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景德鎮市旅游

景德鎮市十大祠堂

程氏宗祠
  宗祠是一個以姓氏、宗族的血緣關系為紐帶建立和組織起來的,用以宗族內的祭祖和其他公共活動的空間,它承載著一個家族的傳統和文化。程氏宗祠又名“惇睦”堂,釋義為“惇厚誠實、相敬和睦”,“惇睦”二字,即是程氏祖先對族內子孫后代的期許,也是長輩對晚輩的教育。程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中葉,清代道光年間重新整修過,是當時瑤里程姓人家的活動空間,他們在這里祭祖先、議事、審斷、舉行婚喪嫁娶儀式,他們將之視為神圣之地,敬畏、信仰它。瑤里程氏以唐代開國元勛、瓦崗寨英雄程咬金為始祖。每年冬至和清明節,族人都在這里祭祀他們的先祖,其中尤以冬至節祭禮最隆重。立于程氏宗祠之中往日的祭祀場面仿佛歷歷在目——跪拜、上香、祭酒、奉食、進湯。“子孫入祠堂,當正衣冠,即如祖考之在上,不得嘻笑、對語、疾步。”意為晚輩進入祠堂時衣著要整齊,不能在里面嬉笑、說話,走路的步速要慢。當然,不是人人都能親歷這個神圣的場合,宗族在選擇參加祭祀的人時也是很有講究的——必須是秀才以上的族人,靠錢買得學歷的族人也允許參加,凡沒有讀過書的“白生”只能在年……[詳細]
戴村上房、中房祠堂
  戴村上房、中房祠堂 名口鎮戴村曾是古老的樂安縣舊縣址。歷史悠久,古有“銀麓朝云,洎口秋月,葛峰遠峰,單埠翠屏,石痕仙跡,瑤渡禪祠,東樓琴調,西塾書聲”等自然人文景觀,凸顯出戴村的山青水秀,風景優美。 上房祠堂坐落在中上村,坐北朝南,分上、中、下三堂,頂樓分一樓、二樓、三樓,前堂與中堂之間的兩旁長廊雕刻麒龍盤柱,各種精細古雕顯得十分壯麗,中堂的建筑更是別出心裁,屋柱都是采用香樟木、香檀木、株木、楠木上等材料所建,柱大無比,實為氣派,香樟木大梁兩人都無法合圍。后堂天井四周石柱和石碑雕刻精細,條理清晰,各種圖案微妙微肖。祠堂整體建設,工程浩大,造型精美,氣勢宏偉。廳內浮雕滿堂,栩栩如生。整個雕刻彩繪壁畫鮮艷如新。始建于道光年間,總共占地面積約1400平方米,其中祠堂1100平方米,與對面占地300平方米的戲臺面對面所組成渾然一體的古建筑群。 中房祠堂,坐落在中下村,坐北朝南,又名炎公祠,始建至今已有兩百年,于道光11年(即1830年)重修,青石磚木結構,造型獨特,做工精細,……[詳細]
流槎彭氏古祠
  流槎彭氏古祠 彭氏宗祠位于涌山鎮流槎村東北面,村內集中地,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建于清朝同治年間。古祠前有車溪河流過,后倚青山,青山綠水,風景優美,它匯集了我國古代歷史文物,成為樂平市遠近聞名的古祠建筑之一。 古祠坐西朝東,東面為一大門,兩側有4棟小門。大門口的墻壁以巨大花崗巖砌成人,據老人說,此石為日本貢品——上雕各種國家及人像。墻壁上方石雕《彭氏宗祠》及雙龍搶寶,格外耀眼。 從西南面小門入祠內,迎面可以看到祠內古戲臺,戲臺上柱子及懸梁上全部都雕刻了古代戲曲中的人物,人物雕刻栩栩如生。爬上戲臺,如親臨古戰場。站在戲臺上向下俯視,中間有—露天大廳,大廳兩側各有樓臺,據說此樓臺是提供給富家小姐及公子們觀戲的,大邊為公子樓,小邊為小姐閣。樓閣由16根柱子頂著,靠大廳8根柱均雕有各種奇花異草、柱子上端由八條大鯉魚頂著。大廳及戲臺上有六個懸角(六角系六六大順之意)角上均系有風鈴,風吹過時發出清脆的鈴音。 露天廳后面又有一個大廳,大廳正堂懸掛一中堂,大廳柱子均涂有朱色油漆……[詳細]
廷鸞公祠
   馬廷鸞公祠位于距樂平市區30公里的眾埠鎮樓前村馬廷鸞故里,建設面積200余畝,內置了馬氏先賢牌位及部分遺物。該祠是為紀念南宋右丞相兼樞密使馬廷鸞而建。馬廷鸞是樂平樓前村人,自幼甘貧苦讀,知識淵博,工于文詞,駢體文尤為工整,曾是兩代帝王的詞臣(起草詔書等文稿)。他為官清正廉潔,重視人才存拔,關心人民疾苦,對0佞-疾惡如仇,對朝廷對國家對民族矢志忠誠。晚年辭官隱居故鄉著書,教子熱心公益。其次子馬端臨在我國史學史上建樹頗豐,所撰《文獻通考》乃史學巨制。樂平之“洪公氣節,馬氏文章”后者即此。馬廷鸞之后裔現分布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國內廣東潮汕、福建等地,不乏事業成功之士。 1996年10月,泰國馬氏宗親總會及廣東潮汕地區馬氏后裔謁祖團代表出席了在本市隆重舉行的洪皓馬端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17屆年會,之后出資數十萬元重修馬廷鸞公祠。2006年第四屆世界馬氏懇親大會在樂平市隆重召開,為迎接大會召開,對遷鸞公祠進行重新修繕與擴建。公祠前建有廣場,廣場中央矗立一座由廣東馬……[詳細]
饒娥祠址
  饒娥祠,又名饒娥廟、娘娘廟,位于樂平市區偏南18公里淚灘村東側。祠長十丈、寬三丈,坐西朝東,面臨樂安江,東瀕虎山潭。是祭祠唐朝孝女饒娥的廟宇。祠內設有饒娥娘娘神位。祠前有一罕見古桂,樹大葉茂,金桂飄香,人稱:“娘娘傘。”祠前原有一方高丈二的六方七級石塔、釣魚臺、十八羅漢古跡。祠現僅存三丈見方的前半截遺址。神鐘、石塔毀于1966年,仍可見遺物、遺跡。 相傳唐寶應王寅年(762年),有位14歲的農戶閨女饒娥,常織葛,性格懿靜,深為鄉親喜歡。有一天,其父饒績去對岸伐樵,因狂風駭浪把船顛翻,溺水身亡。饒娥聞汛,悲痛萬分,在江邊灘上痛哭號泣三晝夜,嗓干聲咽,血淚滿灘,故人們稱此地為淚灘。在鄉親們幫助下,饒娥安葬了父親,后終生未嫁。 饒娥孝烈動天,廣為傳頌,后人為紀念她,塑像立祠。據同治版《樂平縣志》載:唐大歷五年(770年)于長城鄉淚灘里立廟,始稱孝娥祠。歷代文人學士如唐文學家柳宗元、宋丞相馬廷鸞等皆勒碑碣。歷一千二百余年,幾經興廢。現只存遺址。……[詳細]
磻溪村汪氏宗祠
  磻溪村汪氏宗祠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地點:景德鎮市浮梁縣時代:清汪氏宗祠始建于同治十一年光緒元年告竣。宗祠屬典型的徽派建筑,座北朝南,氣勢恢宏。宗祠寬18米,深66米,總占地而積1188平方米,整棟建筑為三進,由前院、大門、戲臺、過廳、正廳和后殿組成。一進宗祠前院一對碩大的石鼓旗桿石十分耀眼,一鼓足有一噸重。宗祠主體建筑為磚木結構,內部抬梁穿斗式構架闈以高墻,中進過廳青石板鋪就,正廳的川梁,金柱碩大,6根金柱圍粗4尺有余,祠高14米,梁上精雕戲史人物,并配以祥云,彩色圖案,斗柱為標準南方式,節頭相坎嵌,配以象、獅、如意等木雕,繪以朱紅、飛金,人物栩栩如生,戲臺、后殿“如意拱斗”、“鏤空化雕”,頗富變化,四周牌匾林立,一派雄偉富麗之勢。就建筑形式、規模和獨特的建筑地點而言,有浮北第一祠之稱。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南、西、北各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高度:6.3米。面積:8122.91平方米。……[詳細]
洺口高陽祠
  洺口高陽祠洺口高陽祠,是樂平市洺口鎮名口村的許氏宗祠。該祠座落在名口村中央,坐北朝南,為庭院式平面格局。該祠于乾隆三年動工,乾隆十二年建竣。是為了紀念明洪武帝愛將高陽郡侯許璦大將軍而建造的。該祠的建筑規格是按“帝王宮殿”格式而仿造,由“樓坊、回廊、正堂、后堂、孝子祠、貞節祠”組成的古建筑群。其工程浩大,造型精美,氣勢宏偉。樓閣庭院設計巧妙。藻井、斗拱裝飾考究。廳內浮雕滿堂,栩栩如生。藻井頂棚彩繪壁畫鮮艷如新。尤其是中堂屏壁,仍保留著先朝歷代祖先功勛的贊詞通文十余幅。特別是人工精心洗鑿的四根巨壯碩大石質園柱及十根綠色大理石方柱,更叫人嘆為觀止。該祠,遠眺輪廓清晰,錯落有致;近觀古雅雄偉,精美壯觀。可謂是融“建筑、雕塑、工藝美術和文學”于一體的古建筑,價值彌足珍貴,也是樂平市一處不可多得的集名祠、名村、名鎮三位一體珍惜的文化資源。……[詳細]
宏毅祠
  宏毅祠是吳家祠堂的分祠,是吳氏分支進行祭祀祖先和從事其它宗族活動的地方。一九三八年初,參加瑤里新四軍改編的紅軍游擊隊曾駐扎此地,進行文化和紀律教育。現為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地址:景德鎮市浮梁縣瑤里古鎮內類型:古跡祠堂開放時間:瑤里古村景區開放時間:7:00-17:00門票信息:無需門票。不單獨售票,包含在瑤里景區聯票內……[詳細]
洪公祠
  洪公祠位于洪源仙境所在地的峁山洪源村炮臺山,是我國南宋風節名臣、史稱“第二蘇武”的洪皓的故里。洪皓及其三子洪遵、洪適、洪邁建樹頗豐。洪皓所撰《鄱進集》、《松漠紀聞》,洪邁所撰《容齋隨筆》等影響頗深,為一代偉人毛澤東終生重視和珍愛。乘洪皓馬端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17屆年會在本市隆重舉行的東風,重修了該祠,向廣大游客開放。……[詳細]
茶寶村汪氏總祠
  茶寶村汪氏總祠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地點:景德鎮市浮梁縣時代:清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西、南、北各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高度:7米。面積:14448.4平方米。……[詳細]


全部景德鎮市景點>>>

全部景德鎮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选Av香蕉 | 日本老肥熟视频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婷婷激情综合五月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