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 > 興安盟旅游

興安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歷史的遺跡記載著一個時代的平凡故事、一個時代的偉大傳奇。在科右前旗索倫、在七烈士紀念碑前,1946年一幅為爭取自由、解放、和平、幸福而浴血奮戰的英雄畫卷翩然展開,松濤陣陣唱出的是英雄的贊歌。1945年8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內蒙古從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政府的統治下獲得解放后,蒙古族人民的第一個迫切要求是,盡早實現期望已久的民族自治。在這種形勢下,-同志按照黨中央的指示,團結和帶領內蒙古蒙古族、各族有識之士和人民群眾,開展內蒙古自治運動,于1947年5月1日在烏蘭浩特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民族自治政府。然而,歷史上蒙古族主要聚居的地域還沒有統一為一個自治區,民眾期望內蒙古的完全……[詳細]
  南興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距全國優秀旅游城市阿爾山市區25公里,距阿爾山林俗文化景區---興安林俗村10公里,緊鄰S203公路。1996年被批準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自治區文明辦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興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南興安隧道、南興安隧道堡壘等部分組成,是日軍在東北地區修建的軍事設施,是日軍侵華的重要鐵證之一。1939年5月,日本自恃國力、軍力強盛,在內蒙古和蒙古國之間的諾門罕荒原攻擊蘇軍,發動了諾門罕戰爭,南興安防御工事就是日本關東軍為防御興安南地區和備戰諾門罕于1935年6月至1937年6月修建的。南興安隧道位于白阿鐵路阿爾山境內,呈東西走向。……[詳細]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樓舊址位于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辦公樓始建于1934年。該建筑系磚瓦結構,二層起脊樓房,座北朝南,總建筑面積為1881.08平方米,占地面積2356平方米。1945年以前為興安南省、興安總省辦公樓。1946年初,中共東蒙工委在此辦公。1947年6月14日至1949年11月,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在此樓辦公。之后為內蒙古東部區黨委辦公樓。歷史作用這座辦公樓是中國共產黨在內蒙古發展壯大、領導內蒙古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重要見證。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內蒙古工委帶領各族人民建立了內蒙古自治政府,內蒙古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當時,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內蒙古黨委辦公樓成了制……[詳細]
  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誕生地——烏蘭浩特市,是為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而興建的,是新中國成立后少數民族地區興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區域自治的紀念性展館,也是內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地區民族解放歷程的紀念性展館。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礦泉街東端路北側。為反映和再現內蒙古民族解放和區域自治的歷史進程,展示革命老區的發展成就,經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于2006年6月在烏蘭浩特市動工修建,2007年7月,在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正式建成開館。紀念館建筑結構為四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詳細]
  綽爾河農耕博物館,于2012年在好力保鎮永興村啟動建設,當年8月建成對外開放。博物館隸屬于扎賚特旗文體局管理,于2012年12月注冊,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40平方米,建筑結構為上世紀50年代以前仿古建筑模式,跨度12米,主體高度4米。館內收集上世紀70年代末以前本地農民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民俗文化等各類藏品1000余件,采用實物、泥塑、圖塊相結合的模式,聲、光、電展示設施齊全,提高了陳列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同時,組織人員農耕文化系列圖書,集中反映了綽爾河流域農耕文化的發展歷程。博物館建成以來,年接待游客量達2萬人次,客源面積覆蓋全區以及東三省等地。2013年10月,博物館被評為國家AA……[詳細]
  科爾沁右翼前旗博物館是國家三級博物館,盟旗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館位于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科爾沁鎮。該館始建于2008年,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是一座弘揚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展示科爾沁右翼前旗行政沿革史和各族人民生活史的綜合性博物館。2012年重新布展,確定了以“風雨春秋,盛事新貌”為主題,以“興安砥柱”(建旗前六千余年的地域歷史沿革);北疆屏藩(建旗前六千余年的地域歷史沿革);舊地新顏(新中國成立后六十余年的輝煌發展成就)為主要內容,全面展示了科爾沁右翼前旗劉謙多年的地方發展史。館藏文物5030件,種類多樣,珍品薈萃,獨具特色。其中以戰國和遼、金時期文物最具代表性。戰國時期的青銅頭盔、遼金……[詳細]
  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博物館位于扎賚特旗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辦公樓西9公里處,建筑面積500㎡。建于2003年,2006年6月正式開館,共收集動物標本55種147件,植物標本60件,墻壁鳥類圖片70件。自然博物館致力于“標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觀賞娛樂”為一體,采取高科技的聲、光、電等手段,模擬自然界中鳥獸的生活狀態,力圖再現圖牧吉草原和濕地生態系統原貌,是了解保護區的一個重要窗口。自然博物館分序廳、大鴇廳、生態廳、植物標本及圖片展廳、電教室和警示廳。序廳內有反映保護區全貌的沙盤,從這里可以了解到保護區的面積、區域類型、鳥類資源分布等情況;大鴇廳全程再現了大鴇從育雛到成鳥的過程;生……[詳細]
  內蒙古共產黨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14號。內蒙古共產黨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坐北朝南,為磚瓦結構二層起脊樓房。占地面積2356平方米,建筑面積1881.08平方米,高11.7米。始建于1934年,當時為偽興安南省、偽興安總省辦公樓。內蒙古共產黨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491內蒙古自治區重要革命遺址于2009年5月被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5月,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工作委員會辦公舊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五一會議舊址位于市區五一北路東側,是一座青磚建造的廳堂。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內蒙古人民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并宣告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該廳堂建于1935年,曾是偽興安陸軍軍官學校禮堂,東蒙軍政干部學校禮堂,后為內蒙古黨校禮堂。1986年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礎。五一會址為青磚灰瓦二層起脊建筑,座東朝西,東西長94.5米,南北寬24.7米,建筑面積708.5平方米,占地面積為2334.15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圍欄、門廳、展覽大廳、壁爐、主席臺、化妝室、庫房。會址門前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會址內陳列……[詳細]
  杜鵑湖位于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距離阿爾山市溫泉街92公里,它是由于火山噴發時巖漿壅塞河谷切斷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杜鵑湖面積為128公頃,湖面呈L形,東南為進水口,西南為出水口,上游連著松葉湖,下游銜著哈拉哈河,平均水深2.5米,最深處達5米以上,因湖畔開滿杜鵑花而得名。杜鵑湖為流動活水湖,四季風景美不勝收。當殘雪消融、春回大地之時,湖邊杜鵑花燦然怒放,花樹相間,紅綠分明,湖面如霞似火,湖中灰鶴、天鵝棲息,成群的柳根魚競相覓食,一片生機盎然;夏季湖面浮萍田田,迎風搖曳,清香撲面,似江南美景;秋季水清如鏡,湖周圍層林盡染,湖面金波蕩漾,盡顯妖嬈;冬季銀裝素裹,湖水成冰,晶瑩剔透,是個天然的滑冰場……[詳細]
  --辦公舊址位于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始建于1936年,建筑面積403平方米,日偽統治時期曾是日本高級軍官辦公場所。1947年2月至1949年11月,--奉中共中央東北局之命來到王爺廟開展工作在此辦公,主持內蒙古自治政府籌備工作,領導內蒙古民族解放斗爭,舊址因此而得名。1947年7月1日,內蒙古共產黨工作委員會成立,--同志任書記,并任內蒙古人民自衛軍司令員兼政委。他在此領導了內蒙古的農村土地改革和牧區民主改革,整頓和建設部隊,剿除匪患,為內蒙古的民族解放嘔心瀝血,掀開了內蒙古歷史的嶄新篇章。--辦公舊址,包括前廳、會議室、辦公室等九個房間。前廳擺放著--同志雕像,各展室是--辦公場景的復原……[詳細]
  五岔溝日偽機場遺址位于五岔溝鎮區東南2公里山腳下,飛機場長800米,寬1200米。機場內建有九個飛機包(飛機庫),每個飛機包旁都配有一個小型彈藥庫,飛機包形狀如半個饅頭,高5米多,寬12米,長24米,由東到西一字形排列。目前,五岔溝日偽機場遺址整體保存完好,已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阿爾山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全市紅色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地基本信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五岔溝鎮區東南2公里山腳下郵編:137803……[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 中文字母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电影亚洲精品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亚洲色喷福利在线观看 |