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山青水秀的清云山下。始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原名清云寺(又名羅堂庵),清道光十年秋(1830)高僧寬鑒重修。道光中夏(1853)南澳迭石巖黃檗宗傳人仁智大師渡海參學時,再三叮囑門下,務必使寶剎生輝。1928年寺院被毀。1941年,宏慧和尚幾經輾轉,復入該寺居住,結廬躬耕,懇荒山林,與清云山諦結下榮辱浮沉,廢興與共的不解之緣。1944年,宏慧偕弟子披荊斬棘,衍泥苦筑,修建成一座五間式的庵堂,自耕自養自給。于1967年寺院再度被毀。1979年再度重建,宗風初闡,莊嚴有日。寺宇依山坡度而筑,層層升高,氣勢磅礴,雄偉壯觀,長廊、臺階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而殿內所供奉的佛、菩薩、羅漢等諸圣像,皆是用大青石雕刻而成,古樸大方,妙相莊嚴,栩栩如生,獨……[詳細]
海豐雞鳴寺
  海豐雞鳴寺,位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北部蓮花山森林管理區,距海豐縣城13公里,在蓮花與銀瓶兩山環抱的雞心山上。始建于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高僧印真和尚向合邑縉紳商戶募款所創建,原址在寺對面5里之蓮花山下,因破曉時慈任常聞雞心山有公雞啼鳴,認為靈瑞而遷于今址。1987年,陸豐定光寺釋達觀和尚幾經跋涉,尋到雞鳴寺舊址,決心師承印真復建雞鳴寺。翌年農歷五月二十六日成立雞鳴寺籌建理事會,年底由潮州開元寺釋定持方丈主持,舉行奠基典禮。1989年農歷三月十七日,由開元寺堂主釋弘歉法師和南巖寺當家釋弘如法師舉行重建動工儀式。1999年底,省佛協副會長、光孝寺首座大和尚釋宏滿被聘為該寺方丈。現雞鳴寺已初具規模,建成恢宏壯麗、氣象莊嚴的大雄寶殿,殿內奉祀三寶佛。并先后建成外山門、三大士閣、禪房、鐘鼓樓、素菜……[詳細]
海岸第一山
  海岸第一山原名白云山,因山門的匾額-刻“海岸第一山”五個大字而得名。它座落于汕尾市城區捷勝鎮西2里許,是一座巒嶂重疊、峭壁削立、石嶺逶迤之山。它歷來吸引著中外游人,前來觀賞者不絕,也留下了不少詩詞聯語,惜不少失傳。跨過“通得橋”,經過“開覺路”,繞過“同歸佛海”石壁,便到達山門。山門匾額上刻有“海岸第一山”五個大字,兩旁還刻有一聯曰:“得門而入清門池;道岸先登彼岸山”。海岸第一山有八景,此八景按從山門到山巔先后順序排列為:“虹橋捷步”、“曲徑通幽”、“蓮池印月”、“勝地靈巖”、“碧澗流泉”、“古壁蒼松”、“石舟泛陸”、“仙井盤空”。“虹橋捷步”是一座造型精巧的石拱橋,就似一道長虹飛壑,游人捷步度橋,大有乘虹飛登之感。而憑橋向西眺望,可清楚看到對面石壁刻有“點頭”二字,人稱“頑石點頭”。“曲徑……[詳細]
得道庵
  得道庵位于捷勝鎮郊區“海岸第一山”的山腰,面積600平方米,距離鎮中心0.5公里,景區隔壁為道教場所云山觀。得道庵始建于明崇禎年間,原叫“云山寺”。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住持僧遇緣禪師擴建這座庵寺時,易名為“得道庵”,大門匾額“得道庵”三字,長1.8米,寬0.66米。有“地拓三弓,卻萃西山之秀,天開八景,洵增南國之光”之雅頌。得道庵歷來名聞遐邇,“勝地靈巖”即是指得道庵。得道庵背山面海,山勢高聳,怪石嵯峨,山色秀麗,庵內有虹橋捷步、曲徑通幽、蓮池印月、勝地靈巖、碧澗流泉、古壁蒼松、石船泛陸、仙井盤空等八景。歷來題寫的詩詞不少,可以感受到“有聽濤聲奏梵樂,遠觀海天共一色”的美好意境。得道庵的和尚常以茶待客,相傳飲了這里的山泉所泡之茶,可益壽延年。……[詳細]
遮浪南海觀世音旅游景區
  南海觀音風景區位于遮浪島東側,相傳觀世音在此地得度成正果,成為四大菩薩之一,并因互留下了許多的神奇傳說與有關有圣跡。財神廟供奉的是大黑天財神,大黑天財神是日本人比較喜歡的財神,是財富之神,為福神之一,多半持有米袋、錢箱、木槌等物。大黑天是梵語“瑪哈嘎拉”的意譯,又譯為“救怙主”,藏語稱“貢保”。他原是古印度的戰神,進入佛教后,頗受密教崇奉。藏密說他是觀世音菩薩化現的大-。所以在這里也就不奇怪了。觀音閣有三層,是這里最宏大的建筑。觀音閣聳立于蓮花巖上,正座供奉觀音,底層是自然巖壁洞穴,擺放了石桌、石凳等,給游人使用。這里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有鄭成功南征石刻。鄭成功面朝波瀾壯闊的大海,身披盔甲,手按寶劍,形象挺拔剛勁,氣勢雄偉,鄭成功曾二次率兵親臨海陸豐地區,這兒記載了鄭……[詳細]
陸河觀天寺
  觀天寺位處陸河縣之東,主峰海拔約860米,有“離天三尺,離水萬丈”之稱的觀天嶂,。該山巍峨壯觀,峰巒聳立,綿亙數十里。山上霧繞云行,霞彩飄渺,變幻莫測,置身其中,如入仙境。山中之望海峰、小馬頭、大馬頭、齋公石、齋果石、蛤蟆石、“三姓地”、古剎名庵等,傳說奇異。因觀天嶂天造地設,人杰地靈之寶地,古人擇址于此,建有寺觀四座。一是石船寺,相傳有千年歷史,曾是明朝任禮部給事中、太常寺少卿葉高標少時念書場所,據《陸豐縣志》載“寺內有巨松十余株,系標手植”;二是鵝公庵;三是規模最大,“佛”、“道”、“儒”三教合一、始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寺觀“清霞洞”,遠近信民感其靈驗,膜拜不止,香火不絕。四是觀天寺,于半嶂依山而建,環境優美,名剎氣派,高僧主持,是旅游、休閑、靜心、凈塵的理想場所。觀天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詳細]
汕尾云山觀
  云山觀位于汕尾市城區捷勝鎮西山西側,周圍山林環抱。為適應當地道教信眾過宗教生活的需要,1993年,道教信眾積極籌集資金,在原已有300多年歷史的“老母宮”進行修建,初名“坤靈宮”。1997年,聘請孫玄覺道長任住持,又經多方籌資140多萬元,歷時三年,擴建成現初具規模的道觀,易名“云山觀”。主要建筑物有:玉皇殿、張天師殿、觀音殿、三清殿、三官殿、經堂、道舍、齋堂、會議堂等,殿堂建筑各具特色,殿內神像形態各異,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是捷勝鎮主要旅游景點之一。2000年10月,政府宗教工作部門依法批準云山觀登記為道教活動場所。……[詳細]
彭湃故居
  彭湃烈士故居座落海城橋-,坐北向南,面臨龍津溪,原始建于清末,主樓雙層,面寬三間12.9米,進深10.9米,前廊子訪西式建筑,樓板加鋪花磚,風火式山墻,總建筑面積266平方米,彭湃同志于1896年10月22日出生,他在這里度過童年和青少年時代。1922年夏,彭湃同志開始宣傳農-動,與妻子蔡素屏一起搬往“得趣書室”居住。1925年3月,廣東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到達海豐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同志、校長蔣介石和革命軍的蘇聯軍事顧問鮑羅庭及加倫將軍曾在此住宿,一起研究工作。1925年6月革命軍回師廣州,敵軍重陷海豐城,故居被焚毀,遺下墻基。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修建圍墻加以保護。1962年7月7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頒布該舊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得趣書室)。1986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十五萬元……[詳細]


全部汕尾市景點>>>

全部汕尾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 日韩女同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在线视频亚洲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